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所示,半徑R=0.8m的光滑圓弧MN豎直放置,M為圓弧最高點,N為圓弧最低點且與水平粗糙地面平滑連接。現有一物塊A從M點由靜止釋放,最后在水平上面滑行了4m停止。物塊A可視為質點,取g= 10m/s2+,則:

(1)物塊A剛滑到N點的加速度與剛滑過N點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2)若物塊A以一定的初動能從M點下滑,一段時間后另一光滑的物塊B(視為質點)從M處靜止釋放,當B滑到N處時,A恰好在B前方x=7m處,且速度大小為10m/s,則B再經過多少時間可追上A?

 

8s

【解析】

試題分析:設A的質量為m,由動量定理得:

mgR-μmgx=mv2/2 (2分)

解得μ=0.2 (1分)

設A剛滑到N點速度為v,則由mgR=mv2/2,得v=4m/s (1分)

A剛滑到N點的加速度為向心加速度a1=v2/R=20m/s2 (1分)

A剛滑過N點的加速度為水平加速度a2=μg=2m/s2 (1分)

所以a1/a2=10:1 (1分)

(1)設A的初速度為vA,經過時間t兩者相遇,則有:

vAt-at2/2=vt (2分) 解得t1=7s和t2=1s (1分)

顯然兩個時間都不符合實際,A在相遇前就已停止,設t" s后A停止運動,

則由vA=a2t 解得t=5s (1分)

A前進的距離xA=vAt"=25m (分)

所以相遇時間為t=(xA+x)/v=8s (1分)

考點:本題考查牛頓定律與追及相遇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河南省洛陽市高三第三次統(tǒng)一練習(即三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用一把尺子測定動摩擦因數”的實驗方案;如圖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與桌面相切),B是質量為m的滑塊(可視為質點)。

第一次實驗,如圖(a)所示,將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對齊并固定,讓滑塊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滑槽最高點距離桌面的高度h、M距離地面的高度H、M與P間的水平距離x1;

第二次實驗,如圖(b)所示,將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并固定,讓滑塊B再次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的距離L、M與P′ 間的水平距離x2。

(1)在第二次實驗中,滑塊在滑槽末端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__。(用實驗中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2)(多選)通過上述測量和進一步的計算,可求出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下列能引起實驗誤差的是(      )

(A)h的測量      (B)H的測量     (C)L的測量      (D)x2的測量

(3)若實驗中測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則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三次模擬理科綜合能力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目前,在地球周圍有許多人造地球衛(wèi)星繞著它運轉,其中一些衛(wèi)星的軌道可近似為圓,且軌道半徑逐漸變小。若衛(wèi)星在軌道半徑逐漸變小的過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氣體阻力的作用,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勢能一定減小

B.衛(wèi)星克服氣體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勢能的減小

C.衛(wèi)星的動能逐漸減小

D.氣體阻力做負功,地球引力做正功,但機械能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河南省高三12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一個小球質量為m,初始時靜止在光滑的軌道上,現以水平力擊打小球,使小球能夠通過半徑為R的豎直光滑軌道的最高點C,則水平力對小球所做的功至少為

A.mgR B.2mgR  C.2.5mgR D.3mg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西鷹潭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為一透明玻璃半球,在其下面有一平行半球上表面水平放置的光屏。兩束關于中心軸OO'對稱的激光束從半球上表面垂直射入玻璃半球,恰能從球面射出。當光屏距半球上表面h1=40cm時,從球面折射出的兩束光線匯聚于光屏與OO'軸的交點,當光屏距上表面h2=70cm時,在光屏上形成半徑r=40cm的圓形光斑。求該半球形玻璃的折射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西鷹潭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斜面上有a、b、c、d、e五個點,ab=bc=cd=de,從a點以初速度v0水平拋出一個小球,它落在斜面上的b點,速度方向與斜面之間的夾角為θ。若小球從 a 點以2v0速度水平拋出,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小球將落在c點與d點之間

B.小球將落在e點

C.小球落在斜面的速度方向與斜面的夾角大于θ

D.小球落在斜面的速度方向與斜面的夾角等于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西省協作體高三第二次聯考理科綜合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6分)某科學家提出年輕熱星體中核聚變的一種理論,其中的兩個核反應方程為H+C→N+Q1, H+N→C+X+Q2,方程中Q1、Q2表示釋放的能量,相關的原子核質量見下表:

 

原子核

H

He

He

C

N

N

質量/u

1.007 8

3.016 0

4.002 6

12.000 0

13.005 7

15.000 1

則X是____,Q2____Q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西省撫州五校高三5月聯考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內壁光滑半徑為R的圓形軌道,固定在豎直平面內.質量為m1的小球靜止在軌道最低點,另一質量為m2的小球(兩小球均可視為質點)從內壁上與圓心O等高的位置由靜止釋放,運動到最低點時與m1發(fā)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求

⑴小球m2剛要與m1發(fā)生碰撞時的速度大小;

⑵碰撞后,m1?m2能沿內壁運動所能達到的最大高度(相對碰撞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西省南昌市教研室命制高三交流卷(五)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一個有一定厚度的圓盤,可以繞通過中心垂直于盤面的水平軸轉動,圓盤加速轉動時,角速度的增加量Δω與對應時間Δt的比值定義為角加速度β(即)。我們用電磁打點計時器、米尺、游標卡尺、紙帶、復寫紙來完成下述實驗:(打點計時器所接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A、B、C、D為計數點,相鄰兩計數點間有四個點未畫出)

①如圖甲所示,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桌面上,將紙帶的一端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然后固定在圓盤的側面,當圓盤轉動時,紙帶可以卷在圓盤側面上;

②接通電源,打點計時器開始打點,啟動控制裝置使圓盤勻加速轉動;

③經過一段時間,停止轉動和打點,取下紙帶,進行測量。

(1)用2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得圓盤的直徑如圖乙 所示,圓盤的半徑r為 cm;

(2)由圖丙可知,打下計數點B時,圓盤轉動的角速度為 rad/s;

(3),圓盤轉動的角加速度大小為 rad/s2; ( (2),(3)問中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