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下列物質(zhì):HCl.HF.H2O.NH3.CO2.CaO.Na2O2.H2.Br2.NaF.CH4.CCl4.MgCl2.NH4Cl. (1)上述物質(zhì)中.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是 ,屬于非極性分子的化合物是 . (2) Br2在CCl4 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的原因是 . (3) N.O.F三種元素的原子形成 NH3.H2O.HF微觀過程說明.氫化物分子中H原子數(shù)與其對應的基態(tài)原子中的未成對電子數(shù)有關(guān).則你對基態(tài)C原子形成CH4分子的微觀過程的合理猜想是 . I1 I­2 I3 I4 D 500 4600 6900 9500 E 580 1800 2700 11600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H2S溶于水所得的氫硫酸是二元弱酸.在氫硫酸溶液中,通入或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質(zhì):
①HCl;②NH3;③Na2S固體;④Na固體.
能使溶液中的c(H+)增大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離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質(zhì)是

①HCl②H2SO4③HF④CH3COOH

A.①②   B.只有②   C.②③④   D.只有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H2S溶于水所得的氫硫酸是二元弱酸。在氫硫酸溶液中,通入或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質(zhì):①HCl;②NH3;③Na2S固體;④Na固體。能使溶液中的c(H)增大的是(   )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1884年,瑞典科學家阿累尼烏斯提出電離理論。該理論認為: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可以電離。電離時產(chǎn)生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電離時產(chǎn)生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堿。然而電離理論也有局限性,它把酸堿僅限于水溶液中,無法說明物質(zhì)在非水溶液中的酸堿性問題。近幾十年來,科學實驗中越來越多地使用非水溶劑(如液氨、乙醇、苯、CCl4、丙酮等)。1923年,布朗斯特和勞萊提出酸堿質(zhì)子理論。該理論認為:凡能給出質(zhì)子(H+)的物質(zhì)都是酸;凡能接受質(zhì)子(H+)的都是堿。酸堿質(zhì)子理論擴大了酸堿的范圍,更新了酸堿的含義。

(1)今有下列物質(zhì);①HCl;②NaOH;③Cl-;④;⑤;⑥;⑦NH3;⑧H2O。按照酸堿質(zhì)子理論,上述物質(zhì)中只屬于酸的有_________;只屬于堿的有_________;屬于兩性化合物的有_________。

(2)按照酸堿質(zhì)子理論,中和反應就是酸堿之間_________傳遞的反應。判斷下列反應是否為中和反應:++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1884年,瑞典科學家阿累尼烏斯提出電離理論。該理論認為: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可以電離。電離時產(chǎn)生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電離時產(chǎn)生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堿。然而電離理論也有局限性,它把酸堿僅限于水溶液中,無法說明物質(zhì)在非水溶液中的酸堿性問題。近幾十年來,科學實驗中越來越多地使用非水溶劑(如液氨、乙醇、苯、CCl4、丙酮等)。1923年,布朗斯特和勞萊提出酸堿質(zhì)子理論。該理論認為:凡能給出質(zhì)子(H+)的物質(zhì)都是酸;凡能接受質(zhì)子(H+)的都是堿。酸堿質(zhì)子理論擴大了酸堿的范圍,更新了酸堿的含義。

(1)今有下列物質(zhì);①HCl;②NaOH;③Cl-;④;⑤;⑥;⑦NH3;⑧H2O。按照酸堿質(zhì)子理論,上述物質(zhì)中只屬于酸的有_________;只屬于堿的有_________;屬于兩性化合物的有_________。

(2)按照酸堿質(zhì)子理論,中和反應就是酸堿之間_________傳遞的反應。判斷下列反應是否為中和反應:++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