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數(shù)目 分子 組成 舉例 中心原子有無孤對電子 空間構(gòu)型 所含鍵的極性 分子的極 性 雙原子 分 子 A2型 X2 O2 H2 N2 AB型 HX CO NO 三原子 分 子 AB2或A2B型 CO2 CS2 BeCl2 H2O H2S SO2 四原子 分 子 AB3型 BF3 SO3 NH3 PH3 PCl3 五原子分子 AB4型 CH4 CCl4 SiCl4 1.規(guī)律:孤對電子的數(shù)目=最高正價-中心原子的化合價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世紀(jì)50年代科學(xué)家提出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簡稱VSEPR模型),用于預(yù)測簡單分子立體結(jié)構(gòu).其要點可以概括為:
Ⅰ、用AXnEm表示只含一個中心原子的分子組成,A為中心原子,X為與中心原子相結(jié)合的原子,E為中心原子最外層未參與成鍵的電子對(稱為孤對電子),(n+m)稱為價層電子對數(shù).分子中的價層電子對總是互相排斥,均勻的分布在中心原子周圍的空間;
Ⅱ、分子的立體構(gòu)型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間的排布,不包括中心原子未成鍵的孤對電子;
Ⅲ、分子中價層電子對之間的斥力主要順序為:i、孤對電子之間的斥力>孤對電子對與共用電子對之間的斥力>共用電子對之間的斥力;  ii、雙鍵與雙鍵之間的斥力>雙鍵與單鍵之間的斥力>單鍵與單鍵之間的斥力;  iii、X原子得電子能力越弱,A-X形成的共用電子對之間的斥力越強;  iv、其他.
請仔細(xì)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要點I可以畫出AXnEm的VSEPR理想模型,請?zhí)顚懴卤恚?br />
n+m 2
4
4
VSEPR理想模型
直線形
直線形
正四面體
價層電子對之間的理想鍵角
180°
180°
109°28′
(2)請用VSEPR模型解釋CO2為直線型分子的原因
CO2屬AX2E0,n+m=2,故CO2為直線形
CO2屬AX2E0,n+m=2,故CO2為直線形

(3)H2O分子的立體構(gòu)型為:
V形
V形
,請你預(yù)測水分子中∠H-O-H的大小范圍為
<109°28′
<109°28′
,原因是
水分子屬AX2E2,n+m=4,VSEPR理想模型為正四面體,價層電子對之間的夾角均為109°28′.根據(jù)Ⅲ-i,應(yīng)有∠H-O-H<109°28′
水分子屬AX2E2,n+m=4,VSEPR理想模型為正四面體,價層電子對之間的夾角均為109°28′.根據(jù)Ⅲ-i,應(yīng)有∠H-O-H<109°28′

(4)SO2Cl2和SO2F2都屬AX4E0型分子,S=O之間以雙鍵結(jié)合,S-Cl、S-F之間以單鍵結(jié)合.請你預(yù)測 SO2Cl2和SO2F2分子的立體構(gòu)型:
四面體
四面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每空2  1620世紀(jì)50年代科學(xué)家提出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簡稱VSEPR模型),用于預(yù)測簡單分子立體結(jié)構(gòu)。其要點可以概括為:

Ⅰ、用AXnEm表示只含一個中心原子的分子組成,A為中心原子,X為與中心原子相結(jié)合的原子,E為中心原子最外層未參與成鍵的電子對(稱為孤對電子),(nm)稱為價層電子對數(shù)。分子中的價層電子對總是互相排斥,均勻的分布在中心原子周圍的空間;

Ⅱ、分子的立體構(gòu)型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間的排布,不包括中心原子未成鍵的孤對電子; Ⅲ、分子中價層電子對之間的斥力主要順序為:  i、孤對電子之間的斥力>孤對電子對與共用電子對之間的斥力>共用電子對之間的斥力;  ii、雙鍵與雙鍵之間的斥力>雙鍵與單鍵之間的斥力>單鍵與單鍵之間的斥力;  iii、X原子得電子能力越弱,A-X形成的共用電子對之間的斥力越強;  iv、其他。

 請仔細(xì)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要點I可以畫出AXnEm的VSEPR理想模型,請?zhí)顚懴卤恚?/p>

nm

2

 

VSEPR理想模型

 

正四面體

價層電子對之間的理想鍵角

 

109°28′

(2)請用VSEPR模型解釋CO2為直線型分子的原因                         。

(3) H2O分子的立體構(gòu)型為:           ,請你預(yù)測水分子中∠H-O-H的大小范圍為           ,原因是                                   。

(4) SO2Cl2和SO2F2都屬AX4E0型分子,S=O之間以雙鍵結(jié)合,S-Cl、S-F之間以單鍵結(jié)合。請你預(yù)測 SO2Cl2和SO2F2分子的立體構(gòu)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學(xué)變化前后肯定沒有改變的是(    )

①原子數(shù)目  ②分子的數(shù)目  ③元素的種類  ④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  ⑤物質(zhì)的種類  ⑥原子的種類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世紀(jì)50年代科學(xué)家提出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簡稱VSEPR模型),用于預(yù)測簡單分子立體結(jié)構(gòu)。其要點可以概括為:

Ⅰ、用AXnEm表示只含一個中心原子的分子組成,A為中心原子,X為與中心原子相結(jié)合的原子,E為中心原子最外層未參與成鍵的電子對(稱為孤對電子),(n+m)稱為價層電子對數(shù)。分子中的價層電子對總是互相排斥,均勻的分布在中心原子周圍的空間;

Ⅱ、分子的立體構(gòu)型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間的排布,不包括中心原子未成鍵的孤對電子;

Ⅲ、分子中價層電子對之間的斥力主要順序為:i、孤對電子之間的斥力>孤對電子對與共用電子對之間的斥力>共用電子對之間的斥力;ii、雙鍵與雙鍵之間的斥力>雙鍵與單鍵之間的斥力>單鍵與單鍵之間的斥力;iii、X原子得電子能力越弱,A-X形成的共用電子對之間的斥力越強;iv、其他。請仔細(xì)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要點I可以畫出AXnEm的VSEPR理想模型,請?zhí)顚懴卤恚?/p>

n+m

2

 

VSEPR理想模型

 

正四面體

價層電子對之間的理想鍵角

 

109°28′

(2)請用VSEPR模型解釋CO2為直線型分子的原因                                 ;

(3)H2O分子的立體構(gòu)型為:                   ,請你預(yù)測水分子中∠H-O-H的大小

范圍并解釋原因                                                              ;

(4)SO2Cl2和SO2F2都屬AX4E0型分子,S=O之間以雙鍵結(jié)合,S-Cl、S-F之間以單鍵結(jié)

合。請你預(yù)測 SO2Cl2和SO2F2分子的立體構(gòu)型:                             , SO2Cl2

分子中∠Cl-S-Cl                (選填“<”、“>”或“=”)SO2F2分子中∠F-S-F。

(5)用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VSEPR)判斷下列分子或離子的空間構(gòu)型

分子或

離子

PbCl2

XeF4

SnCl62-

PF3Cl2

HgCl42-

ClO4--

空間

構(gòu)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世紀(jì)50年代科學(xué)家提出價層電子對互斥模型(簡稱VSEPR模型),用于預(yù)測簡單分子立體結(jié)構(gòu)。其要點可以概括為:
Ⅰ、用AXnEm表示只含一個中心原子的分子組成,A為中心原子,X為與中心原子相結(jié)合的原子,E為中心原子最外層未參與成鍵的電子對(稱為孤對電子),(n+m)稱為價層電子對數(shù)。分子中的價層電子對總是互相排斥,均勻的分布在中心原子周圍的空間;
Ⅱ、分子的立體構(gòu)型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間的排布,不包括中心原子未成鍵的孤對電子;
Ⅲ、分子中價層電子對之間的斥力主要順序為:
i、孤對電子之間的斥力>孤對電子對與共用電子對之間的斥力>共用電子對之間的斥力;
ii、雙鍵與雙鍵之間的斥力>雙鍵與單鍵之間的斥力>單鍵與單鍵之間的斥力;
iii、X原子得電子能力越弱,A-X形成的共用電子對之間的斥力越強;
iv、其他。
請仔細(xì)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要點I可以畫出AXnEm的VSEPR理想模型,請?zhí)顚懴卤?/div>
(2)請用VSEPR模型解釋CO2為直線型分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O分子的立體構(gòu)型為:____________,請你預(yù)測水分子中∠H-O-H的大小范圍__________;
(4)SO2Cl2和SO2F2都屬AX4E0型分子,S=O之間以雙鍵結(jié)合,S-Cl、S-F之間以單鍵結(jié)合。請你預(yù)測SO2Cl2和SO2F2分子的立體構(gòu)型:______________, SO2Cl2分子中∠Cl-S-Cl (選填“<”、“>”或“=”)_______SO2F2分子中∠F-S-F。
(5)用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VSEPR)判斷下列分子或離子的空間構(gòu)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