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t=1s時,甲車在乙車后 | |
B. | 在t=3s時,甲車在乙車后7.5m | |
C. | 兩車另一次并排行駛的時刻是t=2s | |
D. | 甲、乙車兩次并排行駛的位置之間沿公路方向的距離為40m |
分析 由圖象可讀出兩車速度方向,分析位置關(guān)系.根據(jù)速度時間圖線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大小表示位移.可求得t=3s時兩車的位移,得到兩者的間距.再根據(jù)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求解甲、乙車兩次并排行駛的位置之間沿公路方向的距離.
解答 解:A、已知兩車在t=0時并排行駛,在0-1s內(nèi),甲車的速度比乙車的小,所以在t=1s時,甲車在乙車后,故A正確.
B、根據(jù)速度時間圖線與時間軸所圍的面積大小表示位移.可得,在t=3s時,兩車的位移之差為△x=x乙-x甲=$\frac{10+25}{2}$×3-$\frac{30×3}{2}$=7.5m,則在t=3s時,甲車在乙車后7.5m.故B正確.
C、根據(jù)“面積”表示位移,可知兩車另一次并排行駛的時刻是t=4s,故C錯誤.
D、兩車另一次并排行駛的時刻是t=4s,甲、乙車兩次并排行駛的位置之間沿公路方向的距離為 S=$\frac{30×4}{2}$=60m,故D錯誤.
故選:AB
點評 本題是追及和相遇問題.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根據(jù)速度圖象分析物體運動情況,要注意兩車的位置關(guān)系和距離隨時間如何變化,當兩車相遇時,位移之差等于原來之間的距離.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質(zhì)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型,實際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這個概念沒有多大意義 | |
B. | 只有體積很小的物體才能看做質(zhì)點 | |
C. | 如果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屬于無關(guān)或次要因素時,即可把物體看做質(zhì)點 | |
D. | 凡輕小的物體,皆可看做質(zhì)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球到達最高點的速度一定大于$\sqrt{gL}$ | |
B. | 小球到達最高點的速度可能為0 | |
C. | 小球到達最高點受桿的作用力一定為拉力 | |
D. | 小球到達最高點受桿的作用力一定為支持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快艇的運動軌跡一定是直線 | |
B. | 快艇的運動軌跡可能是直線,也可能是曲線 | |
C. | 最快到達浮標處所用時間為20 s | |
D. | 最快到達浮標處通過的位移為100 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上升過程的加速度大于下降過程的加速度 | |
B. | 當物體到達最高點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 | |
C. | 從拋出點上升到最高點的時間和從最高點回到拋出點的時間相等 | |
D. | 拋出時的初速度與物體回到拋出點時的速度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臺灣高雄 2 月 6 日凌晨發(fā)生 6.7 級地震,地震波是機械波,既有橫波又有縱波 | |
B. | 橫波在傳播過程中,波峰上的質(zhì)點運動到相鄰的波峰所用的時間為一個周期 | |
C. | 變化的電場一定產(chǎn)生變化的磁場;變化的磁場一定產(chǎn)生變化的電場 | |
D. | 電磁波中每一處的電場強度和磁感應(yīng)強度總是互相垂直的,且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 | |
E. | 可見光只是電磁波中的一小部分,可見光的頻率低于 x 射線的頻率 | |
F. | 兩束頻率不同的激光能產(chǎn)生干涉現(xiàn)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B、C兩點場強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 B. | A、D兩點場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
C. | E、O、F三點比較,O的電勢最高 | D. | E、O、F三點比較,O點場強最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