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大掃除時,某同學將一張課桌向上搬起后再緩慢放下,此過程中該同學對課桌做功的情況是( 。
A.一直做正功B.先做正功,再做負功
C.一直做負功D.先做負功,再做正功

分析 根據(jù)課桌的運動分析人對課桌力的方向;再根據(jù)功的定義即可明確該同學對課桌做功情況.

解答 解:將課桌向上搬起過程中,人對課桌的有向上的作用力,課桌向上運動;故人對課桌做正功;
放下過程,人對課桌的力仍然向上,但運動方向向下;故人對課桌做負功;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功的性質(zhì),要注意明確功的正負只表示力是動力還是阻力,負功表示力是阻力做功;同時注意課桌向下放時人對課桌的作用力是向上的,與重力相互平衡從而使課桌緩慢放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關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處于激發(fā)態(tài)的氫原子放出光子后,核外電子運動的加速度將增大
B.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減少,原子總能量增大
C.查德威克發(fā)現(xiàn)了質(zhì)子,盧瑟福發(fā)現(xiàn)了中子
D.天然放射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使人類認識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輻射能量來自核聚變反應,目前核電站發(fā)電的能量來自核裂變反應
B.天然放射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揭示了原子核有復雜的結(jié)構(gòu)
C.一個氫原子從n=4的激發(fā)態(tài)躍遷到基態(tài)時,能輻射6種不同頻率的光子
D.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減小,原子總能量減小
E.康普頓效應說明光具有粒子性,電子的衍射實驗說明粒子具有波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一鐵架臺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上用輕質(zhì)細線懸掛一小球,開始時細線豎直.現(xiàn)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小球上,使其緩慢地由實線位置運動到虛線位置,鐵架臺始終保持靜止.則在這一過程中( 。
A.水平外力F不變B.細線的拉力不變
C.鐵架臺對地面的壓力不變D.鐵架臺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加速度a與合外力f的關系,裝置中水平平臺上置有一端墊高.另一端帶有滑輪的長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兩個光電門(與之連接的兩個光電計時器沒有畫出).小車上固定著用于擋光的遮光片K.讓小車從木板的頂端滑下,光電門各自連接的計時器顯示的遮光片K通過1、2光電門的擋光時間分別為t1和t2

(1)實驗前先用游標卡尺測出遮光片的寬度,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其讀數(shù)d=10.50mm.
(2)該實驗中,在改變沙桶的總質(zhì)量m時,保持小車質(zhì)量M>>m,這樣做的目的是小車所受合外力大小等于mg.
(3)為了計算出小車的加速度,除了測量d、t1和t2之外,還需要測量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或“小車由光電門1運動至光電門2所用時間”),若上述測量量用x表示,則用這些物理量計算加速度的表達式為a=$\frac{ef0px4p^{2}({{t}_{1}}^{2}-{{t}_{2}}^{2})}{2x{{t}_{1}}^{2}{{t}_{2}}^{2}}$(或“$\frac{d({t}_{1}-{t}_{2})}{t{t}_{1}{t}_{2}}$”).
(4)若根據(jù)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作出的a-F圖象如圖丙所示,可以看出此實驗存在較大的物差,產(chǎn)生誤差的
主要原因是木板傾角偏小(或“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末完全平衡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圖1為用拉力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關系”的實驗裝置.拉力傳感器能記錄小車受到拉力的大。陂L木板上相距L=48.00cm 的A、B兩位置各安裝一個速度傳感器,分別記錄小車到達A、B時的瞬時速率.實驗主要步驟如下:
①將拉力傳感器固定在小車上
②把木板C端適當墊高,平衡摩擦力
③把細線的一端固定在拉力傳感器上,另一端通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
④接通電源后自C點釋放小車,小車在細線拉動下運動,記錄細線拉力F的大小及小車分別到達A、B 時的瞬時速率vA、vB
⑤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重復④的操作

(1)步驟②中,平衡的摩擦力是指A
A.小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
B.細線與定滑輪之間的摩擦力
C.小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和細線與定滑輪之間的摩擦力
(2)表中記錄了實驗測得的幾組數(shù)據(jù),vB2-vA2是兩個速度傳感器記錄速率的平方差,則加速度的表達式 a=$\frac{{v}_{B}^{2}-{v}_{A}^{2}}{2L}$(用題中的字母符號表示),表中第3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為2.44(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次數(shù)F(N)vB2-vA2(m2/s2a(m/s2
10.600.770.80
21.041.611.68
31.422.34
42.624.654.84
53.005.495.72
(縱坐標1.0改成1.5)
(3)由表中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作出a~F關系圖線(圖2中已畫出理論圖線);
(4)對比實驗圖線與理論圖線的偏差,你認為合理的解釋為沒有完全平衡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為一交變電流的圖象,則該交變電流的有效值為多大(  )
A.I0B.$\frac{{I}_{0}}{\sqrt{2}}$+I0C.$\frac{\sqrt{3}}{2}$I0D.$\frac{{I}_{0}}{\sqr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固定在水平面上的豎直輕彈簧,上端與質(zhì)量為M的物塊B相連,整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物塊B位于P處,如圖所示.另有一質(zhì)量為m的物塊C從Q處自由下落,C與B相碰撞后立即具有相同的速度(但不與B粘連),之后B、C一起運動,將彈簧進一步壓縮后,物塊B、C被反彈.已知P、Q間距離為h,則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的是( 。
A.B、C被反彈過程中,物塊C與B在P處分離
B.B、C被反彈過程中,物塊B在P處的動能最大
C.在壓縮彈簧過程中,彈簧對物體始終做負功,B、C的動能一直減小
D.全過程損失的機械能為$\frac{mMgh}{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如圖所示,是探究向心力的大小F與質(zhì)量m、角速度ω和半徑r之間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圖,轉(zhuǎn)動手柄1,可使變速輪塔2和3以及長槽4和短槽5隨之勻速轉(zhuǎn)動.皮帶分別套在輪塔2和3上的不同圓盤上,可使兩個槽內(nèi)的小球6、7分別以不同的角速度做勻速圓周運動.小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由橫臂8的擋板對小球的壓力提供,球?qū)醢宓姆醋饔昧Γㄟ^橫臂8的杠桿作用使彈簧測力筒9下降,從而露出標尺10,標尺10上露出的紅白相間的等分格顯示出兩個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那么:
(1)現(xiàn)將兩小球分別放在兩邊的槽內(nèi),為了探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和角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A.在小球運動半徑相等的情況下,用質(zhì)量相同的小球做實驗
B.在小球運動半徑相等的情況下,用質(zhì)量不同的小球做實驗
C.在小球運動半徑不等的情況下,用質(zhì)量不同的小球做實驗
D.在小球運動半徑不等的情況下,用質(zhì)量相同的小球做實驗
(2)在該實驗中應用了控制變量法(選填“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來探究向心力的大小與質(zhì)量m、角速度ω和半徑r之間的關系.
(3)當用兩個質(zhì)量相等的小球做實驗,且左邊小球的軌道半徑為右邊小球的2倍時,轉(zhuǎn)動時發(fā)現(xiàn)右邊標尺上露出的紅白相間的等分格數(shù)為左邊的2倍,那么,左邊輪塔與右邊輪塔之間的角速度之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