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型

B.位移為零時,路程也一定為零

C.第一節(jié)下課時間和第二節(jié)上課時間是同一時刻

D.只有靜止的物體才能選作參考系

【答案】A

【解析】

A.質點是一個理想化的模型,實際并不存在,為了研究問題方便,引入這個概念,故A正確;

B.物體運動的終點與起點重合時,位移為0,但路程不為0.故B錯誤;

C.第一節(jié)下課時間和第二節(jié)上課時間不是同一時刻,之間有課間。故C錯誤;

D.參考系是在描述物體的運動時,被選定做為參考、假定為不動的其他物體。被選為參考系的物體可以是靜止的也可以是運動的,故D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中,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記錄紙帶運動的時間.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圖為一次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紙帶上每相鄰的兩計數(shù)點間都有四個點未畫出,按時間順序取0、123、4五個計數(shù)點,用刻度尺量出01、2、3、4、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單位:cm).

1)實驗所用的電源是____

A4﹣6V的交流電 B4﹣6V的直流電 C220V的交流電 D220V的直流電

2)關于實驗正確的操作是____

A.先打開電源,待穩(wěn)定后再拉動紙帶 B.先拉動紙帶,再打開電源

3)若認為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這段時間中間時刻的速度,則打計數(shù)點1、3時小車對應的速度分別為:v1=_____m/sv3=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4)據(jù)此可求出小車從13計數(shù)點內(nèi)的加速度為a=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設備或電器中,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工作的是(  )

A. 發(fā)電機B. 白熾燈C. 電動機D. 電吹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用細線拴住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足夠長,傾角為α的斜面體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推斜面體使斜面體緩慢地向左移動,小球沿斜面緩慢升高(細繩尚未到達平行于斜面的位置)。(α+β90°在此過程中(

A. 繩對小球的拉力先減小后增大

B. 斜面體對小球的支持力增大

C. 水平推力F增大

D. 地面對斜面體的支持力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幾種物理現(xiàn)象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

A. 砸釘子時不用橡皮錘,只是因為橡皮錘太輕

B. 跳高時在沙坑里填沙,是為了減小沖量

C. 在推車時推不動是因為推力的沖量為零

D. 動量相同的兩個物體受到相同的制動力的作用,兩個物體將同時停下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電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導體內(nèi)沒有電流時,就說明導體內(nèi)部的電荷沒有移動

B. 電流的方向就是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

C. 在導體中,只要自由電荷在運動,就一定會形成電流

D. 導體兩端沒有電壓就不能形成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兩個可自由移動的點電荷,分別放在A、B兩處,如圖所示,A處電荷帶正電Q1B處電荷帶負電Q2,且Q24Q1,另取一個可以自由移動的點電荷Q3放在A、B直線上,欲使Q1、Q2、Q3三者均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  )

A. Q3為負電荷,且放于A左方

B. Q3為負電荷,且放于B右方

C. Q3為正電荷,且放于A、B之間

D. Q3為正電荷,且放于B右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許多交通標志。如圖所示,甲圖是限速標志(白底、紅圈、黑字),表示允許行駛的最大速度是110km/h;乙圖是路線指示標志,表示到泉州還有100km.上述兩個數(shù)據(jù)的物理意義是

A. 80km/h是平均速度,100km是位移

B. 80km/h是平均速度,100km是路程

C. 80km/h是瞬時速度,100km是位移

D. 80km/h是瞬時速度,100km是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M、N是某電場中一條電場線上的兩點,若在M點釋放一個初速度為零的電子,電子僅受電場力作用,并沿電場線由M點運動到N點,其電勢能隨位移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電場可能是勻強電場

B. 電子運動的軌跡可能為曲線

C. 電子在M點的加速度大于在N點的加速度

D. 電子在M點的動能小于在N點的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