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某同學用圖2-5所示的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實驗步驟是:
圖2-5
①先讓夾子夾緊橡皮管
②點燃燃燒匙里的紅磷
③將燃燒匙插入廣口瓶,并塞緊
④燃燒完畢后,打開夾子
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低于21%,問: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思路解析:此題實驗原理是:紅磷燃燒消耗氧氣導致廣口瓶內壓強減小,在大氣壓作用下水進入廣口瓶占據(jù)氧氣空間,從而測得氧氣體積分數(shù)。水進入廣口瓶的多少取決于瓶內壓強減小的程度。而影響壓強的因素有:①裝置氣密性;②消耗氧氣的量;③溫度。
答案:原因可能有:
a.紅磷量不足,使瓶內氧氣未消耗盡。
b.裝置的氣密性不好,外界空氣進入廣口瓶。
c.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夾子,使進入瓶內水的體積減少。
8.通常情況下,人體呼出氣體中部分氣體含量和空氣中部分氣體含量如下表所示。(含量指各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
|
空氣中的含量(%) |
呼出氣體 |
氧氣 |
21 |
15.7 |
二氧化碳 |
0.03 |
3.6 |
水蒸氣 |
小于0.03 |
6.2 |
請你利用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實驗報告,并設計實驗:驗證剩余的一種氣體成分在空氣中和人體呼出氣體中含量的不同,答案寫在相應的空格內。(使用的儀器和藥品可以任選,實驗室準備有剛收集好的呼出氣體150 mL兩瓶)
取其中一瓶呼出氣體和相等體積的一瓶空氣,將燃著的小木條分別插入集氣瓶中,蓋上玻璃片 |
① |
人體呼出氣體中氧氣的含量小于空氣中的氧氣的含量 |
② |
呼出氣體瓶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空氣瓶中無明顯現(xiàn)象 |
③ |
④ |
⑤ |
⑥ |
思路解析:本題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探究的延伸,已知呼出氣體中氧氣的含量不如空氣高,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含量比空氣高,所以可以根據(jù)燃著的木條燃燒劇烈程度,比較氧氣含量;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根據(jù)渾濁程度比較二氧化碳的含量;根據(jù)玻璃片上水霧情況,比較水蒸氣的含量。
答案:①呼出氣體中的小木條比空氣中的小木條熄滅得早 ②向呼出氣體中和等體積的空氣中分別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蓋上玻璃片振蕩 ③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④取兩塊干燥的玻璃片,向其中的一塊呼氣,另一塊放在空氣中 ⑤呼出的玻璃片上出現(xiàn)水霧,另一塊玻璃片無明顯現(xiàn)象⑥呼出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高于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
7.判斷
(1)人呼吸時,吸入的是氧氣,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所以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會越來越少,二氧化碳的含量會越來越多。( )
(2)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一定是空氣。( )
(3)空氣中的惰性氣體不跟任何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
思路解析:(1)大自然生態(tài)平衡,人消耗氧氣,植物可進行光合作用產(chǎn)生氧氣,生態(tài)是平衡的。(2)氧氣在常溫下也是無色無味的氣體,所以,無色無味的氣體也可能是氧氣。(3)惰性氣體的“惰性”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也可發(fā)生化學變化。
答案:(1)× (2)× (3)×
我綜合 我發(fā)展
6.(2010山東煙臺中考) 如圖2-4所示,在一個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動的活塞的玻璃容器里放入白磷(足量),活塞左端管內密封有空氣,右端的管口跟空氣連通。將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80 ℃熱水(恒溫)的燒杯上,進行實驗,試回答:
圖2-4
(1)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實驗的原理和測定空氣中氧氣的組成是一致的。白磷燃燒時,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放出大量熱,使管內氣體膨脹,氣壓變大,故活塞右移,待玻璃管冷卻后,因管內氧氣消耗而且生成固體P2O5,造成左端玻璃管內氣壓小于燃燒前氣壓,右端活塞則在大氣壓的推動下向左移動(約1 cm ),處在4 cm的位置上,即移動了玻璃管內體積的1/5,從而證明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答案:(1)白磷燃燒時,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放出大量熱,活塞右移;冷卻后右端活塞處在4 cm的位置上。(2)證明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5.(2010安徽課改) 某實驗測出的人呼吸中各種氣體的體積分數(shù)如下表所示:
氣體 |
吸入氣體 |
呼出氣體 |
X |
78% |
75% |
Y |
21% |
15% |
CO2 |
0.03% |
3.68% |
H2O |
0.06% |
5.44% |
其他 |
0.91% |
0.88% |
(1)請你判斷:X是__________,Y是__________。(填化學式)
(2)請你回答:因參與人體新陳代謝而消耗的氣體是__________。(填化學式)
(3)請你證明:呼出氣體中含有水蒸氣。你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
(4)請你分析:X氣體在呼吸過程中沒有參與化學反應,但在呼出氣體中體積分數(shù)卻減少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由學習到的空氣的成分可知,占空氣體積分數(shù)78%的是氮氣,21%的是氧氣。參與人體新陳代謝而消耗的氣體是氧氣。證明水蒸氣最簡單的辦法是用冷而干燥的玻璃片。氮氣的體積分數(shù)減少的原因是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體積分數(shù)增加了。
答案:(1)氮氣 氧氣(2)氧氣(3)對著冷而干燥的玻璃片呼氣(4)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的體積分數(shù)增加了
4.(2010湖北黃岡課改)在生產(chǎn)和科學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護氣。當焊接金屬時,為了隔絕空氣,都能作為保護氣的一組是( )
A.H2、N2 B.N2、O2 C.CO2、CO D.N2、Ar
思路解析:用作保護氣的氣體化學性質要穩(wěn)定,如氮氣。H2、CO具有可燃性。
答案:D
3.(2010河南課改) 某同學用圖2-3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試驗后發(fā)現(xiàn)所測定氧氣的體積低于1/5。針對這一事實,你認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正確的是( )
圖2-3
A.查看實驗裝置是否漏氣
B.將紅磷改為蠟燭再重做實驗
C.實驗中紅磷的量可能不足,沒有將瓶內的氧氣消耗完全
D.反應后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以使瓶內的水的體積減少
思路解析:紅磷改為蠟燭后,蠟燭燃燒產(chǎn)生氣態(tài)的二氧化碳,會占據(jù)著原來氧氣的體積,所以水會進入集氣瓶偏少。
答案:B
2.(2010四川南充中考) 燈泡中如果有氧氣存在,則燈絲由于與氧氣發(fā)生氧化反應而很容易被燒壞。因此,在燈泡內常封入一種暗紅色的固體物質,用來完全吸收掉燈泡內的氧氣以延長燈絲的壽命,請你猜測這種物質可能是( )
A.氧化汞 B.氧化鐵 C.紅磷 D.高錳酸鉀
思路解析:完全吸收掉燈泡內的氧氣的物質就要能和氧氣反應。題中只有紅磷可以和氧氣發(fā)生反應。
答案:C
1.(2010寧夏課改) 空氣中含量較多而且性質不活潑的氣體是 ( )
A.二氧化碳 B.氧氣 C.氮氣 D.水蒸氣
思路解析:空氣中氮氣的含量最多,而且性質不活潑,稀有氣體的含量少。
答案:C
10.下圖是實驗驗證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紅磷與氧氣反應后生成固體五氧化二磷,該固體極易溶于水,而木炭與氧氣反應后生成氣體二氧化碳,該氣體在水中溶解性不大。下圖為兩個同學設計的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示意圖。
圖Ⅰ 圖Ⅱ
(1)圖Ⅰ實驗時,燃燒匙里為什么要盛過量的紅磷?
(2)圖Ⅰ實驗除了可以得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1/5的結論外,還可以得出有關氮氣性質的哪些結論?
(3)圖Ⅱ裝置燃燒匙中放點燃的木炭,可以得到氧氣約占空氣體積1/5的結論嗎?為什么?
思路解析:紅磷燃燒,消耗了空氣中的氧氣,只剩下氮氣和惰性氣體等,因為氮氣和惰性氣體不支持燃燒,也不溶于水。氧氣約占空氣成分的20%,故氣體剩余的約占80%。
答案:(1)紅磷過量,才能把氧氣消耗完全。
(2)氮氣不支持燃燒,也不溶于水。
(3)不可以;因為碳燃燒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或一氧化碳,氣體體積沒有減少,無法判斷氧氣的量。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