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熾(zhì)熱 嗔(chēn)怒 毛骨悚(sǒng)然 舞榭(xiè)歌臺
B.矯(jiǎo)健 愜(qiè)意 尋常巷陌(mò) 羽扇綸(guān)巾
C.剽 (piǎo)竊 迤(yǐ)邐 鼎鐺(dāng)玉石 錙(zī)銖必較
D.冥(míng)迷 滇(diān)池 妃嬪(bīn)媵嬙 管弦嘔啞(yā)
2.名句名篇
⑴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
⑵以地事秦,猶抱薪救草,薪不盡火不滅。
⑶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⑷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⑸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⑹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⑺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1.文學常識
⑴“賦”,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文體。關于賦的特點,《文心雕龍·詮賦》說:“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體物寫志,指賦的內容;鋪采摛文,指賦的形貌。與“詩言志”的傳統(tǒng)相比較,賦的特點首先在于“體物”,即摹寫事物。
賦在內容上既然要通過“體物”以“寫志”,在藝術表現(xiàn)上就必然注重鋪陳,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內理。由于注重鋪敘和形容,在語言上就不免要使用華美的詞藻,著上絢麗的色彩。這也就是“鋪采 文”的意思。另外,賦也很講究聲韻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與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結合在一起,借助于長短錯落的句子、靈活多變的韻腳以及排比、對偶的調式,形成一種自由而又謹嚴、流動而又凝滯的文體。
⑵作家作品
①蘇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與其子軾、轍合稱“三蘇”,為“唐宋散文八大家”,著有《嘉祐集》。
②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的詩人。杜牧的文學創(chuàng)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俱佳。其中詩歌創(chuàng)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詩壇獨樹一幟,與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詩人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他的詩表現(xiàn)出一定的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其中詠史詩借歷史題材諷刺統(tǒng)治者的驕奢淫逸。抒情寫景的七言絕句,清麗生動,為世傳誦。著有《樊川文集》。
③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詩風豪邁清新,尤長于比喻,與黃庭堅并稱“蘇黃”。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在散文領域也有很高成就,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蘇軾還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④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他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詞人。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著有《稼軒長短句》。辛棄疾與蘇軾齊名,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派,在堅持抗戰(zhàn),用詩詞抒發(fā)愛國感情方面,又與陸游齊名,把南宋愛國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推向高峰。
4.省略句
⑴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省略量詞)
⑵高低冥迷,不知西東(省略主語)
3.倒裝句
⑴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狀語后置)
⑵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狀語后置)
⑶趙嘗五戰(zhàn)于秦。(介詞結構后置)
⑷輦來于秦(介詞結構后置)
⑸秦人不暇自哀(賓語前置句)
2.被動詞
⑴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動戰(zhàn)
⑵洎牧以讒誅
⑶函谷舉
1.判斷句
⑴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⑵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⑶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詞類活用
⑴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名詞用作狀語,一天天的,一月月的)
⑵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名詞用作動詞,禮遇)
⑶李牧連卻之(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退卻)
⑷小則獲邑,大則獲城(形容詞用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⑸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名詞用作狀語,向北,向西)
⑹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名詞用作狀語,象蜂房,象水渦)
⑺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名詞用作動詞,把寶鼎看作鐵鍋,把美玉看作石頭,把黃金看作土塊,把珍珠看作石子)
⑻朝歌夜弦,為秦宮人(名詞用作動詞,唱歌,彈琴)
⑼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動詞用作名詞,收藏的珍寶,聚斂的珍品)
⑽輦來于秦(名詞“輦”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來”所用的工具:用車子,乘車)
⑾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名詞“炬”處于謂語的位置上,用作動詞:放火)
⑿后人哀之而不鑒之(鑒,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鑒;借鑒)
5.古今異義
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古義:祖輩、父輩;今義:指父親的父親)
⑵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古義:那實際情況;今義:實際上)
⑶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古義:可以憑借;今義:能愿動詞 表示許可)
⑷可謂智力孤危(古義:智謀和力量;今義: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⑸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古義:先例、舊事;今義 :指真實的或虛構的有人物有情節(jié)的事情)
⑹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這里指房屋建筑結構的樣式;今義: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斗)
⑺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 (經營:古義指搜集、保存、積蓄,這里指金玉珠寶;今義指籌劃、計劃組織。精英:古義指事物的精華部分,今義常比喻各行各業(yè)寶貴的人才)
⑻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古義:可惜/可愛;今義:值得憐憫)
⑼至于顛覆(古義:終究,到……結局。今義:表示另提一事,連詞)
⑽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古:天氣特征;今:一定地區(qū)經過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氣象情況)
4.一詞多義
非兵不利(兵器、武器,名詞)
兵 斯用兵之效也(戰(zhàn)爭,名詞)
而秦兵又至矣(軍隊、名詞)
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舊,形容詞)
故 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所以,因此,連詞)
此言得之(對,說得對,動詞)
得 誠不得已(能夠,動詞)
較秦之所得(得到、獲得,動詞)
亡 諸侯之所以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喪失、丟失,動詞)
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滅亡,動詞)
暴 暴秦之欲無厭(兇暴的,兇惡殘酷的,形容詞)
暴霜露(暴露,動詞,讀暴pù)
終 終繼五國遷滅(終于,副詞)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用到底,堅持到底,動詞)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前“為”意為“治理”,動詞;后“為”是“被”,介詞)
為 至丹以荊卿為計(作為,動詞)
邯鄲為郡(成為,動詞)
始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起初,副詞)
始速禍焉(才,副詞)
向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假使,如果,連詞)
并力西向(對著,這里有“對付”的意思,動詞)
六王畢,四海一(統(tǒng)一,動詞)
一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表示最小的整數(shù),數(shù)詞)
一肌一容(所有的,全部、權,形容詞)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的,結構助詞)
秦人視之(它,指代金玉珍寶)
之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他們,指代“秦人”)
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往,去,動詞)
使 使負棟之柱(讓,動詞)
使六國各愛其人(假使,連詞)
愛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愛,動詞)
使秦復愛六國之人(愛護,動詞)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