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2日--17日.我國“神舟六號 載人航天飛船.勝利發(fā)射和返闂備胶鍋ㄩ崕濠氭嚈瑜版帒鐒垫い鎺戯攻鐎氾拷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5年10月12日--17日,我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勝利發(fā)射和返回,標志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進入世界領先水平.宇宙飛船內,宇航員所呼出的氣體要通過盛有氫氧化鋰(LiOH)的過濾網,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如下式所示:
2LiOH(固)+CO2(氣)=Li2CO3(固)+H2O(液)
(1)試計算1g氫氧化鋰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質量.
(2)若用氫氧化鉀(KOH)來代替氫氧化鋰,試計算1g氫氧化鉀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質量.
(3)利用(1)和(2)所得結果,試解釋為什么宇宙飛船選用氫氧化鋰來吸收二氧化碳較用氫氧化鉀為佳.
(4)若每位宇航員每天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平均是502 L,本次有兩位宇航員在進行一項為期5天的太空任務,試計算在宇宙飛船上應攜帶氫氧化鋰的質量(在宇宙飛船內溫度和氣壓下,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為1.833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年10月12日--17日,我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勝利發(fā)射和返回,標志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進入世界領先水平.宇宙飛船內,宇航員所呼出的氣體要通過盛有氫氧化鋰(LiOH)的過濾網,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如下式所示:
2LiOH(固)+CO2(氣)=Li2CO3(固)+H2O(液)
(1)試計算1g氫氧化鋰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質量.
(2)若用氫氧化鉀(KOH)來代替氫氧化鋰,試計算1g氫氧化鉀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質量.
(3)利用(1)和(2)所得結果,試解釋為什么宇宙飛船選用氫氧化鋰來吸收二氧化碳較用氫氧化鉀為佳.
(4)若每位宇航員每天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平均是502 L,本次有兩位宇航員在進行一項為期5天的太空任務,試計算在宇宙飛船上應攜帶氫氧化鋰的質量(在宇宙飛船內溫度和氣壓下,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為1.833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年10月12日--17日,我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勝利發(fā)射和返回,標志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進入世界領先水平.宇宙飛船內,宇航員所呼出的氣體要通過盛有氫氧化鋰(LiOH)的過濾網,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如下式所示:
2LiOH(固)+CO2(氣)=Li2CO3(固)+H2O(液)
(1)試計算1g氫氧化鋰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質量.
(2)若用氫氧化鉀(KOH)來代替氫氧化鋰,試計算1g氫氧化鉀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質量.
(3)利用(1)和(2)所得結果,試解釋為什么宇宙飛船選用氫氧化鋰來吸收二氧化碳較用氫氧化鉀為佳.
(4)若每位宇航員每天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平均是502 L,本次有兩位宇航員在進行一項為期5天的太空任務,試計算在宇宙飛船上應攜帶氫氧化鋰的質量(在宇宙飛船內溫度和氣壓下,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為1.833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年10月12日--17日,我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勝利發(fā)射和返回,標志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進入世界領先水平.宇宙飛船內,宇航員所呼出的氣體要通過盛有氫氧化鋰(LiOH)的過濾網,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如下式所示:
2LiOH(固)+CO2(氣)=Li2CO3(固)+H2O(液)
(1)試計算1g氫氧化鋰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質量.
(2)若用氫氧化鉀(KOH)來代替氫氧化鋰,試計算1g氫氧化鉀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質量.
(3)利用(1)和(2)所得結果,試解釋為什么宇宙飛船選用氫氧化鋰來吸收二氧化碳較用氫氧化鉀為佳.
(4)若每位宇航員每天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平均是502 L,本次有兩位宇航員在進行一項為期5天的太空任務,試計算在宇宙飛船上應攜帶氫氧化鋰的質量(在宇宙飛船內溫度和氣壓下,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為1.833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年10月12日--17日,我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勝利發(fā)射和返回,標志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進入世界領先水平.宇宙飛船內,宇航員所呼出的氣體要通過盛有氫氧化鋰(LiOH)的過濾網,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如下式所示:
2LiOH(固)+CO2(氣)=Li2CO3(固)+H2O(液)
(1)試計算1g氫氧化鋰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質量.
(2)若用氫氧化鉀(KOH)來代替氫氧化鋰,試計算1g氫氧化鉀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質量.
(3)利用(1)和(2)所得結果,試解釋為什么宇宙飛船選用氫氧化鋰來吸收二氧化碳較用氫氧化鉀為佳.
(4)若每位宇航員每天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平均是502 L,本次有兩位宇航員在進行一項為期5天的太空任務,試計算在宇宙飛船上應攜帶氫氧化鋰的質量(在宇宙飛船內溫度和氣壓下,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為1.833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備胶枪妤犲繘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崑濠囧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