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 m2 得m2=2.2g 設消耗的KO2的質(zhì)量為X 由4KO2+ 2C02 = 2K2C03+ 302 4×7l 2×44 X 4.4g 得x=14.2g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體積為1L,碳原子數(shù)為x和x+1的兩種氣態(tài)烯烴的混合物,在標準狀況下,其質(zhì)量為2g,則x值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蛇紋石可以看作由MgO、Fe2O3、Al2O3、SiO2組成.實驗室以蛇紋石為原料制取水合堿式碳酸鎂,已知:
氫氧化物 Fe(OH)3 Al(OH)3 Mg(OH)2
開始沉淀pH 1.5 3.3 9.4
實驗步驟如圖甲: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①的名稱
過濾
過濾

(2)檢驗溶液Ⅱ中是否含有Fe3+的方程式 (最優(yōu)方法)
Fe3++3SCN-=Fe(SCN)3
Fe3++3SCN-=Fe(SCN)3

(3)沉淀A與螢石(CaF2)在硫酸酸化下可以制備石膏,寫出反應方程式
2CaF2+2H2SO4+SiO2═2CaSO4+SiF4↑+2H2O
2CaF2+2H2SO4+SiO2═2CaSO4+SiF4↑+2H2O

(4)從沉淀混合物B中制取D,應加入一種試劑進行分離,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OH-+Al(OH)3═AlO2-+2H2O
OH-+Al(OH)3═AlO2-+2H2O

(5)操作②中應控制溶液pH的合理范圍是
C
C
(填序號).
A.小于1.5B.1.5~3.3    C.7~8     D.大于9.4
(6)為探究所得的水合堿式碳酸鎂[xMgCO3?yMg(OH)2?zH2O]的組成,取樣18.2g g于裝置A的玻璃管中,請按由左-→右順序?qū)⑾铝醒b置連接好(如圖乙)(填序號,裝置可重復使用):
C-→B-→A-→B-→D-→B(或D)
C-→B-→A-→B-→D-→B(或D)
,裝置C應盛的試劑是
NaOH溶液
NaOH溶液
. 充分反應后,如果實驗測得硬質(zhì)玻璃管中剩余固體8.0g,共放出6.6gCO2氣體,則x:y:z=
3:1:3
3: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實驗室欲配制100mL 2mol?L-1的KOH溶液,試回答:
(1)用不到的儀器是(用字母表示)
B
B

A.燒杯 B.200mL容量瓶 C.量筒 D.膠頭滴管 E.玻璃棒:F.100mL容量瓶
(2)配制時應稱取KOH
11.2
11.2
g.
(3)實驗開始時,需檢查容量瓶
是否漏水
是否漏水

(4)下列操作的順序是(用字母表示)
BEAGCDF
BEAGCDF
.A.冷卻 B.稱量 C.洗滌 D.定容 E.溶解 F.搖勻 G.轉(zhuǎn)移
(5)若用2mol?L-1的KOH溶液潤洗容量瓶,實驗結(jié)果使溶液濃度將
偏高
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若mg Na在足量氯氣中燃燒,生成固體的質(zhì)量為(m+3.55g),則mg Na與氧氣反應,生成固體的質(zhì)量為( �。�
①(m+0.8g)�、冢╩+1.0g)�、郏╩+1.2g)    ④(m+1.6g)�、荩╩+1.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有一已磨成粉末的混合物試樣,是由下列六種物質(zhì)中的若干種等量組成﹕
(A) NaCl �。˙) KCl �。–) CaCl2�。―) CuSO4( 無水)  (E) Na2SO4  (F) Na2CO3
為了要確定該粉末試樣的成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先查了資料后,研擬了一個檢驗粉末試樣的流程圖,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化學實驗室中進行實驗.以下是該小組實驗報告的一部份:
實驗一:用燒杯取粉末試樣約2g,加蒸餾水約100mL,攪拌后形成無色的透明溶液X.
實驗二:在溶液X中加了鹽酸,觀察到在溶液中陸續(xù)產(chǎn)生氣泡,至溶液不再冒氣泡,溶液仍為無色透明( 貼上卷標Y).
實驗三:在無色透明的溶液Y中,滴加BaCl2溶液,即見白色沉淀.
實驗四:繼續(xù)滴加BaCl2溶液,至白色沉淀不再產(chǎn)生后,過濾分離出白色沉淀,得到透明的無色濾液Z.
實驗五:在濾液Z中,滴入AgNO3溶液,則見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1)根據(jù)上述實驗報告,原粉末中一定沒有哪兩種物質(zhì)
CD
CD
﹖( 從(A)-(F)中選兩項,填字母)
(2)原粉末中,一定含有哪兩種物質(zhì)
EF
EF
﹖( 從(A)-(F)中選兩項)
(3)若只需回答上述(1)(2)的問題,你認為該小組同學不需要做哪兩個實
DE
DE

(A) 實驗一  (B) 實驗二  (C) 實驗三  (D) 實驗四  (E) 實驗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