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圖所示,是某公園設計的一種驚險刺激的娛樂設施,除軌道CD段粗糙外,其余均光滑.一挑戰(zhàn)者(穿戴上保護裝置)的總質(zhì)量為m=50kg,由靜止開始沿著斜面軌道滑下,無機械能損失地滑入水平軌道并滑入第一個豎直圓形管道,做一次圓周運動后進入水平軌道CD,然后又滑入第二個豎直圓形管道,做一次圓周運動后滑入水平軌道DE,然后飛入水池內(nèi).已知第一個圓形管道的半徑為R=6m,第二個圓形管道的半徑為r=4m,且挑戰(zhàn)者經(jīng)過第一個圓形管道最高點A時剛好對管道內(nèi)壁沒有壓力,經(jīng)過軌道CD過程克服摩擦阻力做功Wf=3250J,水平軌道離水面高度為h=3m,管道的內(nèi)徑相對圓形管道半徑可以忽略不計,并將挑戰(zhàn)者看做質(zhì)點,空氣阻力忽略不計,g=10m/s2.求:
(1)挑戰(zhàn)者要完成上述過程,他由靜止開始下滑的位置距水平軌道的高度H;
(2)挑戰(zhàn)者運動到第二個圓形管道最高點B時,他對管道內(nèi)壁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3)挑戰(zhàn)者入水時的動能.

分析 (1)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表在出A點的速度;再由向心力公式可列式,聯(lián)立可求得下滑高度;
(2)由動能定理得出B點的速度,再由同心力公式求得B點的壓力;
(3)對全程由動能定理可求得運動員入水時的動能.

解答 解:(1)設挑戰(zhàn)者在第一個豎直的圓形管道最高點的速度為vA,
由動能定理得:mg(H-2R)=$\frac{1}{2}$mvA2-0,
在A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m$\frac{{v}_{A}^{2}}{R}$,
解得:H=15m;
(2)設挑戰(zhàn)者在第二個豎直的圓形管道最高點的速度為vB,管道對他豎直向上的作用力大小為F,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H-2r)-Wf=$\frac{1}{2}$mvB2-0,
在B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F=m$\frac{{v}_{B}^{2}}{r}$,
解得:F=375N,方向豎直向上.
設挑戰(zhàn)者對管道的作用力為F′,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可知:F′=375N,方向豎直向下. 
(3)設挑戰(zhàn)者入水時的動能為 Ek,由動能定理得:
mg(H+h)-Wf=Ek,解得:Ek=5750J;
答:(1)挑戰(zhàn)者要完成上述過程,他由靜止開始下滑的位置距水平軌道的高度H為15m;
(2)挑戰(zhàn)者運動到第二個圓形管道最高點B時,他對管道內(nèi)壁的作用力大小為375N,方向:豎直向下;
(3)挑戰(zhàn)者入水時的動能為5750J.

點評 本題為多過程問題,要注意正確分析物理過程,做好受力分析,選擇正確的物理規(guī)律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下落過程途經(jīng)高8.8m的廣告畫,小球通過廣告畫的時間為0.4s,求小球釋放點到廣告畫上邊緣的距離.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運動員雙手握住豎直的竹竿勻速上攀和勻速下滑時,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別為F和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向上,F(xiàn)向下B.F向下,F(xiàn)向下C.F向上,F(xiàn)向上D.F向上,F(xiàn)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物體B的上表面水平,當A、B相對靜止沿斜面勻速下滑時,斜面保持靜止不動,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
A.物體B的上表面一定是粗糙的
B.物體C受水平面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
C.水平面對物體C的支持力小于三物體的重力大小之和
D.物體B、C都只受4個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1,在兩塊相同的豎直木板A、B之間有重為G=30N的物體,用兩個大小相同的力F1、F2垂直壓木板,物體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不計木板的重力.
(1)已知F1=F2=32N,若把物體沿板水平拉出(垂直紙面方向),求所需拉力的最小值.
(2)如圖2,現(xiàn)調(diào)整F1、F2大小使兩木板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到與水平方向成37°角時,物體處于平衡,此時F1=18N.若用平行于木板的力把物體沿板向上拉出,求拉力F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加速度很大的物體,速度可以很小
B.加速度減小時,速度也必然隨著減小
C.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加速度必為零
D.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大,則物體的加速度也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小明通過實驗探究合力的方法:
(1)實驗所用的一只彈簧測力計如圖所示,在用它測力前應對它進行的操作是調(diào)零;
(2)小明認為用兩個拉力同時拉橡皮條時,應保證兩個拉力大小相等,你認為沒有(填“有”或“沒有”)這個必要;他還認為實驗中應保證兩個拉力的方向要相互垂直,你認為是否正確?錯誤(填“正確”或“錯誤”) 
(3)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C
A.控制變量法   B.理想實驗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4)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細繩套時,拉力沿彈簧軸線方向,且與水平木板平行,能(填“能”或“不能”)減小實驗誤差;作各個力的圖示時,所選擇的標度應相同(填“相同”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一個質(zhì)點做簡諧振動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質(zhì)點振動周期是8sB.質(zhì)點振幅是4cm
C.4s末質(zhì)點的速度為負,加速度為零D.10s末質(zhì)點的加速度為正,速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用半徑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的碰撞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斜槽與水平槽圓滑連接.安裝好實驗裝置,在地上鋪一張白紙,白紙上鋪放復寫紙,記下重錘線所指的位置O.接下來的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不放小球2,讓小球1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復多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有落點圈在里面,其圓心就是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步驟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邊緣位置B,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多次,并使用與步驟1同樣的方法分別標出碰撞后兩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步驟3: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M、P、N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OM、OP、ON的長度.

(1)對于上述實驗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E
A.應使小球每次從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滾下
B.斜槽軌道必須光滑
C.實驗過程中,白紙可以移動,復寫紙不能移動
D.斜槽軌道末端必須水平
E.小球1的質(zhì)量應大于小球2的質(zhì)量
(2)本實驗除需測量線段OM、OP、ON的長度外,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C.
A.A、B兩點間的高度差h1
B.B點離地面的高度h2
C.小球1和小球2的質(zhì)量m1、m2
D.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徑r
(3)當所測物理量滿足表達式m1OP=m1OM+m2ON(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時,即說明兩球碰撞遵守動量守恒定律.如果還滿足表達式m1OP2=m1OM2+m2ON2(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時,即說明兩球碰撞時無機械能損失.
(4)完成上述實驗后,某實驗小組對上述裝置進行了改造,如圖2所示.在水平槽末端與水平地面間放置了一個斜面,斜面的頂點與水平槽等高且無縫連接.使小球1仍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下,重復實驗步驟1和2的操作,得到兩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點M′、P′、N′.用刻度尺測量斜面頂點到M′、P′、N′三點的距離分別為l1、l2、l3.則驗證兩球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的表達式為${m}_{1}\sqrt{{l}_{2}}={m}_{1}\sqrt{{l}_{1}}+{m}_{2}\sqrt{{l}_{3}}$(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