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等體積的CaCl2.AlCl3兩種溶液分別與等體積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AgN閳ワ腹鈧拷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9年12月7日一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聯(lián)合國氣候會議,就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簽署新的協(xié)議.而如何降低大氣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開發(fā)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視.為減小和消除CO2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一方面世界各國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學家加強了對CO2創(chuàng)新利用的研究.
(1)目前工業(yè)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來生產(chǎn)燃料甲醇.為探究該反應原理,進行如下實驗:
某溫度下,在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25mol H2,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測得CO2、CH3OH(g)和H2O(g)的物質(zhì)的量(n)隨時間變化如右圖所示:
①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v(H2)=
0.1125mol/(L?min)
0.1125mol/(L?min)

②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
D
D

A.降低溫度    B.縮小容器的容積    C.將水蒸氣從體系中分離   D.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劑
(2)常溫常壓下,飽和CO 2水溶液的pH=5.6,c(H2CO3)=1.5×l0-5mol?L-1.若忽略水的電離及H2CO3的第二級電離,則H2CO3?HCO3-+H+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
4.2×10-7
4.2×10-7
.(已知:10 -5.6=2.5×l0-6).
(3)標準狀況下,將1.12LCO2通入100mL 1mol?L-1的NaOH溶液中,所得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c(Na+)>c(CO2-3)>c(OH-)>c(HCO-3)>c(H+
c(Na+)>c(CO2-3)>c(OH-)>c(HCO-3)>c(H+
;
(4)如圖是乙醇燃料電池(電解質(zhì)溶液為KOH溶液)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則a處通入的是
乙醇
乙醇
(填“乙醇”或“氧氣”),
b處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是:
O2+4e-+2H2O=4OH-
O2+4e-+2H2O=4OH-

(5)CO2在自然界循環(huán)時可與CaCO3反應,CaCO3是一種難溶物質(zhì),其Ksp=2.8×10-9.CaCl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現(xiàn)將等體積的CaCl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濃度為2×10-4mol/L,則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濃度為
5.6×10-5mol/L
5.6×10-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歐盟原定于2012年1月1日起征收航空碳排稅以應對冰川融化和全球變暖,使得對如何降低大氣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開發(fā)利用碳資源的研究顯得更加緊迫.請運用化學反應原理的相關(guān)知識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
(1)近年來,我國儲氫納米碳管研究取得重大進展,用電弧法合成的碳納米管中常伴有大量碳納米顆粒(雜質(zhì)),這種碳納米顆�?捎醚趸瘹饣ㄌ峒�,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
 
K2Cr2O7+
 
 
 
CO2↑+
 
K2SO4+
 
Cr2(SO43+
 
H2O
請完成并配平上述化學方程式.
(2)甲醇是一種新型燃料,甲醇燃料電池即將從實驗室走向工業(yè)化生產(chǎn).工業(yè)上一般以CO和H2為原料合成甲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O(g)+2H2(g)?CH3OH(g)△H1=-116kJ?mol-1
①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增大該反應的反應速率的是
 
;
A、隨時將CH3OH與反應混合物分離
B、降低反應溫度
C、增大體系壓強
D、使用高效催化劑
②已知:CO(g)+
1
2
O2(g)=CO2(g)
△H2=-283 kJ?mol-1H2(g)+
1
2
O2(g)=H2O(g)
△H3=-242 kJ?mol-1
則表示1mol氣態(tài)甲醇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水蒸氣時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精英家教網(wǎng)
③在容積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別研究在230℃、250℃和270℃三種溫度下合成甲醇的規(guī)律.如圖是上述三種溫度下不同的H2和CO的起始組成比(起始時CO的物質(zhì)的量均為1mol)與CO平衡轉(zhuǎn)化率的關(guān)系.
請回答:
ⅰ)在上述三種溫度中,曲線Z對應的溫度是
 
;
ⅱ)利用圖中a點對應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曲線Z在對應溫度下CO(g)+2H2(g)?CH3OH(g) 的平衡常數(shù)K=
 

(3)CO2在自然界循環(huán)時可與CaCO3反應,CaCO3是一種難溶物質(zhì),其Ksp=2.8×10-9.CaCl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現(xiàn)將等體積的CaCl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濃度為7×10-4mol/L,則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濃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開封二模)由于溫室效應和資源短缺等問題,如何降低大氣中的CO2含量并加以開發(fā)利用,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重視.
(1)目前,用超臨界CO2(其狀態(tài)介于氣態(tài)和液態(tài)之間)代替氟利昂作冷劑已成為一種趨勢,這一做法對環(huán)境的積極意義在于
保護臭氧層
保護臭氧層

(2)將CO2轉(zhuǎn)化成有機物可有效實現(xiàn)碳循環(huán).CO2轉(zhuǎn)化成有機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6H2O
光合
作用
C6H12O6+6O2      b.CO2+3H2
催化劑
CH3OH+H2O
c.CO2+CH4
催化劑
CH3COOH          d.2CO2+6H2
催化劑
CH2=CH2+4H2O
以上反應中,最節(jié)能的是
a
a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c
c

(3)若有4.4kg CO2與足量H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氣態(tài)的水和甲醇,可放出4947kJ的熱量,試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CO2(g)+3H2(g)═CH3OH(g)+H2O(g)△H=-49.47kJ/mol
CO2(g)+3H2(g)═CH3OH(g)+H2O(g)△H=-49.47kJ/mol

(4)為探究用CO2來生產(chǎn)燃料甲醇的反應原理,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在一恒溫恒容密閉容器,充入1mol CO2和3molH2,進行反應.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從反應開始到平衡v(H2)=
0.225 mol?L-1?min-1
0.225 mol?L-1?min-1
;CO2的轉(zhuǎn)化率=
75%
75%
;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數(shù)值=
5.33
5.33
.能使平衡體系中n(CH3OH)/n(CO2)增大的措施有
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
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
 (任寫一條).
(5)CO2在自然界循環(huán)時可與CaCO3反應,CaCO3是一種難溶物質(zhì),其Ksp=2.8×10-9.CaCl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現(xiàn)將等體積的CaCl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濃度為4×10-4mol/L,則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濃度為
2.8×10-5mol/L
2.8×10-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昆明模擬)碳酸鈣常用作牙膏的摩擦劑.某同學設(shè)計了一種制備碳酸鈣的方案,其流程圖如下.(所用石灰石含有雜質(zhì)SiO2

回答下列問題:
(1)充分煅燒110噸石灰石得到固體66噸.標準狀況下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為
2.24×107
2.24×107
L,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90.9
90.9
%.
(2)假設(shè)第①步反應完全進行,則第②步反應過濾后得到的不溶液性濾渣的成分為
CaSiO3
CaSiO3

(3)第③步反應一般不采用通入CO2的主要原因是
通入CO2的量不易控制,使生成的碳酸鈣在CO2過量的條件下溶解.
通入CO2的量不易控制,使生成的碳酸鈣在CO2過量的條件下溶解.
,相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CaCO3+CO2+H2O═Ca2++2HCO3-
CaCO3+CO2+H2O═Ca2++2HCO3-

(4)CaCO3是一種難溶液物質(zhì),25℃時其KSP=2.8×10-9.現(xiàn)將等體積的CaCl2溶液與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濃度為2.0×10-4mol/L,則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最小是
5.6×10-5 mol?L-1
5.6×10-5 mol?L-1

(5)某生用石灰石為原料,設(shè)計了另一種制備碳酸鈣的實驗方案,其流程圖如下

與前一方案相比較,該方案的優(yōu)點是
不需要加熱,操作簡便,減少來自燃料的污染
不需要加熱,操作簡便,減少來自燃料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CaC2O4沉淀的Ksp=2.3×10-9,將等體積的CaCl2溶液與Na2C2O4溶液混合,若起始CaCl2的濃度為1×10-2mol?L-1,則生成沉淀所需Na2C2O4溶液的最小起始濃度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