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8分) 如圖甲所示,長為l、相距為d的兩塊正對的平行金屬板AB和CD與一電源相連(圖中未畫出電源),B、D為兩板的右端點,兩板間電壓的變化如圖乙所示,在金屬板B、D端的右側有一與金屬板垂直放置的熒光屏MN,熒光屏距B、D端的距離為l,質量為m,電荷量為e的電子以相同的初速度v0從極板左邊中央沿平行極板的直線O1O2連續(xù)不斷地射入。已知所有的電子均能夠從金屬板間射出,且每個電子在電場中運動的時間與電壓變化的周期相等,忽略極板邊緣處電場的影響,不計電子的重力以及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求

(1)t=0和t=T/2時刻進入兩板間的電子到達金屬板B、D端界面時偏離O1O2的距離之比

(2)兩板間電壓U0的最大值

(3)電子在熒光屏上分布的最大范圍

 

【答案】

見解析

【解析】

試題分析:(1)t=0時刻進入兩板間的電子先沿O1O2方向做勻速運動,即有v0,而后在電場力作用下做類平拋運動,在垂直于O1O2方向做勻加速運動,設到達B、D端界面時偏離O1O2的距離為y1,則y1

t=時刻進入兩板間的電子先在時間內做拋物線運動到達金屬板的中央,而后做勻速直線運動到達金屬板B、D端界面.設電子到達金屬板的中央時偏離O1O2的距離為y2,將此時電子的速度分解為沿O1O2方向的分量v0與沿電場方向的分量vE,并設此時刻電子的速度方向與O1O2的夾角為θ,電子沿直線到達金屬板B、D端界面時偏離O1O2的距離為y2′,則有y2,tanθ=;解得y2′=,因此,y1:y2′=1:3.

(2)在t=(2n+1)(n=0,1,2…)時刻進入兩板間的電子在離開金屬板時偏離O1O2的距離最大,因此為使所有進入金屬板間的電子都能夠飛出金屬板,應滿足的條件為y2′≤,解得板間電太的最大值U0

(3)設t=nT(n=0,1,2…)時刻進入兩板間的電子到達熒光屏上的位置與O2點的距離為Y1;

t=(2n+1)(n=0,1,2…)時刻進入兩板間的電子到達熒光屏上的位置與O2點的距離為Y2′,

電子到達熒光屏上分布在△Y=Y2-Y1范圍內.當滿足y2′=的條件時,△Y為最大.

根據(jù)題中金屬板和熒光屏之間的幾何關系,得到tanθ=,

因此電子在熒光屏上分布的最大范圍為△Y=Y2−Y1=y(tǒng)2′−y1

考點:考查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偏轉,理清粒子的運動規(guī)律,結合運動學公式和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精英家教網2004年1月,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經國務院正式批準立項后,該工程被命名為“嫦娥工程”,整個探月工程將分為三期完成,要突破“繞”、“落”和“回”三大關鍵技術.第一顆繞月衛(wèi)星命名為“嫦娥一號”,并且“嫦娥二號”于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并獲得了圓滿成功.
假設我國在以后的某次探月中,實現(xiàn)了宇航員登錄到月球表面進行科學考察.宇航員到達月球表面后,做了如下實驗:用長為L且不可伸長的輕繩拴一個小球,上端固定在O點,如圖甲所示,在最低點給小球某一初速度v0,使其繞O點的豎直面內做完整的圓周運動,測得最高點繩的拉力恰好為零.若月球半徑R已知,忽略各種阻力.求: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1
(3)若宇航員完成了對月球表面的科學考察任務,乘坐返回艙返回圍繞月球做圓周運動的軌道艙.為了安全,返回艙與軌道艙對接時,二者必須具有相同的速度.返回艙在返回過程中需克服月球引力做功W=mgR(1-
Rr
)
,式中各量分別為:返回艙與宇航員的總質量為m,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月球半徑為R,軌道艙到月球中心的距離為r,如圖乙所示.不計月球表面大氣等對返回艙的阻力和月球自轉的影響,則該宇航員乘坐的返回艙從月球表面要能返回軌道艙,至少需要獲得動能Ek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在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用主尺最小分度為1mm,游標上有20個分度的卡尺測量金屬球的直徑,結果如圖甲所示,可以讀出此金屬球的直徑為
11.45
11.45
mm.單擺細繩的懸點與拉力傳感器相連,將擺球拉開一小角使單擺做簡諧運動后,拉力傳感器記錄了拉力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則該單擺的周期為
2
2
s.

(2)在一些電路中,我們常可以將一部分含電源的未知電路等效成一個不知內阻和電動勢的電源.如圖所示,電路虛線框內的各元件參數(shù)未知,當它的輸出端a、b間分別接入不同阻值的電阻Rx時,電流表有不同讀數(shù)I,則表格中①、②的數(shù)值應為①
28
28
Ω②
0.1
0.1
 A,電路虛線框內含電源的未知電路等效成一個電源,則其等效電動勢E′和內阻r應為E=
12
12
V,r=
2
2
Ω.
1 2 3 4
Rx 10 18 118
I/A 1.0 0.6 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河東區(qū)一模)(1)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某一初速度運動,運動過程中保持恒定的牽引功率,其加速度a和速度的倒數(shù)(1/v)圖象如圖所示.若已知汽車的質量為m=1.5×103kg,則汽車運行時的功率為
60
60
kW,所受到的阻力為
3.0
×10
3
 
3.0
×10
3
 
N.
(2)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氣墊導軌實驗裝置來探究合力一定時,物體的加速度與質量之間的關系.
①做實驗時,將滑塊從圖甲所示位置由靜止釋放,由數(shù)字計時器(圖中未畫出)可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1、2的時間分別為△t1、△t2;用刻度尺測得兩個光電門中心之間的距離x,用游標卡尺測得遮光條寬度d.則滑塊加速度的表達式a=
d
2
 
△t
2
2
-
d
2
 
△t
2
1
2x
d
2
 
△t
2
2
-
d
2
 
△t
2
1
2x
.(以上表達式均用已知字母表示).
如圖乙所示,若用2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遮光條的寬度,其讀數(shù)為
8.15
8.15
mm.

②為了保持滑塊所受的合力不變,可改變滑塊質量M和氣墊導軌右端高度h(見圖甲).關于“改變滑塊質量M和氣墊導軌右端的高度h”的正確操作方法是
BC
BC

A.M增大時,h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積增大
B.M增大時,h減小,以保持二者乘積不變
C.M減小時,h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積不變
D.M減小時,h減小,以保持二者乘積減小
(3)(8分)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以表彰他們對石墨烯的研究.他們最初是用透明膠帶從石墨晶體上“粘”出一片石墨烯的.我們平常所用的鉛筆芯中就含有石墨,能導電.某同學設計了探究鉛筆芯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I和U分別表示通過鉛筆芯的電流和其兩端的電壓):
U/V 0.00 0.40 0.80 1.20 1.60 2.00
I/A 0.00 0.10 0.18 0.28 0.38 0.48
實驗室提供如下器材:
A.電流表A1(量程0.6A,內阻約為1.0Ω)
B.電流表A2(量程3A,內阻約為0.1Ω)
C.電壓表V1(量程3V,內阻3kΩ)
D.電壓表V2(量程15V,內阻15kΩ)
E.滑動變阻器R1(阻值0~10Ω,額定電流2A)
F.滑動變阻器R2(阻值0~2kΩ,額定電流0.5A)
①除長約14cm的中華繪圖2B鉛筆芯、穩(wěn)壓直流電源E(6V)、開關和帶夾子的導線若干外,還需選用的其它器材有
ACE
ACE
(填選項前字母);
②在虛線方框中畫出實驗電路圖;
③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畫出鉛筆芯的I-U圖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高三下學期綜合測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實驗題(18分)

(1)如圖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與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裝有砝碼的小桶,C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小車通過紙帶與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相連,計時器接50HZ,交流電。小車的質量為m1 ,小桶及砂的質量為m2 。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每次改變小車質量時,應重新平衡摩擦力

B.實驗時應先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再釋放小車

C.本實驗m2應遠大于m1

D. 在用圖像探究加速度與質量關系時,應作a-圖像

②實驗時,某同學由于疏忽,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他測量得到的a一F圖像,可能是圖中的圖線_______。(選填“甲”、“乙”、“丙”)

③如圖所示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紙帶中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已標出,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由此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2。(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