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加速度a與物體所受合力F及質量m關系的實驗,圖為實驗裝置簡圖.
(1)根據(jù)圖裝置,實驗前必須進行的重要步驟是平衡摩擦力.
(2)使砂和砂桶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目的是使拉小車的力可認為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
(3)某同學利用實驗中打出的紙帶求加速度時,處理方案有兩種:
A.利用公式a=$\frac{2s}{{t}^{2}}$計算;    
B.根據(jù)逐差法利用a=$\frac{△s}{{T}^{2}}$計算.
兩種方案中,選擇方案B(填“A”或“B”)比較合理.

分析 (1)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要平衡摩擦力.
(2)當砂與砂桶的質量遠小于小車質量時可以近似認為小車受到的拉力等于砂與砂桶的重力.
(3)根據(jù)打出的紙帶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

解答 解:(1)利用圖示裝置做實驗,實驗前要必須平衡摩擦力.
(2)當砂和砂桶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可以近似認為小車受到的拉力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
(3)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s=at2可以求出加速度:a=$\frac{△s}{{t}^{2}}$,故選:B;
故答案為:(1)平衡摩擦力;(2)砂和砂桶的重力;(3)B.

點評 本題考查了實驗注意事項與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知道實驗原理、實驗注意事項是解題的關鍵,要掌握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平時要注意基礎知識的學習與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中,氣墊導軌上放置著帶有遮光板的滑塊A、B,測得的質量分別為m1和m2,遮光板的寬度相同.實驗中,用細線將兩個滑塊拉近使彈簧壓縮,然后燒斷細線,彈簧落下,兩個滑塊彈開,測得它們通過光電門的速率分別為υ1、υ2.用測量的物理量表示動量守恒應滿足的關系式m1v1-m2v2=0;本實驗選用氣墊導軌根本目的是使物體不受摩擦力作用,系統(tǒng)所受合外力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以2m/s的初速度水平拋出一重為10N的物體,經(jīng)3s落地,落地瞬間重力的瞬時功率為P1,整個下落過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為P2,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則(  )
A.P1=150WB.P1=300WC.P2=150WD.P2=3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一很長,不可伸長的柔軟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繩兩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質量為m,靜置于地面;b球質量為2m,用手托住,高度為h,此時輕繩剛好拉緊,從靜止開始釋放b后,a可能達到的最大高度為(  )
A.$\frac{2}{3}$hB.hC.$\frac{4}{3}$hD.$\frac{5}{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已知力F1作用在物體B上,力F2作用在物體A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不計任何摩擦,當F1=F2時,A、B均保持靜止狀態(tài)
B.若僅當A、B之間存在摩擦時,則A、B均不會保持靜止狀態(tài)
C.若僅當B與地面之間存在摩擦時,則A、B均不會保持靜止狀態(tài)
D.若A、B之間及B與地面之間均存在摩擦時,則B所受地面摩擦可能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某汽車發(fā)動機的額定功率為60 kW,在水平路面上行駛時受到的阻力是2000N,則汽車勻速行駛的最大速度為30m/s;如果汽車以54km/h的速度勻速行駛(受到的阻力不變),則發(fā)動機輸出的功率為30k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從離地面的高度為35m處,用彈射裝置將一個小球豎直向上拋出,拋出時速度為30m/s,忽略空氣阻力,g=10m/s2,求:小球經(jīng)過多長時間落到地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以初速度v0豎直向上拋出一質量為m的木球,假定木球所受的空氣阻力為f且大小不變,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木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返回拋出點的速率為v,則木球從拋出至落回拋出點的運動過程克服空氣阻力所做的功是(  )
A.0B.2fhC.2($\frac{1}{2}$mv02-mgh)D.$\frac{1}{2}$mv02-$\frac{1}{2}$m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在離地面高度為500m的空中,有一架以50m/s的速度水平勻速飛行的飛機投下救災物資,若忽略空氣阻力的影響,取g=l0m/s2,求:
(1)物資經(jīng)多長時間落到地面;
(2)物資整個落地過程的位移大小以及位移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分別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