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利用海洋資源可以獲得很多物質(zhì),如從海水得到的食鹽水可以用來制取食鹽,可以用來電解得到許多化工原料,可以通過蒸餾獲得淡水,等等。
現(xiàn)有金屬單質(zhì)A、B、C和氣體甲、乙、丙及物質(zhì)D、E、F、G、H,它們之間能發(fā)生如下反應(圖中有些反應的產(chǎn)物和反應的條件沒有全部標出)。
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A 、F 。
(2)說出黃綠色氣體乙的一種用途 。
(3)區(qū)別E、F兩種溶液最簡單的方法是 ,實驗室檢驗G中所含的金屬離子時,常在G的溶液中加入 溶液。
(4)反應①的離子方程式為 。
(5)反應⑦的化學方程式為 。
2、(14分)無機化合物可根據(jù)其組成和性質(zhì)進行分類,
(1)上圖所示的物質(zhì)分類方法名稱是 。
物質(zhì)類別 |
酸 |
堿 |
鹽 |
氧化物 |
氫化物 |
化學式 |
①H2SO4 ② |
③NaOH ④ |
⑤Na2SO4 ⑥ |
⑦SO2 ⑧SO3 |
⑨NH3 |
(2)以K、Na、H、O、S、N中任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合適的物質(zhì),分別填在上表中②、④、⑥后面。
(3)寫出⑦轉(zhuǎn)化為⑧的化學方程式 。
(4)寫出Cu與①的濃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該反應中氧化劑是 。
(5)實驗室制備⑨常用 和 反應,檢驗該氣體的方法是 。
1、(7分)化學對人類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貢獻之一是研制和發(fā)現(xiàn)了各種材料,例如金屬就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根據(jù)你學過的有關金屬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銅錢在我國歷史上曾經(jīng)是一種廣泛流通的貨幣,銅常用于制造貨幣的原因可能是 。
A、銅的熔點不是太高,易于冶煉,鑄造成型 B、銅的性質(zhì)不活潑,不易被腐蝕
C、我國較早的掌握了濕法冶煉銅的技術(shù) D、自然界有大量的游離態(tài)的銅
(2)、鋼鐵制品使用更為廣泛,但是鐵制品易生銹,鐵銹的主要成分是 (填名稱),鐵的氧化物常見的還有 、 (填化學式)。
(3)、鋁制品因為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而經(jīng)久耐用,但是該氧化膜易被酸堿破壞,若將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作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18、已知:Ba(OH)2(aq)與Ca(OH)2(aq)性質(zhì)相似,且Ca(OH)2(aq)溶液澄清�,F(xiàn)在
一定體積的某溶液中不斷通入CO2,溶液的導電性(I)隨通入CO2物質(zhì)的量[n(CO2)]的變化曲線如
圖所示,則此溶液可能是( )
A、NaOH(aq) B、CaCl2(aq)
C、Na2CO3(aq) D、Ba(OH)2(aq)
17、按圖1-1進行實驗,試管內(nèi)充滿NO,然后間歇而緩慢地通入一定體積O2,下面有關實驗最終狀態(tài)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若最終有氣體剩余,氣體呈紅棕色
B、若最終有氣體剩余,氣體是NO
C、試管內(nèi)溶液為稀的硝酸溶液
D、試管內(nèi)的液面高度肯定會上升
16、如圖所示:若關閉Ⅰ閥,打開Ⅱ閥,讓潮濕的氯氣經(jīng)過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條不褪色;若關閉Ⅱ閥打開Ⅰ閥,再通入這種氣體,布條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試劑不可能是( )
A、濃H2SO4 B、NaOH溶液 C、Ca(OH)2溶液 D、NaCl溶液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32g氧氣所含原子數(shù)目為2NA
B、氯化氫的摩爾質(zhì)量為36.5g
C、在常溫常壓下,11.2L氯氣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NA
D、在標準狀況下,22.4L水的物質(zhì)的量是1mol
14、下列反應中,因為反應條件改變,反應產(chǎn)物可以不同的是( )
A、鈉與氧氣反應 B、稀鹽酸和硝酸銀溶液
C、鐵在氯氣中燃燒 D、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
13、下列物質(zhì)中,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 )
A、MgO B、Al(OH)3 C、SiO2 D、AlCl3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