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θ的固定斜面上有兩個靠在一起的物體A、B,兩物體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相同,用平行斜面的恒力F向上推物體A使兩物體沿斜面向上做勻加速運動,且B對A的壓力平行于斜面,在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減小A的質量,B對A 的壓力大小不變
B.只減小B的質量,B對A 的壓力大小會增大
C.只減小斜面的傾角,B對A 的壓力大小不變
D.只減小兩物體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B對A 的壓力會增大

分析 以兩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應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然后以B為研究對象,應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B與A間的作用力,然后根據(jù)該作用力的表達式分析答題.

解答 解:以A、B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frac{F-({m}_{A}+{m}_{B})gsinθ-μ({m}_{A}+{m}_{B})gcosθ}{{m}_{A}+{m}_{B}}$=$\frac{F}{{m}_{A}+{m}_{B}}$-gsinθ-μgcosθ,
以B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得:N-mBgsinθ-μmBgcosθ=mBa,解得:N=$\frac{{m}_{B}F}{{m}_{A}+{m}_{B}}$,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B對A的壓力:N′=N=$\frac{{m}_{B}F}{{m}_{A}+{m}_{B}}$;
A、只減小A的質量,B對A的壓力大小:N′=$\frac{{m}_{B}F}{{m}_{A}+{m}_{B}}$=$\frac{F}{1+\frac{{m}_{A}}{{m}_{B}}}$變大,故A錯誤;
B、只減小B的質量,B對A的壓力大。篘′=$\frac{{m}_{B}F}{{m}_{A}+{m}_{B}}$=$\frac{F}{1+\frac{{m}_{A}}{{m}_{B}}}$變小,故B錯誤;
C、只減小A的質量,B對A的壓力大。篘′=$\frac{{m}_{B}F}{{m}_{A}+{m}_{B}}$不變,故C正確;
D、只減小兩物體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B對A的壓力大。篘′=$\frac{{m}_{B}F}{{m}_{A}+{m}_{B}}$不變,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判斷B對A的壓力大小如何變化,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與牛頓第三定律求出B對A的壓力表達式是正確解題的關鍵,解題時注意整體法與隔離法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在四川汶川的抗震救災中,我國自主研制的“北斗一號”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在抗震救災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北斗導航系統(tǒng)又被稱為“雙星定位系統(tǒng)”,具有導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統(tǒng)中兩顆工作星均繞地心O做勻速圓周運動,軌道半徑為r,某時刻2顆工作衛(wèi)星分別位于軌道上的A、B兩位置(如圖所示).若衛(wèi)星均順時針運行,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為g,地球半 徑為R,不計衛(wèi)星間的相互作用力.則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  )
A.這2顆衛(wèi)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為$\frac{{R}^{2}g}{{r}^{2}}$
B.這2顆衛(wèi)星所受到的引力大小相等
C.衛(wèi)星1向后噴氣就一定能追上衛(wèi)星2
D.衛(wèi)星1由位置A運動到位置B所需的時間為$\frac{πr}{3R}$$\sqrt{\frac{r}{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長為L=4m的水平傳送帶以v0=6m/s的速度順時針勻速轉動,左側有一半徑為R1=0.8m的$\frac{1}{4}$光滑圓弧,圓弧底部與皮帶在同一水平線上,右側有一半徑為R2=0.8m的半圓光滑細管,圓管上端口下部正好緊鄰皮帶且與皮帶在同一水平線上.光滑水平地面上緊靠關口有一長度為L1=9m,質量M=6kg的木板,木板上端正好與關口底部在同一水平線上,木板的左方有一足夠長的臺階,其高度正好與木板相同,木板左側與臺階距離為L2=1M,當木板與臺階碰撞時立即被黏住速度變?yōu)榱,現(xiàn)將一質量為m=2kg的物塊從$\frac{1}{4}$圓弧的頂部A由靜止釋放,已知皮帶與物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0.2,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3,物塊與臺階表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也為μ2=0.3,g=10m/s2,物塊可視為質點,圓管粗細不計,試求:
(1)物塊剛滑入圓管頂部C處的速度大。
(2)物塊滑到回圓管底部D處對底部的壓力.
(3)判斷物塊最終停在何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某同學參加1000m長跑比賽,起跑時的速度為2m/s,這個速度為瞬時速度,到達終點時的速度達到7m/s,這個速度為瞬時速度(以上兩空填“平均”或“瞬時”),全程他用了3min 20s的時間,這位同學在這1000m長跑比賽中的平均速率為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測電源電動勢E及內阻r 的實驗中,某同學在電路中添加了一個未知阻值的保護電阻R0,本實驗的器材有:待測電源E(內阻r),保護電阻R0,電流表A,電壓表V滑動變阻器R,開關K1,單刀雙擲開關K2,導線若干.
(1)該同學先把K2扳到 a接線柱,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讀出幾組數(shù)據(jù)并記錄,再把K2扳到b接線柱,再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讀出幾組數(shù)據(jù)并記錄.
(2)圖乙為根據(jù)兩次記錄數(shù)據(jù)作出的U--I圖象,由圖象可得保護電阻R0=2Ω,被測電源電動勢E=1.5V,內阻r=0.5Ω,由實驗電路圖分析可知所測電阻R0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這對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無影響(填“有影響”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同學剛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小車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圖中小車A左端連接一紙帶并穿過打點計時器B的限位孔,右端用一輕繩繞過滑輪系于拉力傳感器C的下端,A、B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帶有定滑輪的足夠長的木板上.不計繩與滑輪的摩擦及滑輪的質量.實驗時,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該同學在保證小車A質量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改變P的質量來改變小車A所受的外力,由傳感器和紙帶測得的拉力F和加速度a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次數(shù)12345
F/N0.100.180.260.300.40
a/(m•s-20.080.220.370.430.59
(1)第4次實驗得到的紙帶如圖2所示,O、A、B、C和D是紙帶上的五個計數(shù)點,每兩個相鄰點間有四個點沒有畫出,A、B、C、D四點到O點的距離如圖.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根據(jù)紙帶上數(shù)據(jù)計算出加速度為0.43m/s2
(2)在實驗中,不需要(選填“需要”或“不需要”)滿足重物P的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
(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圖3所示坐標系中作出小車加速度a與力F的關系圖象.
(4)根據(jù)圖象推測,實驗操作中重要的疏漏是:沒有平衡摩擦力或者摩擦力平衡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物體沿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在第1S末運動方向發(fā)生變
B.物體在第2~3S內和第6~7S內的加速度相同
C.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始終不變
D.物體在第2S末返回出發(fā)點,然后向反方向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在某水平方向的電場線AB上(電場線方向未標明),將一受到水平向右恒定拉力的帶電粒子(不計重力)在A點由靜止釋放,帶電粒子沿AB方向開始運動,經(jīng)過B點時的速度恰好為零,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粒子的運動不可能是勻速運動,也不可能是勻加速運動
B.可能A點的電勢高于B點的電勢,也可能A點的電勢低于B點的電勢
C.A處的場強可能大于B處的場強
D.粒子在A.B兩點間移動時,恒力做功的數(shù)值大于粒子在A、B兩點間的電勢能之差的絕對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將質量為1.0kg的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塊,拉力從0開始逐漸增大,木塊先靜止后相對木板運動.用力傳感器采集木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并用計算機繪制出摩擦力大小F1隨拉力大小F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木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
A.0.3B.0.5C.0.6D.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