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g. ⑤打開彈簧夾.把燒杯舉起使燒瓶和燒杯中的水面一致.再關閉彈簧夾.然后把燒杯中的水倒掉. ⑥打開彈簧夾.加熱試管的混合物到不再產(chǎn)生氣體.即水不再流向燒杯時為止. ⑦反應完畢后把裝置放置冷卻到室溫. ⑧調(diào)節(jié)燒杯的高度使燒瓶和燒杯中的水面一致.然后再關閉彈簧夾. ⑨用500 mL量筒測量燒杯里水的體積為285.0 mL.把它換算為標準狀況下氧氣的體積為279.7 mL. ⑩再稱量冷卻后試管的質(zhì)量為15.55 g. (1)在操作⑦中.裝置冷卻時.玻璃管C的出口.一直要在燒杯的水中.不能離開水面.其理由是 . (2)簡述操作⑧的必要性.即為什么要調(diào)節(jié)燒杯的高度.使燒瓶和燒杯中的水面一致? . (3)標準狀況下.1 mol氧氣所占的體積為 L,混合物中 MnO2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 解析:這是一道利用阿伏加德羅定律測定1 mol氧氣標況下所占體積的實驗題.其原理 是通過測量氧氣排出的水的體積.進而確定產(chǎn)生的氧氣的體積.成功的關鍵是燒瓶內(nèi)的 氣體在反應前后是否處于同一狀態(tài)(即是否同溫同壓.由于氣體體積的大小受溫度.壓 強的影響.若燒杯內(nèi)的液面不一致.則造成壓強的改變.使誤差增大.若反應完后未冷 卻至室溫.則會更多地偏離標準狀況.使結(jié)果不準確. 答案:(1)溫度降低時.燒瓶內(nèi)的壓強降低.這時燒杯中的水就會回流.從而可以準確 地求出氣體的體積 (2)如果燒瓶中氣體的壓強和外界大氣壓不一致.就不能準確地測出氣體體積 (3)22.38 32%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測定1 mol氧氣在標準狀況下所占體積的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①按圖裝配實驗裝置。

②洗凈試管然后充分干燥。

③向連接500 mL燒瓶和燒杯的玻璃管A、橡皮管B和玻璃管C中也裝滿水,在中間不要留下氣泡,然后用彈簧夾把橡皮管B夾緊。

④稱得試管的質(zhì)量為14.45 g,往試管里加入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再稱其質(zhì)量為15.95 g。

⑤打開彈簧夾,把燒杯舉起使燒瓶、燒杯中的水面一致,再關閉彈簧夾,然后把燒杯中的水倒掉。

⑥打開彈簧夾,加熱試管里的混合物到不再產(chǎn)生氣體,即水不再流向燒杯時為止。

⑦反應完畢后把裝置放置冷卻到室溫。

⑧調(diào)節(jié)燒杯的高度使燒杯中的水面一致,然后再關閉彈簧夾。

⑨用500 mL量筒測量燒杯里水的體積為285.0 mL,把它換算為標準狀況下氧氣的體積為279.7 mL。

⑩再稱量冷卻后試管的質(zhì)量為15.55 g。

根據(jù)上述實驗,完成下列問題。

(1)在操作①中,裝置冷卻后,玻璃管C的出口,一直要在燒杯的水中,不能離開水面,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述操作⑧的必要性,即為什么要調(diào)節(jié)燒杯的高度使燒杯中的水與燒瓶中的水面一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標準狀況下,1 mol氧氣所占的體積(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為____________L;混合物中MnO2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測定1 mol氧氣在標準狀況下所占體積的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①按下圖裝配實驗裝置。

②洗凈試管然后充分干燥。
③向500 mL燒瓶里裝滿水,向500 mL燒杯里加入少量水,把連接燒瓶和燒杯的玻璃管A、橡皮管B和玻璃管C中也裝滿水,中間不要留下氣泡,然后用彈簧夾把橡皮管B夾緊。
④稱得試管的質(zhì)量為14.45 g,往試管里加入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再稱其質(zhì)量為15.95 g。
⑤打開彈簧夾,把燒杯舉起使燒瓶和燒杯中的水面一致,再關閉彈簧夾,然后把燒杯中的水倒掉。
⑥打開彈簧夾,加熱試管的混合物到不再產(chǎn)生氣體,即水不再流向燒杯時為止。
⑦反應完畢后把裝置放置冷卻到室溫。
⑧調(diào)節(jié)燒杯的高度使燒瓶和燒杯中的水面一致,然后再關閉彈簧夾。
⑨用500 mL量筒測量燒杯里水的體積為285.0 mL,把它換算為標準狀況下氧氣的體積為279.7 mL。
⑩再稱量冷卻后試管的質(zhì)量為15.55 g。
(1)在操作⑦中,裝置冷卻時,玻璃管C的出口,一直要在燒杯的水中,不能離開水面,其理由是       。
(2)簡述操作⑧的必要性,即為什么要調(diào)節(jié)燒杯的高度,使燒瓶和燒杯中的水面一致?       。
(3)標準狀況下,1 mol氧氣所占的體積(保留小數(shù)后兩位)為       L;混合物中MnO2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測定1 mol氧氣在標準狀況下所占體積的實驗操作步驟如下:

按下圖裝配實驗裝置。

洗凈試管然后充分干燥。

500 mL燒瓶里裝滿水,向500 mL燒杯里加入少量水,把連接燒瓶和燒杯的玻璃管A、橡皮管B和玻璃管C中也裝滿水,中間不要留下氣泡,然后用彈簧夾把橡皮管B夾緊。

稱得試管的質(zhì)量為14.45 g,往試管里加入KClO3MnO2的混合物,再稱其質(zhì)量為15.95 g

打開彈簧夾,把燒杯舉起使燒瓶和燒杯中的水面一致,再關閉彈簧夾,然后把燒杯中的水倒掉。

打開彈簧夾,加熱試管的混合物到不再產(chǎn)生氣體,即水不再流向燒杯時為止。

反應完畢后把裝置放置冷卻到室溫。

調(diào)節(jié)燒杯的高度使燒瓶和燒杯中的水面一致,然后再關閉彈簧夾。

500 mL量筒測量燒杯里水的體積為285.0 mL,把它換算為標準狀況下氧氣的體積為279.7 mL。

再稱量冷卻后試管的質(zhì)量為15.55 g

(1)在操作中,裝置冷卻時,玻璃管C的出口,一直要在燒杯的水中,不能離開水面,其理由是 。

(2)簡述操作的必要性,即為什么要調(diào)節(jié)燒杯的高度,使燒瓶和燒杯中的水面一致? 。

(3)標準狀況下,1 mol氧氣所占的體積(保留小數(shù)后兩位) L;混合物中MnO2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測定1 mol氧氣在標準狀況下所占體積的實驗操作的步驟如下:
①按下圖裝配實驗裝置。

②洗凈試管然后充分干燥。
③向500 mL燒瓶里裝滿水,向500 mL燒杯里加入少量水,把連接燒瓶和燒杯的玻璃管A、橡皮管B和玻璃管C中也裝滿水,在中間不要留下氣泡,然后用彈簧夾把橡皮管B夾緊。
④稱得試管的質(zhì)量為14.45 g,往試管里加入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再稱其質(zhì)量為15.95 g。
⑤打開彈簧夾,把燒杯舉起使燒瓶和燒杯中的水面一致,再關閉彈簧夾,然后把燒杯中的水倒掉。
⑥打開彈簧夾,加熱試管的混合物到不再產(chǎn)生氣體,即水不再流向燒杯時為止。
⑦反應完畢后把裝置冷卻到室溫。
⑧調(diào)節(jié)燒杯的高度使燒瓶和燒杯中的水面一致,然后再關閉彈簧夾。
⑨用500 mL量筒測量燒杯里水的體積為285.0 mL,把它換算為標準狀況下氧氣的體積為279.7 mL。
⑩再稱量冷卻后試管的質(zhì)量為15.55 g。
(1)在操作⑦中,裝置冷卻時,玻璃管C的出口一直要在燒杯的水中,不能離開水面,其理由是                                                               。
(2)簡述操作⑧的必要性,即為什么要調(diào)節(jié)燒杯的高度,使燒瓶和燒杯中的水面一致?                                                                。
(3)標準狀況下,1 mol氧氣所占的體積(保留小數(shù)后兩位)為       L;混合物中MnO2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測定1 mol氧氣在標準狀況下所占體積的實驗操作的步驟如下:

①按下圖裝配實驗裝置。

洗凈試管然后充分干燥。

500 mL燒瓶里裝滿水,500 mL燒杯里加入少量水把連接燒瓶和燒杯的玻璃管A、橡皮管B和玻璃管C中也裝滿水,在中間不要留下氣泡然后用彈簧夾把橡皮管B夾緊。

稱得試管的質(zhì)量為14.45 g,往試管里加入KClO3MnO2的混合物,再稱其質(zhì)量為15.95 g。

打開彈簧夾,把燒杯舉起使燒瓶和燒杯中的水面一致,再關閉彈簧夾,然后把燒杯中的水倒掉。

打開彈簧夾,加熱試管的混合物到不再產(chǎn)生氣體,即水不再流向燒杯時為止。

⑦反應完畢后把裝置冷卻到室溫。

⑧調(diào)節(jié)燒杯的高度使燒瓶和燒杯中的水面一致,然后再關閉彈簧夾。

⑨用500 mL量筒測量燒杯里水的體積為285.0 mL,把它換算為標準狀況下氧氣的體積為279.7 mL。

再稱量冷卻后試管的質(zhì)量為15.55 g。

(1)在操作,裝置冷卻時玻璃管C的出口一直要在燒杯的水中,不能離開水面,其理由是 。

(2)簡述操作的必要性,即為什么要調(diào)節(jié)燒杯的高度,使燒瓶和燒杯中的水面一致? 。

(3)標準狀況下,1 mol氧氣所占的體積(保留小數(shù)后兩位) L;混合物中MnO2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