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有記載:“(曹)沖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芍樱畯头Q他物,則象重可知也.’太祖大悅,即施行焉.”這是家喻戶曉的典故“曹沖稱象”.下列研究過程中用到的方法與“曹沖稱象”相同的是( 。
A.對“瞬時速度”的定義B.對“功率”的定義
C.建立“合力與分力”的概念D.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分析 等效替代法,物理學研究術語,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證某種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復雜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轉化為等效的、簡單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來研究和處理的方法,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解答 解: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么比較就能知道結果了.曹沖在這一過程中所用到的物理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即象安放到大船上和其它東西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相同的地方,作用效果相同.
A、建立“瞬時速度”的概念是極限法,故A錯誤;
B、對“功率”的定義是比值定義法,故B錯誤;
C、研究合力與分力是運用等效替代法,故C正確;
D、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是控制變量法,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等效替代的前提是在保證某種效果相同的前提下進行替代,否則不能等效替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所示,水平面上的小車向左運動,系在車后的輕繩繞過定滑輪,拉著質量為m的物體上升.若小車以v1的速度勻速直線運動,當車后的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時,物體的速度為v2,繩對物體的拉力為T,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A.v2=v1cosθB.v2cosθ=v1C.T=mgD.T>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所示為交流發(fā)電機模型,矩形線圈abcd繞oo’軸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已知線圈共有100匝,圖示位置線圈平面與磁場垂直,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為0.02wb,經(jīng)0.5s線圈轉動900,則上述轉動過程中穿過線圈磁通量減小(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線圈中產(chǎn)生的感應電動勢為4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電路,電源的電動勢為15V,內阻2Ω.R1=8Ω,R2=10Ω.平行板電容的電容為2μF,板間距離d=1cm.求電容器帶的電量及板間電場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一個電磁體吸住一個小鋼球,當將電磁體斷電后,小鋼球將由靜止開始向下做加速運動.小鋼球經(jīng)過光電門時,計時裝置將記錄小鋼球通過光電門所用的時間△t,用直尺測量出小鋼球由靜止開始下落至光電門的高度h.重力加速度為g

(1)該同學用游標卡尺測量了小鋼球的直徑,結果如圖乙所示,他記錄的小鋼球的直徑d=1.450cm;
(2)在本實驗中,若忽略空氣阻力的影響,則最終驗證機械能守恒的表達式為$2gh={(\fracc9nftwa{△t})^2}$(用題中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非晶體呈各項同性,晶體呈各向異性
B.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劇烈,顆粒越小布朗運動劇烈
C.當兩個分子由無窮遠逐漸靠近的時候,分子勢能先增加后減小
D.熱量能由高溫物體傳給低溫物體,但是不能自發(fā)地低溫物體傳給高溫物體
E.容器內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體積不變,溫度升高,則單位時間內撞擊容器壁的分子數(shù)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直線OAC為某一直流電源的總功率P隨電流I變化的圖線.拋物線OBC為同一直流電源內部熱功率Pr隨電流I變化的圖線.若A、B的對應電流為1A,那么AB線段表示的功率等于( 。
A.1 WB.3 WC.2 WD.2.5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用如圖所示的電路研究楞次定律,閉合電鍵S后,將線圈A插入線圈B中時,發(fā)現(xiàn)電流計G指針向右偏一下,如果A插進B后保持不動,再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迅速向左移動,G表的指針將( 。
A.向左偏B.向右偏C.不動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一質量為m的小球A用輕繩系于O點,如果給小球一個初速度使其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某時刻小球A運動到圓軌道的水平直徑的右端點時,其加速度大小為$\sqrt{10}$g,則繩對球的拉力大小為( 。
A.$\sqrt{10}$mgB.5mgC.4mgD.3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