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取12.7克氯化亞鐵樣品.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 使其充分反應.得氯化銀沉淀.經(jīng)干燥后稱量質(zhì)量為30克.已知.樣品內(nèi)雜質(zhì) 為氯化物.則該雜質(zhì)可能是 A.KCl B.NaCl C.ZnCl2 D.BaCl2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小組同學設計實驗探究Fe3+與Fe2+相互轉(zhuǎn)化,實驗方案及現(xiàn)象如下:
Ⅰ.配制FeCl2溶液
取部分變質(zhì)的氯化亞鐵固體[含有難溶性雜質(zhì)Fe(OH)2Cl],向其中加入稀鹽酸,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適量鐵粉.
Ⅱ.實驗探究Fe3+與Fe2+相互轉(zhuǎn)化
實驗1:0.1mol/L FeCl2溶液
滴加KSCN溶液
無明顯現(xiàn)象
滴加氯水
溶液變紅
實驗2:0.1mol/L FeCl3溶液
滴加KSCN溶液
溶液變紅
滴加0.1mol/LKI溶液
溶液紅色未褪去
(1)寫出Fe(OH)2Cl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實驗1中滴加氯水后溶液變紅的原因
 

(3)實驗2的現(xiàn)象與預測不同,為探究可能的原因,該小組同學又進行了如下實驗,方案及現(xiàn)象如下:
步驟1:10mL 0.1mol/L KI溶液
滴加6滴0.1mol/LFeCl3溶液
溶液明顯變黃
步驟2:將黃色溶液分為三份:
試管1 取2mL黃色溶液
滴加KSCN溶液
溶液變紅
試管2 取3mL黃色溶液
加2滴K3[Fe(CN)6]溶液
溶液變藍
試管3 取3mL黃色溶液
加入2mLCCl4
取上層溶液
加2滴K3[Fe(CN)6]溶液
溶液變藍(比試管2中溶液顏色深)
①試管2中滴加K3[Fe(CN)6]檢驗的離子是
 

②黃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微粒有K+、Cl- 和
 

③綜合上述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小組同學設計實驗探究Fe3+與Fe2+相互轉(zhuǎn)化,實驗方案及現(xiàn)象如下:

Ⅰ. 配制FeCl2溶液

取部分變質(zhì)的氯化亞鐵固體[含有難溶性雜質(zhì)Fe(OH)2Cl],向其中加入稀鹽酸,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適量鐵粉。

Ⅱ. 實驗探究Fe3+與Fe2+相互轉(zhuǎn)化

實驗1:

0.1 mol/L FeCl2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溶液變紅

實驗2:

0.1 mol/L FeCl3溶液溶液變紅溶液紅色未褪去

寫出Fe(OH)2Cl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實驗1中滴加氯水后溶液變紅的原因      

(3)實驗2的現(xiàn)象與預測不同, 為探究可能的原因,該小組同學又進行了如下實驗,方案及現(xiàn)象如下:

步驟1:10 mL 0.1 mol/L KI溶液溶液明顯變黃

步驟2:將黃色溶液分為三份:

試管1 取2 mL黃色溶液溶液變紅

試管2 取3 mL黃色溶液溶液變藍

試管3 取3 mL黃色溶液取上層溶液溶液變藍(比試管2中溶液顏色深)

① 試管2中滴加K3[Fe(CN)6] 檢驗的離子是        。

② 黃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微粒有K+ 、Cl-        。

③ 綜合上述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小組同學設計實驗探究Fe3+與Fe2+相互轉(zhuǎn)化,實驗方案及現(xiàn)象如下:
Ⅰ.配制FeCl2溶液
取部分變質(zhì)的氯化亞鐵固體[含有難溶性雜質(zhì)Fe(OH)2Cl],向其中加入稀鹽酸,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適量鐵粉.
Ⅱ.實驗探究Fe3+與Fe2+相互轉(zhuǎn)化
實驗1:0.1mol/L FeCl2溶液數(shù)學公式無明顯現(xiàn)象數(shù)學公式溶液變紅
實驗2:0.1mol/L FeCl3溶液數(shù)學公式溶液變紅數(shù)學公式溶液紅色未褪去
(1)寫出Fe(OH)2Cl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
(2)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實驗1中滴加氯水后溶液變紅的原因______.
(3)實驗2的現(xiàn)象與預測不同,為探究可能的原因,該小組同學又進行了如下實驗,方案及現(xiàn)象如下:
步驟1:10mL 0.1mol/L KI溶液數(shù)學公式溶液明顯變黃
步驟2:將黃色溶液分為三份:
試管1 取2mL黃色溶液數(shù)學公式溶液變紅
試管2 取3mL黃色溶液數(shù)學公式溶液變藍
試管3 取3mL黃色溶液數(shù)學公式取上層溶液數(shù)學公式溶液變藍(比試管2中溶液顏色深)
①試管2中滴加K3[Fe(CN)6]檢驗的離子是______.
②黃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微粒有K+、Cl- 和______.
③綜合上述實驗現(xiàn)象,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鐵、銅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應用范圍很廣.現(xiàn)有含氯化亞鐵和氯化鐵雜質(zhì)的氯化銅晶體(CuCl2?2H2O),為制取純凈的CuCl2?2H2O,首先將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如圖步驟進行提純:

已知Cu2+、Fe3+和Fe2+的氫氧化物開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時的pH,見下表:
Fe3+ Fe2+ Cu2+
氫氧化物開始沉淀時的pH 1.9 7.0 4.7
氫氧化物完全沉淀時的pH 3.2 9.0 6.7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檢驗溶液Ⅰ中Fe2+的最佳試劑為
A
A
,檢驗Fe3+的最佳試劑為
D
D

A.KMnO4B.(NH42S      C.H2O2     D.KSCN
(2)氧化劑X可以是
B、C
B、C
(兩個選項).
A.K2Cr2O7      B.H2O2        C.Cl2     D.濃H2SO4
(3)加入的物質(zhì)Y可以是
A、C
A、C
(兩個選項).
A.CuOB.NaOH        C.Cu2(OH)2CO3  D.HCl
(4)由溶液Ⅲ獲得CuCl2?2H2O,需要經(jīng)過
蒸發(fā)濃縮
蒸發(fā)濃縮
冷卻結(jié)晶
冷卻結(jié)晶
、過濾操作.
(5)欲測定溶液Ⅰ中Fe2+的濃度,可用KMnO4標準溶液滴定,取用KMnO4標準溶液應使用
酸式
酸式
(“酸式”或“堿式”)滴定管.取一定量Ⅰ溶液,用KMnO4標準溶液滴定,終點現(xiàn)象為
溶液變淺紫色,放置一定時間后不褪色
溶液變淺紫色,放置一定時間后不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I.如圖是由Emil Zmaczynski設計的金字塔式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圖上標有第ⅥA族和幾種元素的位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自從周期表誕生以來,關(guān)于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一直存在紛爭,有人主張把它放在第ⅦA族,理由是:氫的最外層電子“飽和缺一”.請寫出NaH的電子式
Na+[:H]-
Na+[:H]-

(2)Fe的周期位置
第四周期第VIII族
第四周期第VIII族

(3)用電子式表示元素a、g形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
(4)寫出b元素的氫化物與b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H3+HNO3═NH4NO3
NH3+HNO3═NH4NO3

(5)d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與f的單質(zhì)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Al+2OH-+2H2O=2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6)a元素與碳元素形成分子的空間結(jié)構(gòu)可能是(填序號)
cd
cd


(7)請設計實驗比較e f 的金屬性強弱(要求有操作、現(xiàn)象、結(jié)論)
取大小相等的鎂條和鋁條,加入到相同濃度的鹽酸中,觀察產(chǎn)生氫氣的快慢,最先產(chǎn)生氫氣的金屬活潑性強,反之活潑性弱
取大小相等的鎂條和鋁條,加入到相同濃度的鹽酸中,觀察產(chǎn)生氫氣的快慢,最先產(chǎn)生氫氣的金屬活潑性強,反之活潑性弱

(8)d的某化合物呈淡黃色,可與氯化亞鐵溶液反應生成紅褐色沉淀和某氣體,若沉淀和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Na2O2+4H2O+2Fe2+═2Fe(OH)3+O2↑+6Na++2OH-
3Na2O2+4H2O+2Fe2+═2Fe(OH)3+O2↑+6Na++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