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學生緊張心理,從容應對歷史高考問答題

 

歷史高考問答題在整個試卷中每題所占分值較大,大多數(shù)學生一看到題目,就容易被它十幾分甚至幾十分的分值嚇住.由于心理緊張,答題時不得要領,廢話連篇,使得基礎不好的學生失分較多,好的學生得高分的可能性也相對減少,對此考生們可能都有所感受。雖然每年相關的教輔資料、雜志、 報刊上談有關歷史高考問答題的破解方法和解題技巧的文章很多,老師們也大多把它們整理了出來,這對參加高考備考的同學們的確有很大啟發(fā)幫助,但據我了解學生看到問答題時的緊張心理還是難以消除。所以結合自己多年高三歷史教學的實踐經驗,我專門從消除學生緊張心理方面下手,總結出了好記好學,簡單易行的破解歷史高考問答題的“十二字方針”:定時空、明線索、看分數(shù)、成文字。從參加高考后的同學反饋情況看,易于操作,效果不錯,并且和標準答案的解題思路差距不大。下面就把我的具體方法與操作步驟寫出來與各位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評指正。

第一、定時空:即讓學生確定題目涉及到的相關事件或人物的時間(古代、近代、現(xiàn)代史)和空間(國家、地區(qū)),在此基礎上明確其時代特征。第二、明線索:即從題目中找出關鍵詞,抓住主要線索,把握大的答題方向,防止出現(xiàn)偏題或跑題的現(xiàn)象。第三、看分數(shù):查看題目總分值、涉及到的問題,確定每個問題的平均分值。這樣把“大分化小,小分化了”,從而減輕學生對問答題的恐懼心理,并通過分值的多少把握答題字數(shù),做到有的放失,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以上“三步曲”其實就是考生在動筆前所進行的審題過程。過去教師雖然再三強調答題前要審清題意,但因學生不得要領,審了半天心里還是一片茫然,這樣分三步記住九個字,學生在心里就能快速而準確地完成審題過程,并對試題所涉及的每個知識點不會有遺漏,為最關鍵的第四步答題做好了充分準備。第四、成文字:就是通過以上的審題分析,結合所掌握的歷史知識把自己對問答題的理解、認識形成文字,反映到試卷上去。在做答時中要力求做到言簡意賅、史實準確、史論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在考試中獲得自己理想的分數(shù)。

例1、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主持變法,以緩和嚴重的社會危機。請問,當時社會危機的主要體現(xiàn)有哪些?王安石變法涉及軍事、財政、教育等多方面內容,請說出教育方面的措施,你是怎樣看待這些教育改革措施的?(12分)

例2 、中國共產黨在1953年、1958年和1978年分別制定了基本路線(或總路線),請分別說出其主要內容以及對當時社會的主要作用(或影響)?(12分)(試題來源為2005年廣東高考試卷第30題。)

審題過程:“定時空”―該題涉及到的時空是中國現(xiàn)代史,時代特征分別為:1953年我國處于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1958年已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了嚴重的左傾錯誤,急躁冒進,急于求成;1987年進入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了偉大成就!懊骶索”―該題以基本路線(或路線)為主線索,考察其不同時期的內容和作用(或影響)!翱捶謹(shù)”―該題滿分12分,涉及到了三個時期,每個時期又包括基本路線(或總路線)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或影響),不言而喻,每個時期的每個方面共6個考點,平均2分,剛好12分。最后進入“成文字”的環(huán)節(jié)。

試題詳情

審題過程:“定時空”―時間和空間:中國古代北宋中期,時代特征:這一時期封建社會經濟繼續(xù)繁榮,民族融合進一步發(fā)展,但北宋的封建統(tǒng)治出現(xiàn)了嚴重的社會危機。該題的關鍵詞和線索是王安石變法,以此為線涉及到了變法的背景、內容、評價三個方面!翱捶謹(shù)”―該題滿分12分,共有三個問題:第一、王安石變法所面臨的社會危機有哪些?回憶教材和所學知識可以知道,變法所面臨的社會危機可分為財政、政治、邊疆危機等三個方面。第二、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教材中包括改革科舉制度和整頓太學兩個方面。第三、評價教育改革措施。就是要求考生根據對教育改革措施的理解,結合當時的環(huán)境或現(xiàn)在的情況談談自己對它的評價和認識,這在教材上沒有明確表述,允許自由發(fā)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該題共有6個考點,每個考點平均分值2分,據此考生就可以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行做答!俺晌淖帧杯h(huán)節(jié)略,可參看標準答案,對照分析解題思路和方法。

例3、由于國情不同,世界各國工業(yè)化的途徑不盡相同,回答:①指出16世紀以來的英國和19世紀中期以來的日本在工業(yè)發(fā)展的早期階段資本積累的主要來源,以及政府起的不同作用。(7分)②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為例結合史實加以說明,并分析產生這一現(xiàn)像的原因。(5分)(試卷來源為2005年江蘇高考試卷第31題。)

審題過程:“定時空”―該題涉及到的是世界近代史與英國、日本相關的內容。時代特征為16世紀以來主要指的是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yè)時期,19世紀中期以來強調的是資本主義機器大生產或者說是由蒸汽時代向電氣時代的過渡時期。 “明線索”―該題的線索為“資本積累”,涉及到了資本積累的來源,政府所起的作用,政府作用不同產生的原因!翱捶謹(shù)”―該題滿分12分,分成兩大問,第一問共7分,涉及到英國、日本各自的資本積累來源,政府所起的不同作用兩個方面,共四個考點,第二問5分,是以日本為例,結合史實說明政府所起的作用,并分析政府這樣做的原因,共兩個考點,這樣每個考點平均2分左右。“成文字”由于該題在教材中沒有明確的表述,需要同學們結合所學知識總結出來,這就對學生的概括歸納、總結分析能力、文字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從而增加了試題的難度和區(qū)分度。標準答案表述如下:①英國:通過圈地運動、海外貿易、殖民掠奪為發(fā)展工業(yè)積累了資本,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政府大力改革,如征收統(tǒng)一的地稅,以及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勒索賠款等為發(fā)展工業(yè)積累了資本。不同點:英國工業(yè)起階段政府作用不大,主要靠私人投資,日本在工業(yè)起步時政府發(fā)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②主要史實:政府投資、扶植私人企業(yè),海外拓展。主要原因:由于市場狹小,資源不足,農業(yè)落后等原因,單靠私人資本無力發(fā)展新工業(yè)。

通過以上方法與步驟的實施,同學們最大的感受就是能輕松有序地進入審題環(huán)節(jié),隨著審題過程的完成,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明了化,并對題目所涉及的主要考點及每點應該回答哪些方面的內容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這樣就消除了學生對問答題的恐懼心理,從容不迫地進入“成文字”的環(huán)節(jié),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績。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