(6分)如圖甲所示,“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

(1)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某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其中正確的是______。(填入相應的字母)
A.兩次拉橡皮條只需橡皮條伸長相同長度即可;
B.拉橡皮條時,彈簧測力計、橡皮條、細繩應與木板平面平行;
C.用彈簧秤拉繩套時,拉力要適當大些但不要超過彈性限度;
D.用兩個彈簧秤拉繩套時,兩根繩夾角越大越好。
(2)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填F或F′)
(3)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__________。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類比法

(1)BC ;(2)F′ ;(3)B 。

解析試題分析:(1)要保證兩次拉橡皮條的效果相同,就要保證都要拉到同一個節(jié)點而不僅僅是長度相同答案A錯。拉橡皮條時,彈簧測力計、橡皮條、細繩應與木板平面平行,唯有如此才能保證這些力都在木板平面內(nèi),我們在白紙上做的力的圖示才是真正力的方向,如果不平行,白紙上面無法畫出力的方向,答案B對。拉力要適當大些可以減少讀數(shù)的誤差造成的影響但也不要超過彈性限度以免橡皮繩不能回復原長答案C對。兩根繩的夾角大小要適當,過大的夾角會增大兩個拉力,有可能超過彈簧測力計量程答案D錯。
(2)是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矢量法則做出的對角線合力,而是單獨一個彈簧秤把橡皮繩拉到節(jié)點O的拉力,一個拉力拉橡皮條,拉力方向必然與橡皮條同向,而矢量法則做出的合力有作圖測量的誤差不一定與橡皮條同向,所以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3)本實驗中用一個彈簧秤代替兩個彈簧秤把橡皮繩拉到同一個節(jié)點O,效果相同,此為等效替代法答案B對。
考點: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實驗探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硅光電池是一種可將光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元件.某同學利用如圖a所示電路探究某硅光電池的路端電壓U與電流I的關(guān)系.圖中R0=2Ω,電壓表、電流表均可視為理想電表.
①實驗一:用一定強度的光照射硅光電池,閉合電鍵S,調(diào)節(jié)可調(diào)電阻的阻值,通過測量得到該電池的U—I曲線a(見圖c).則由圖象可知,當電流小于200 mA時,該硅光電池的電動勢為    V,內(nèi)阻為       Ω.
②實驗二:減小光照強度,重復實驗,通過測量得到該電池的U—I曲線b(見圖c).
 

在做實驗一時,調(diào)整R的阻值使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1.5V;保持R的阻值不變,在實驗二的光照強度下,可調(diào)電阻R的電功率為       mW(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③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b中的器材按圖a所示電路連接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做“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跟力的關(guān)系”的實驗。實驗時保持小車的質(zhì)量不變,用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小車受到的合力,用打點計時器和小車后端拖動的紙帶測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

(1)實驗時先        (填“掛”或“不掛”)鉤碼,       (填“安裝”或“不安裝”)紙帶。反復調(diào)整墊木的左右位置,直到         ,這樣做的目的是       。
(2)圖乙為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從比較清晰的點跡起,在紙帶上標出了連續(xù)的5個計數(shù)點A、B、C、D、E,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都有4個點跡沒有標出,測出各計數(shù)點到A點之間的距離,如圖乙所示。已知打點計時器接在頻率為50Hz的交流電源兩端,則此次實驗中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的測量值a=______m/s2。(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在“練習使用多用電表”的實驗中:


(1)用多用電表歐姆檔測量電阻時,紅黑表筆互換了插孔,這樣_____(填“會”或“不會”)影響測量結(jié)果;
(2)如圖所示是一個多用電表歐姆檔內(nèi)部電路的示意簡圖,其中有靈敏電流表(量程未知,內(nèi)阻100Ω)、電池組(電動勢未知,內(nèi)阻r=0.5Ω)和滑動變阻器R0(總阻值未知),表刻度盤上電阻刻度中間值為15;有實驗者用多用電表歐姆檔測量電壓表的內(nèi)阻(測量過程規(guī)范),讀得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6.0V,讀得阻值為30kΩ,可知此時多用電表歐姆檔的總內(nèi)阻(包括電流表內(nèi)阻、電池組內(nèi)阻和變阻器R0的阻值)是______kΩ,靈敏電流表的量程為_____mA。若表內(nèi)電池用舊,電池電動勢會變小,內(nèi)阻會變大,假設電池組的電動勢下降到6V、內(nèi)阻升高到2Ω時,但仍可調(diào)零,測得某電阻是30kΩ,這個電阻真實值是____kΩ;

(3)在使用多用電表結(jié)束后,分別將選擇開關(guān)保留在如下圖a、圖b和圖c所示的位置,其中圖________(填“a”或“b”或“c”)的位置是規(guī)范的。

圖a                     圖b                     圖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式進行實驗驗證,則:①關(guān)于“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紙帶越短越好,因為紙帶越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越少,誤差就越小
B.實驗時需稱出重物的質(zhì)量
C.紙帶上第1、2兩點間距若不接近2 mm,則無論怎樣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誤差都一定較大
D.處理打點的紙帶時,可以直接利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實際點跡,而不必采用“計數(shù)點”的方法
②若實驗中所用重錘質(zhì)量m=l㎏,打點紙帶如圖(1)所示,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查得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m/s2。圖中O點為打出的第一個點,A、B、C、D分別為每打兩個點取出的計數(shù)點。則記錄B點時,重錘速度vB=     m/s,重錘的動能EkB=        .J,從開始下落起至B點,重錘的重力勢能減少量是    .J。因此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                 。(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③根據(jù)紙帶算出的相關(guān)各點的速度,量出下落的距離,則以v2/2為縱軸,以h為橫軸畫出的圖線應是圖(2)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8分)某金屬材料制成的電阻Rr阻值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為了測量Rr在0到100℃之間的多個溫度下的電阻阻值。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其中A為量程為1mA、內(nèi)阻忽略不計的電流表,E為電源,R1為滑動變阻器,RB為電阻箱,S為單刀雙擲開關(guān)。

①完成下面實驗步驟中的填空:
a.調(diào)節(jié)溫度,使得Rr的溫度達到T1,
b.將S撥向接點l,調(diào)節(jié)_______,使電流表的指針偏轉(zhuǎn)到適當位置,記下此時電流表的讀數(shù)I;
c.將S撥向接點2,調(diào)節(jié)_______,使_______,記下此時電阻箱的讀數(shù)R0;
d.則當溫度為T1時,電阻Rr=________:
e.改變Rr的溫度,在每一溫度下重復步驟②③④,即可測得電阻溫度隨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
②由上述實驗測得該金屬材料制成的電阻Rr隨溫度t變化的圖象如圖甲所示。若把該電阻與電池(電動勢E=1.5V,內(nèi)阻不計)、電流表(量程為5mA、內(nèi)阻Rg=100)、電阻箱R串聯(lián)起來,連成如圖乙所示的電路,用該電阻作測溫探頭,把電流表的電流刻度改為相應的溫度刻度,就得到了一個簡單的“金屬電阻溫度計”。
a.電流刻度較大處對應的溫度刻度_______;(填“較大”或“較小”)
b.若電阻箱取值阻值,則電流表5mA處對應的溫度數(shù)值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在一次測量中:
(1)螺旋測微器如圖甲所示,其示數(shù)為___________mm;
(2)游標卡尺如圖乙所示,其示數(shù)為___________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關(guān)于“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長木板放在桌面上,帶滑輪的一端要伸出桌邊
B.在釋放小車前,小車應停在靠近滑輪一端的位置
C.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放小車
D.紙帶穿過限位孔后應置于復寫紙下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分)在用打點計時器測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實驗中,每隔時間T打點計時器打下一點。某同學在實驗中打下圖示的一條紙帶,不小心把中間一部分污損了,但能確定污損部分有兩個記錄點,F(xiàn)測得AB=s,BE=L,利用該紙帶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a=           ,打B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v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