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實驗表明,不能用塊狀大理石與稀硫酸制取CO2氣體,而能用大理石粉末與稀硫酸制取CO2氣體。由此得出的合理結論是( )
A.能發(fā)生反應的物質之間是否發(fā)生反應,與反應的條件有關
B.反應物之間接觸面積越大,越有利于反應的進行
C.塊狀大理石與大理石粉末的化學性質不同
D.塊狀大理石與大理石粉末的內部結構不同
解析:由于大理石粉與硫酸的接觸面積大,防止了生成的硫酸鈣對該反應的阻礙。塊狀大理石由于生成的硫酸鈣覆蓋于表面而使反應停止。
答案:B
6.魚膽弄破后,會使魚肉沾上一種叫膽質酸(一種酸)的難溶于水的物質,使魚肉變苦。要消除這種苦味,用下列何種溶液沖洗最適宜( )
A.食鹽水 B.食醋
C.純堿溶液 D.氫氧化鈉溶液
解析:需要找一種顯堿性的物質中和膽質酸來消除苦味。純堿溶液、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但氫氧化鈉腐蝕性太強,不宜用來洗食物。
答案:C
5.小明在實驗時,發(fā)現(xiàn)試管里有氣泡產(chǎn)生,為了探究該氣體是什么,將潤濕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觀察到試紙變藍色。則該氣體可能是( )
A.CO B.CO2 C.SO2 D.NH3
解析:能使?jié)櫇竦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色,說明該氣體溶于水后呈堿性。初中階段所學過的氣體中,NH3溶于水呈堿性;CO2、SO2、NO2等溶于水呈酸性;CO、H2、O2等不易溶于水。
答案:D
4.保存或使用濃鹽酸的合理方法是( )
A.密封保存在陰涼處
B.與氫氧化鈉溶液放在同一個藥品櫥里
C.用燒杯存放濃鹽酸
D.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濃鹽酸的氣味
解析: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應密封保存且不能與其他類別的物質混放,則選項B、C錯誤。聞物質氣味時,容器口應略低于鼻孔,不能太靠近,則選項D錯誤。
答案:A
3.在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液中,加入適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有金屬析出,析出金屬的順序是( )
A.Cu、Fe B.Ag、Fe C.Ag、Cu D.Cu、Ag
解析:根據(jù)金屬活動順序表,金屬越不活潑,在鹽溶液中越先析出。
答案:C
2.食醋是醋酸的稀溶液,某同學準備在家中驗證食醋具有酸性質的實驗,他選擇了下列物質,其中不能發(fā)生反應的是( )
A.鐵銹 B.鐵釘 C.食鹽 D.純堿
解析:酸具有共同的化學性質包括:一是能與酸堿指示劑反應;二是能與活潑金屬反應;三是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四是能與碳酸鹽(如純堿等)反應。醋酸是一種酸,具有酸的性質。
答案:C
1.在發(fā)酵面團中加入下列某種物質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團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饅頭疏松多孔。這種物質是( )
A.碳酸鈉 B.氫氧化鈣 C.氧化鈣 D.氯化鈉
解析:中和酸需要堿性物質,能夠使得饅頭疏松多孔需要產(chǎn)生氣體。符合上述條件的是碳酸鈉。
答案:A
14.用侯氏制堿法制得的純堿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鈉�,F(xiàn)稱取只含氯化鈉的純堿樣品34.6 g放入盛有130 g稀鹽酸的燒杯中,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溶液的質量為151.4 g。請計算:
(1)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
(2)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解析:解題的關鍵是能分析出溶液減少的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跑掉了,可通過質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然后以二氧化碳的質量作為已知條件進行計算。
答案:解: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30 g+34.6 g-151.4 g=13.2 g。
設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13.2 g
則x=31.8 g
則y=35.1 g
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
答案:(1)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31.8 g (2)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25%
快樂時光
究竟誰是議員
富蘭克林不僅是著名的科學家,還是一位政治活動家。他曾積極地參加了《獨立宣言》的起草,為爭取黑人解放發(fā)表演說,為建立美國的民主制度進行斗爭。他在指責一項有錢人才能有資格當選為議員的法律的時候說:“要想當上議員,就得有30美元。這么說吧,我有一頭驢,它值30美元,那么我就可以被選為議員了。一年以后,我的驢死了,我這個議員就不能繼續(xù)當下去了。請問,究竟誰是議員呢?--是我,還是驢?”
13.(2006北京中考,40) 在研討酸、堿、鹽相互間反應關系時,甲、乙兩組同學利用碳酸鈉溶液按照以下步驟完成實驗(假設每步反應都完全)。
第一步:向碳酸鈉溶液中加試劑X,過濾,得白色沉淀;
第二步:向該沉淀中加試劑Y,沉淀全部溶解,生成氣體,得無色溶液;
第三步:向該溶液中加試劑Z,過濾,最終得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硝酸鎂溶液。
(1)甲、乙兩組同學共進行三次實驗,其中所選的試劑均不相同,乙組同學最終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不同于甲組。請將化學式填入下表:
|
試劑X |
試劑Y |
試劑Z |
最終得到的白色沉淀 |
|
甲組 |
① |
MgCl2 |
|
|
AgCl |
乙組 |
② |
|
HNO3 |
|
|
③ |
|
|
|
(2)請寫出乙組兩次實驗中碳酸鈉溶液與試劑X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題干信息可知第二步向該沉淀中加試劑Y一定是酸,第三步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是AgCl或?BaSO4,那么甲最終得到的白色沉淀是AgCl,則試劑Y是HCl,因另一種生成物是硝酸鎂溶液,所以試劑Z是AgNO3;乙組同學最終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不同于甲組那就是BaSO4,實驗②第一步得到的白色沉淀是BaCO3,所以試劑X是BaCl2或Ba(OH)2,試劑Z是MgSO4;實驗③是另一種酸則是硫酸,所以試劑X是Mg(NO3)2,試劑Z是Ba(NO3)2。
答案:(1)
|
試劑X |
試劑Y |
試劑Z |
最終得到的白色沉淀 |
|
甲組 |
① |
|
HCl |
AgNO3 |
|
乙組 |
② |
BaCl2(或Ba(OH)2) |
|
MgSO4 |
BaSO4 |
③ |
Mg(NO3)2 |
H2SO4 |
Ba(NO3)2 |
(2)BaCl2+Na2CO3====BaCO3↓+2NaCl(或Ba(OH)2+Na2CO3====BaCO3↓+2NaOH)
Mg(NO3)2+Na2CO3====MgCO3↓+2NaNO3
12.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使之充分反應后有下列情況:
(1)若反應后鋅有剩余,則溶液中所含溶質為____________。
(2)若反應后,將溶液過濾,所得固體物質加鹽酸沒有氣體產(chǎn)生,則固體物質中一定有____________,可能____________。
(3)若反應后,將析出的金屬過濾,向濾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則此時溶液中含有的溶質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Zn>Cu>Ag,若Zn剩余,則Cu2+、Ag+全部置換出,溶質為Zn(NO3)2。
(2)固體加鹽酸,無氣體產(chǎn)生,則Zn完全反應,則可能Cu2+未完全置換,所以固體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
(3)根據(jù)題意,濾液中有AgNO3,則一定有Cu(NO3)2和Zn(NO3)2。
答案:(1)Zn(NO3)2 (2)Ag Cu (3)AgNO3、Cu(NO3)2、Zn(NO3)2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