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關(guān)于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
B.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C.力是克服物體的慣性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D.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

分析 明確牛頓第一定律內(nèi)容,明確物體具有慣性,同時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解答 解:A、物體不受外力時可以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故力不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故A錯誤;
B、由A的分析可知,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B錯誤;
C、要克服慣性使物體運動必須有力作用;故力是克服物體的慣性所不可缺少的因素;故C正確;
D、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原因;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 本題考查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要注意明確一切物體均有慣性,能保持原來的性質(zhì);要想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必須有力的作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將一個帶負電且電量為2.0×10-9C的試探電荷放入正點電荷Q產(chǎn)生的電場中的A點,它受到的電場力為6×10-5N,如圖所示,
(1)求此正點電荷Q產(chǎn)生的電場中A點的場強大小和方向;
(2)若將此試探電荷由A點移到B點需克服電場力做功3.0×10-8J,A、B兩點間電勢差多大?那點電勢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guān)于元電荷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元電荷就是電子
B.元電荷就是質(zhì)子
C.元電荷就是電子或質(zhì)子所帶電量的數(shù)值
D.帶電體所帶電量可以不是元電荷的整數(shù)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一只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3m/s,它要橫渡一條300m寬的河,水流速度為4m/s,則小船過河的最短時間t0=100s,此過程中小船過河的位移S=50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的原線圈接入μ=11000$\sqrt{2}$sinπt(V)的交流電壓,在副線圈接上有“220V 880W”字樣的電器RL供電,該電器正常工作.求:
(1)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
(2)原線圈中電流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在“探究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
(1)有位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其中正確的是CE.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橡皮條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C.在使用彈簧秤時要注意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
D.兩分力的夾角應該取90度的角,以便計算.
E.兩分力的大小應該適當大些.
(2)有位同學做了一系列步驟,其中的兩個步驟是這樣做的: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墊一張白紙,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兩根細線,通過細線同時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它與細線的結(jié)點達到某一位置O點,在白紙上記下O點與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F1與F2
②只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線沿原來的方向(即兩個彈簧同時拉時橡皮條伸長的方向)拉橡皮條,記下此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F’和細線的方向.
以上兩個步驟中均有疏漏或錯誤,分別是在①中還應記下F1和F2的方向在②中應讓橡皮條伸長到0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所示的圓形線圈質(zhì)量m=1kg,電阻R=0.6Ω,半徑r=1m,此線圈放在絕緣光滑的水平面上,在y軸右側(cè)有垂直于線圈平面、B=0.5T的勻強磁場,若小線圈以初動能E0=5J沿x軸方向進入磁場0.5m,線圈中產(chǎn)生的電能Q=3J.求:
(1)此時電流環(huán)繞方向;
(2)此時線圈與磁場左邊邊緣兩交點間的電壓;
(3)此時安培力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雙縫干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綠光通過單鍵S后,投射到具有雙縫的檔板上,雙鍵S1和S2到單鍵S的距離相等,光通過雙縫后在與雙鍵平行的民間上形成干涉條紋,屏上O點到雙縫S1和S2的距離相等,P點是距O點最近的第一條亮條紋,則( 。
A.OP兩點的距離等于綠光波長
B.若將入射角光換成紅光,紅光的第一條亮條紋到O點的距離大于OP
C.若將兩束獨立綠光直接由S1和S2入射,屏上形成干涉條紋不變
D.若將雙縫的擋板移走,屏上仍可看到明暗相間的條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的電源的頻率為50Hz,查得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0m/s2,實驗所用的重物質(zhì)量為1.0kg,實驗中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如圖所示,把第一個點記作O,另選連續(xù)的四個點A、B、C、D作為測量的點.經(jīng)測量知道A、B、C、D各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重物由O點運動到C點,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7.776J,動能的增加量等于7.556J.(保留四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