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以下有關物理的思想、物理的方法及物理學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牛頓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提出萬有引力定律,并用實驗測量出引力常量的數(shù)值
B.最早提出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及加速度概念的是伽利略
C.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合外力關系實驗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D.伽利略認為同時釋放兩物體,質(zhì)量大的物體比質(zhì)量小的物體下落的快

分析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了解幾個重要的物理學史,知道哪些偉大科學家的貢獻.

解答 解:A、牛頓在推出萬有引力定律的同時,并沒能得出引力常量G的具體值,G的數(shù)值于1789年由卡文迪許利用他所發(fā)明的扭秤得出.故A錯誤;
B、最早提出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及加速度概念的是伽利略.故B正確;
C、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合外力關系實驗中有三個變量,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故C錯誤;
D、亞里士多德同時釋放兩物體,質(zhì)量大的物體比質(zhì)量小的物體下落快;伽利略認為它們運動的一樣快.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物理學家在物理的發(fā)展出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學習中應注意掌握.其中要注意的是牛頓在推出萬有引力定律的同時,并沒能得出引力常量G的具體值,G的數(shù)值于1789年由卡文迪許利用他所發(fā)明的扭秤得出.易錯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相同斜面緊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圖所示.它們的豎直邊長都是底邊長的一半.現(xiàn)有三個質(zhì)量相同的小球從左邊斜面的頂點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拋,最后落在斜面上.其落點分別是a、b、c.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圖中三小球比較,落在a點的小球飛行時間最短
B.圖中三小球比較,落在a點的小球飛行過程速度變化最大
C.圖中三小球比較,落在c點的小球飛行過程速度變化最快
D.圖中三小球比較,落斜面上時落在c點小球的重力功率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物體運動時,若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變,則物體( 。
A.一定作曲線運動B.可能作曲線運動
C.一定作直線運動D.可能作勻速圓周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0.一水滴離開屋檐后自由下落,它通過某一樓的一個高度為1.4m的窗口,歷時0.2s時間,那么此窗的頂部離開屋檐的距離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電阻為1Ω的單匝矩形線圈繞垂直于磁場方向的軸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產(chǎn)生的交變電動勢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現(xiàn)把此交變電動勢加在電阻為9Ω的電熱絲上,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線圈轉動的角速度為100rad/s
B.在0~0.005s時間內(nèi),通過電阻的電荷量為$\frac{1}{5π}$C
C.電熱絲兩端的電壓為180V
D.電熱絲的發(fā)熱功率為36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右圖所示,在M點分別以不同的速度將質(zhì)量相同的兩小球水平拋出,兩小球分別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Q點.已知O點是M點在地面上的豎直投影,OP:PQ=1:3,且不考慮空氣阻力的影響.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小球的剛著地時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的正切值之比為1:3
B.兩小球下落過程的動能增量之比為1:3
C.兩小球的速度變化量之比為1:3
D.兩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質(zhì)量為m=2kg的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v1=10m/s的速度勻速向西運動.若有大小為6N、方向向北的恒力F作用于物體,2s末力F的功率為( 。
A.80 WB.64 WC.48 WD.36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質(zhì)量為m的汽車在一山坡上行駛(坡度為θ),下坡時關閉發(fā)動機,則汽車的速度保持不變.如恒以定的功率P下坡,汽車速度從v0增大到3v0的時間為(  )
A.$\frac{2{v}_{0}}{gsinθ}$B.$\frac{4m{{v}_{0}}^{2}}{P}$C.$\frac{{v}_{0}}{gsinθ}$D.$\frac{9m{{v}_{0}}^{2}}{2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熱敏電阻包括正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PTC)和負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NTC).正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PTC)在溫度升高時電阻值越大,負責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NTC)在溫度升高時電阻值越小,熱敏電阻的這種特性,常常應用在控制電路中.某實驗小組選用下列器材探究通過熱敏電阻Rx(常溫下阻值約為10.0Ω)的電流隨其兩端電壓變化的特點.
A.電流表A(量程0.6A,內(nèi)阻約0.3Ω)    
B.電壓表V(量程15.0V,內(nèi)阻約10kΩ)
C.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10Ω)        
D.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500Ω)
E.電源E(電動勢15V,內(nèi)阻忽略)    
F.電鍵、導線若干
①實驗中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熱敏電阻兩端的電壓從零開始逐漸增大,請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選擇必需的器材,應選擇的滑動變阻器C.(只需填寫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②請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選擇必需的器材,在如圖1的虛線框內(nèi)畫出該小組設計的電路圖.

③該小組測出熱敏電阻R1的U-I圖線如圖2中曲線I所示.請分析說明該熱敏電阻是正溫度系數(shù)熱敏電阻PTC(填PTC或NTC).
④該小組又通過查閱資料得出了熱敏電阻R2的U-I圖線如曲線II所示.然后又將熱敏電阻R1、R2分別與某電池組連成如圖3所示電路.測得通過R1和R2的電流分別為0.30A和0.60A,則該電池組的電動勢為10.0V,內(nèi)阻為6.67Ω.(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