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所示,AB與CD為兩個對稱斜面,其上部都足夠長,下部分別與一個光滑的圓弧面的兩端相切,圓弧圓心角為120°,半徑R=2.0m.一個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在離弧底E高度為h=3.0m處,以初速度v0=4m/s沿斜面運動,物體與兩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2.求:物體在兩斜面上(不包括圓弧部分)一共能運動多少路程?(g=10m/s2

分析 因為物體在斜面上運動,阻力始終做負功,根據(jù)動能定理求得物體運動的最終速度,由動能定理求得在兩斜面上運動和路程.

解答 解:斜面的傾角為60°,因為mgsin60°>μmgcos60°,所以物體不會靜止在斜面上,最終在BC間做往復運動.
最終做往復運動時,在B、C的速度為零,對A到C的整個過程運用動能定理得:
mg[h-(R-Rcos60°)]-μmgcos60°•s=0-$\frac{1}{2}m{{v}_{0}}^{2}$,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S=28m.
答:物體在兩斜面上(不包括圓弧部分)一共能運動28m.

點評 本題屬于多過程問題,由于機械能損失,物體最終在B、C之間做往復運動,要知道摩擦生熱與總路程有關(guān).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1.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
(1)若測某一分力時,彈簧秤的外殼與接觸面發(fā)生了摩擦,這種操作,對實驗結(jié)果無影響.(填“有”或“無”)
(2)下列要求或做法正確的是C.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橡皮條應與兩細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C.兩細繩套應適當長些,便于確定力的方向
D.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時,只需要記下彈簧秤的讀數(shù),用兩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時,要記下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和兩條細線的方向
(3)有幾位同學進一步做實驗.先用兩個彈簧秤一起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位置O,用手按住結(jié)點;再改變其中一個彈簧秤的方位,使這個彈簧秤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都跟原來不同.固定這個彈簧秤的位置,松開結(jié)點,試著改變另一個彈簧秤的方位,來改變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使結(jié)點回到原來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
A.兩個彈簧秤后來的拉力的合力跟它們原來的拉力的合力相同
B.兩個彈簧秤后來的拉力的合力跟它們原來的拉力的方向相同大小不相等
C.另一個彈簧秤的方位是惟一的
D.另一個彈簧秤的方位不是惟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2.某汽車以18m/s行駛,發(fā)現(xiàn)前方有危險后緊急剎車,剎車加速度的大小為6m/s2.求:
(1)汽車停止運動前2s內(nèi)的位移?
(2)汽車剎車4s內(nèi)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在“探究兩個電荷間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試驗中,某同學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試驗時他保持兩個小球所帶的電量不變,研究力與兩個帶電小球間距離的關(guān)系;保持兩個小球間距離不變,研究力與兩個帶電小球所帶電量的關(guān)系.
(1)試驗表明:兩個電荷間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隨兩球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隨兩球所帶電量的增大而增大.
(2)試驗中該學生采用了控制變量法這種方法來研究多個變量間的關(guān)系.(選填“累積法”、“控制變量法”、“演繹法”、“等效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電火花計時器的電源應是交流電源,通常的工作電壓為220V,實驗室使用我國民用電時,每隔0.02s時間打一次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一條平直的公路上,乙車以5m/s的速度勻速行駛,甲車在乙車的后面作初速度為15m/s,加速度大小為0.5m/s2的勻減速運動,則:(設(shè)兩車相遇時互不影響各自的運動).
(1)試討論兩車初始距離L滿足什么條件時(a)可以使兩車不相遇;(b)兩車只相遇一次;(c)兩車能相遇兩次;
(2)若L=51m,求經(jīng)多長時間兩車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為某次實驗中得到的一條比較理想的紙帶,O、A、B等為計數(shù)點,每兩個計數(shù)點中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AB間時間T=0.1s. BD段的平均速度$\overline{v}$=0.68m/s.(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是50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物體靜置于水平桌面上,下列關(guān)于物體所受作用力的說法正確的有( 。
A.桌面受到的壓力就是重力
B.桌面受到的壓力是由于它本身發(fā)生了形變
C.桌面由于發(fā)生了形變而對物體產(chǎn)生了支持力
D.物體由于發(fā)生了形變而對桌面產(chǎn)生了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1.回答下列問題:
(1)利用圖甲所示的裝置做“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甲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的小車的加速度a和小車所受拉力F的圖象為圖中的直線Ⅰ,乙同學畫出的a-F圖象為下圖中的直線Ⅱ.直線Ⅰ、Ⅱ在縱軸或橫軸上的截距較大,明顯超出了誤差范圍,下面給出了關(guān)于形成這種情況原因的四種解釋,其中可能正確的是BC
A、實驗前甲同學沒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學在平衡摩擦力時,把長木板的末端抬得過高了;  
C、實驗前乙同學沒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學在平衡摩擦力時,把長木板的末端抬得過高了.

(2)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中,為了平衡摩擦力,需要在長木板的下面墊一木塊(木塊墊在沒有滑輪的一端),反復移動木塊的位置,直到測出小車所拖紙帶上的各個相鄰記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都相等為止.這時小車在斜面上所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小車拖著紙帶運動時受到的摩擦阻力恰好與小車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平衡.
(3)圖丙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較理想的紙帶,紙帶上A、B、C、D、E、F、G為七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各計數(shù)點間距離如圖中所示,單位是cm.小車的加速度為1.59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