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兩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導出公式應用的物體,物體A的加速aA=3m/s2 , 物體B的加速度aB=﹣5m/s2 , 兩者加速度的大小比較( 。
A.物體A加速度大
B.物體B加速度大
C.物體A的速度大
D.物體B的速度大

【答案】B
【解析】 A、物體A的加速度aA=3m/s2 , 物體B的加速度aB=﹣5m/s2 , 它們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A=3m/s2aB=5m/s2 , 所以物體B加速度大.故A錯誤,B正確.
C、D由于速度與加速度沒有直接,無法確定它們速度的關系.故CD錯誤.
故選B
【考點精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理解勻變速運動中的平均速度的相關知識,掌握平均速度:V=V0+Vt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釋放一個小球,在連續(xù)釋放幾個小球后,對在斜面上滾動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圖所示,測得xAB=15 cm,xBC=20 cm,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攝時B球的速度;

3拍攝時XCD;

4A球上方滾動的小球還有幾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兩平行金屬板間距為d,電勢差為U,板間電場可視為勻強電場;金屬板上方有一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電荷量為+q、質(zhì)量為m的粒子,由靜止開始從正極板出發(fā),經(jīng)電場加速后射出,從M點進入磁場后做勻速圓周運動,從N點離開磁場。忽略重力的影響。

1求勻強電場場強E的大;

2求粒子從電場射出時速度ν的大;

3求M、N兩點間距L的大。槐3至W硬蛔,請你說出一種增大間距L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主動輪P通過皮帶帶動從動輪Q的示意圖,AB、CD分別是皮帶與輪緣相互接觸的點,如果皮帶不打滑,當主動輪P沿順時針方向旋轉時,A、B、CD各點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

A. 向上,向下,向下,向上

B. 向下,向上,向下,向上

C. 向下,向上,向上,向下

D. 向上,向下,向上,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物理算式3s×4V×2A)計算的結果是( 。

A.24NB.24WC.24CD.24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探究中,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的頻率為,記錄小車運動的紙帶如圖所示,在紙帶上選擇0、1、2、3、4、56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紙帶旁并排放著有最小分度為毫米的刻度尺,零點跟“0”計數(shù)點對齊;

(1)由圖讀出三個計數(shù)點1、3、50點的距離填入表格中___________

(2)計算小車通過計數(shù)點“2”的瞬時速度為_____

(3)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求出小車的加速度是___(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接力賽是田徑比賽中一個激烈的比賽項目,甲乙兩運動員在訓練交接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甲經(jīng)短距離加速后能保持的速度跑完全程:乙從起跑后到接棒前的運動是勻加速的。為了確定乙起跑的時機,需在接力區(qū)前適當?shù)奈恢迷O置標記。在某次練習中,甲在接力區(qū)前處作了標記,并以的速度跑到此標記時向乙發(fā)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區(qū)的前端聽到口令時起跑,并恰好在速度達到與甲相同時被甲追上,完全交接棒。已知接力區(qū)的長度,求:

1此次練習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時乙離接力區(qū)末端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符合發(fā)現(xiàn)和完善萬有引力定律歷史事實的是( 。

A.哥白尼提出三大行星定律

B.卡文迪什提出地心說

C.牛頓接受了胡克等科學家關于吸引力與兩中心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D.開普勒根據(jù)大量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了比例系數(shù)G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合力做功與動能變化之間的關系。

1除了圖示的實驗器材,下列器材中還必須使用的是 。

A直流電源 B刻度尺

C秒表 D天平含砝碼

2實驗中需要通過調(diào)整木板傾斜程度以平衡摩擦力,目的是 。

A為了使小車能做勻加速運動

B為了增大繩子對小車的拉力

C為了使繩子對小車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

3為了使繩子的拉力約等于鉤碼的總重力,需要確保鉤碼的總質(zhì)量遠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實驗時,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得到圖乙所示的一條紙帶。在紙帶上選取三個計數(shù)點A、B、C,測得它們到起始點O的距離分別為sA、sB、sC,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已知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實驗時鉤碼的總質(zhì)量為m,小車的質(zhì)量為M。從O到B的運動過程中,拉力對小車做功W= ,小車動能變化量ΔEk= 。

4另一位同學在本實驗中,也平衡了摩擦力,并打出了一條紙帶,但鉤碼的總質(zhì)量m沒有遠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M,在處理數(shù)據(jù)時,他仍然取繩子的拉力約等于鉤碼的總重力。該同學采用圖像法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在紙帶上選取多個計數(shù)點,測量起始點O到每個計數(shù)點的距離,并計算出每個計數(shù)點對應的小車速度v以及從O點到該計數(shù)點對應的過程中繩子拉力所做的功W,描繪出v2-W圖像。請你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分析說明:該同學所描繪的v2-W圖像應當是直線還是曲線不考慮空氣阻力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