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古詩詞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下列詩句中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C.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D.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1.12L×1.977g/L (1.12L×1.977g/L +x)y
y=12.6%
0.5分
答:⑴反應前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是40g;
⑵ 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是12.6%。
1.12L×1.977g/L 10% x
x=40g
0.5分
44 106
=
1分
1.12L×1.977g/L 10% x (1.12L×1.977g/L +x)y
2分
44 80
=
1分
32.(5分)把標準狀況下1120mL二氧化碳氣體(密度為1.977g/L)通入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反應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求(計算結果精確到0.1%):
⑴ 反應前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
⑵ 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
解:設反應前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為x, 反應后所得溶液中
溶質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y
CO2 + 2NaOH === Na2CO3+H2O
44 80 106
31.(4分)學校實驗室的廢液缸中收集了同學們在實驗室制取CO2后殘留的廢液。小紅同學想探究廢液中溶質的成分,請你一同參與探究并回答下列問題。
[提出問題] 廢液中的溶質是什么物質?
[作出猜想] 小紅認為廢液中溶質只有CaCl2。
你認為還可能含有的溶質是 HCl (填化學式)。
[查閱資料] CaCl2溶液呈中性。
[實驗與結論]
⑴ 如果要證明你的猜想是正確的,你選擇的試劑是 紫色石蕊試液 ,實驗中可以看到的現(xiàn)象是 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⑵ 若實驗證明你的猜想是正確的,要想使處理后的廢液只有CaCl2溶液,應向廢液中加入過量的 碳酸鈣 ,反應完成后過濾。
30.(5分)某同學取一片洗凈晾干的雞蛋殼(主要成分為碳酸鈣,不考慮其他雜質),放在酒精噴燈火焰上灼燒一段時間后,放置冷卻。他設計了下列實驗方案探究雞蛋殼灼燒后殘留固體的組成,請你幫他完成下表中實驗探究的相關內容。
殘留固體的成分 |
探究步驟 |
可能觀察到 的現(xiàn)象 |
結論及化學反應方程式 |
⑴可能有氧化鈣 |
取殘留固體加水溶解,過濾,向濾液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 |
現(xiàn)象:溶液變紅色
|
結論: 有氧化鈣
|
方程式: CaO+H2O===Ca(OH)2 |
|||
⑵還可能有碳酸鈣 |
另取殘留固體滴加足量鹽酸 |
現(xiàn)象:固體開始溶解并有氣泡產生 |
結論: 有碳酸鈣
|
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29.(5分)某同學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前,預先在集氣瓶底裝有少量水。實驗過程中他聯(lián)想到老師介紹過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氣中會形成酸雨,于是他想了解燃燒后集氣瓶底部殘留的“水”是否也呈酸性。他取“水”多次測其pH,發(fā)現(xiàn)其pH始終小于7并逐漸減小,直至穩(wěn)定在pH=4,證明集氣瓶底殘留液呈酸性。隨后該同學想進一步了解該殘留液是否具有酸的通性,請你與他一起探究:
[提出問題]殘留液還能與什么物質反應呢?
[猜想]① 能與鐵發(fā)生反應 ;② 能與碳酸鈉發(fā)生反應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
[設計方案]請你設計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選擇一個猜想即可):
實驗方法 |
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該殘留液于試管中,加少量碳酸鈉粉末
|
碳酸鈉粉末溶解并有氣泡產生
|
該殘留液能與碳酸鈉反應
|
28.(6分)在實驗室中,利用下圖裝置可以制取并收集多種氣體(必要時可以加熱)。
(1)利用該裝置,若選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制取干燥的O2。
①要對裝置A進行的改進是試管口應略向
下傾斜,并用酒精燈加熱;
②B中盛放的試劑是 濃硫酸 ;
③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KClO3
2KCl+3O2↑ ;
(2)若將上述實驗裝置中的C裝置作改進后,還可制取干燥的H2,則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Zn+H2SO4===ZnSO4+H2↑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
27.(5分) 現(xiàn)有下列實驗儀器:
a b c d e f g h i
⑴寫出儀器名稱:b 集氣瓶 ;g 燒杯 ;
⑵給儀器f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的體積不能超過其容積的 1/3 ;
⑶利用上述儀器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時:
①不需要的儀器共有(填序號) c、d、e、g ;
②如何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 連接f、h,把導管一端浸在水中,手緊握試管外壁,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此裝置不漏氣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