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通過兩個連續(xù)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別為v1=10m/s,v2=15m/s,則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
| A. | 13.75 m/s | B. | 12.5 m/s | C. | 12 m/s | D. | 11.75 m/s |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0拋出質量為m的物體,拋出后物體落到比地面低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為零勢能面而且不計空氣阻力,則( )
A. 物體到海平面時的重力勢能為mgh
B. 從拋出到落至海平面,重力對物體做功為mgh
C. 物體在海平面上的動能為mgh+mv02
D. 物體在海平面上的機械能為mv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后,沿木板滑行.打點計時器工作頻率為50Hz.
(1)實驗中先后用同樣的橡皮筋1條、2條、3條、…,并起來掛在小車的前端進行多次實驗,每次都要把小車拉到同一位置再釋放小車.把第1次只掛1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為W1,第2次掛2條橡皮筋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為2W1,…;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后而使小車獲得的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測出.根據第4次的紙帶(如圖2所示)求得小車獲得的速度為 m/s.
(2)若根據多次測量數據畫出的W﹣v草圖如圖3所示,根據圖線形狀,對W與v的關系作出的猜想,如果猜想W∝v2是正確的,則畫出的W﹣v2圖象應是 .
(3)在本實驗中你認為影響實驗效果的可能原因是 .(只要回答出一種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中:
(1)在實驗中以v2為橫坐標,W為縱坐標,理論上畫出的圖象應為 ,說明對初速度為零的物體,外力對物體做的功W與物體最后獲得的速度v的關系是 .
(2)在實驗中,為保證實驗順利完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減小實驗誤差,長木板應水平放置
B.通過增加橡皮筋的條數可以使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成整數倍增加
C.小車在橡皮筋拉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橡皮筋拉恢復原長后小車做勻速運動
D.應選擇紙帶上點距均勻的一段計算小車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木塊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彈力是由于木塊發(fā)生微小形變而產生的
B. 木塊放在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木塊發(fā)生微小形變而產生的
C. 互相接觸的兩個物體間一定存在相互作用的彈力
D. 壓力和支持力的方向總是跟接觸面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一條細繩跨過定滑輪連接物體A、B,A懸掛起來,B穿在一根豎直桿上,兩物體均保持靜止,不計繩與滑輪、B與豎直桿間的摩擦,已知繩與豎直桿間的夾角為θ,則物體A、B的質量之比mA:mB等于( 。
A. cosθ:1 B. 1:cosθ C. tanθ:1 D. 1:si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物體A在水平力F作用下,沿著傾角為53°的斜面勻速上滑,物體A所受到的重力為G=300N,它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u=0.5,求:
(1)物體A所受到的支持力.
(2)水平外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一根輕彈簧下端固定,豎直靜止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處有一個小球.小球從靜止開始下落,在B位置接觸彈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彈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減小到零.在下落階段()
A. 小球在B位置動能最大
B. 小球在C位置動能最大
C. 從A→C的過程中,小球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動能的增加量
D. 從A→D的過程中,小球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等于彈簧彈性勢能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為了探究“合外力做功和動能變化的關系”的實驗,某實驗小組使用如圖所示的水平氣墊導軌裝置進行實驗.其中G1、G2為兩個光電門,它們與數字計時器相連,當滑行器通過G1、G2光電門時,光束被遮擋的時間分別為t1、t2都可以被測量并記錄,滑行器連同上面固定的一條形擋光片的總質量為M,擋光片寬度為D,兩光電門間距離為x,繩懸吊的砝碼的質量為m(m遠小于M),重力加速度為g.滑行器從G1到G2的過程中增加的動能為,合力對滑行器做的功為mgx.(用t1、t2、D、x、M、m和g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