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伽利略 | B. | 開普勒 | C. | 愛因斯坦 | D. | 牛頓 |
分析 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伽利略通過理想斜面實驗第一次提出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笛卡爾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礎(chǔ)上第一次表述了慣性定律,牛頓在伽利略等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 而開普勒主要是研究了行星的運動,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
解答 解:A、伽利略通過理想斜面實驗提出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A正確.
B、開普勒主要貢獻在于行星的運動結(jié)論; 故B錯誤;
C、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故C錯誤;
D、牛頓在前人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牛頓三定律,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關(guān)于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的物理學(xué)史,要注意明確各物理學(xué)家的主要貢獻,此類題目只要多積累就能順利解決.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繩OA對A球做正功 | |
B. | 繩AB對B球不做功 | |
C. | 繩AB對B球做正功 | |
D. | 由于繩AB對A球做負功,所以A、B兩球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Q的重力 | B. | P對Q的壓力 | ||
C. | P、Q的重力之和 | D. | P的重力加上Q對地面的壓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P、Q都是正電荷 | B. | P、Q都是負電荷 | ||
C. | P是負電荷,Q是正電荷 | D. | P是正電荷,Q是負電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圖甲是某靜電場中一條與x軸重合的電場線上電勢隨位置變化的關(guān)系圖線,由圖線可知,該靜電場是勻強電場 | |
B. | 圖乙是某電源的端電壓隨干路電流變化的關(guān)系圖線,由圖線可知,該電源的電動勢約為1.5V、內(nèi)阻約為2Ω | |
C. | 圖丙是某單擺的共振曲線,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由圖線可知,該單擺的擺長約為2m | |
D. | 圖丁是一個單匝線圈繞過其平面并垂直于勻強磁場的軸勻速轉(zhuǎn)動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感應(yīng)電動勢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圖線,由圖線可知,穿過線圈的磁通量最大值約為1W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