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9-9
8. 解 (1) 由題意知F1(1, 0),設(shè)F2(x , y),則 | |AF1|-|AF2|
| = | |BF1|-|BF2| | = 2a > 0.……………………………①
∵ A(-1, 2),B(3, 2) 在已知雙曲線上,且 |AF1| = | BF1|
=.于是
(?) 當(dāng) | AF1|-|AF2|
= |BF1|-|BF2|時,有 |AF2| = |BF2| , 再代入①得:
F2的軌跡為直線 x = 1除去兩個點F1(1, 0), D(1, 4).
(?) ∵ 當(dāng) | AF1|-|AF2|
= - ( |BF1|-|BF2| ) 時,有 | AF2| + |BF2| = |AF1|
+ |BF1| => 4 = |AB| ,
∴ 點F2的軌跡是以A、B兩點為焦點的橢圓Q,且除去F1(1, 0),D(1, 4)兩點,
故所求的軌跡方程為 l:x = 1與Q:( y≠0,y≠ 4 ).
(2) 設(shè)存在直線L:y = x+ m滿足條件.(?) 若L過點F1或點D,
∵ F1、D兩點既在直線l:x = 1上,又在橢圓Q上,但不在F2的軌跡上,
∴ L與F2的軌跡只有一個公共點,不合題意.
(?) )若L不過點F1和D兩點,(m≠-1, m≠3),則L與l必有一個公共點E,且E點不在橢圓Q上,
∴ 要使L與F2的軌跡有且只有兩個公共點,則L必與Q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由 得 3x2 -
(10 - 4m) x +2m2- 8m +1= 0,
從而,有 △= (10 - 4m) 2-
12(2m2- 8m+1) = - 8 ( m2-2m-11) ,
當(dāng)△= 0時,有.即存在符合條件的直線 y = x+.
9. 解 ∵ c +λi = (λ, a),i - 2λc = (1, - 2λa) ,
由向量平行關(guān)系得 OP與AP的方程分別為λy = ax,y- a = - 2λax.…………………………………… ①
由此消去參數(shù)λ,得 點P(x ,y)滿足方程為, …………………………………………… ②
∵ a > 0 , 從而,有(1) 當(dāng)時,方程②表示的是圓,不存在符合題意的兩個定點 E,F(xiàn) ;
(2) 當(dāng)0<時,方程②表示的是橢圓,故存在符合題意的兩個定點,即為橢圓的兩個焦點:;
(3) 當(dāng)時,方程②表示的是橢圓,故存在合乎題意的兩個定點,即為橢圓的兩個焦點:.
10. 解:(I)因為邊所在直線的方程為,且與垂直,
所以直線的斜率為. 又因為點在直線上,
所以邊所在直線的方程為即.
(II)由解得點的坐標(biāo)為,
因為矩形兩條對角線的交點為.
所以為矩形外接圓的圓心.
又 2009屆高考數(shù)學(xué)快速提升成績題型訓(xùn)練
――立體幾何中求角與距離
1. 四棱錐P―ABCD的底面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PB⊥面ABCD.
(1)若面PAD與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為60°,求這個四棱錐的體積;
(2)證明無論四棱錐的高怎樣變化,面PAD與面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2 如圖,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0,AC=1,C點到AB1的距離為CE=,D為AB的中點.
(1)求證:AB1⊥平面CED;
(2)求異面直線AB1與CD之間的距離;
(3)求二面角B1―AC―B的平面角.
3. 如圖a―l―是120°的二面角,A,B兩點在棱上,AB=2,D在內(nèi),三角形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B=90°,C在內(nèi),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I) 求三棱錐D―ABC的體積;
(2)求二面角D―AC―B的大;
(3)求異面直線AB、CD所成的角.
4. 在邊長為a的正三角形的三個角處各剪去一個四邊形.這個四邊形是由兩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組成的,并且這三個四邊形也全等,如圖①.若用剩下的部分折成一個無蓋的正三棱柱形容器,如圖②.則當(dāng)容器的高為多少時,可使這個容器的容積最大,并求出容積的最大值.
圖①
圖②
5. 已知三棱錐P―ABC中,PC⊥底面ABC,AB=BC,
D、F分別為AC、PC的中點,DE⊥AP于E.
(1)求證:AP⊥平面BDE;
(2)求證:平面BDE⊥平面BDF;
(3)若AE∶EP=1∶2,求截面BEF分三棱錐
P―ABC所成兩部分的體積比.
6. 如圖,幾何體ABCDE中,△ABC是正三角形,EA和DC都垂直于平面ABC,且EA=AB=2a, DC=a,F(xiàn)、G分別為EB和AB的中點.
(1)求證:FD∥平面ABC;
(2)求證:AF⊥BD;
(3) 求二面角B―FC―G的正切值.
7. 如圖,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1,P、Q分別是線段AD1和BD上的點,且
D1P∶PA=DQ∶QB=5∶12.
(1) 求證PQ∥平面CDD1C1;
(2) 求證PQ⊥AD;
(3) 求線段PQ的長.
8. 如圖4,在長方體
中,AD==1,AB=2,點E在棱AB
上移動。
(Ⅰ)證明:;
(Ⅱ)當(dāng)E為AB的中點時,求點E到面
的距離;
(Ⅲ)AE等于何值時,二面角的大小為。
9. 如圖,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各棱長都相等,D、E分別為AC1,BB1的中點。(1)求證:DE∥平面A1B1C1;(2)求二面角A1―DE―B1的大小。
10.如圖: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AB=AC,F(xiàn)為棱BB1上一點,BF∶FB1=2∶1,BF=BC=2a。
。↖)若D為BC的中點,E為AD上不同于A、D的任意一點,證明EF⊥FC1;
。↖I)試問:若AB=2a,在線段AD上的E點能否使EF與平面BB1C1C成60°角,為什么?證明你的結(jié)論
11.如圖,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錐中,AD∥BC,∠ABC=90°,且,又PA⊥平面ABCD,AD=3AB=3PA=3a。
(I)求二面角P―CD―A的正切值;
(II)求點A到平面PBC的距離。
1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CC1=2,∠ACB=90°,E、F分別是BA、BC的中點,G是AA1上一點,且AC1⊥EG.
(Ⅰ)確定點G的位置;
(Ⅱ)求直線AC1與平面EFG所成角θ的大小.
13.
點E為AB中點,點F為PD中點. (1)證明平面PED⊥平面PAB; (2)求二面角P―AB―F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14.在棱長為4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O是正方形A1B1C1D1的中心,點P在棱CC1上,且CC1=4CP. (Ⅰ)求直線AP與平面BCC1B1所成的角的大。ńY(jié)果用反三角函數(shù)值表示); (Ⅱ)設(shè)O點在平面D1AP上的射影是H,求證:D1H⊥AP; (Ⅲ)求點P到平面ABD1的距離. 15.如圖,在四棱錐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側(cè)棱底面ABCD,,E是PC的中點,作交PB于點F。
(I)證明 平面;
(II)證明平面EFD;
(III)求二面角的大小。
16.如圖,在棱長為1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點E是棱BC的中點,點F是棱 CD上的動點. (I)試確定點F的位置,使得D1E⊥平面AB1F; (II)當(dāng)D1E⊥平面AB1F時,求二面角C1―EF―A的大小(結(jié)果用反三角函數(shù)值表示).
|
|
17.如圖,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 梯形,AB∥CD,AD⊥DC,CD=2,DD1=AB=1,P、Q分別是CC1、C1D1的中點。點P到直線 AD1的距離為 ⑴求證:AC∥平面BPQ ⑵求二面角B-PQ-D的大小 18.已知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BC=4,AA1=8,E、F分別為AD和CC1的中點,O1為下底面正方形的中心。 (Ⅰ)證明:AF⊥平面FD1B1; (Ⅱ)求異面直線EB與O1F所成角的余弦值;
19. 圖①是一個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MN和PQ是兩條面對角線,請在圖(2)的正方體中將MN,PQ畫出來,并就這個正方體解答下列各題: (1)求MN和PQ所成角的大。 (2)求四面體M―NPQ的體積與正方體的體積之比; (3)求二面角M―NQ―P的大小。 20. 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PB⊥AD,側(cè)面PAD為邊長等于2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為菱形,側(cè)面PAD與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為120°。 (1)求點P到平面ABCD的距離; (2)求面APB與面CPB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答案: 1. (1)正方形ABCD是四棱錐P―ABCD的底面, 其面積 為從而只要算出四棱錐的高就行了. 面ABCD, ∴BA是PA在面ABCD上的射影.又DA⊥AB, ∴PA⊥DA, ∴∠PAB是面PAD與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PAB=60°.
而PB是四棱錐P―ABCD的高,PB=AB?tg60°=a, . (2)不論棱錐的高怎樣變化,棱錐側(cè)面PAD與PCD恒為全等三角形. 作AE⊥DP,垂足為E,連結(jié)EC,則△ADE≌△CDE, 是面PAD與面P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設(shè)AC與DB相交于點O,連結(jié)EO,則EO⊥AC,
在
故平面PAD與平面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2. (1)∵D是AB中點,△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0,∴CD⊥AB又AA1⊥平面ABC,∴CD⊥AA1. ∴CD⊥平面A1B1BA
∴CD⊥AB1,又CE⊥AB1, ∴AB1⊥平面CDE; (2)由CD⊥平面A1B1BA ∴CD⊥DE ∵AB1⊥平面CDE ∴DE⊥AB1 ∴DE是異面直線AB1與CD的公垂線段 ∵CE=,AC=1 , ∴CD= ∴; (3)連結(jié)B1C,易證B1C⊥AC,又BC⊥AC , ∴∠B1CB是二面角B1―AC―B的平面角. 在Rt△CEA中,CE=,BC=AC=1, ∴∠B1AC=600 ∴, ∴, ∴ , ∴. 3. (1) 過D向平面做垂線,垂足為O,連強(qiáng)OA并延長至E. 為二面角a―l―的平面角..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邊AB=2.又D到平面的距離DO=
(2)過O在內(nèi)作OM⊥AC,交AC的反向延長線于M,連結(jié)DM.則AC⊥DM.∴∠DMO 為二面角D―AC―B的平面角. 又在△DOA中,OA=2cos60°=1.且 (3)在平在內(nèi),過C作AB的平行線交AE于F,∠DCF為異面直線AB、CD所成的角. 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AF等于C到AB的距離,即△ABC斜邊上的高, 異面直線AB,CD所成的角為arctg 4. 設(shè)容器的高為x.則容器底面正三角形的邊長為,
. 當(dāng)且僅當(dāng) . 故當(dāng)容器的高為時,容器的容積最大,其最大容積為 5. (1)∵PC⊥底面ABC,BD平面ABC,∴PC⊥BD. 由AB=BC,D為AC的中點,得BD⊥AC.又PC∩AC=C,∴BD⊥平面PAC. 又PA平面、PAC,∴BD⊥PA.由已知DE⊥PA,DE∩BD=D,∴AP⊥平面BDE. (2)由BD⊥平面PAC,DE平面PAC,得BD⊥DE.由D、F分別為AC、PC的中點,得DF//AP. 由已知,DE⊥AP,∴DE⊥DF. BD∩DF=D,∴DE⊥平面BDF. 又DE平面BDE,∴平面BDE⊥平面BDF. (3)設(shè)點E和點A到平面PBC的距離分別為h1和h2.則
h1∶h2=EP∶AP=2∶3, 故截面BEF分三棱錐P―ABC所成兩部分體積的比為1∶2或2∶1 6. ∵F、G分別為EB、AB的中點, ∴FG=EA,又EA、DC都垂直于面ABC, FG=DC, ∴四邊形FGCD為平行四邊形,∴FD∥GC,又GC面ABC, ∴FD∥面ABC. (2)∵AB=EA,且F為EB中點,∴AF⊥EB ① 又FG∥EA,EA⊥面ABC ∴FG⊥面ABC
∵G為等邊△ABC,AB邊的中點,∴AG⊥GC. ∴AF⊥GC又FD∥GC,∴AF⊥FD
② 由①、②知AF⊥面EBD,又BD面EBD,∴AF⊥BD. (3)由(1)、(2)知FG⊥GB,GC⊥GB,∴GB⊥面GCF. 過G作GH⊥FC,垂足為H,連HB,∴HB⊥FC. ∴∠GHB為二面角B-FC-G的平面角. 易求. 7. (1)在平面AD1內(nèi),作PP1∥AD與DD1交于點P1,在平面AC內(nèi),作 QQ1∥BC交CD于點Q1,連結(jié)P1Q1. ∵ ,
∴PP1QQ1 .? 由四邊形PQQ1P1為平行四邊形, 知PQ∥P1Q1? ? 而P1Q1平面CDD1C1, 所以PQ∥平面CDD1C1? (2)AD⊥平面D1DCC1, ∴AD⊥P1Q1,? 又∵PQ∥P1Q1, ∴AD⊥PQ.? (3)由(1)知P1Q1 PQ, ,而棱長CD=1. ∴DQ1=. 同理可求得 P1D=. 在Rt△P1DQ1中,應(yīng)用勾股定理, 立得 P1Q1=.? 8. 解: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設(shè),則,,, ,。 (Ⅰ)證明:由,, ,有,于是。 (Ⅱ)E是AB的中點,得。 ,,。 設(shè)平面的法向量為,單位法向量為, 由,解得。 于是,有。 設(shè)點E到平面的距離為,則 。 所以點E到平面的距離為。 (Ⅲ)平面的法向量,設(shè)平面的法向量。 又,。 由,得 ,解得,于是。 設(shè)所求的二面角為,則。 有,得。 解得, 所以,當(dāng)AE=時,二面角的大小為。 9. (1)取A1C1中點F,連結(jié)B1F,DF,∵D1E分別為AC1和BB1的中點,DF∥AA1, DF=(1/2)AA1,B1E∥AA1,B1E=(1/2)AA1,∴DF∥B1E,DF=B1E,∴DEB1F為平行四邊形,∴DE∥B1F,又B1F在平面A1B1C1內(nèi),DE不在平面A1B1C1,∴DE∥平面A1B1C1 (2)連結(jié)A1D,A1E,在正棱柱ABC―A1B1C1中,因為平面A1B1C1⊥平面ACC1A1,A1C1是平面A1B1C1與平面ACC1A1的交線,又因為B1F在平面A1B1C1內(nèi),且B1F⊥A1C1,,所以B1F⊥平面ACC1A1,又DE∥B1F,所以DE⊥平面ACC1A1所以∠FDA1為二面角A1―DE―B1的平面角。并且∠FDA1=(1/2)∠A1DC1,設(shè)正三棱柱的棱長為1,因為∠AA1C1=900,D是AC1的中點,所以即為所求的二面角的度數(shù)。 10.(I)連結(jié)DF,DC
∵三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CC1⊥平面ABC,∴平面BB1C1C⊥平面ABC ∵AB=AC,D為BC的中點,∴AD⊥BC,AD⊥平面BB1C1C
3' 試題詳情
2009屆高考數(shù)學(xué)快速提升成績題型訓(xùn)練――數(shù)列求和 1. 求數(shù)列,的前項和. 2
已知,求的前n項和. 3. 求數(shù)列a,2a2,3a3,4a4,…,nan, …(a為常數(shù))的前n項和。 4. 求證: 5. 求數(shù)列,,,…,,…的前n項和S 6. 數(shù)列{an}:,求S2002. 7. 求數(shù)5,55,555,…,55…5 的前n項和Sn 8. 已知數(shù)列 是等差數(shù)列,且,求的值. 9. 已知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為 求它的前n項的和. 10. 在數(shù)列中, 證明數(shù)列是等差數(shù)列,并求出Sn的表達(dá)式. 11. 數(shù)列為正數(shù)的等比數(shù)列,它的前n 項和為80,前2 n項和為6560,且前n項中數(shù)值最大的項為54. 求其首項a1及公比q. 12. 已知數(shù)列 求. 13. 設(shè) 為等差數(shù)列,Sn 為數(shù)列的前n 項和,已知S7 = 7, S15 = 75. 記Tn 為數(shù)列的前n 項和,求Tn . 14. 求數(shù)列的前項和 15. 已知:.求. 16. 求和. 17. ,求。 18. 設(shè)數(shù)列{an}的前n項和為Sn,且方程x2-anx-an=0有一根為Sn-1,n=1,2,3,…. (Ⅰ)求a1,a2; (Ⅱ){an}的通項公式。 19. 已知數(shù)列:,求的值。 20. 求和: 21. 求數(shù)列的前項和: 22. 求數(shù)列的前項和。 23. 求證: 24. 求的值。 25. 已知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求它的前n項和. 26. 已知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求它的前n項和. 27. 求和: 28. 已知數(shù)列 29. 求和 30. 解答下列問題: (I)設(shè) (1)求的反函數(shù) (2)若 (3)若 31. 設(shè)函數(shù) 求和: 32. 已知數(shù)列的各項為正數(shù),其前n項和, (I)求之間的關(guān)系式,并求的通項公式; (II)求證 33.已知數(shù)列{}的各項分別為的前n項和. 34.已知數(shù)列{}滿足:的前n項和 . 35.設(shè)數(shù)列{}中, 中5的倍數(shù)的項依次記為 , (I)求的值. (II)用k表示,并說明理由. (III)求和: 36.?dāng)?shù)列{}的前n項和為,且滿足 (I)求與的關(guān)系式,并求{}的通項公式; (II)求和 37.將等差數(shù)列{}的所有項依次排列,并如下分組:(),(),(),…,其中第1組有1項,第2組有2項,第3組有4項,…,第n組有項,記Tn為第n組中各項的和,已知T3=-48,T4=0, (I)求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 (II)求數(shù)列{Tn}的通項公式; (III)設(shè)數(shù)列{ Tn }的前n項和為Sn,求S8的值. 38. 設(shè)數(shù)列是公差為,且首項為的等差數(shù)列, 求和: 39. (1)設(shè)是各項均不為零的()項等差數(shù)列,且公差,若將此數(shù)列刪去某一項后得到的數(shù)列(按原來的順序)是等比數(shù)列. (i)當(dāng)時,求的數(shù)值; (ii)求的所有可能值. (2)求證:對于給定的正整數(shù)(),存在一個各項及公差均不為零的等差數(shù)列 ,其中任意三項(按原來的順序)都不能組成等比數(shù)列. 40. 某企業(yè)進(jìn)行技術(shù)改造,有兩種方案,甲方案:一次性貸款10萬元,第一年便可獲利1萬元,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增加30%的利潤;乙方案:每年貸款1萬元,第一年可獲利1萬元,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增加5千元;兩種方案的使用期都是10年,到期一次性歸還本息. 若銀行兩種形式的貸款都按年息5%的復(fù)利計算,試比較兩種方案中,哪種獲利更多? (取) 答案: 1.
設(shè)則 兩式相減得 ∴. 2. 解:由 由等比數(shù)列求和公式得 ===1- 3. 解:若a=0, 則Sn=0若a=1, 則Sn=1+2+3+…+n=
若a≠0且a≠1則Sn=a+2a2+3a3+4a4+…+ nan ∴aSn= a2+2 a3+3 a4+…+nan+1 ∴(1-a) Sn=a+ a2+ a3+…+an- nan+1= ∴Sn= 當(dāng)a=0時,此式也成立。
∴Sn= 解析:數(shù)列是由數(shù)列與對應(yīng)項的積構(gòu)成的,此類型的才適應(yīng)錯位相減,(課本中的的等比數(shù)列前n項和公式就是用這種方法推導(dǎo)出來的),但要注意應(yīng)按以上三種情況進(jìn)行討論,最后再綜合成兩種情況。 4. 證明: 設(shè)………………………….. ① 把①式右邊倒轉(zhuǎn)過來得
(反序) 又由可得 …………..…….. ② ①+②得 (反序相加) ∴ 5. 解:∵=) Sn=
=
= 6. 解:設(shè)S2002= 由可得
……
∵
(找特殊性質(zhì)項) ∴ S2002=
(合并求和) =
= = =5 7.
n
n
=
=
= 解析:根據(jù)通項的特點,通項可以拆成兩項或三項的常見數(shù)列,然后再分別求和。 另外:Sn= 可以拆成:Sn=(1+2+3+…+n)+() 8. ∵為等差數(shù)列,且1+17=5+13, ∴. 由題設(shè)易知 =117. 又為與的等差中項,∴. 9. (裂項) 于是有
方程組兩邊相加,即得
10. 【證明】∵∴. 化簡,得 Sn-1-Sn= 2 Sn Sn-1 兩邊同除以. Sn Sn-1,得 ∴數(shù)列是以為首項,2為公差的等差數(shù)列. ∴ ∴ 11. ∵ ∴此數(shù)列為遞增等比數(shù)列. 故q ≠ 1. 依題設(shè),有
②÷①,得
④
④代入①,得 ⑤
⑤代入③,得 ⑥
④代入⑥,得 , 再代入③,得a1 =2, 再代入⑤,得 q
= 3. 12. 令 2009屆高考數(shù)學(xué)快速提升成績題型訓(xùn)練――抽象函數(shù) 1. 已知函數(shù)y = f (x)(x∈R,x≠0)對任意的非零實數(shù),,恒有f()=f()+f(), 試判斷f(x)的奇偶性。 2 已知定義在[-2,2]上的偶函數(shù),f (x)在區(qū)間[0,2]上單調(diào)遞減,若f (1-m)<f (m),求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 3. 設(shè)f(x)是R上的奇函數(shù),且f(x+3) =-f(x),求f(1998)的值。 4. 設(shè)函數(shù)f(x)對任意都有f(=f(,
已知f(1)=2,求f( 5. 已知f(x)是定義在R上的函數(shù),且滿足:f(x+2)[1-f(x)]=1+ f(x),f(1)=1997,求f(2001)的值。 6. 設(shè)f(x)是定義R在上的函數(shù),對任意x,y∈R,有 f(x+y)+f(x-y)=2f(x)f(y)且f(0)≠0. (1)求證f(0)=1; (2)求證:y=f(x)為偶函數(shù). 7. 已知定義在R上的偶函數(shù)y=f(x)的一個遞增區(qū)間為(2,6),試判斷(4,8)是y=f(2-x)的遞增區(qū)間還是遞減區(qū)間? 8. 設(shè)f(x)是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shù),且對任意a,b,當(dāng)a+b≠0,都有>0 (1).若a>b,試比較f(a)與f(b)的大。 (2).若f(k<0對x∈[-1,1]恒成立,求實數(shù)k的取值范圍。 9.已知函數(shù)是定義在(-∞,3]上的減函數(shù),已知對恒成立,求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10.已知函數(shù)當(dāng)時,恒有. (1)求證: 是奇函數(shù); (2)若. 11.已知是定義在R上的不恒為零的函數(shù),且對于任意的都滿足: . (1)求的值; (2)判斷的奇偶性,并證明你的結(jié)論; (3)若,,求數(shù)列{}的前項和. 12.已知定義域為R的函數(shù)滿足. (1)若 (2)設(shè)有且僅有一個實數(shù),使得,求函數(shù)的解析表達(dá)式. 13.已知函數(shù)的定義域為R,對任意實數(shù)都有,且,當(dāng)時, >0. (1)求; (2)求和; (3)判斷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并證明. 14.函數(shù)的定義域為R,并滿足以下條件:①對任意,有>0;②對任意,有;③. (1)求的值; (2)求證: 在R上是單調(diào)減函數(shù); (3)若且,求證:. 15.已知函數(shù)的定義域為R,對任意實數(shù)都有,且當(dāng)時,. (1)證明:; (2)證明: 在R上單調(diào)遞減; (3)設(shè)A=,B={},若=,試確定的取值范圍. 16.已知函數(shù)是定義在R上的增函數(shù),設(shè)F. (1)用函數(shù)單調(diào)性的定義證明:是R上的增函數(shù); (2)證明:函數(shù)=的圖象關(guān)于點(成中心對稱圖形. 17.已知函數(shù)是定義域為R的奇函數(shù),且它的圖象關(guān)于直線對稱. (1)求的值; (2)證明: 函數(shù)是周期函數(shù); (3)若求當(dāng)時,函數(shù)的解析式,并畫出滿足條件的函數(shù)至少一個周期的圖象. 18.函數(shù)對于x>0有意義,且滿足條件減函數(shù)。 (1)證明:; (2)若成立,求x的取值范圍。 19.設(shè)函數(shù)在上滿足,,且在閉區(qū)間[0,7]上,只有. (1)試判斷函數(shù)的奇偶性; (2)試求方程=0在閉區(qū)間[-2005,2005]上的根的個數(shù),并證明你的結(jié)論. 20. 已知函數(shù)f(x)對任意實數(shù)x,y,均有f(x+y)=f(x)+f(y),且當(dāng)x>0時,f(x)>0,f(-1)=-2,求f(x)在區(qū)間[-2,1]上的值域。 21. 已知函數(shù)f(x)對任意,滿足條件f(x)+f(y)=2 + f(x+y),且當(dāng)x>0時,f(x)>2,f(3)=5,求不等式的解。 22. 設(shè)函數(shù)f(x)的定義域是(-∞,+∞),滿足條件:存在,使得,對任何x和y,成立。求: (1)f(0); (2)對任意值x,判斷f(x)值的正負(fù)。 23. 是否存在函數(shù)f(x),使下列三個條件:①f(x)>0,x ∈N;②;③f(2)=4。同時成立?若存在,求出f(x)的解析式,如不存在,說明理由。 24. 設(shè)函數(shù)y=f(x)的反函數(shù)是y=g(x)。如果f(ab)=f(a)+f(b),那么g(a+b)=g(a)?g(b)是否正確,試說明理由。 25. 己知函數(shù)f(x)的定義域關(guān)于原點對稱,且滿足以下三條件: ①當(dāng)是定義域中的數(shù)時,有; ②f(a)=-1(a>0,a是定義域中的一個數(shù)); ③當(dāng)0<x<2a時,f(x)<0。 答案: 1. 解:令= -1,=x,得f (-x)=
f (-1)+ f (x) ……①為了求f (-1)的值,令=1,=-1,則f(-1)=f(1)+f(-1),即f(1)=0,再令==-1得f(1)=f(-1)+f(-1)=2f(-1)
∴f(-1)=0代入①式得 f(-x)=f(x),可得f(x)是一個偶函數(shù)。 2. 分析:根據(jù)函數(shù)的定義域,-m,m∈[-2,2],但是1- m和m分別在[-2,0]和[0,2]的哪個區(qū)間內(nèi)呢?如果就此討論,將十分復(fù)雜,如果注意到偶函數(shù),則f (x)有性質(zhì)f(-x)= f
(x)=f ( |x| ),就可避免一場大規(guī)模討論。 解:∵f (x)是偶函數(shù), f (1-m)<f(m) 可得,∴f(x)在[0,2]上是單調(diào)遞減的,于是 ,即 化簡得-1≤m<。 3. 解:因為f(x+3) =-f(x),所以f(x+6)=f((x+3)+3)
=-f(x+3)=f(x),故6是函數(shù)f(x)的一個周期。又f(x)是奇函數(shù),且在x=0處有定義,所以f(x)=0從而f(1998)=f(6×333)=f(0)=0。 4. 解:由f(=f(,知 f(x)=f(≥0,x
,
f(1)=2,
同理可得 5.解:從自變量值2001和1進(jìn)行比較及根據(jù)已知條件來看,易聯(lián)想到函數(shù)f(x)是周期函數(shù)。由條件得f(x)≠1,故 f(x+2)=f(x+4)=. 所以f(x+8)=. 所以f(x)是以8為周期的周期函數(shù), 從而f(2001)=f(1)=1997 說明:這類問題出現(xiàn)應(yīng)緊扣已知條件,需用數(shù)值或變量來迭代變換,經(jīng)過有限次迭代可直接求出結(jié)果,或者在迭代過程中發(fā)現(xiàn)函數(shù)具有周期性,利用周期性使問題巧妙獲解。 6.證明:(1)問題為求函數(shù)值,只需令x=y=0即可得。
(2)問題中令x=0即得f(y)+f(- y)=2f(0)f(y), 且f(0)=1.所以f(y)+f(-y)=2f(y),因此y=f(x)為偶函數(shù). 說明:這類問題應(yīng)抓住f(x)與f(-x)的關(guān)系,通過已知條件中等式進(jìn)行變量賦值。 7. 解:由y=f(x)是偶函數(shù)且在(2,6)上遞增可知,y=f(x)在(-6,-2)上遞減。令u=2-x,則當(dāng)x∈(4,8)時,u是減函數(shù)且u∈(-6,-2),而f(u)在(-6,-2)上遞減,故y=f(2-x)在(4,8)上遞增。所以(4,8)是y=f(2-x)的單調(diào)遞增區(qū)間。 8. 解:(1).因為a>b,所以a-b>0,由題意得 >0,所以f(a)+f(-b)>0,又f(x)是定義在R上的奇函數(shù),所以f(-b)=-f(b), f(a)-f(b)>0,即f(a)>f(b) (2).由(1)知f(x)在R上是單調(diào)遞增函數(shù),又f+f<0,得f<f,故<,所以k< 令t=,所以k<t+,而t+≥2,即k<2-1 9.解:等價于
10.(1)證明:令,得 令,則 ∴ ∴是奇函數(shù)。 (2)∵ 又∵ 11.(1)解:令,則 令,則 (2)證明:令,則,∵,∴ 令,則 ∴是奇函數(shù)。 (3)當(dāng)時,,令,則 故,所以 ∴ ∵ ∴,故 ∴ 12.解:(1)∵對任意,函數(shù)滿足,且 ∴ ∵,∴=f(a)=a (2) ∵對任意,函數(shù)滿足,有且僅有一個實數(shù),使得 ∴對任意,有 上式中,令 試題詳情
2009屆高考數(shù)學(xué)快速提升成績題型訓(xùn)練――圓錐曲線 1. 已知常數(shù)m > 0 ,向量a = (0, 1),向量b = (m, 0),經(jīng)過點A(m, 0),以λa+b為方向向量的直線與經(jīng)過點B(- m, 0),以λb- 4a為方向向量的直線交于點P,其中λ∈R. (1) 求點P的軌跡E; (2) 若,F(xiàn)(4, 0),問是否存在實數(shù)k使得以Q(k, 0)為圓心,|QF|為半徑的圓與軌跡E交于M、N兩點,并且|MF| + |NF| =.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試說明理由. 2
雙曲線的實半軸與虛半軸長的積為,它的兩焦點分別為F1、F2,直線過F2且與直線F1F2的夾角為,且,與線段F1F2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為P,線段PF2與雙曲線的交點為Q,且,建立適當(dāng)?shù)淖鴺?biāo)系,求雙曲線的方程. 3. 在直角坐標(biāo)平面上,O為原點,M為動點,. 過點M作MM1⊥y軸于M1,過N作NN1⊥x軸于點N1,. 記點T的軌跡為曲線C,點A(5,0)、B(1,0),過點A作直線l交曲線C于兩個不同的點P、Q(點Q在A與P之間). (1)求曲線C的方程; (2)證明不存在直線l,使得|BP|=|BQ|; (3)過點P作y軸的平行線與曲線C的另一交點為S,若,證明 4. 已知離心率為的雙曲線C的中心在坐標(biāo)原點,左、右焦點F1、F2在軸上,雙曲線C的右支上一點A使且的面積為1。 (1)
求雙曲線C的標(biāo)準(zhǔn)方程; (2)
若直線與雙曲線C相交于E、F兩點(E、F不是左右頂點),且以EF為直徑的圓過雙曲線C的右頂點D。求證:直線過定點,并求出該定點的坐標(biāo)。 5.求與雙曲線有公共漸進(jìn)線,且經(jīng)過點的雙曲線的方程。 6、已知分別是雙曲線的左右焦點,是雙曲線上的一點,且=120,求的面積 7、證明:雙曲線上任意一點到兩條漸進(jìn)線的距離的乘積是一個定值 8、已知半圓的直徑為,點在半圓上,雙曲線以為焦點,且過點。若,求雙曲線的方程。 9. 已知圓:x2+y2=c2(c>0),把圓上的各點縱坐標(biāo)不變,橫坐標(biāo)伸長到原來的倍得一橢圓。 ⑴求橢圓方程,并證明橢圓離心率是與c無關(guān)的常數(shù); ⑵設(shè)圓與x軸交點為P,過點P的直線l與圓的另一交點為Q,直線l與橢圓的兩交點為M、N,且滿足,求直線l的傾斜角。 10. 已知點(x,y)在橢圓C:(a>b>0)上運(yùn)動 ⑴求點的軌跡C′方程; ⑵若把軌跡C′的方程表達(dá)式記為:y=f(x),且在內(nèi)y=f(x)有最大值,試求橢圓C的離心率的取值范圍。 11. 已知過橢圓右焦點且斜率為1的直線交橢圓于、兩點,為弦的中點;又函數(shù)的圖像的一條對稱軸的方程是。 (1)
求橢圓的離心率與; (2)
對于任意一點,試證:總存在角使等式: 成立. 12.
已知圓k過定點A(a,0)(a>0),圓心k在拋物線C:y2=2ax上運(yùn)動,MN為圓k在y軸上截得的弦. (1)試問MN的長是否隨圓心k的運(yùn)動而變化? (2)當(dāng)|OA|是|OM|與|ON|的等差中項時,拋物線C的準(zhǔn)線與圓k有怎樣的位置關(guān)系? 13.
如圖,已知橢圓=1(2≤m≤5),過其左焦點且斜率為1的直線與橢圓及其準(zhǔn)線的交點從左到右的順序為A、B、C、D,設(shè)f(m)=||AB|-|CD|| (1)求f(m)的解析式; (2)求f(m)的最值. 14. 已知雙曲線C的中心在原點,焦點在x軸上,右準(zhǔn)線為一條漸近線的方程是過雙曲線C的右焦點F2的一條弦交雙曲線右支于P、Q兩點,R是弦PQ的中點. (1)求雙曲線C的方程; (2)若在l的左側(cè)能作出直線m:x=a,使點R在直線m上的射影S滿足,當(dāng)點P在曲線C上運(yùn)動時,求a的取值范圍. 15. 設(shè)分別是橢圓的左,右焦點。 (Ⅰ)若是第一象限內(nèi)該橢圓上的一點,且, 求點的坐標(biāo)。 (Ⅱ)設(shè)過定點的直線與橢圓交于不同的兩點,且為銳角(其中O為坐標(biāo)原點),求直線的斜率的取值范圍。 16. 拋物線C的方程為,作斜率為的兩條直線,分別交拋物線C于A兩點(P、A、B三點互不相同),且滿足 (1)求拋物線C的焦點坐標(biāo)和準(zhǔn)線方程; (2)設(shè)直線AB上一點M滿足證明:線段PM的中點在y軸上; (3)當(dāng)時,若點P的坐標(biāo)為(1,―1),求∠PAB為鈍角時,點A的縱坐標(biāo)的取 值范圍. 17. 如圖,已知點F(1,0),直線為平面上的動點,過P作直線l的垂線,垂足為點Q,若 (1)求動點P的軌跡C的方程; (2)過點M(-1,0)作直線m交軌跡C于A,B兩點。 (Ⅰ)記直線FA,F(xiàn)B的斜率分別為k1,k2,求k1+k2 的值; (Ⅱ)若線段AB上點R滿足求證: RF⊥MF。 18. 已知橢圓C的中心為坐標(biāo)原點,F(xiàn)1、F2分別為它的左、右焦點,直 線x=4為它的一條準(zhǔn)線,又知橢圓C上存在點M使 (1)求橢圓C的方程;
(2)若PQ為過橢圓焦點F2的弦,且內(nèi)切圓面積最大時實數(shù)的值.
19. 已知橢圓,通徑長為1,且焦點與短軸兩端點構(gòu)成等邊三角形. (1)求橢圓的方程; (2)過點Q(-1,0)的直線l交橢圓于A,B兩點,交直線x=-4于點E,點Q分 所成比為λ,點E分所成比為μ,求證λ+μ為定值,并計算出該定值. 20. 已知⊙M:軸上的動點,QA,QB分別切⊙M于A,B兩點,(1)如果,求直線MQ的方程; (2)求動弦AB的中點P的軌跡方程. 答案: 1. 解 (1) ∵λa+b = ( m,λ),∴ 直線AP方程為;…………………………① 又λb - 4a
=(λm, - 4), ∴ 直線NP方程為;…………………………② 由①、②消去λ得 ,即 . 故當(dāng)m = 2時,軌跡E是以(0, 0)為圓心,以2為半徑的圓:x2 + y2 = 4; 當(dāng)m > 2時,軌跡E是以原點為中心,以為焦點的橢圓: 當(dāng)0 < m <2時,軌跡E是以中心為原點,焦點為的橢圓. (2) 假設(shè)存在實數(shù)k滿足要求,此時有圓Q:(x- k)2 + y2 = (4- k)2 ; 橢圓E:;其右焦點為F(4 , 0 ),且. 由圓Q與橢圓E的方程聯(lián)立得2y2- 5kx + 20k- 30 = 0, 設(shè)M(x1, y1), N(x2,
y2), 則有, ………………………………………………③ △=25k2- 4×2(20k- 30), 又 |MF| =, |NF| =, 而; ∴ +, 由此可得 ,……………………………………………………………………④ 由③、④得k = 1,且此時△>0.故存在實數(shù)k = 1滿足要求. 2. 解 以F1F2的中點為原點,F(xiàn)1、F2所在直線為x軸建立坐標(biāo)系,則所求雙曲線方程為(a>0,b>0),設(shè)F2(c,0),不妨設(shè)的方程為,它與y軸交點,由定比分點坐標(biāo)公式,得Q點的坐標(biāo)為,由點Q在雙曲線上可得,又, ∴,,∴雙曲線方程為. 3. (1)設(shè)點T的坐標(biāo)為,點M的坐標(biāo)為,則M1的坐標(biāo)為(0,), ,于是點N的坐標(biāo)為,N1的坐標(biāo) 為,所以 由 由此得 由 即所求的方程表示的曲線C是橢圓. ……………………3分 (2)點A(5,0)在曲線C即橢圓的外部,當(dāng)直線l的斜率不存在時,直線l與橢圓C 無交點,所以直線l斜率存在,并設(shè)為k. 直線l的方程為 由方程組 依題意 當(dāng)時,設(shè)交點PQ的中點為, 則 又 而不可能成立,所以不存在直線l,使得|BP|=|BQ|.…………7分 (3)由題意有,則有方程組 由(1)得 (5) 將(2),(5)代入(3)有 整理并將(4)代入得, 易知 因為B(1,0),S,故,所以 4. 解: (1)由題意設(shè)雙曲線的標(biāo)準(zhǔn)方程為,由已知得:解得 ∵且的面積為1 ∴, ∴ ∴ ∴雙曲線C的標(biāo)準(zhǔn)方程為。 (2)設(shè),聯(lián)立得 顯然否則直線與雙曲線C只有一個交點。 即 則 又 ∵以EF為直徑的圓過雙曲線C的右頂點D(2,0) ∴即 ∴ ∴ 化簡整理得 ∴ ,且均滿足 當(dāng)時,直線的方程為,直線過定點(2,0),與已知矛盾! 當(dāng)時,直線的方程為,直線過定點(,0) ∴直線定點,定點坐標(biāo)為(,0)。 5.求與雙曲線有公共漸進(jìn)線,且經(jīng)過點的雙曲線的方程。 解:設(shè)雙曲線的方程為 在雙曲線上 得 所以雙曲線方程為 6、已知分別是雙曲線 2009屆高考數(shù)學(xué)快速提升成績題型訓(xùn)練――不等式 1. 已知f(x)是定義在[-1,1]上的奇函數(shù),且f(1)=1,若m、n∈[-1,1],m+n≠0時>0
(1)用定義證明f(x)在[-1,1]上是增函數(shù); (2)解不等式 f(x+)<f(); (3)若f(x)≤t2-2at+1對所有x∈[-1,1],a∈[-1,1]恒成立,求實數(shù)t的取值范圍 2 設(shè)不等式x2-2ax+a+2≤0的解集為M,如果M[1,4],求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 3. 解關(guān)于x的不等式>1(a≠1)
w.w.w.k.s.5.u.c.o.m 4. 設(shè)函數(shù)f(x)=ax滿足條件 當(dāng)x∈(-∞,0)時,f(x)>1;當(dāng)x∈(0,1時,不等式f(3mx-1)>f(1+mx-x2)>f(m+2)恒成立,求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 5. ,求關(guān)于不等式的解集。 6. 解關(guān)于。 7.已知 求證:(1);(2)。 8.某種商品原來定價每件p元,每月將賣出n件。假若定價上漲,每月賣出數(shù)量將減少y成,而售貨金額變成原來的z倍。 (1)
若時的值; (2)
若 ,求使售貨金額比原來有所增加的的取值范圍。 9.已知函數(shù)在R上是增函數(shù),。 (1)
求證:如果; (2)
判斷(1)中的命題的逆命題是否成立?并證明你的結(jié)論; (3)
解不等式。 10.奇函數(shù)上是增函數(shù),當(dāng)時,是否存在實數(shù)m,使對所有的均成立?若存在,求出適合條件的所有實數(shù)m;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11. 設(shè)數(shù)列滿足
(Ⅰ) 證明:對一切正整數(shù)成立; (Ⅱ)令判斷與的大小,并說明理由. 12. 設(shè)使,,求證: (Ⅰ)a>0且-2<<-1; (Ⅱ)方程f(x)=0在(0,1)內(nèi)有兩個實根. 13. 已知函數(shù),數(shù)列{}滿足:
證明:(Ⅰ);(Ⅱ). 14. 已知函數(shù),數(shù)列滿足:, (1)證明:數(shù)列是單調(diào)遞減數(shù)列. (2)證明: 15. 若關(guān)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求不等式的解集 16.設(shè)都是正實數(shù),求證:
17、設(shè),解關(guān)于的不等式 18.過點作直線交正半軸于兩點. (1)若取到最小值,求直線的方程 (2)若的面積取到最小值,求直線的方程 19.設(shè)函數(shù)正實數(shù)滿足,且 (1)求證:;
(2)求證: 20.已知函數(shù),數(shù)列滿足:, (1)設(shè)證明: (2)證明: 21. (1)設(shè)a>0,b>0且,試比較aabb與abba的大小。 (2)已知函數(shù),,試比較與的大。 22. 已知實數(shù)a,b,c滿足條件:,其中m是正數(shù),對于f(x)=ax2+bx+c (1)如果,證明: (2)如果,證明:方程f(x)=0在(0,1)內(nèi)有解。 23. 已知函數(shù)滿足下列條件:對任意的實數(shù)x1,x2都有
和,其中是大于0的常數(shù). 設(shè)實數(shù)a0,a,b滿足
和 (Ⅰ)證明,并且不存在,使得; (Ⅱ)證明; (Ⅲ)證明. 24. 己知, (1) (2),證明:對任意,的充要條件是; (3)討論:對任意,的充要條件。 25. 某城市2001年末汽車保有量為30萬輛,預(yù)計此后每年報廢上一年末汽車保有量的6%,并且每年新增汽車數(shù)量相同。為了保護(hù)城市環(huán)境,要求該城市汽車保有量不超過60萬輛,那么每年新增汽車數(shù)量不應(yīng)超過多少輛? 答案: 1. (1)證明 任取x1<x2,且x1,x2∈[-1,1],則f(x1)-f(x2)=f(x1)+f(-x2)=?(x1-x2) ∵-1≤x1<x2≤1, ∴x1+(-x2)≠0,由已知>0,又 x1-x2<0, ∴f(x1)-f(x2)<0,即f(x)在[-1,1]上為增函數(shù) (2)解 ∵f(x)在[-1,1]上為增函數(shù), ∴ 解得 {x|-≤x<-1,x∈R} (3)解 由(1)可知f(x)在[-1,1]上為增函數(shù),且f(1)=1, 故對x∈[-1,1],恒有f(x)≤1, 所以要f(x)≤t2-2at+1對所有x∈[-1,1],a∈[-1,1]恒成立,即要t2-2at+1≥1成立, 故t2-2at≥0,記g(a)=t2-2at,對a∈[-1,1],g(a)≥0, 只需g(a)在[-1,1]上的最小值大于等于0,g(-1)≥0,g(1)≥0, 解得,t≤-2或t=0或t≥2 ∴t的取值范圍是 {t|t≤-2或t=0或t≥2} 2. 解 M[1,4]有兩種情況 其一是M=,此時Δ<0;其二是M≠,此時Δ=0或Δ>0,分三種情況計算a的取值范圍 設(shè)f(x)=x2
-2ax+a+2,有Δ=(-2a)2-(4a+2)=4(a2-a-2) (1)當(dāng)Δ<0時,-1<a<2,M=[1,4] (2)當(dāng)Δ=0時,a=-1或2 當(dāng)a=-1時M={-1}[1,4];當(dāng)a=2時,m={2}[1,4] (3)當(dāng)Δ>0時,a<-1或a>2 設(shè)方程f(x)=0的兩根x1,x2,且x1<x2, 那么M=[x1,x2],M[1,4]1≤x1<x2≤4 即,解得 2<a<, ∴M[1,4]時,a的取值范圍是(-1,) 3. 解 原不等式可化為 >0, ①當(dāng)a>1時,原不等式與(x-)(x-2)>0同解 由于 ∴原不等式的解為(-∞,)∪(2,+∞) ②當(dāng)a<1時,原不等式與(x-)(x-2) <0同解 由于, 若a<0,,解集為(,2); 若a=0時,,解集為; 若0<a<1,,解集為(2,) 綜上所述 當(dāng)a>1時解集為(-∞,)∪(2,+∞);當(dāng)0<a<1時,解集為(2,);當(dāng)a=0時,解集為;當(dāng)a<0時,解集為(,2) 4. 解 由已知得0<a<1,由f(3mx-1)>f(1+mx-x2)>f(m+2),x∈(0,1恒成立 在x∈(0,1恒成立 整理,當(dāng)x∈(0,1)時,恒成立, 即當(dāng)x∈(0,1時,恒成立, 且x=1時,恒成立, ∵在x∈(0,1上為減函數(shù),∴<-1, ∴m<恒成立m<0 又∵,在x∈(0,1上是減函數(shù),∴<-1 ∴m>恒成立m>-1 當(dāng)x∈(0,1)時,恒成立m∈(-1,0) ① 當(dāng)x=1時,,即是∴m<0 &nb 試題詳情
2009屆高考數(shù)學(xué)快速提升成績題型訓(xùn)練――三角函數(shù) 1. 右圖為 的圖象的一段,求其解析式。 2 設(shè)函數(shù)圖像的一條對稱軸是直線。 (Ⅰ)求;(Ⅱ)求函數(shù)的單調(diào)增區(qū)間;w.w.w.k.s.5.u.c.o.m (Ⅲ)畫出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的圖像。 3. 已知函數(shù), (1)求它的定義域和值域;(2)求它的單調(diào)區(qū)間;(3)判斷它的奇偶性; (4)判斷它的周期性,如果是周期函數(shù),求出它的最小正周期。 4. 已知向量= (,2),=(,(。 (1)若,且的最小正周期為,求的最大值,并求取得最大值時的集合; (2)在(1)的條件下,沿向量平移可得到函數(shù)求向量。 5. 設(shè)函數(shù)的圖象經(jīng)過兩點(0,1),(),且在,求實數(shù)a的的取值范圍. 6. 若函數(shù)的最大值為,試確定常數(shù)a的值. 7. 已知二次函數(shù)對任意,都有成立,設(shè)向量(sinx,2),(2sinx,),(cos2x,1),(1,2),當(dāng)[0,]時,求不等式f()>f()的解集. 8. 試判斷方程sinx=實數(shù)解的個數(shù). 9. 已知定義在區(qū)間上的函數(shù)的圖象關(guān)于直線對稱,當(dāng) 時,函數(shù),其圖象如圖. (1)求函數(shù)在的表達(dá)式; (2)求方程的解. 10. 已知函數(shù)的圖象在軸上的截距為1,它在軸右側(cè)的第一個最大值點和最小值點分別為和.
(1)試求的解析式; (2)將圖象上所有點的橫坐標(biāo)縮短到原來的(縱坐標(biāo)不變),然后再將新的圖象向軸正方向平移個單位,得到函數(shù)的圖象.寫出函數(shù)的解析式. 11. 已知函數(shù) (Ⅰ)將f(x)寫成的形式,并求其圖象對稱中心的橫坐標(biāo)及對稱軸方程 (Ⅱ)如果△ABC的三邊a、b、c滿足b2=ac,且邊b所對的角為x,試求x的范圍及此時函數(shù)f(x)的值域. 12. (ω>0) (1)若f (x
+θ)是周期為2π的偶函數(shù),求ω及θ值 (2)f (x)在(0,)上是增函數(shù),求ω最大值。 13. 已知且a∥b. 求的值. 14. 已知△ABC三內(nèi)角A、B、C所對的邊a,b,c,且
(1)求∠B的大;
(2)若△ABC的面積為,求b取最小值時的三角形形狀. 15. 求函數(shù)y=的值域. 16. 求函數(shù)y=的單調(diào)區(qū)間. 17. 已知 ①化簡f(x);②若,且,求f(x)的值; 18. 已知ΔABC的三個內(nèi)角A、B、C成等差數(shù)列,且A<B<C,tgA?tgC,①求角A、B、C的大小;②如果BC邊的長等于,求ΔABC的邊AC的長及三角形的面積. 19. 已知,求tg(a-2b). 20. 已知函數(shù) (I)求函數(shù)的最小正周期; (II)求函數(shù)的值域. 21. 已知向量=(cosx,sinx),=(),且x∈[0,]. (1)求 (2)設(shè)函數(shù)+,求函數(shù)的最值及相應(yīng)的的值。 22. 已知函數(shù)的最小正周期為π. (Ⅰ)求ω的值; (Ⅱ)求函數(shù)f(x)在區(qū)間[0,]上的取值范圍. 23. 在ㄓ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 (1)求tanC的值;
(2)若ㄓABC最長的邊為1,求b。 24. 如圖,△ACD是等邊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BD交AC于E,AB=2。(1)求cos∠CBE的值;(2)求AE。 25. 在中,a、b、c分別是角A、B、C的對邊,且。 (1)求角B的大; (2)若,求a的值。 答案: 1. 解析 法1以M為第一個零點,則A=, 所求解析式為 點M(在圖象上,由此求得 所求解析式為 法2. 由題意A=,,則 圖像過點 即 取 所求解析式為 2. 解析(Ⅰ)的圖像的對稱軸, (Ⅱ)由(Ⅰ)知 由題意得 所以函數(shù) (Ⅲ)由 x 0
y
-1 0 1 0
3. 解析 (1)由題意得sinx-cosx>0即, 從而得, ∴函數(shù)的定義域為, ∵,故0<sinx-cosx≤,所有函數(shù)f(x)的值域是。 (2)單調(diào)遞增區(qū)間是 單調(diào)遞減區(qū)間是, (3)因為f(x)定義域在數(shù)軸上對應(yīng)的點不關(guān)于原點對稱,故f(x)是非奇非偶函數(shù)。 (4)∵ ∴函數(shù)f(x)的最小正周期T=2π。 4. 解析=,T=, =,,這時的集合為 (2)的圖象向左平移,再向上平移1個單位可得的圖象,所以向量=。 5. 解析 由圖象過兩點得1=a+b,1=a+c,
當(dāng)a<1時,, 只須解得 當(dāng) 要使解得, 故所求a的范圍是 6. 解析
因為的最大值為的最大值為1,則 所以 7. 解析 設(shè)f(x)的二次項系數(shù)為m,其圖象上兩點為(1-x,)、B(1+x,) 因為,,所以, 由x的任意性得f(x)的圖象關(guān)于直線x=1對稱, 若m>0,則x≥1時,f(x)是增函數(shù),若m<0,則x≥1時,f(x)是減函數(shù). ∵ ,,,,, , ∴ 當(dāng)時,
,. ∵ 2009屆高考數(shù)學(xué)快速提升成績題型訓(xùn)練――三個二次問題(二次函數(shù)、不等式、方程) 1. 解關(guān)于的不等式:(1) x2-(a+1)x+a<0,(2) . 2
設(shè)集合A={x|x2+3k2≥2k(2x-1)},B={x|x2-(2x-1)k+k2≥0},且AB,試求k的取值范圍. 3.不等式(m2-2m-3)x2-(m-3)x-1<0的解集為R,求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 4.已知二次函數(shù)y=x2+px+q,當(dāng)y<0時,有-<x<,解關(guān)于x的不等式qx2+px+1>0. 5.若不等式的解集為,求實數(shù)p與q的值. 6. 設(shè),若,,, 試證明:對于任意,有. 7.(經(jīng)典題型,非常值得訓(xùn)練) 設(shè)二次函數(shù),方程的兩個根滿足. 當(dāng)時,證明. 8. 已知關(guān)于x的二次方程x2+2mx+2m+1=0. (1)若方程有兩根,其中一根在區(qū)間(-1,0)內(nèi),另一根在區(qū)間(1,2)內(nèi),求m的范圍. (2)若方程兩根均在區(qū)間(0,1)內(nèi),求m的范圍. 9. 已知二次函數(shù)f(x)=ax2+bx+c和一次函數(shù)g(x)=-bx,其中a、b、c滿足a>b>c,a+b+c=0,(a,b,c∈R). (1)求證:兩函數(shù)的圖象交于不同的兩點A、B; (2)求線段AB在x軸上的射影A1B1的長的取值范圍. 10.已知實數(shù)t滿足關(guān)系式 (a>0且a≠1) (1)令t=ax,求y=f(x)的表達(dá)式; (2)若x∈(0,2時,y有最小值8,求a和x的值. 11.如果二次函數(shù)y=mx2+(m-3)x+1的圖象與x軸的交點至少有一個在原點的右側(cè),試求m的取值范圍. 12.二次函數(shù)f(x)=px2+qx+r中實數(shù)p、q、r滿足=0,其中m>0,求證: (1)pf()<0; (2)方程f(x)=0在(0,1)內(nèi)恒有解. 13.一個小服裝廠生產(chǎn)某種風(fēng)衣,月銷售量x(件)與售價P(元/件)之間的關(guān)系為P=160-2x,生產(chǎn)x件的成本R=500+30x元. (1)該廠的月產(chǎn)量多大時,月獲得的利潤不少于1300元? (2)當(dāng)月產(chǎn)量為多少時,可獲得最大利潤?最大利潤是多少元? 14. 已知a、b、c是實數(shù),函數(shù)f(x)=ax2+bx+c,g(x)=ax+b,當(dāng)-1≤x≤1時,|f(x)|≤1.(1)證明:|c|≤1; (2)證明:當(dāng)-1≤x≤1時,|g(x)|≤2; 15. 設(shè)二次函數(shù),方程的兩個根滿足. 且函數(shù)的圖像關(guān)于直線對稱,證明:. 16. 已知二次函數(shù),設(shè)方程的兩個實數(shù)根為和. (1)如果,設(shè)函數(shù)的對稱軸為,求證:; (2)如果,,求的取值范圍. 17. 設(shè),,,求證: (Ⅰ) a>0且-2<<-1; (Ⅱ)方程在(0,1)內(nèi)有兩個實根. 18. 已知二次函數(shù) 的圖象如圖所示: (1)試判斷 及 的符號; (2)若|OA|=|OB|,試證明 。 19. 為何值時,關(guān)于 的方程 的兩根: (1)為正數(shù)根;(2)為異號根且負(fù)根絕對值大于正根;(3)都大于1;(4)一根大于2,一根小于2;(5)兩根在0,2之間。 20. 證明關(guān)于 的不等式 與 ,當(dāng) 為任意實數(shù)時,至少有一個桓成立。 21. 已知關(guān)于 的方程 兩根為 ,試求 的極值。 22. 若不等式 對一切x恒成立,求實數(shù)m的范圍. 23. 設(shè)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是{x|a<x<β}(0<a<β),求不等式cx2+bx+a<0的解集. 答案: 1.解:(1)原不等式可化為:若a>1時,解為1<x<a,若a>1時, 解為a<x<1,若a=1時,解為 (2)△=.
①當(dāng),△>0. 方程有二實數(shù)根: ∴原不等式的解集為 ①當(dāng)=±4 時,△=0,兩根為 若則其根為-1,∴原不等式的解集為. 若則其根為1,∴原不等式的解集為. ②當(dāng)-4<時,方程無實數(shù)根.∴原不等式的解集為R. 2.解:,比較 因為 (1)當(dāng)k>1時,3k-1>k+1,A={x|x≥3k-1或x}. (2)當(dāng)k=1時,x. (3)當(dāng)k<1時,3k-1<k+1,A=. B中的不等式不能分解因式,故考慮判斷式, (1)當(dāng)k=0時,. (2)當(dāng)k>0時,△<0,x. (3)當(dāng)k<0時,. 故:當(dāng)時,由B=R,顯然有A, 當(dāng)k<0時,為使A,需要k,于是k時,. 綜上所述,k的取值范圍是: 3..解: (1)當(dāng)m2-2m-3=0,即m=3或m=-1時, ①若m=3,原不等式解集為R ②若m=-1,原不等式化為4x-1<0 ∴原不等式解集為{x|x<=,不合題設(shè)條件. (2)若m2-2m-3≠0,依題意有 即 ∴-<m<3? 綜上,當(dāng)-<m≤3時,不等式(m2-2m-3)x2-(m-3)x-1<0的解集為R. 4..解: 由已知得x1=-,x2=是方程x2+px+q=0的根, ∴-p=-+ q=-× ∴p=,q=-,∴不等式qx2+px+1>0 即-x2+x+1>0 ∴x2-x-6<0,∴-2<x<3. 即不等式qx2+px+1>0的解集為{x|-2<x<3}. 5..解:由不等式的解集為,得 2和4是方程的兩個實數(shù)根,且.(如圖) 解得 6. 解:∵ , ∴ , ∴ .∴ 當(dāng)時,
當(dāng)時,
7. 證明:由題意可知. ,∴ , ∴ 當(dāng)時,. 又, ∴ , 綜上可知,所給問題獲證. 8. 解:(1)條件說明拋物線f(x)=x2+2mx+2m+1與x軸的交點分別在區(qū)間(-1,0)和(1,2)內(nèi),畫出示意圖,得
∴. (2)據(jù)拋物線與x軸交點落在區(qū)間(0,1)內(nèi),列不等式組 (這里0<-m<1是因為對稱軸x=-m應(yīng)在區(qū)間(0,1)內(nèi)通過) 9. (1)證明:由消去y得ax2+2bx+c=0 Δ=4b2-4ac=4(-a-c)2-4ac=4(a2+ac+c2)=4[(a+c2] ∵a+b+c=0,a>b>c,∴a>0,c<0 ∴c2>0,∴Δ>0,即兩函數(shù)的圖象交于不同的兩點. (2)解:設(shè)方程ax2+bx+c=0的兩根為x1和x2,則x1+x2=-,x1x2=. |A1B1|2=(x1-x2)2=(x1+x2)2-4x1x2
∵a>b>c,a+b+c=0,a>0,c<0 ∴a>-a-c>c,解得∈(-2,-) ∵的對稱軸方程是. ∈(-2,-)時,為減函數(shù) ∴|A1B1|2∈(3,12),故|A1B1|∈(). 10. .解:(1)由loga得logat-3=logty-3logta 由t=ax知x=logat,代入上式得x-3=,? ∴l(xiāng)ogay=x2-3x+3,即y=a (x≠0). (2)令u=x2-3x+3=(x-)2+ (x≠0),則y=au ①若0<a<1,要使y=au有最小值8, 則u=(x-)2+在(0,2上應(yīng)有最大值,但u在(0,2上不存在最大值. ②若a>1,要使y=au有最小值8,則u=(x-)2+,x∈(0,2應(yīng)有最小值 ∴當(dāng)x=時,umin=,ymin= 由=8得a=16.∴所求a=16,x=. 11.解:∵f(0)=1>0 (1)當(dāng)m<0時,二次函數(shù)圖象與x軸有兩個交點且分別在y軸兩側(cè),符合題意. (2)當(dāng)m>0時,則解得0<m≤1 綜上所述,m的取值范圍是{m|m≤1且m≠0}. 12.證明:(1)
,由于f(x)是二次函數(shù),故p≠0,又m>0,所以,pf()<0. (2)由題意,得f(0)=r,f(1)=p+q+r ①當(dāng)p<0時,由(1)知f()<0 若r>0,則f(0)>0,又f()<0,所以f(x)=0在(0,)內(nèi)有解; 若r≤0,則f(1)=p+q+r=p+(m+1)=(-)+r=>0, 又f()<0,所以f(x)=0在(,1)內(nèi)有解. ②當(dāng)p<0時同理可證. 13..解:(1)設(shè)該廠的月獲利為y,依題意得? y=(160-2x)x-(500+30x)=-2x2+130x-500 由y≥1300知-2x2+130x-500≥1300 ∴x2-65x+900≤0,∴(x-20)(x-45)≤0,解得20≤x≤45 ∴當(dāng)月產(chǎn)量在20~45件之間時,月獲利不少于1300元. (2)由(1)知y=-2x2+130x-500=-2(x-)2+1612.5 ∵x為正整數(shù),∴x=32或33時,y取得最大值為1612元, ∴當(dāng)月產(chǎn)量為32件或33件時,可獲得最大利潤1612元. 14. 解 (1)|c|=|f(0)|≤1(因為0∈[-1,1]). 所以當(dāng)-1≤x≤1時, 15. 解:由題意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