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的陰極射線管,無偏轉電場時,電子束加速后打到熒屏中央形成亮斑.如果只逐漸增大M1M2之間的電勢差,則( 。
A.在熒屏上的亮斑向上移動
B.在熒屏上的亮斑向下移動
C.偏轉電場對電子做的功增大
D.偏轉電場的電場強度減小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狄拉克曾經預言,自然界應該存在只有一個磁極的磁單極子,其周圍磁感線呈均勻輻射狀分布(如圖甲所示),距離它r處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k為常數(shù)),其磁場分布與負點電荷Q的電場(如圖乙所示)分布相似.現(xiàn)假設磁單極子S和負點電荷Q均分別固定且相距較遠,有帶電小球分別在S極和Q附近做勻速圓周運動.關于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判斷錯誤的是( )
A.若小球帶正電,其運動軌跡平面可在S的正上方,如圖甲所示
B.若小球帶正電,其運動軌跡平面可在Q的正下方,如圖乙所示
C.若小球帶負電,其運動軌跡平面可在S的正上方,如圖甲所示
D.若小球帶負電,其運動軌跡平面可在Q的正下方,如圖乙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坐標系xOy在豎直平面內,x軸正方向水平向右,y軸正方向豎直向上。y<0的區(qū)域有垂直于坐標平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在第一象限的空間內有與x軸平行的勻強電場(圖中未畫出);第四象限有與x軸同方向的勻強電場;第三象限也存在著勻強電場(圖中未畫出)。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電微粒從第一象限的P點由靜止釋放,恰好能在坐標平面內沿與x軸成θ=30°角的直線斜向下運動,經過x軸上的a點進入y<0的區(qū)域后沿直線運動到y軸上的b點,經過b點進入x<0的區(qū)域后做勻速圓周運動,最后通過x軸上的c點,且Oa=Oc。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空氣阻力可忽略不計。求:
(1)微粒的電性及第一象限電場的電場強度E1;
(2)帶電微粒從a點運動到c點所經歷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甲、乙兩輛汽車沿同一直線一前一后作同向勻速運動,甲車在前,速度v1為8m/s,乙車在后,速度v2為16m/s,當兩車相距16m時,為避免兩車相撞,乙車駕駛員趕緊剎車減速,則乙車剎車加速度至少應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靜電除塵器的示意圖,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
A.金屬管A和懸在管中的金屬絲B應接在高壓交流電源上
B.管A和金屬絲B應接在高壓直流電源上
C.距B越近電場越強
D.距B越遠電場越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兩位同學在實驗室利用如圖(a)所示的電路測定定值電阻R0、電源的電動勢E和內電阻r。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向某一方向移動時,一個同學記錄了電流表A和電壓表V1的測量數(shù)據(jù),另一同學記錄的是電流表A和電壓表V2的測量數(shù)據(jù).并根據(jù)數(shù)據(jù)描繪了如圖(b)所示的兩條U—I直線.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甲乙兩同學描繪的直線,可知正確的是
A.甲同學是根據(jù)電壓表 V1和電流表A的數(shù)據(jù)
B.甲同學是根據(jù)電壓表 V2和電流表A的數(shù)據(jù)
C.乙同學是根據(jù)電壓表 V1和電流表A的數(shù)據(jù)
D.乙同學是根據(jù)電壓表 V2和電流表A的數(shù)據(jù)
(2)根據(jù)圖(b),求出定值電阻R0﹦ Ω, 電源內電阻的阻值r﹦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關于物體的運動,下列情況可能存在的是( )
A.物體具有加速度,而其速度為零
B.物體具有恒定的速率,但仍有變化的速度
C.物體的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小
D.物體具有沿x軸正方向的加速度和沿x軸負方向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光滑大圓環(huán),用一細輕桿固定在豎直平面內;套在大環(huán)上質量為m的小環(huán)(可視為質點),從大環(huán)的最高處由靜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當小環(huán)滑到大環(huán)的最低點時,大環(huán)對輕桿拉力的大小為( )
A.Mg+5mg B.Mg+mg
C.Mg-5mg D.Mg+10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探究某一輕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與其長度(圈數(shù)n)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一均勻長彈簧豎直懸掛,7個指針P0、P1、P2、P3、P4、P5、P6分別固定在彈簧上距懸點0、10、20、30、40、50、60圈處;通過旁邊豎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讀出指針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設彈簧下端未掛重物時,各指針的位置記為x0; 掛有質量為0.100kg的砝碼時,各指針的位置記為x。測量結果及部分計算結果如下表所示(n為彈簧的圈數(shù),取重力加速度為9.80m/s2),已知實驗所用彈簧總圈數(shù)為60。
P1 | P2 | P3 | P4 | P5 | P6 | |
x0(cm) | 2.04 | 4.06 | 6.06 | 8.05 | 10.03 | 12.01 |
x(cm) | 2.64 | 5.26 | 7.86 | 10.46 | 13.03 | 15.61 |
n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k(N/m) | 163 | 81.7 | 54.4 | 40.7 | 32.7 | ① |
1/k(m / N) | 0.0061 | 0.0122 | 0.0184 | 0.0246 | 0.0306 | ② |
(1)將表中數(shù)據(jù)補充完整(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① ,② 。
(2)以n為橫坐標,1/k為縱坐標,在圖(b)給出的坐標紙上畫出1/k-n圖像。
(3)圖(b)中畫出的直線可以近似認為通過原點,若將實驗所用的同樣的兩個彈簧串聯(lián)起來,串聯(lián)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 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