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設(shè)點光源能照亮的底面半徑為r1,根據(jù)題意:底面上能透出光部分的面積與不能透出光部分的面積之比為1:2,求出r1.若將上下各截去 一半,則點光源到上下表面的距離減為$\frac{R}{2}$,由三角形相似得到此時上下表面能被照亮的半徑,從而可求得不能透出光的面積.
解答 解:設(shè)點光源能照亮的底面半徑為r1,依題意應(yīng)有:
$\frac{π{r}_{1}^{2}}{π{R}^{2}-π{r}_{1}^{2}}$=$\frac{1}{2}$
可得:r1=$\frac{\sqrt{3}}{3}$R
若將上下各截去 一半,則點光源到上下表面的距離減為$\frac{R}{2}$
由三角形相似可得,此時上下表面能被照亮的半徑 r2=$\frac{{r}_{1}}{2}$=$\frac{\sqrt{3}}{6}$R
故上下表面不能被照亮的面積為 s=2(πR2-$π{r}_{2}^{2}$)
得 s=$\frac{11}{6}π{R}^{2}$
圓柱體的側(cè)面都能透光
故圓柱體上不能透光的面積為s=$\frac{11}{6}π{R}^{2}$.
答:剩下的圓柱體上不能透出光的面積有$\frac{11}{6}π{R}^{2}$.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要有運用幾何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熟練運用三角形相似法幫助解答.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β射線為原子的核外電子電離后形成的電子流 | |
B. | 一個氫原子從n=3的激發(fā)態(tài)躍遷到基態(tài)時,最多能產(chǎn)生3個不同頻率的光子 | |
C. | 用加溫、加壓或改變其化學(xué)狀態(tài)的方法都不能改變原子核衰變的半衰期 | |
D. | 原子核經(jīng)過衰變生成新核,則新核的質(zhì)量總等于原核的質(zhì)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帶電粒子每運動一周被加速一次 | |
B. | P1P2=P2P3 | |
C. | 加速粒子的最大速度與D形盒的尺寸有關(guān) | |
D. | 加速電場方向需要做周期性的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拋出點的高度 | B. | 物體的初速度 | ||
C. | 物體的初速度和拋出點的高度 | D. | 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亞里士多德認(rèn)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 |
B. | 伽利略根據(jù)理想斜面實驗,提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 |
C. | 開普勒通過萬有引力定律推導(dǎo)出了開普勒行星運動三定律 | |
D. |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實驗,巧妙地測出了萬有引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物理量 | 直徑 | 平均密度 | 公轉(zhuǎn)周期 | 自轉(zhuǎn)周期 | 表面溫度 |
量值 | 約2 300km | 約2.0g/cm3 | 約248年 | 約6.387天 | -220℃以下 |
A. | 冥王星繞日公轉(zhuǎn)的線速度比地球繞日公轉(zhuǎn)的線速度小 | |
B. | 冥王星繞日公轉(zhuǎn)的加速度比地球繞日公轉(zhuǎn)的加速度大 | |
C. | 根據(jù)所給信息,可以估算冥王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 |
D. | 根據(jù)所給信息,可以估算太陽的體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