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32393  32401  32407  32411  32417  32419  32423  32429  32431  32437  32443  32447  32449  32453  32459  32461  32467  32471  32473  32477  32479  32483  32485  32487  32488  32489  32491  32492  32493  32495  32497  32501  32503  32507  32509  32513  32519  32521  32527  32531  32533  32537  32543  32549  32551  32557  32561  32563  32569  32573  32579  32587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13-7-8所示,一玻璃正方體放在空氣中,其折射率為1.50。一條光線從立方體的頂部斜射進來,然后投射到它的一個側(cè)面。問:

13-7-8

(1)這條光線能否從側(cè)面射出?

(2)如果光線能從上述側(cè)面射出,那么玻璃材料的折射率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水的折射率為,在水面下放一個強點光源S,則可在水面上看到一個圓形透光面。如果這個透光面的直徑D為4 m,求光源離水面的距離H。

13-7-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13-7-6所示,一束光線射到透明介質(zhì)的A點,入射角為i,則(    )

13-7-6

A.當i足夠大時,在A點將發(fā)生全反射

B.當i足夠大時,光從球內(nèi)向外射出時將發(fā)生全反射

C.無論i多大,在A點都不會發(fā)生全反射

D.無論i多大,從球內(nèi)向外射出時,都不會發(fā)生全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光從水晶射向空氣時發(fā)生全反射的臨界角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水中的空氣泡看上去比較亮,對這一現(xiàn)象有以下不同的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

A.空氣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因而較亮

B.空氣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因而較亮

C.從空氣泡到達水中的界面處的光一部分發(fā)生全反射,因而較亮

D.從水中到達空氣界面處的光一部分發(fā)生全反射,因而較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3-7-5是半徑為R的半圓柱形玻璃磚的示意圖。已知光線從a處射入玻璃磚后,在圓心O點恰好發(fā)生全反射(a點在圓弧上,且為弧Mb的中點),則玻璃磚的折射率為多大?與aO平行的光線從頂點b處射入玻璃磚后,其折射光線與MN的交點距O點多遠?

13-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一束平行光線在三種介質(zhì)形成的兩個界面上的反射、折射情況如圖13-7-4所示,圖中界面互相平行,如果光在Ⅰ、Ⅱ、Ⅲ三種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分別為v1、v2、v3,則v1、v2、v3的大小關(guān)系是________。

13-7-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13-7-3所示,光源發(fā)出的光經(jīng)狹縫進入折射率為的半圓形玻璃磚M,當M繞O點(圓心)緩慢地沿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時,光線OA跟法線之間的夾角γ逐漸_________,光線OA的強度逐漸________,角i與角γ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滿足的等式是________;光線OB與法線的夾角i′逐漸________,光線OB的強度逐漸________,角i與角i′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滿足的等式是________;當角i=________時,光線OA恰好完全消失。此時發(fā)生了光的________現(xiàn)象。

13-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以下哪些現(xiàn)象是由于光的全反射形成的(    )

A.將空玻璃試管插入水中,看上去比充滿水的試管要亮得多

B.夜晚,湖面上映出了岸上的彩燈

C.夏天,海面上出現(xiàn)的海市蜃樓

D.在炎熱的夏天,向遠處的柏油馬路看去,路面特別明亮光滑,像用水淋過一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一束光線由空氣射向折射率為2的某種介質(zh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當入射角大于45°,一定發(fā)生全反射

B.無論入射角是多大,都不能發(fā)生全反射

C.無論入射角是多大,折射角都不會超過45°

D.欲使折射角等于30°,入射角應(yīng)為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