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 A(A.兼詞,從這里;B.助詞,定語后置標(biāo)志/代詞,這些;C.連詞,表示因果關(guān)系/連詞,表示并列關(guān)系;D.句末語氣詞,表示解釋/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
1.D(神明: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
12.必須刪掉的三處是:①、③、⑤或⑥
11. 示例一:黑色的天暮上鑲嵌著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媽媽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
示例二:清澈的水面上飄蕩著紙船,不,那不是紙船,那是孩子們遠(yuǎn)航的渴望。
10. 考試同時也是對一個人人格的考驗(考試也是考人格)
9. C(A“遂”是文言單音詞,夾雜在白話文中間,語體色彩不協(xié)調(diào),可改為“就”。B.“從
速交還”有命令口氣,不符合“失物啟事”的寫作目的。D.“它吞噬了太陽!它遮住了大地!”一般用在書面語,用在口語交談中不妥。)
8. B(“詞典”可喻為“書山”,不可喻為“樵夫”。)
7.B(句子銜接題的又一解題方法是看題干和選項的意境是否吻合。就本題來看,其景物'殘破的石碑,模糊的字跡,一片寂靜',其意'荒涼、敗落',A項美麗壯觀,和題干意境不符,可排除;C項壯觀偉岸,和題干意境明顯不符,況且江對岸石碑上的字跡是否模糊也不可能看到,又可排除;D項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畫,不合題意,亦可排除;只有B項'天氣陰冷,藤蘿萎落,崖壁瘦削',意境'荒涼、蕭索'和規(guī)定情境吻合,故選B。)
1~5 CDACA
6. C(A.句未引號在內(nèi)句號在外。B.“金礦”、“鐵路”后應(yīng)為頓號。D.“古詩十九首”應(yīng)加書名號,用了“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號。)
(二)
我生長在江南,兒時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銘刻特深;雖則漸入中年,又愛上了晚秋,以為秋天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人的最惠節(jié)季,但對于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是可以抵得過北方夏夜的一種特殊情調(diào),說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diào)。
我也曾到過閩粵,在那里過冬天,和暖原極和暖,有時候到了陰歷的年邊,說不定還不得不拿出紗衫來著;走過野人的籬落,更還看得見許多雜七雜八的秋花!一番陣雨雷鳴過后,涼冷一點;至多也只好換上一件夾衣,在閩粵之間,皮袍棉襖是絕對用不著的;這一種極南的氣候異狀,并不是我所說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國的長春,是春或秋的延長。
江南的地質(zhì)豐腴而潤澤,所以含得住熱氣,養(yǎng)得住植物;因而長江一帶,蘆花可以到冬至而不敗,紅葉亦有時候會保持得三個月以上的生命。象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紅葉落后,還有雪白的桕子著在枝頭,一點-叢,用照相機(jī)照將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非但野火燒不盡,就是寒風(fēng)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風(fēng)和日暖的午后,你一個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則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歲時的肅殺,并且還可以飽覺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氣;“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體會得出。
說起寒郊的散步,實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給與江南居住者的一種特異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長的人,是終他的一生,也決不會有享受這一種清福的機(jī)會的。我不知道德國的冬天,比起我們江浙來如何,但從許多作家的喜歡以散步一詞做他們的創(chuàng)造題目看來,大約是德國南部四季的變遷,總也和我們的江南差不多。
5.選段中,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較?通過這些比較寫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特征?
6.選文第三段采用了什么描寫手法?試結(jié)合景物作簡要分析。這樣寫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7.選文第4段中畫線的句子“這一種清�!敝傅氖鞘裁�?
8.下列說法正確的兩項是:( )( )
A.作者善于將自然景物描寫和人們生活習(xí)慣結(jié)合起來,用簡約的語言勾勒出富有人文氣息的情境,引人入勝。
B.作者通過描寫其他參照物的“不美”來突出江南冬景的情境之美,顯得主次分明、舒緩有致。
C.作者描寫江南植被時,將景物的特點和雪萊的《西風(fēng)頌》中的名句相聯(lián)結(jié),表現(xiàn)了作者對江南春景的向往。
D.作者熟稔繪畫的用色技巧,能夠運用五顏六色寫景,又能把握情緒的節(jié)奏,情景交融。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