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歷史上首先預(yù)言電磁波存在的物理學家是麥克斯韋(填“麥克斯韋”或“赫茲”),他認為變化的磁場會產(chǎn)生電場,一個閉合線圈放在變化的磁場中,線圈產(chǎn)生的感應(yīng)電動勢為E,若僅將線圈匝數(shù)增加為原來的2倍,則線圈產(chǎn)生的感應(yīng)電動勢變?yōu)镃.
A.4E    B.$\frac{E}{4}$    C.2E     D.$\frac{E}{2}$.

分析 麥克斯韋建立了電磁場理論,預(yù)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赫茲用實驗證實電磁波存在;
閉合線圈放在變化的磁場中,線圈產(chǎn)生的感應(yīng)電動勢是由法拉第電磁感應(yīng)定律求出.

解答 解:1864年,英國青年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在研究了當時所發(fā)現(xiàn)的電磁現(xiàn)象的基礎(chǔ)上,建立了麥克斯韋電磁理論,并預(yù)言了電磁波的存在;
而1888年,德國青年物理學家赫茲第一次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法拉第電磁感應(yīng)定律:E=N$\frac{△∅}{△t}$,說明當$\frac{△∅}{△t}$一定時,E與N成正比.線圈匝數(shù)增加為原來的2倍,則線圈產(chǎn)生的感應(yīng)電動勢變?yōu)?E.
故答案為:麥克斯韋,C.

點評 考查物理學史,對于著名物理學家、經(jīng)典實驗和重要學說要記牢,不能張冠李戴;
同時掌握由公式得出E與N、△∅及△t有關(guān),故控制其它量不變,則E與N成正比.當然也可以控制其它的量,去研究剩余兩個量的關(guān)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如圖所示,小球沿一水平地面做勻減速直線運動,依次經(jīng)a,b,c,d到達
e點速度為零,已知ab=bd=4m,bc=1m,小球從a到c和從c到d所用的時間都
是1s,設(shè)小球經(jīng)b、c時的速度分別為vb、vc,從d到e位移和時間分別為Sde
tde,則( 。
A.vb=$\sqrt{20}$m/sB.vc=4m/sC.Sde=2mD.tde=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物塊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滑行,速度減為零后返回,取沿斜面向上為速度正方向,則下列關(guān)于物體運動的v-t的圖象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滑塊靜止置于傾角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輕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墻上的P點,另一端系在滑塊上,彈簧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重力加速度為g,則( 。
A.滑塊一定受到四個力作用
B.彈簧不可能處于拉伸狀態(tài)
C.斜面對滑塊的支持力大小可能為零
D.斜面對滑塊一定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且大小為$\frac{1}{2}$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帶正電的導體球A固定在絕緣支架上,當帶負電的導體球B靠近A時,導體球A( 。
A.帶的電荷量增加B.帶的電荷量減少
C.受到的庫侖力增大D.受到的庫侖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某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完成實驗,橡皮條的一端C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只彈簧測力計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確定的O點.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中CO的拉力是合力,AO和BO的拉力是分力
B.兩次操作必須將橡皮條和繩的結(jié)點拉到相同位置
C.實驗中AO和BO的夾角要盡可能大
D.在乙圖中F′是理論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木塊A、B分別重30N和40N,它們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25;夾在A、B之間的輕彈簧被壓縮了3cm,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200N/m,A、B、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置于水平地面上靜止不動.現(xiàn)用F=2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塊B上,如圖所示.(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
(1)不受水平拉力時A、B所受摩擦力大小及方向;
(2)力F作用后木塊A、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是一正弦式交變電流的電壓圖象,從圖象可知電壓的最大值和周期分別為(  )
A.10V,0.02sB.10$\sqrt{2}$V,0.02sC.10V,0.01sD.10$\sqrt{2}$V,0.01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兩個共點力的合力為10N,其中一個分力大小為6N,則另一分力最大為16N,最小為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