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A、B、C、D、E、F、G七種物質(zhì)間存在如圖所示轉(zhuǎn)化關(guān)系,其中A、B、D、G含有同種元素。
已知
(Ⅰ)A為金屬單質(zhì); B為紅褐色固體;E為密度最小的氣體;G為淺綠色溶液。
(Ⅱ)D為黃色溶液,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Ⅲ)D能將某種氧化物氧化為F,F(xiàn)是含有三種元素的化合物。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反應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填序號)。
(2)G生成B的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
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 。
(3)D的水溶液顯酸性,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原因 。
(4)實驗室制取C的化學方程式為 ;
對氣體C進行如下實驗。已知整個反應過程中,每消耗0.1mol KI,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約為3.612×1023 個。請按照要求填空: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用化學用語解釋 |
將少量氣體通入淀粉KI溶液 | 溶液最初變成 色 |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
繼續(xù)通入氣體 | 溶液逐漸變成無色 |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A、B、C、D、E、F、G七種物質(zhì)間存在如圖所示轉(zhuǎn)化關(guān)系,其中A、B、D、G含有同種元素。
已知
(Ⅰ)A為金屬單質(zhì); B為紅褐色固體;E為密度最小的氣體;G為淺綠色溶液。
(Ⅱ)D為黃色溶液,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Ⅲ)D能將某種氧化物氧化為F,F(xiàn)是含有三種元素的化合物。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反應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填序號)。
(2)G生成B的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
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 。
(3)D的水溶液顯酸性,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原因 。
(4)實驗室制取C的化學方程式為 ;
對氣體C進行如下實驗。已知整個反應過程中,每消耗0.1mol KI,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約為3.612×1023 個。請按照要求填空: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用化學用語解釋 |
將少量氣體通入淀粉KI溶液 |
溶液最初變成 色 |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
繼續(xù)通入氣體 |
溶液逐漸變成無色 |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A、B、C、D、E、F、G七種物質(zhì)間存在如圖所示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其中A、B、D、G含有同種元素。
已知:
A為金屬單質(zhì),B為紅褐色固體,E為密度最小的氣體,G為淺綠色的溶液。
D的水溶液為黃色溶液,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在水溶液中D能將某氧化物氧化為F,F(xiàn)是含有三種元素的化合物。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構(gòu)成C物質(zhì)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該元素與其相鄰元素的原子半徑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用元素符號表示)。
(2)D的水溶液呈 性,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原因: 。
(3)上述反應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填序號)。
(4)反應③(即D將某種氧化物氧化為F)的離子方程式: 。
(5)對氣體C進行如下實驗。已知整個反應過程中,每消耗0.1mol KI,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約為3.612×1023個。請按照要求填空: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寫離子方程式 |
將少量氣體通入淀粉KI溶液 | 溶液最初變成 色 | |
繼續(xù)通入氣體 | 溶液逐漸變成無色 |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寫離子方程式 |
將少量氣體通入淀粉KI溶液 | 溶液最初變成 色 | |
繼續(xù)通入氣體 | 溶液逐漸變成無色 |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