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如圖1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1)下列操作步驟中,正確的有A.
A.圖中兩限位孔必須在同一直線上
B.實驗前,手提住紙帶上端,紙帶不必豎直
C.實驗時,先放手松開紙帶再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
D.數(shù)據(jù)處理時,應選擇紙帶上距離較近的兩點作為初、末位置
(2)實驗中,發(fā)現(xiàn)重錘減少的勢能總是大于重錘增加的動能,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C.
A.選用的重錘質量過大
B.數(shù)據(jù)處理時出現(xiàn)計算錯誤
C.空氣對重錘的阻力和打點計時器對紙帶的阻力
D.實驗時操作不夠細,實驗數(shù)據(jù)測量不準確
(3)實驗中,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0m/s2,所用重物的質量為1.00kg,實驗中得到一點跡清晰的紙帶(圖2),把第一點記作O,另選連續(xù)的4個點A、B、C、D作為測量的點,經測量知道A、B、C、D到0點的距離分別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據(jù)以上的數(shù)據(jù),可知重物由0運動到C點,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等于7.62J,動能的增加量等于7.56J.(本題中計算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4)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誤差允許范圍內機械能守恒.

分析 (1、2)根據(jù)實驗的原理和操作中的注意事項確定正確的操作步驟,以及產生誤差的原因.
(3)根據(jù)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勢能的減小量,根據(jù)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C點的瞬時速度,從而得出動能的增加量.
(4)通過動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的關系得出實驗的結論.

解答 解:(1)A、圖中兩限位孔必須在同一豎直線上,以減小限位孔對紙帶的摩擦力,故A正確;
B、實驗前,手提住紙帶上端,紙帶應處于豎直方向,故B錯誤;
C、實驗時,先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再放手松開紙帶,故C錯誤;
D、數(shù)據(jù)處理時,應選擇紙帶上距離較遠的兩點作為初、末位置,這樣可以減小誤差,故D錯誤.
故選:A.
(2)在該實驗中,由于摩擦力、空氣阻力等阻力的存在,重錘減小的重力勢能總是稍稍大于重錘動能的增加量;若重錘減小的重力勢能總是大于重錘動能的增加量,而且比較明顯,就要考慮阻力太大的原因,故C正確.
(3)重力勢能減小量為:△Ep=mgh=1.0×9.8×0.7776=7.62J,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得:${v}_{C}=\frac{{x}_{BD}}{{t}_{BD}}=\frac{0.8573-0.7018}{0.04}m/s=3.89m/s$,則動能的增加量$△{E}_{k}=\frac{1}{2}m{{v}_{C}}^{2}=\frac{1}{2}×1×3.8{9}^{2}≈7.56J$.
(4)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動能的增加量,即機械能守恒.
故答案為:(1)A (2)C (3)7.62,7.56 (4)誤差允許范圍內機械能守恒.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實驗的原理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項,掌握紙帶的處理方法,會通過紙帶求解瞬時速度,從而得出動能的增加量,會根據(jù)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勢能的減小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關于重力勢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某個物體處于某個位置,重力勢能的大小是唯一的
B.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重力勢能保持不變
C.只要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一定減小
D.重力勢能為零,物體不能對其他物體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以下物理事實,描述錯誤的是(  )
A.在煉鋼廠中,把熔化的鋼水澆入圓柱形模子,模子沿圓柱的中心軸高速旋轉,鋼水由于受到離心力的作用趨于周壁,形成無縫鋼管
B.在燃氣灶中,安裝有電子點火器,接通電子線路時產生高電壓,通過高壓放電來點燃氣體,點火器的放電電極往往做成針尖狀
C.有些合金如錳銅合金和鎳銅合金,由于電阻率幾乎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常用來制作標準電阻
D.為保證電表在運輸過程中指針晃動角度過大,不能用導線將兩接線柱連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質點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過時間t改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再經過時間3t停止運動,對于這一運動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速、減速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3:1
B.加速、減速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為3:1
C.加速、減速過程中的位移大小之比為3:1
D.加速、減速過程中合力所做功大小之比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某同學利用重物的自由落體運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1)下列實驗步驟中錯誤的是AB.
A.把電磁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鐵架臺上,并用導線將打點計時器接在干電池上;
B.將連有重物的紙帶穿過限位孔,用手提住,讓手盡量靠近打點計時器;
C.接通電源再松開紙帶;
D.更換紙帶,重復幾次,選點跡清晰的紙帶進行測量;
(2)已知重物質量為1.0kg,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查得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0m/s2,該同學選擇了一條理想的紙帶,紙帶上第1個點記作O,測得第1個點與第2點間間距為2mm,另選三個連續(xù)的點A、B、C作為測量點,用刻度尺測量各測量點對應刻度尺上的讀數(shù)如圖2所示(圖中的數(shù)據(jù)為從起始點0到該測量點的距離),可知在打B點時重物的速度為0.790m/s;從O點運動到B點過程中,重物的動能增加量為0.312J,重力勢能減少量為0.318J,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運動過程中阻力做功.(計算結果均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一根輕繩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點,在O點有一個能測量繩的拉力大小的力傳感器,讓小球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由傳感器測出拉力F隨時間t變化圖象如圖2所示,已知小球在最低點A的速度vA=6m/s,小球的質量為m=0.2kg,求( 。
A.小球做圓周運動的周期T為1sB.小球做圓周運動的周期T為2s
C.小球的最小向心力為2 ND.輕繩的長度L為$\frac{18}{3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甲車在公路上勻速行駛,當經過一個站牌時,停在旁邊的乙車開始啟動,此時開始計時,兩輛車的v-t圖象如圖所示,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
A.乙車在10s時開始掉頭
B.乙車在0〜10s和10〜15s期間加速度相同
C.甲乙兩車在7.5s時刻相遇
D.乙車始終沒有追上甲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如圖1是在利用重錘下落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當?shù)氐闹亓铀俣?nbsp;g=9.80m/s2,測得所用重物的質量為1.00kg,紙帶上0點為打的第一個點,A、B、C、D是某部分連續(xù)打出的四個點,它們到0點的距離如圖2所示.則由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shù)點C時,物體的速度VC=3.90m/s;重物由0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7.62J,動能的增加量等于7.61J(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

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動能增量不等于重力勢能的減少量;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C
A.選用的重錘質量過大
B.數(shù)據(jù)處理時出現(xiàn)計算錯誤
C.空氣對重錘的阻力和打點計時器對紙帶的阻力
D.實驗時操作不夠細,實驗數(shù)據(jù)測量不準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甲所示,某同學將一端固定有滑輪的長木板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利用鉤碼通過細線水平拉木塊,讓木塊從靜止開始運動,利用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記錄木塊的運動情況,如圖乙所示,其中O點為紙帶上紀錄到的第一個點,A、B、C是該同學在紙帶上所取的一些點,圖乙所標明的數(shù)據(jù)為A、B、C各點到O點和距離.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f=50Hz.(以下計算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打點計時器打下B點時木塊的速度vB=0.78m/s,木塊移動的加速度a=0.39m/s2
(2)接著,該項同學利用天平測量出鉤碼的質量m=0.10kg和木塊的質量M=0.40kg,根據(jù)給出的和已經算出的數(shù)據(jù),該項同學分別應用不同方法計算出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請寫出主要方程和最后結果(忽略滑輪質量和滑輪阻力,取g=10m/s2).
方法一:主要方程式mg$\overline{OB}$-$μMg\overline{OB}$=$\frac{1}{2}(m+M){v}_{B}^{2}$(用字母表示);結果μ=0.20;
方法二:主要方程式mg-f=(M+m)a(用字母表示);結果μ=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