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在研究溫度不變時壓強與體積關系的實驗中,測出了幾組P和V的值,如下表所示:
       組別
物理量
   1   2   3   4   5   6
P(×104pa)   14.6   5  5.8  11.5  14.3  17.0
V(×10-4m3   120  350  300  150  120  100
Pv(pam3
試根據(jù)他測得的結(jié)果,猜想這實驗說明了什么問題?原因是什么?    ,   
【答案】分析:能夠運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兩個物理量變化時的關系.能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PV的乘積在變小,根據(jù)氣體方程找出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
解答:解:在溫度不變時,PV乘積應該都相等,從表格中可以看出,pv的乘積減小,即該同學的實驗結(jié)果:p1v1≠P2V2,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說明實驗過程中有漏氣現(xiàn)象. 
答案為:pv的乘積減小,即該同學的實驗結(jié)果:p1v1≠p2v2
說明實驗過程中有漏氣現(xiàn)象.
點評:本題考查了氣體的等溫變化應該是PV乘積不變,變化了說明氣體的質(zhì)量發(fā)生了變化即漏氣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在研究一定質(zhì)量的氣體,保持體積不變時,壓強與溫度的關系的實驗中,利用傳感器采集到若干數(shù)據(jù),由于該生馬虎,沒有記錄在表格中,只記下一些沒有單位的數(shù)字,(112、280、116、120、127、126、330、320、300、290)請你把數(shù)據(jù)填在表格中:
序  號 1 2 3 4 5
壓強kPa
112
112
116
116
120
120
126
126
127
127
溫度K
280
280
290
290
300
300
320
320
330
330
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在小方格上畫出P-T圖象,根據(jù)圖象說明
(填能、不能)驗證查理定律,理由是
P-T圖象基本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即壓強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
P-T圖象基本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即壓強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在研究溫度不變時壓強與體積關系的實驗中,測出了幾組P和V的值,如下表所示:
       組別
物理量
   1    2    3    4    5    6
P(×104pa)    14.6    5   5.8   11.5   14.3   17.0
V(×10-4m3    120   350   300   150   120   100
Pv(pam3
試根據(jù)他測得的結(jié)果,猜想這實驗說明了什么問題?原因是什么?
pv的乘積減小,即該同學的實驗結(jié)果:p1v1≠p2v2
pv的乘積減小,即該同學的實驗結(jié)果:p1v1≠p2v2
說明實驗過程中有漏氣現(xiàn)象
說明實驗過程中有漏氣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徐匯區(qū)二模)某同學在研究“一定質(zhì)量氣體溫度不變時壓強和體積關系”實驗中,將一氣缸如圖(甲)開口端向右水平固定放置,活塞面積為S,厚度不計,封閉氣體長度為L,大氣壓強為p0.現(xiàn)用一水平向左的作用力緩慢推動活塞,設活塞向左移動距離為x.

(1)通過力傳感器對水平推力的測定,該同學將推力F作為縱坐標,則橫坐標應該設置為
L
L-x
L
L-x
,便可作出圖(乙)中圖象,且滿足圖線截距和斜率大小相等.圖中斜率的含義為
p0S
p0S
(用題目中符號表示).
(2)該同學發(fā)現(xiàn)實驗時圖線(乙)中隨著F的增大,圖線呈現(xiàn)向下彎曲的趨勢.試分析原因
推動活塞過程中漏氣
推動活塞過程中漏氣

(3)該同學為了研究第(2)小題中圖線呈現(xiàn)向下彎曲的趨勢的原因,作出了該過程的p-V圖象,則圖(丙)中的四條圖線(圖線①②為雙曲線)符合這一過程的是圖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某同學在研究溫度不變時壓強與體積關系的實驗中,測出了幾組P和V的值,如下表所示:
       組別
物理量
   1    2    3    4    5    6
P(×104pa)    14.6    5   5.8   11.5   14.3   17.0
V(×10-4m3    120   350   300   150   120   100
Pv(pam3
試根據(jù)他測得的結(jié)果,猜想這實驗說明了什么問題?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