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78%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如圖甲所示,質量為m=1kg的物體置于傾角為θ=37°的固定且足夠長的斜面上,沿斜面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物體運動的部分v-t圖象如圖乙所示.(g取10m/s2,sin37°=0.6,sin53°=0.8)試求:

(1)物體0-1s物體的加速度,1s-2s物體的加速度
(2)物體運動前兩秒的位移.
(3)設兩秒后,沿斜面F的大小變?yōu)?0N求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分析 (1)根據圖示圖象應用加速度的定義式可以求出加速度.
(2)v-t圖象與坐標軸所形成圖形的面積等于物體的位移大小,根據圖示圖象求出物體的位移.
(3)由圖示圖象可知2s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應用平衡條件求出動摩擦因數.

解答 解:(1)由圖示v-t圖象可知,加速度:
a1=v1t1=21=2m/s2,a2=v2t2=1221=-1m/s2
負號表示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2)由圖示可知,前兩秒內物體的位移:
x=12×1×2+12×(1+2)×1=2.5m;
(3)由圖示v-t圖象可知,2s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由平衡條件得:mgsin37°+μmgcos37°=F,解得:μ=0.5;
答:(1)物體0-1s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方向:沿斜面向上;1s-2s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1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2)物體運動前兩秒的位移為2.5m.
(3)設兩秒后,沿斜面F的大小變?yōu)?0N求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

點評 本題考查了求加速度、位移與動摩擦因數問題,分析清楚圖示圖象、分析清楚物體運動過程是解題的前提與關鍵,應用加速度定義式、平衡條件 即可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
A.電場強度B.電壓C.電量D.電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由于貨車超載所造成的交通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如圖所示為某型號貨車緊急制動時的v2-x圖象(假設制動過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其中v為貨車的速度,x為制動距離),其中圖線l為滿載時符合安全要求的制動圖象,圖線2為嚴重超載時的制動圖象.某路段限速72km/h,是根據該型號貨車滿載時安全制動時間和制動距離確定的.請通過計算回答:
(1)貨車滿載和嚴重超載時的加速度分別為多少?
(2)若駕駛員從發(fā)現險情到采取緊急制動措施的反應時間為1s,則該型號貨車滿載時以72km/h速度正常行駛的跟車距離至少應為多遠?從發(fā)現險情到貨車停止的總時間為多少?
(3)現有一輛該型號的貨車嚴重超載并以54km/h的速度行駛,請通過你獲得的安全數據和計算說明,該型號嚴重超載的貨車制動時間和制動距離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查得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測得所用重物的質量為1.00kg.實驗中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把第一個點記作O,每兩個計數點之間有四點未畫出,另選連續(xù)的3個計數點A、B、C作為測量的點,如圖所示.經測量知道A、B、C各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50.50cm、86.00cm、130.50cm.根據以上數據,回答一下問題:

(1)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計時儀器,它使用交流(選填“直流”或“交流”)電源;
(2)相鄰兩個計數點間的時間是0.1s.
(3)計算出打B點時重物的瞬時速度vB=4.00m/s;重物由O點運動到B點,重力勢能減少量△EP=8.43J,動能的增加量△EK=8.00J(保留3位有效數字).
(4)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合理的一項是B
A、先將連在重物上的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再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鐵架臺上
B、先將連在重物上的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用手提著紙帶,使重物靜止在打點計時器的下方,再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C、先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再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D、先取下固定在重物上的打好點的紙帶,再切斷打點計時器的電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圖示是蕩秋千的示意圖,若人直立站在踏飯上,從繩與豎直方向成角θ=60°的A點由靜止開始運動,擺到最低點B時,兩根繩中的總拉力是人重力的32倍.隨后,站在B點正下面的某人推一下,使秋千能擺到繩與豎直方向成θ=60°角的C點.設人的重心到懸點O的距離為l,人的質量為m,踏板和繩的質量不計,人所受空氣阻力與人的速度平方成正比.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人從A點運動到最低點B的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大小等于14mgl
B.站在B點正下面的某人推一下做功等于12mgl
C.站在B點正下面的某人推一下做功大于12mgl
D.站在B點正下面的某人推一下做功小于12m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如圖所示,高H=0.8m的桌面上固定一半徑R=0.45m的四分之一光滑圓弧軌道AB,軌道未端B與桌面邊緣水平相切,地面上的C點位于B點的正下方.將一質量m=0.04kg的小球由軌道頂端A處靜止釋放,g取10m/s2.求:
(1)小球運動到B點時對軌道的壓力大��;
(2)小球落地點距C點的距離;
(3)若加上如圖所示的恒定水平風力,將小球由A處靜止釋放,要使小球恰落在C點,作用在小球上的風力應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1)用游標卡尺(卡尺的游標有20等分)測量某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果如圖甲所示,由此可知該物體的長度是1.340cm.
(2)某同學測量一金屬絲的直徑如圖乙所示,由圖可以知該金屬絲的直徑為2.970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質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如圖(相鄰兩計數點時間間隔為0.02s),單位 cm,那么 
(1)操作時,釋放紙帶與接通電源的合理順序應是B(填“A”或“B”)
A.先釋放紙帶,再接通電源                                                               B.先接通電源,再釋放紙帶
(2)紙帶的O 端與重物相連(用紙帶上的字母表示)
(3)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點B時,物體的速度 vB=1.43m/s;
(4)實驗中,重物的重力勢能減少量△E p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動能增加量△E k,這是因為紙帶下落過程中存在摩擦阻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如圖所示,一個帶電粒子兩次以同樣的垂直于場線的初速度v0分別穿越勻強電場區(qū)和勻強磁場區(qū),場區(qū)的寬度均為L,偏轉角度均為α,則E:B等于(不計重力)( �。�
A.\frac{{v}_{0}}{cosα}B.v0sinαC.\frac{{v}_{0}}{sinα}D.\frac{{v}_{0}}{tan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