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0738  10746  10752  10756  10762  10764  10768  10774  10776  10782  10788  10792  10794  10798  10804  10806  10812  10816  10818  10822  10824  10828  10830  10832  10833  10834  10836  10837  10838  10840  10842  10846  10848  10852  10854  10858  10864  10866  10872  10876  10878  10882  10888  10894  10896  10902  10906  10908  10914  10918  10924  10932  176998 

科目: 來源:天津月考題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將兩條磁性很強且完全相同的磁鐵分別固定在質(zhì)量相等的小車上,水平面光滑,開始時甲車速度大小為3m/s,乙車速度大小為2 m/s,相向運動并在同一條直線上,當乙車的速度為零時,甲車的速度是多少?若兩車不相碰,試求出兩車距離最短時,乙車速度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期中題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水平放置的彈簧左端固定,小物塊P(可視為質(zhì)點)置于水平桌面上的A點,并與彈簧右端接觸,此時彈簧處于原長。現(xiàn)用水平向左的推力將P緩慢地推至B點,此時彈簧的彈性勢能為EP=21J。撤去推力后,P沿桌面滑上一個停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長木板Q上,已知P、Q的質(zhì)量分別為m=2kg、M=4kg,A、B間的距離L1=4m,A距桌子邊緣C的距離L2=2m,P與桌面及P與Q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為μ=0.1,g取10m/s2,求:
(1)要使P在長木板Q上不滑出去,長木板至少多長?
(2)若長木板的長度為2.25m,則P滑離木板時,P和Q的速度各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模擬題 題型:計算題

(選做題,選修3-5)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1kg的平板小車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1=1 m/s的速度向左做勻速運動,質(zhì)量為m2 =2 kg的小鐵塊以v2 =2 m/s的速度水平向右滑上小車,鐵塊與小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若鐵塊最終沒有滑出小車,則:
(1)鐵塊在小車上停止運動時,小車的速度為多大?
(2)小車的長度至少為多少?
(3)小車向左運動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模擬題 題型:計算題

(選做題,選修3-5)
質(zhì)量為mB=2 kg的平板車B上表面水平,開始時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平板車左端靜止著一塊質(zhì)量為mA=2 kg的物體A,一顆質(zhì)量為m0=0.01 kg的子彈以v0=600 m/s的水平初速度瞬間射穿A后,速度變?yōu)関=100 m/s,已知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不為零,且A與B最終達到相對靜止。求:
(1)物體A的最大速度vA
(2)平板車B的最大速度v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模擬題 題型:計算題

(選做題,選修3-5)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靜止著一質(zhì)量為M=0.4 kg的薄木板,一個質(zhì)量為m= 0.2 kg的木塊(可視為質(zhì)點)以v0=4 m/s的速度,從木板左端滑上,一段時間后,又從木板上滑下(不計木塊滑下時機械能損失),兩物體仍沿直線繼續(xù)向前運動,從木塊與木板剛剛分離開始計時,經(jīng)時間t=3.0 s,兩物體之間的距離增加了s=3 m,已知木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求薄木板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模擬題 題型:計算題

(選做題,選修3-5)
如圖所示,滑塊A、B的質(zhì)量分別為m1與m2,m1<m2,將二者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由輕質(zhì)彈簧相連接,用一輕繩把兩滑塊拉至最近,彈簧處于最大壓縮狀態(tài)后綁緊,接著使兩滑塊一起以恒定的速度v0向右滑動。 運動中某時刻輕繩突然斷開,當彈簧恢復到自然長度時,滑塊A的速度正好為零。求從輕繩斷開到彈簧第一次恢復到自然長度的過程中,彈簧釋放的彈性勢能E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模擬題 題型:計算題

(選做題,選修3-5)
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木塊A和B,mA=0.5 kg,mB=0.4 kg,它們的上表面是粗糙的,今有一小鐵塊C,mc=0.1kg,以初速度v0=10 m/s沿兩木塊表面滑過,最后停留在B上,此時B、C以共同速度v=1.5m/s運動,求:
①A最終運動的速度vA;
②C剛離開A時的速度v'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模擬題 題型:計算題

(選做題,選修3-5)
如圖所示,在平靜的水面上有A、B兩艘小船,A船的左側(cè)是岸,在B 船上站著一個人,人與B船的總質(zhì)量是A船的10倍。兩船開始時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B船上的人把A船以相對于地面的速度v向左推出,A船到 達岸邊時岸上的人馬上以原速率將A船推回,B船上的人接到A船后,和A船以相同速率行駛,不計水的阻力,試求AB兩船一起行駛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南省模擬題 題型:計算題

(選做題,選修3-5)
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彈簧兩端連接著物體A和物體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水平速度為V0的子彈射中物體A并嵌在其中,已知物體B的質(zhì)量為mB,物體A的質(zhì)量是物體B的質(zhì)量的3/4,子彈的質(zhì)量是物體B的質(zhì)量的1/4,求彈簧被壓縮到最短時的彈性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北京期末題 題型:計算題

圖中有一個豎直固定在地面的透氣圓筒,筒中有一勁度為k的輕彈簧,其下端固定,上端連接一質(zhì)量為m的薄滑塊,圓筒內(nèi)壁涂有一層新型智能材料——ER流體,它對滑塊的阻力可調(diào)。起初,滑塊靜止,ER流體對其阻力為0,彈簧的長度為L,現(xiàn)有一質(zhì)量也為m的物體從距地面2L處自由落下,與滑塊碰撞后粘在一起向下運動。為保證滑塊做勻減速運動,且下移距離為時速度減為0,ER流體對滑塊的阻力須隨滑塊下移而變。試求(忽略空氣阻力):
(1)下落物體與滑塊碰撞過程中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
(2)滑塊向下運動過程中加速度的大;
(3)滑塊下移距離d時ER流體對滑塊阻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