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凈化水的方法有: 等方法。
若單一操作,相對凈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是:
2.活性炭既能濾去液體中的不溶性物質,還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雜質。
1.過濾是一種從液體中分離出不溶性固體的方法,利用它可將不溶于水的固體雜質與水分離開。
⑴過濾操作中要做到“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不要留有氣泡
二低:a.漏斗內濾紙邊緣低于漏斗口邊緣
b.漏斗內液面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a.傾倒液體時,燒杯與玻璃棒接觸
b.玻璃棒末端與漏斗內三層濾紙?zhí)幗佑|
c.漏斗下端與承接濾液的燒杯內壁接觸
⑵通過過濾濾液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①濾紙破損;②濾液邊緣高于濾紙邊緣;③儀器不干凈等。對仍渾濁的濾液應再過濾一次,直到澄清為止。
日常生活中可采用下列物品代替實驗室中的過濾器來過濾液體。如砂石過濾層、活性炭層、蓬松棉、紗布等。
6.用分子--原子論的觀點解釋純凈物與混合物:由 分子構成的物
質是純凈,由 分子構成的物質是混合物;且混合物中各種不同物質的分
子相互間不發(fā)生化學變化。
課題3 水的凈化
5.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金屬、稀有氣體、金剛石、單晶硅等由原子直接構成。
4.分子是 ;分子是由 構成的。
在化學變化中,發(fā)生變化的是 , 沒有發(fā)生變化。 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
3.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fā)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 發(fā)生變化,只是分子之間的間隔發(fā)生了變化,因而使物質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原物質的分子 了變化,生成了其他的新分子。
2.分子的性質: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總是在不斷地運動著,溫度越高,分子能量增大,運動速率加快,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
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
1.物質是由許許多多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粒子-- 、 、 構成的。
3.單質和化合物最直接的區(qū)分方法是從組成上區(qū)分,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如鐵、鋁、碳、硫等;而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蚩蓮拿Q上看出來,如二氧化碳、高錳酸鉀等。另外,單質一般不能分解,而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分解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
課題2 分子和原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