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6194  436202  436208  436212  436218  436220  436224  436230  436232  436238  436244  436248  436250  436254  436260  436262  436268  436272  436274  436278  436280  436284  436286  436288  436289  436290  436292  436293  436294  436296  436298  436302  436304  436308  436310  436314  436320  436322  436328  436332  436334  436338  436344  436350  436352  436358  436362  436364  436370  436374  436380  436388  447348 

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們的團支部是一個特別能戰(zhàn)斗的集體,他們在學(xué)習(xí)和工作中總是不甘落后,首當(dāng)其沖,多次受到學(xué)校的表揚!

B.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成定局,你還留在這里干什么?快走人吧! 

C.我國東南各省人杰地靈,那里不但山川秀麗,氣候溫和,物產(chǎn)豐富,而且還誕生了大量的優(yōu)秀人才。

D.世界杯比賽時,比賽所在城市的人多數(shù)都到比賽現(xiàn)場去看球了,居民區(qū)里常常是十室九空!

試題詳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 

①秀麗迷人的清明上河園,近年來因旅游業(yè)的興盛而________鵲起!

②現(xiàn)代化城市需要高雅藝術(shù),而高雅藝術(shù)更需要現(xiàn)代化城市的扶持,這已是無可________的事實!

③大王莊的王小三整日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因此家里一直不________。

A.名聲   質(zhì)疑   富余           B.名聲   置疑   富!

C.聲名   置疑   富!          D.聲名   質(zhì)疑   富余 

試題詳情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春暉   光輝千古   酣暢   含垢忍辱 

B.惶恐   審時度事   發(fā)掘   憤世嫉俗 

C.珍饈   惱羞成怒   守獵   受寵若驚 

D.煥發(fā)   帶時而動   維新   判若鴻溝 

試題詳情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宮.   嘴   魚   類植物   一不振

B.嘮   碰   睡   然長逝   家歡樂 

C.海   榔   相   而不用   發(fā)蒼蒼 

D.覦   見   妝   面面相   航空母 

試題詳情

5.文學(xué)理論,適量點綴

如“有我之境”“無我之境”“以我觀物,萬物皆著我之色彩”“言有盡而意無窮”“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等理性語言要恰當(dāng)?shù)剡\用上,可以使答案顯得厚實,有深度和力度,技高一籌。

[詩歌集萃]

李白(701-762)字太白,涼武昭王九世孫,蜀人。天才奇特,游長安,賀知章見其文曰:“謫仙人也!毖杂谛冢僖,論當(dāng)世事,詔供奉翰林,眷遇甚優(yōu)。因忤楊貴妃,放還。永王迫致之府,起兵,白逃回。坐永王府僚當(dāng)誅。先是嘗救郭子儀,至是子儀請解官以贖。詔長放夜郎,赦還?彤(dāng)涂令李陽冰所。代宗立,以左拾遺召,而白已卒。其詩縱橫變化,凌云百代,所謂天授,非人可及。特天性不羈,故放浪于詩酒間。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注]①天門山:在今安徽當(dāng)涂縣西南,東面博望山,西南梁山,兩山夾峙長江如門,形勢險要。總名天門。②楚江:長江流經(jīng)春秋時楚國疆域的一段。③“兩岸”二句:可以看出詩人是在舟中行進時望天門山,描寫景物極富動態(tài)!叭者叀,指水天相接處。

[鑒賞提示]李白的《天門山》是一首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詩篇,可能是他出蜀漫游時的作品。開頭兩句,詩人以自己奇異的感覺,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壯美的江山勝景圖;末尾兩句則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和悠遠的情趣。全詩意境開闊,層次清晰,形象生動。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wù)哿,春色未曾看?/p>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注]①塞下曲:唐代樂府曲名。②天山: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境內(nèi)。③折柳:即《折楊柳》,古樂府《橫吹曲》的曲調(diào)名。這兩句意思說,只是聽到了笛子吹奏《折楊柳》的曲調(diào),就使人想到楊柳輕揚的春天;但在寒冷的天山腳下,卻看不到春天的景色。④金鼓:以金為飾的戰(zhàn)鼓。⑤直:徑自,一往直前的意思。樓蘭:漢西域部族名,所居故地在今新疆鄯善縣東南一帶。漢武帝時,派遣使者通西域,樓蘭王勾結(jié)匈奴單于,殺漢使者多人。元鳳四年(前77)漢昭帝派平樂監(jiān)傅介子用計殺死樓蘭王,威懾西域。唐代詩歌中,常以“破樓蘭”代指平定邊患。這里指用這個典故,描寫邊防戰(zhàn)士殺敵立功的愿望。

[鑒賞提示]這首詩從描寫艱苦的邊塞生活中,顯示邊防將士不畏艱苦、勇敢共敵的英雄氣概,歌頌他們忠勇為國的高尚品質(zhì),實際也是詩人以身許國政治豪情的反映。前四句極寫邊地的苦寒,以同季節(jié)的內(nèi)地景物相對照。五六句抒寫戰(zhàn)斗生活的緊張,洋溢著樂觀的情緒。最后兩句,才把邊地將士的意志直接表達出來,所向無敵,激昂慷慨。

杜甫(712-770),字子美,出生在洛陽附近的鞏縣,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約從二十歲起,開始了將近十年的漫游生活,飽覽了祖國壯麗的河山,結(jié)識了不少同時代的著名詩人。天寶五年(746),詩人懷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抱負到長安,但進取無門,生活貧困,十年后才獲得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安史之亂叛軍陷長安時,詩人在逃亡途中被俘,脫險后到達肅宗駐地靈武,授官左拾遺,不久即被貶棄官。此后轉(zhuǎn)輾到達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其間一度在四川節(jié)度使嚴武幕府任參謀,階官是檢校工部員外郎。永泰元年(765)詩人離蜀東歸,又因四川兵亂留滯夔州,大歷三年(768)始出峽,漂泊于今湖南、湖北一帶,不幸客死郴州途中。

杜甫一生,經(jīng)歷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轉(zhuǎn)折,他的足跡遍及半個中國,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逐漸接近下層人民群眾。他的作品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寫出了時代的呼聲、人民的要求,以及祖國河山的壯麗,因而為后世稱為“詩史”、“圖經(jīng)”。杜詩以沉郁頓挫著稱,詩人自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明他的創(chuàng)作除了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外,還有深厚的學(xué)習(xí)基礎(chǔ)。詩人絕大部分的作品在藝術(shù)上千錘百煉,精工周密,創(chuàng)作態(tài)度異常嚴謹,堪為后代詩人楷模。杜甫和李白齊名,也稱“李杜”。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在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注]①岳陽樓:在今湖南省岳陽市西門上,下臨洞庭湖,為登覽勝地。②洞庭水:即洞庭湖。③吳楚:指今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等省一帶。坼:裂開。乾坤:天地。這兩句寫洞庭湖浩蕩無際,好像整個天地都在水面上浮動。④無一字:指書信完全斷絕。這兩句說自己長期漂泊,和親朋的書信往來完全斷絕了,年老多病,一路上只有以孤舟為家。⑤戎馬:戰(zhàn)馬,這里借指戰(zhàn)爭。代宗大歷三年(768)八月,吐蕃不斷侵擾靈武、汾州等地,代宗命郭子儀領(lǐng)兵五萬屯奉天防守。

[鑒賞提示]大歷三年(768)春,杜甫從夔州出峽,因兵亂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這年冬,杜甫從公安到了岳陽,這首詩就是登岳陽樓后所作。這時杜甫已五十八歲,既老且病,生活異常窘困,心情很是郁悶。但詩人并沒有停留在個人的不幸遭遇上,而是關(guān)心著國家的命運,并為國家多難而嘆息。詩一開始用極為自然的對偶句抒寫登樓時的歡快心情,接著描寫登樓所見,僅十個字,概括地寫出洞庭湖煙波浩淼的雄偉氣象,意境開朗壯闊。后兩聯(lián)面對茫茫湖水,詩人由抒發(fā)孤凄寂寥的情懷轉(zhuǎn)向憂國傷時,深沉感人。全詩對仗工整,用韻謹嚴,前后映襯,渾然一體。

登   高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   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注]①渚:水中小洲。渚清:指渚邊的江水清澈。飛回:指鳥因風(fēng)急而在天空盤旋。②落木:落葉。蕭蕭:風(fēng)吹樹葉飄落發(fā)出的聲音。③萬里:指遠離故鄉(xiāng)。常作客:指長久客居異鄉(xiāng)。這是引起悲秋的原因。百年:猶言老年。獨登臺:獨自登高眺望。④苦恨:甚恨。繁霜鬢:兩鬢白發(fā)繁多。這兩句說,在艱難的歲月中,日漸衰老,白發(fā)滿頭,令人抱恨不已;窮愁潦倒,本可借酒排遣,但因患病停飲,致使酒杯濁污。當(dāng)時杜甫因患肺病戒酒。⑤客:杜甫自指。萬方多難:指國家內(nèi)憂外患,天災(zāi)人禍,日甚一日。⑥玉壘:在今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其東南新保關(guān),為唐代蜀中通往吐番的要道。這兩句說,錦江一帶盎然的春色,已從天地的邊際來臨,古往今來,風(fēng)云變幻,就像玉壘的浮云一樣。⑦北極:北極星。這里比喻唐王朝。終不改:借北極星在天空固定不變來比喻唐王朝的安全鞏固。廣德元年(761)十月,吐蕃侵入長安,代宗逃往陜州。后來郭子儀等收復(fù)長安。唐王朝轉(zhuǎn)危為安。西山寇盜:指吐蕃統(tǒng)治者。⑧后主:劉禪。劉備死后,劉禪繼位,昏庸無能,寵信宦官,朝政腐敗,終于亡國。這里暗含對代宗的譏刺。祠廟:成都錦官門外有劉備廟,西為武侯祠,東即后主廟。梁甫吟:古樂府篇名!度龂尽な駮ぶT葛亮傳》:“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边@兩句是以登樓所見古跡來抒寫感慨。意思是說,像后主那樣一個亡國之君,還有祠廟,實為可憐,自己在萬方多難之時,只有登樓憑吊感嘆而已。

[鑒賞提示]《登高》是杜甫于大歷二年(767)在夔州時所作。前四句寫登高所見,氣象蒼涼恢廓。后四句抒發(fā)感慨,交織著對國運艱難的關(guān)注,同時對淪落他鄉(xiāng)不勝感傷。這首七律曾被前人譽為“古今七律第一”。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有以下特色:首先是通篇對仗,而首聯(lián)又是當(dāng)句對(“風(fēng)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其次是句法交錯而又相接(前四句是一、三句相接,都是寫所聞;二、四句相接都是寫所見。后四句是五、七句相接,六、八句相接。在意義上是互相緊密聯(lián)系的,因“風(fēng)急”而聞落葉蕭蕭;因“渚清”而放眼滾滾長江;因“悲秋”而勾起“苦恨”;因“多病”而引起“停杯”)。再次是寫景具有巨大的藝術(shù)概括力,且融情于景,渾然一體,有著較強的感人力量。

《登樓》是杜甫在代宗廣德二年(764)春從閬中回到成都時寫的。當(dāng)時吐蕃不斷侵擾,代宗昏聵無能,寵信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人,朝政更加腐敗,因而杜甫以登樓所見,借劉禪任用宦官黃皓導(dǎo)致亡國的歷史教訓(xùn)來抨擊時政,諷諫代宗。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反對宦官專權(quán),希望各民族和睦相處的愿望;也慨嘆自己空懷壯志,流落他鄉(xiāng)。全詩由登高而即景抒情,情景交融,寄慨遙深。

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風(fēng)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注]①去人只數(shù)尺:是說月影靠船很近。②風(fēng)燈:船中檣竿上掛著照夜的燈,有紙罩避風(fēng)。③聯(lián)拳:拳,屈曲。聯(lián)拳指(白鷺)屈曲著身子,三五成群地團聚在沙灘上。④撥剌:魚在水里跳動所發(fā)出的聲音。

[鑒賞提示]這首詩是杜甫流寓巴蜀時期寫的。寫的是夜泊之景。第一句寫一個月夜,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第二句寫舟中檣竿上掛著照夜的燈,在月下燈光顯得沖淡而柔和。第三句寫到江岸上屈身的白鷺。第四句寫船尾魚跳動的聲音。此詩四句分別寫月、燈、鳥、魚,各成一景,確是“一句一絕”。然而,詩人通過遠近推移、動靜相成的手法,使舟內(nèi)舟外、江間陸上、物與物、情與景之間相互關(guān)聯(lián),渾融一體。

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注]①八陣圖:在四川夔州奉節(jié)縣西南七里。八陣圖是在沙灘上聚石成堆,共有八個軍陣圖形,相傳是諸葛亮推演兵陣的遺跡。②功蓋:意思是諸葛亮創(chuàng)立蜀漢,造成魏吳蜀三國鼎立的蓋世功業(yè)。③“遺恨”句:是說劉備急于報吳國殺關(guān)羽之仇,出兵伐吳,破壞了諸葛亮聯(lián)吳伐魏主張;而諸葛亮沒有能夠阻止住,使蜀漢國力受到削弱,所以遺恨!笆А保鞘Р咧。

[鑒賞提示]本詩作于大歷元年(766),杜甫初到夔州憑吊相傳蜀漢諸葛亮所作八陣圖遺跡時作。頭兩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后兩句就“八陣圖”的遺址抒發(fā)感慨。這首詩與其說是在寫諸葛亮的“遺恨”,無寧說是杜甫在為諸葛亮惋惜,并在惋惜中滲透了詩人“傷己垂暮無成”的抑郁情懷。這首詩還具有融議論入詩的特點。而且不是空洞抽象的議論,而是語言生動形象,抒情色彩濃郁的議論。詩人把懷古和述懷融為一體,渾然不分,給人一種此恨綿綿、余意不盡的感覺。

絕句二首(其二)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注]“江碧”二句:江碧鷺白,山青花紅,襯托得奪目耀彩。

[鑒賞提示]本詩作于廣德二年(764),當(dāng)時詩人客寓成都,亟思東歸,因戰(zhàn)亂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的嘆息。全詩寫的是一幅幅濃麗春日的畫面,表面上看似乎是孤立的,但結(jié)以思歸的句子,就把久客思歸,年華虛度的感情突現(xiàn)了出來。此詩的藝術(shù)特點是以樂景寫哀情,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它并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xiāng)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注]①荊門:指荊門山,在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明妃:即王嬙,字昭君,漢元帝時宮女。西晉時避司馬昭諱而改稱明妃。漢元帝竟陵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請示和親,元帝將王嬙嫁給他。漢成帝即位后,王嬙上表求歸,不許,死于匈奴。村:指王嬙生長的鄉(xiāng)村,在今湖北省秭歸縣境內(nèi)。②去:離開。紫臺:紫宮,皇帝怕居的宮殿,這里指漢宮。連:這里是指連姻的意思。朔漠:北方沙漠之地,這里指匈奴所在。青冢:指王昭君墓。向黃昏:指王嬙死后凄涼冷落。③畫圖:漢元帝命畫工畫宮女容貌,按圖之美者召幸。于是宮女多賄賂畫工,獨王嬙不賄,被畫得很丑而沒有召幸。。后匈奴和親,元帝便將王嬙嫁給呼韓邪單于,臨行召見,元帝見她很美,但已悔之無及。省識:察看。春風(fēng)面:指婦女美麗的容貌。環(huán)佩:指婦女環(huán)鐲一類的裝飾物,這里指王嬙。這兩句說,漢元帝只憑圖畫察看宮女的容貌,結(jié)果造成昭君的遺恨,空使她懷念故土,死后魂魄月夜歸來。④胡語:這里指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曲中論:樂曲中所抒發(fā)的感情。相傳王嬙在匈奴作有抒發(fā)怨思的歌曲,以琵琶來表達。

[鑒賞提示]杜甫根據(jù)有關(guān)歷史記載和傳聞,寫了這首詩,揭露了漢元帝的昏庸。首聯(lián)著重描繪昭君故鄉(xiāng)的自然環(huán)境,用一個“赴”字寫出三峽一帶的山嶺勢若奔馳的生動姿態(tài)。隨即感嘆王嬙人逝村存,點出題意。頷聯(lián)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涼。頸聯(lián)一方面揭露漢元帝的昏庸;一方面寫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歸。一個“空”字,以突出昭君遺恨之深,并深寓詩人的同情。末聯(lián)以琵琶樂曲將昭君的怨恨傳之千載,從側(cè)面加強對元帝的批判,以收束全詩。詩寫得含蓄委婉,深沉而耐人尋味。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①岳:高大的山,這里指泰山。在今山東省泰安縣。望岳,近泰山而望,沒有登山,所以題作《望岳》。②岱宗:泰山的別稱。夫:語助詞。齊魯:春秋時的兩個諸侯國,在今山東省境內(nèi)。青未了:泰山青蒼的峰巒,延綿不斷。③造化:天地萬物的主宰者。鐘:聚集。神秀:神奇秀美。陰陽:山之南為陽,山之北為陰。這里指泰山南北明暗不同。割:劃分。④蕩胸:蕩滌心胸。決:裂開。眥:眼眶。決眥,指盡量睜大眼睛去看。⑤會當(dāng):一定要。凌:登、升。覽:看。

[鑒賞提示]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到洛陽應(yīng)進士考試,結(jié)果落第而歸,于是北游齊魯。這首詩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詩人通過近泰山而望的感受,描繪出一幅蒼茫開闊的“泰山圖”。詩中勾畫出泰山磅礴聳峙的氣勢,蒼翠蔥郁的景色,以及“一覽眾山小”的胸襟,表現(xiàn)了詩人熱愛祖國河山和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的情懷。全詩開闊明朗,情調(diào)健康。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

使君高義驅(qū)今古,寥落三年坐劍州。

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侯?

路經(jīng)滟澦雙蓬鬢,天入滄浪一釣舟。

戎馬相逢更何日?春風(fēng)回首仲宣樓。

[注]①使君:指李劍州,當(dāng)時任劍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②文翁:西漢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人。景帝末,為蜀郡守。曾派小吏至長安,就學(xué)于博士。又在成都設(shè)學(xué)校,入學(xué)得免除徭役,并以成績優(yōu)良者為郡縣吏。這些措施對當(dāng)?shù)匚幕陌l(fā)展有所促進。③李廣:西漢名將。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秦安)人。善騎射,在漢文帝、景帝、武帝時為郎、武騎常侍、隴西、北地等郡太守,任右北平太守時,匈奴數(shù)年不敢攻擾,稱之為“飛將軍”。元狩四年(前119)隨大將軍衛(wèi)青攻匈奴,以失道被責(zé),自殺。雖前后與匈奴作戰(zhàn)大小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戰(zhàn)著稱,卻未能封侯。④滟澦:即滟澦灘,在四川奉節(jié)縣東五公里瞿塘峽口,舊時是長江三峽的著名險灘。⑤仲宣樓:是漢末文學(xué)家王粲在荊州避難的地方。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

[鑒賞提示]此詩作于公元763年,前一年,杜甫到過劍州,和李劍州有交往。這年,杜甫曾經(jīng)準(zhǔn)備離蜀東行,寫了這首詩寄給他。詩的前半篇寫李劍州,熱情地歌頌了他“能化俗”的政績,為他的“未封侯”鳴不平。下半篇敘述詩人自己身世之感,離別之情。詩人完全從空際著筆,寫的是意想中的自己“將赴荊南”的情景。

蜀   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注]①蜀相:三國時蜀丞相諸葛亮。②丞相祠堂:武侯祠在成都西南二里。錦官城:古代成都的別稱。柏森森:柏樹長得高大而茂密。③黃鸝:黃鶯。④三顧:三次拜訪。頻煩:多次煩勞。天下計:統(tǒng)一天下的謀略。劉備曾三次往隆中拜訪諸葛亮,商討統(tǒng)一天下的大計。兩朝:指蜀劉備、劉禪父子兩朝。這兩句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事業(yè):早年幫助劉備開創(chuàng)基業(yè),晚年輔佐劉禪,耗盡心血。⑤出師:出兵。諸葛亮為了伐魏,曾六出祁山,公元239年,率兵占五丈原(今陜西省眉縣西南),與司馬懿相峙百余日,八月病死軍中,英雄:這里指追懷諸葛亮的人們。

[鑒賞提示]杜甫在漂泊西南時,寫了不少追懷諸葛亮的詩,這一首是乾元三年(760)寓居成都時所作。當(dāng)時安史之亂尚未平定,杜甫深感朝中無人,希望能有像諸葛亮這樣的政治家來輔佐肅宗,平定叛亂,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局面。詩中明顯地表現(xiàn)了對諸葛亮的贊頌和希望革新朝政的思想。

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的特點是: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環(huán)境的特征,如柏樹森森,碧草萋萋,黃鸝空鳴來渲染寂靜、肅穆的氣氛,把詩人對諸葛亮的懷念表現(xiàn)得十分深沉。二是對諸葛亮的政治活動作概括描寫,勾畫了一個有為的政治家的形象,更激起人們的欽敬。結(jié)尾一聯(lián),更從諸葛亮功業(yè)未遂留給后人懷念之情,表達了對他的贊美。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注]①鄜(fū)州:今陜西省富縣。當(dāng)時杜甫的眷屬寄居在鄜州羌村。閨中:閨中之人,指杜甫妻子。②未解憶長安:這句兼有雙層意思,一是指小兒女無知,還不懂得懷念在長安的父親;二是小兒女不理解母親看月思親的內(nèi)心活動。③香霧:因月夜久立,夜霧降落在帶有香氣的發(fā)鬟上,所以稱“香霧”。云霧:古代婦女梳的環(huán)形發(fā)式。清輝:指月光。玉臂:如玉一般潔白的手臂。這兩句是杜甫設(shè)想妻子長久望月思念自己的情景。④虛幌:掛起的帷幔。虛,空。這句是說,帷幔空懸,親人遠在長安。雙照:指月光照著妻子和自己。這兩句說,什么時候我和你倚著帷?丛,那時你我都不用因分居異地看月相思而流淚不止了。

[鑒賞提示]天寶十五年(756)六月,安祿山攻破潼關(guān),唐玄宗入蜀,肅宗李亨即位于靈武。杜甫把家眷寄居在鄜州,只身前去投奔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擄到長安。由于杜甫當(dāng)時位卑名微,沒有被拘禁,這首詩就是這年八月在長安所作。詩中寫在秋天的月夜里,深切思念家人,但不從正面著筆,而是從側(cè)面寫妻子在月下思念自己,淚流不止的情態(tài)。這樣寫,能很好地表達詩人思家的深厚感情,表現(xiàn)了詩人的匠心。頷聯(lián)以兒女年幼無知,“未解憶長安”來烘托妻子的“獨看”。頸聯(lián)設(shè)想妻子月下久立的情景,進一步映襯妻子思念自己的深情,也是詩人從側(cè)面表達自己的思家之情。末聯(lián)是希望之辭。全詩表達情意曲折有致,構(gòu)思新穎,用詞精工。

天末懷李白

涼風(fēng)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潮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注]①天末:形容邊塞的遙遠,這里指秦州。②君子:指李白。③鴻雁:信使的代稱。上句言盼望來信。秋水與涼風(fēng)呼應(yīng),江湖多風(fēng)波,設(shè)想李白行路艱難。④“文章”二句:我國古代文學(xué)家大都平生坎坷,所以這里說好文章像是跟命運敵對似的。那些山精水怪,喜人經(jīng)過,就可以吞噬飽餐。⑤冤魂:指導(dǎo)屈原的冤魂。汨羅:江名,屈原自沉之處。李白流放夜郎,途經(jīng)洞庭湖等地,所以杜甫設(shè)想他與屈原敘談并作詩投贈。

[鑒賞提示]這首詩是杜甫客居秦州(今甘肅天水)時所作。當(dāng)時李白因永王李璘事而流放夜郎,途中遇赦還至湖南,杜甫因此賦詩懷念他。首聯(lián)以秋風(fēng)起興,急盼摯友音訊。頷聯(lián)表達詩人對友人深沉的懷念。頸聯(lián)表示對友人身世的同情。結(jié)尾遙想李白會向屈原的冤魂傾訴內(nèi)心的憤懣:“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边@首因秋風(fēng)感興而懷念友人的抒情詩,感情十分強烈,但不是奔騰浩蕩、一瀉千里地表達出來,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轉(zhuǎn),縈繞心際。

恨   別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qū)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目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注] ①洛城:指杜甫的故鄉(xiāng)洛陽。四千里:指離家之遠。五六年:指安史之亂之久。②草木變衰:宋玉《九辯》“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边@里指草木的盛衰變易。老:使人老,作動詞用。③“河陽”二句:上元元年三月,唐檢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懷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陽西渚。司徒:指李光弼。幽燕:今河北北部,北京市一帶,是安祿山叛軍的老巢。

[鑒賞提示]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寫的一首七言律詩。詩人于乾元二年(759)春別了故鄉(xiāng)洛陽,返華州司功參軍任所,不久棄官客秦州,寓同谷,至成都,輾轉(zhuǎn)四千里。寫此詩時,距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fā)已五六個年頭。在這幾年中,叛軍鐵蹄蹂躪中原各地,生靈涂炭,血流成河,這是詩人深為憂慮的事。全詩抒發(fā)了流落他鄉(xiāng)的感慨和對故園、骨肉的懷念,表達了詩人希望早日平定叛亂的愛國思想,情真語摯,沉郁頓挫,扣人心弦。

江   漢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fēng)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注] ①乾坤:指天地!八細w客”、“一腐儒”都指詩人自己。②落日:日薄西山的意思,這里比喻暮年。③蘇:復(fù)蘇,有康復(fù)之意。④老馬:詩人自比,用《韓非子·說林上》“老馬識途”的故事。⑤長途:代指驅(qū)馳之力。

[鑒賞提示]大歷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峽,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這時他已五十六歲,北歸無望,生計日蹙。這首詩當(dāng)寫于他飄泊江漢之際。首聯(lián)表現(xiàn)出詩人客滯江漢的窘境。頷聯(lián)通過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明自己雖然遠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卻像孤月一樣的皎潔。頸聯(lián)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詩人積極入世的精神,尾聯(lián)再一次表現(xiàn)了詩人老當(dāng)益壯的情懷。意思是我雖是一個“腐儒”,但心猶壯,病欲蘇,同老馬一樣,并不是沒有一點用處的。全詩抒發(fā)了詩人懷才被棄的不平之氣和報國思用的慷慨情思。

張繼,字懿孫,襄州(今湖北省襄陽縣)人,生卒年不詳。天寶十二年(753)進士,曾參與節(jié)度使幕府,大歷末為檢校祠部員外郎。張繼一生官位不顯,是一個關(guān)心人民生活,敢于正視時代苦難的詩人。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注] ①楓橋: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②江楓:江邊楓樹。漁火:漁人的燈火。對愁眠:指作者懷著羈旅鄉(xiāng)愁睡下。③姑蘇:蘇州的別稱。因蘇州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寺建于南朝梁代,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初詩僧寒山曾在此寺,因而得名。夜半鐘聲:當(dāng)時寺院有半夜打鐘的習(xí)慣,多見于唐代詩人的吟詠。

[鑒賞提示] 這首詩是廣泛傳誦的名篇,在藝術(shù)上很有特色。首句寫霜天夜景,暗指時令屬秋,統(tǒng)攝全詩。接著寫江楓漁火。再由遠及近,寫出了朦朧月光下寒山寺的輪廓,這些是所見。詩人還寫了所聞,月落時的烏啼,寒山寺夜半傳來的鐘聲。于寂靜的景物描繪中,雜以對聲響的描寫,更襯托出秋夜的幽靜。同時這首詩對景物的描繪首尾相應(yīng),以首句的“月落”、“烏啼”,同末句的“夜半”、“鐘聲”相呼應(yīng)。詩中還很講求設(shè)色,把霜、月的明亮和江楓、寺院的暗影交織在一起,又用漁火來烘托霜月冷白,使人感到色彩明麗而不單調(diào)。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官監(jiān)察御史,與柳宗元友善,政治思想亦接近,兩人同因參與王叔文永貞革新運動失敗被貶謫。初貶朗州司馬,后轉(zhuǎn)連、夔、和等州刺史。二十年中有六次來去洞庭。《望洞庭》是他轉(zhuǎn)任和州刺史時寫的,寫出了君山的秀麗。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注]①鏡未磨: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xiàn)了千里洞庭風(fēng)平浪靜的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注]①酬:酬答,因別人贈詩而作詩應(yīng)答。②巴山楚水:泛指四川、湖廣一帶。劉禹錫被貶到今湖南、安徽、四川等省做地方官。二十三年:劉禹錫于唐順宗永貞元年(805)九月被貶,到唐敬宗寶歷二年(826)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棄置:指被貶謫。③懷舊:懷念老朋友。聞笛賦:指晉向秀所作《思舊賦》。這里指為了懷念被貶被害的朋友。翻似:倒好像。爛柯人:據(jù)《述異記》載,晉代王質(zhì)入山砍柴,遇見兩個童子下棋,便停下來觀看,棋還沒有終局,見斧柄已爛,回到鄉(xiāng)里,已過了百年,同時人都已死去。用這個典故,是表達人世滄桑之感。這兩句說,懷念故友,只能空吟《思舊賦》;回到故鄉(xiāng),就像那傳說中的爛柯人。④側(cè)畔:旁邊。千帆:形容過往船只很多。病樹:指枯朽的樹。萬木春:指萬木欣欣向榮,生機勃發(fā)。這兩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擊,眼看著世人紛紛得意,正奔赴在仕途上。⑤君:指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醉后贈劉二十八使君》。長:振作,增長。

[鑒賞提示]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罷和州刺史北歸洛陽,在揚州遇到白居易。在飲宴中,白居易寫了《醉后贈劉二十八君》,對劉禹錫長期被貶的遭遇表示同情,劉禹錫寫了這首詩來答謝他。這是一首政治抒情詩,是詩人借對白居易的酬答,抒發(fā)長期被貶的激憤,表示了要堅持理想和寄希望于未來的信念。詩一開始就直抒胸臆,表達被貶遠方的憤懣。接著抒寫對同時被貶的舊友的懷念,以及人事滄桑之感。第三聯(lián)表達的思想感情頗為曲折復(fù)雜。針對白居易的同情和嘆惋,詩人吟出了“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嘆息,說自己已如“沉舟”、“病樹”,只好看著別人紛紛在仕途上奔忙,不必為自己的的“寂寞”、“蹉跎”介懷,以此來寬慰白居易。其實詩人是不甘心沉寂的,所以在最后一聯(lián)中,詩人明確表白自己還要振作精神,積極進取。

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注]①竹枝詞:是巴、渝一帶的民歌,唱時,吹短笛,擊鼓應(yīng)節(jié)。歌者邊舞邊唱,音調(diào)宛轉(zhuǎn)動人。②晴:與“情”同音,是雙關(guān)隱語!盁o晴”“有晴”隱喻著“無情”“有情”!暗朗菬o晴卻有晴”,表面上是“東邊日出西邊雨”的說明,實際卻是以“東邊日出西邊雨”來比喻“道是無情卻有情”。道是:說是。

[鑒賞提示]這是用民歌體寫的戀歌。用雙關(guān)隱語來表達愛情,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這首詩由于它運用雙關(guān)隱語的巧妙,常被人們所稱引。從前兩句詩意看,大概女方在楊柳飄拂,波平浪靜的江邊行船,聽到岸上愛戀她的青年男子在對她唱歌言情,后兩句是寫女方對男方歌辭中所獲得的印象,同時關(guān)合著景物描寫。這是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依調(diào)填詞的摹擬民間情歌的作品。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注]①烏衣巷:是當(dāng)時金陵城中的一條街,位于秦淮河之南,與朱雀橋相近。三國時吳國曾在此設(shè)軍營,士兵多穿黑衣,所以稱為烏衣巷。東晉時王導(dǎo)、謝安等豪門世族多聚居在這里。②朱雀橋:六朝時金陵朱雀橋門外橫跨秦淮河的大橋。這兩句說,曾經(jīng)煊赫一時的王、謝兩家居住的地方,如今是雜草叢生,野花點點,夕陽斜照,一片荒涼。③王謝:指東晉時兩家最大的士族。尋常:平常。這兩句說,春天燕子照舊飛來,它們昔日是出入在王、謝兩家華堂里的,如今卻飛入普通百姓家中,王、謝顯赫的家族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

[鑒賞提示]《烏衣巷》是劉禹錫《金陵五題》的第二首,也是詩人憑吊金陵歷史遺跡后抒發(fā)的今昔之感。它借描繪朱雀橋、烏衣巷的變化,暗喻那些炙手可熱的官僚和宦官集團,雖然權(quán)勢盛極一時,但也會像昔日的王導(dǎo)、謝安及其家族一樣衰敗淪亡。全詩意境深邃,寓意深刻。

蜀先主廟

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業(yè)復(fù)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

凄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

[注]①蜀先主:指劉備,劉備創(chuàng)立蜀漢。先主廟在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縣東)。②“勢分”二句:劉備起自微細,在漢末亂世之中,轉(zhuǎn)戰(zhàn)南北,幾經(jīng)顛撲,才形成了與曹操、孫權(quán)三分天下之勢,是很不容易的。“五銖錢”是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鑄行的一種錢幣,后來王莽代漢時將它罷廢。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又恢復(fù)了五銖錢。此詩題下詩人自注:“漢末童謠:‘黃牛白腹,五銖當(dāng)復(fù)’!边@是借錢幣為說,暗喻劉備振興漢室的勃勃雄心。③“得相”二句:劉備三顧茅廬,得諸葛亮輔佐,建立了蜀國。象賢:學(xué)習(xí)先祖的賢才。象,效法。說后主劉禪不能效法先人賢德,狎近小人,愚昧軟弱,致使蜀國基業(yè)被他葬送。

[鑒賞提示]這首詩是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所作。首頷二聯(lián),從先主廟堂寫起,頌揚了劉備的功業(yè)。頸聯(lián)對劉備功業(yè)不能卒成為之嘆惜。末聯(lián)感嘆后主的不肖。滲透著對于劉備身后事業(yè)消亡的無限嗟悼之情。

秋   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去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注]①“自古”句:自宋玉《九辨》“悲哉秋之為氣也”開始,寫悲秋的人不可勝數(shù)。②“晴空”二句:《詩經(jīng)·小雅·鶴鳴》:“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痹娂慈∑湟。秋高氣爽,碧空如洗,一鶴沖霄,氣概昂揚。

[鑒賞提示]《秋詞》是作者被貶朗州后寫的。歷代詩人描寫秋景,大都離不開蕭瑟空虛、冷落荒涼的感傷情調(diào),此詩卻一反常調(diào),熱情贊頌秋天的美好,把它寫得極富詩意。詩一開始就否定古來的悲秋觀念,認為秋日勝過生氣盎然的春天,表現(xiàn)了一種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接著,抓住一鶴凌云這一事物進行描繪,展現(xiàn)了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云飄浮的開闊景象。在這樣的氛圍中,詩人馳騁想象,自己的“詩情”也隨著凌空的白鶴而飛到“碧霄”。全詩立意新穎,意境開闊,情調(diào)高昂。

始聞秋風(fēng)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①。

五夜颼飗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②。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③。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④。

[注]①黃菊:黃花,這里借指深秋時節(jié)。君:是秋風(fēng)稱作者。玄蟬:黑色的知了。我:秋風(fēng)自稱。卻:返。這兩句說,去年菊花開的時候和你分別,現(xiàn)在聽到秋蟬鳴叫時我返回了。②五夜:五更時分。五更是天將亮的的時候。颼飗:風(fēng)聲。這里指天亮前秋風(fēng)帶來的寒意。顏狀:容貌。這兩句說,五更天的秋風(fēng)把我驚醒一年容貌的變化從鏡子中反映出來。③邊:邊塞。馬思邊草:用戰(zhàn)馬在秋風(fēng)中想食邊塞的野草來比喻自己想馳騁疆場。拳毛:卷曲的馬毛。雕:一種能捕捉小動物的猛禽。青云:指秋天晴朗的天空。睡眼:指雕在棲息時閉眼欲睡的情態(tài)。這里用大雕想奮飛搏擊來比喻自己積極進取的精神。④肅清:指秋高氣爽,萬里無云的晴空。堪:可。這兩句說,在這秋高氣爽的時候,正好登高遠眺,因為思念你,我?guī)Р〉巧细吲_。這一聯(lián)是作者對秋風(fēng)而言。

[鑒賞提示]這首詩是劉禹錫晚年的作品,是一首因秋風(fēng)而寄意的抒情詩。和詩人其他詠秋的詩篇一樣,贊頌了大好秋光,表現(xiàn)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榜R思邊草拳毛動,雕盼青云睡眼開”,集中地抒發(fā)了詩人不服老,還想為國立功的昂揚斗志和進取的豪情。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卦(今陜西渭南縣)人,初為諫官,因強鯁敢言,遭到貶斥。后為蘇、杭等州刺史,所在都有政績建樹,受到當(dāng)?shù)匕傩蘸迷u。官至太子賓客、太子少傅。白居易是繼李白、杜甫后的重要詩人,他的作品的精華主要集中在“唯歌生民病”的《新樂府》里,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等亦為后世傳誦,一些抒情寫景的小詩,也寫得流利、優(yōu)美。但晚年祟尚佛學(xué),思想上轉(zhuǎn)向消極,作品也就失去了光彩。

夜   雪

已訝衾枕冷,復(fù)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p>

夜   雨

早蛩啼復(fù)歇,殘燈滅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

[注]蛩:蟋蟀。

[鑒賞提示]白居易的這兩首小詩,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tài)的描摹,初看簡直毫不起眼,但細細品味,便會發(fā)現(xiàn)它凝重古樸,清新淡雅,詩意含蓄、韻味悠長。它們是在詩人謫居江州時寫的。

《夜雪》中“時聞”既顯示了雪夜的寂靜,又突出了詩人的思緒萬千,難以入寐,徹夜無眠。用“訝”與“冷”,表明氣溫急劇下降,感知不同往常,使人感到驚訝,并暗示夜間下了一場大雪,緊扣題目。

《夜雨》既透露了詩人孤寂的心情和零落之苦,也寫出詩人的夜深難寐。其后兩句,隔著窗戶憑著聽覺得知夜雨降臨。由身聞其聲到如見其形,如臨其境,將夜雨描寫得淋漓盡致。

兩首詩形式一樣,均為五絕,對仗工整,用物比較;著眼點一致,皆是憑著主觀直覺去發(fā)現(xiàn)描寫,從屋內(nèi)寫外景,曲折有致;情調(diào)相同,夜深人靜,萬籟俱寂,詩人孤獨寂寞,夜不成眠。

楊柳枝詞

一樹春風(fēng)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

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楊   花

吳融

不斗秾華不占紅,自飛晴野雪蒙蒙。

百花長恨風(fēng)吹落,惟有楊花獨愛風(fēng)。

李商隱

曾逐東風(fēng)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青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注]①永豐:洛陽附近的一個地方。②秾華:盛開的花朵。③拂舞筵:拂,輕輕掠過。是說春日細長低垂的柳枝隨風(fēng)飄揚,像是舞女在筵席上飄然的舞姿。④樂游苑:又稱樂游原。長安東南名勝,地勢很高,可俯瞰長安全城,是當(dāng)時士女節(jié)日游賞之處。斷腸天:指繁花似錦的春日,“斷腸”即銷魂。指花的色香使人心醉神搖。⑤清秋:說秋色已深,環(huán)境更加凄涼。

[鑒賞提示]白居易于武宗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后寓居洛陽,直至?xí)曜。此詩約作于會昌三年至五年之間。此詩前兩句寫柳的風(fēng)姿可愛,后兩句抒發(fā)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時期,由于朋黨斗爭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擠,詩人抒發(fā)的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實際上就是對當(dāng)時政治腐敗、人才埋沒的感慨。此詩將詠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著一絲痕跡,明白曉暢,有如民歌。

吳融,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唐昭宗時在朝任職,一度受牽累罷官,流寓荊南。晚唐詩人中,吳融作為溫(庭筠)、李(商隱)詩風(fēng)的追隨者,其最大特色在于將溫、李的縟麗溫馨引向了凄冷清疏的一路。他的《楊花》,前兩句描寫楊柳可愛的風(fēng)姿以及不與百花爭春的品格。后兩句托物言志,通過與百花的比較,贊美了楊花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李商隱的《柳》大致寫于大中五年(851)。詩人借詠柳自傷遲暮,傾訴隱衷。先寫春日之柳、春風(fēng)蕩漾,百花爭艷,樂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紅裙飄轉(zhuǎn),綠袖翻飛,碧綠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下面兩句卻陡然一轉(zhuǎn),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陽照著柳枝,秋蟬貼在樹上哀鳴,一派蕭殺、凄涼的環(huán)境。詩中經(jīng)歷今昔榮枯懸殊變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動寫照。

杭州春望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①。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②。

紅袖織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③。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④。

[注]①望海樓:作者原注:“城東樓名望海樓!睎|樓在鳳凰山上,離州衙不遠,是白居易喜愛的去處。護江堤:杭州東南錢塘江岸筑以防備海潮的長堤。②伍員廟:杭州城內(nèi)吳山(又稱胥山、城隍山)上有“伍員廟”。伍員,字子胥,春秋時楚國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殺害,輾轉(zhuǎn)逃到吳國,幫助吳國先后打敗了楚國、越國,后因勸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并停止伐齊而被疏遠,最后被殺害。蘇。耗淆R時錢塘名妓蘇小小。“蘇小家”指歌妓舞女所居住的秦樓楚館。③紅袖:指織綾女子。柿蒂:指綾的花紋。青旗:代指酒店。梨花:語意雙關(guān)。作者原注:“其俗,釀酒趁梨花時熟,號為‘梨花春’!雹芎拢褐腹律剿。西南路:指由斷橋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長堤,即白沙堤(簡稱白堤)。

[鑒賞提示]此詩為長慶三年(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作。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征的景物,熔鑄在一篇之中,就像用五色彩筆,畫出一幅《杭州春望圖》,畫面以春柳、春草、春樹及江水、湖水的翠綠為主色,又以梨花、紅裙、彩綾、酒旗加以點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間,把杭州的春光裝點得美麗無比,散發(fā)著濃郁的春意。詩在寫法上,由城外之東南,寫到城內(nèi),然后又寫到西湖,遠近結(jié)合,錯落有致而又次序井然。同時,又將寫景同詠古,攝自然之景同記風(fēng)物人情結(jié)合起來,使景物更加豐富多彩,富有詩味,洋溢著詩人抑止不住的贊美之情。

常建,長安(今西安市)人。公元727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曾任盱眙尉。一生仕途不得志,常游覽名山勝景以自誤。他的詩以田園、山水為主要題材,風(fēng)格近似王維、

孟浩然一派。他善于運用凝煉簡潔的筆觸,表達出清寂幽深的意境,詩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懷。

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月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注]破山寺:即興福寺,在江蘇常熟縣虞山北麓。禪院:指寺院。 "竹徑"二句:此二句系千古名句,常被后人引用。意思是穿過寺中竹叢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發(fā)現(xiàn)唱經(jīng)禮佛的禪房就在后院花叢樹林深處!吧焦狻倍洌荷焦馐挂傍B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們心中的雜念消除凈盡。萬籟:指一切聲響。鐘磬:寺院中誦經(jīng)、齋供的信號,動用鐘,止用磬。

[鑒賞提示]這首詩記在破山寺后禪院的所見所聞。筆調(diào)古樸,描寫省凈,興象深微,意境渾融,藝術(shù)上相當(dāng)完整,是盛唐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讀后有使人身臨其境之感。

元稹 (779一831),字微之,河南河內(nèi)(今洛陽市)人,十五歲明經(jīng)及第,元和初對策第一,任左拾遺,以遇事敢言著稱,后任監(jiān)察御史,因反對權(quán)臣宦官遭到貶謫。但晚年依附宦官,獲致高官顯爵,為輿論所輕。元稹和白居易是唐代新樂府運動的提倡者,對詩歌理論和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有重大貢獻,并稱 “元白”。

菊    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注]秋叢:叢叢的秋菊。陶家:陶淵明的家。東晉陶淵明最愛菊花,家中遍植菊花!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他的名句。

[鑒賞提示] 菊花,不像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贊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zhì),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他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fā)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fā),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第一句寫叢叢秋菊圍著房舍,仿佛是陶淵明的家;第二句表現(xiàn)了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三、四兩句由描寫轉(zhuǎn)入議論,寫詩人自己偏愛菊花的原因。全詩用語平易,沒有刻意求工,卻含意雋永,極富藝術(shù)感染力。

孟郊 (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 (今浙江德清縣)人,年四十六始中進士,做過溧陽尉等小官,一生窮愁潦倒。孟郊和同時的賈島都以“苦吟”著稱,孟郊說 “夜吟曉不休,苦吟鬼神驚”,賈島說“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可見“苦吟”到了何等程度。又因他們的作品中都用意刻劃窮愁之狀,饑寒之態(tài),所以歷來又有“郊寒島瘦”之說。孟郊語言樸素,感情深摯。

登科后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注]齷齪:指處境之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謹局促,與今北方方言“窩囊”義近。放蕩:意謂自由自在,無所拘束,與“曠蕩”“放達”義近。但不同于現(xiàn)代的“放浪”的意思。

[鑒賞提示]這首詩當(dāng)寫于他四十六歲進士及第那年,他自以為從此可以別開新生面,風(fēng)云際合,龍騰虎躍一番了,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寫成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詩。詩中給后人留下了“春風(fēng)得意”與“走馬看花”兩個成語而更為人們所熟知!褒}齪”,指處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謹局促,“放蕩”,意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里無貶義!拔羧铡本浜汀敖癯本鋵Ρ,突出詩人進士及第時覺得一下子超脫苦海,登上歡樂之巔的狂喜之情。“春風(fēng)”兩句是神來之筆,情與景會,意到筆至,將詩人策馬奔馳在春花爛漫的長安大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繪得極其生動鮮明。全詩狂喜之情迸奔而出,一瀉無余,于直率中顯出明朗暢的風(fēng)格。

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歲暮到家

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

[注]寸草心:比喻兒女的心力像小草那樣微弱。三春暉:比喻慈母對兒女的恩情像春天的太陽光對植物起的偉大作用。這兩句說,誰能說短短的小草能夠報答得了陽光的偉大恩情呢?(意思是說:誰能說我這樣一個無用的兒子能夠報答得了慈母的深恩呢?)及辰:及時。低回:徘徊。

[鑒賞提示]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游子吟》這首詩是作者把母親接到溧陽(現(xiàn)在屬江蘇省)時作的。游子是出門在外的人。詩中親切而真摯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shù)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歲暮到家》寫的是蔣士銓與其母親經(jīng)過遠別而團圓時那種驚喜與傷感交加的真實場景。乾隆十一年(即蔣士銓二十二歲那年)春,蔣士銓出游,登匡廬及饒、贛諸山,還鉛山應(yīng)童子試,又過廬陵、撫州、建昌等地,風(fēng)塵仆仆,于歲暮趕回江西居地鄱陽。詩中著意表現(xiàn)的母子之情,并沒有停留在單純、抽象的敘寫上。而是借助衣物、語言、行為和心理活動等使之具體化、形象化。

賈島(779-843)字閬仙,范陽(今北京市附近)人。早年出家做和尚,法名無本,后因詩成名,還俗應(yīng)進士試,曾官長江主簿。賈島以窮愁苦吟著稱,與孟郊齊名,但作品中多抒寫個人感受,缺少社會內(nèi)容。賈島作詩雖刻意推敲,但他擯棄奇崛、濃艷,追求平淡、樸素,很少用典,更不用華麗的詞藻,所以韓愈稱他“往造平淡”。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注]“鳥宿”一聯(lián):這兩句有個傳說,據(jù)《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下九行《劉公嘉話》:島初赴舉京師,一日,于驢上得句云:鼻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始欲作推字,又欲著敲字,練之未定,遂于驢上吟哦,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時韓愈吏部權(quán)京兆,島不覺沖至第三節(jié),左右擁至尹前,島具對新得詩句云云。韓立馬良久,謂島曰:“作‘敲’字佳矣!焙笫浪旆Q斟酌字句、反復(fù)考慮為“推敲”。云根:古人認為云“觸石而出”,故稱石為云根。

[鑒賞提示] 這首詩抒寫了作者走訪友人李凝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表現(xiàn)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題李凝幽居”中“題”字的意思是“寫”,“幽居”的意思是僻靜的居處!伴e居”句中“少鄰并”的意思是說缺少鄰居作伴!吧谩本渲械摹扒谩,傳說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詞即來源于此!坝钠凇本渲械摹坝钠凇敝笟w隱的約定,“不負言”表示不違背諾言。第一聯(lián)用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了李凝居處的環(huán)境,并暗示出他隱者的身份!吧迷孪麻T”句以響襯靜,與名句“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首聯(lián)重在敘事、描寫,尾聯(lián)明確寫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全詩所寫之事雖然不大,感情也無跌宕,但由于注重?zé)捵,故讀來回味無窮。

訪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注]隱者:隱士。唐朝有的隱士,借隱居以博取聲名,希圖朝廷或地方官召用。作者在這里寫的隱士,是不慕榮利的真隱士,點明他在深山采藥,顯得他品格高尚,為作者所仰慕。松下:指隱者居處!把浴毕露际峭拥拇鹪~。

[鑒賞提示]賈島是以“推敲”兩字出名的苦吟詩人。一般認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實他的“推敲”不僅著眼于錘字煉句,在謀篇構(gòu)思方面也是同樣煞費苦心的。此詩就是一個例證。

   這首詩的特點是寓問于答,采用以答包含問句的手法,把問句省略了,這樣就顯得極為簡練。其次,這首詩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見深沉。

韓愈 (768一824),字退之,南陽(今河南孟縣)人,歷官兵部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曾因上書極論宮市害民,被貶為陽山令;又以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韓愈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和柳宗元首先舉起古文運動的旗幟,反對當(dāng)時已失去生命力的駢文,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春    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注]芳華:芬芳的鮮花。

[鑒賞提示] 韓愈的詩歌,風(fēng)格多樣,俊偉奇崛,形象鮮明,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流派。這首小詩,構(gòu)思新巧,獨具風(fēng)采。初春時節(jié),雪花飛舞,本來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的原因,可是,詩人偏說白雪是因為嫌春色來得太遲,才 “故穿庭樹”紛飛而來。這種翻因為果的寫法,增加了詩的意趣。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贈劉景文

蘇  軾

荷盡已無攀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注]水部張十八員外:即張籍。“天街”二句:寫長安早春景色,具有“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的筆力!疤旖帧,長安朱雀門外的大道!八帧,酥油。指天街小雨后的滋潤!敖鼌s無”,春草初從枯草根中萌生,遠望已具綠意,逼近反無所睹!白钍恰倍洌涸娙艘詾樵绱壕吧h勝晚春滿城煙柳。“絕勝”,遠遠超過。劉景文:劉季孫,字景文,工詩,時任兩浙兵馬都監(jiān),駐杭州。擎雨蓋:指荷葉。最是:一作“正是”。

[鑒賞提示]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作于長慶三年(823)以其觀察深微,筆觸細密,為后世所傳誦。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把這首詩和蘇軾的初冬詩《贈劉景文》并提,認為“二詩意思頗同而詞殊,皆曲盡其妙”。它詠嘆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詩的風(fēng)格清新自然,看似平淡,實則絕不平淡。

蘇軾的《贈劉景文》,是在元佑五年 (1090)蘇軾在杭州任知州時作的。《苕溪漁隱叢話》說此詩詠初冬景致,“曲盡其妙”。詩雖為贈劉景文而作,所詠卻是初冬景物,了無一字涉及

劉氏本人的道德文章。這似乎不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但實際上,作者的高明之處正在于將對劉氏品格和節(jié)操的稱頌,不著痕跡地糅合在對初冬景物的描寫中。因為在作者看來,一年中最美好的風(fēng)光,莫過于橙黃橘綠的初冬景色。而橘樹和松柏一樣,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堅貞的節(jié)操。因此如果以情韻與理趣來看,蘇詩卻似略勝一籌于韓詩。

答張十一

山凈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

筼筜競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

未報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詩罷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

[注]張十一:名署,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與韓愈同為監(jiān)察御史,一起被貶,張署做彬州臨武令時曾有詩贈韓愈,詩云:“九疑峰畔二江前,戀闕思鄉(xiāng)日抵年。白簡趨朝曾并命,蒼梧左宦一聯(lián)翩。鮫人遠泛漁舟火,鵬鳥閑飛露里天。渙汗幾時流率土,扁舟西下共歸田”。韓愈寫此詩作答。筼筜:是一種粗大的竹子。躑躅即羊躑躅,開紅黃色的花,生在山谷間,二月花開時,耀眼如火,月余不歇。炎瘴:南方山林中的濕熱空氣。古人認為是傳染瘧疾、瘟疫的病源。斗:同“陡",是頓時的意思。霜毛:鬢發(fā)。

[鑒賞提示]韓愈一生中兩次遭貶,《答張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貶到廣東陽山后的第二年春天寫的,詩的前半段寫景抒情。第一、二句勾勒了陽山地區(qū)的全景,春山明凈,春江空闊,人煙稀少,荒僻冷落,這寫的是遠景。第二聯(lián)寫的是近景,嫩筍爭相滋生,羊躑躅隨處開放。詩的下半段敘事抒情。第三聯(lián)說皇帝的深恩我尚未報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熱的瘴氣中虛度余生而已。第四聯(lián)寫得曲折迂回,詩人沒有正面寫自己如何憂愁,卻說讀了張署來詩后鬢發(fā)頓時白了一半,這就把激憤的感情不自覺地在字里行間透露出來,使人感受到那股被壓抑著的感情的潛流,讀來為之感動,令人回味。這首詩的特點是含蓄深沉。

柳宗元 (773-819),字子厚,河?xùn)| (今山西永濟縣)人,貞元末,王叔文等執(zhí)政,倡導(dǎo)政治改革,柳宗元是革新運動的中堅成員,不久改革失敗,王叔文被殺,有關(guān)人員紛紛遭貶,柳宗元亦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后改官柳州刺史,死于柳州。他和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主要倡導(dǎo)者。柳宗元的詩文,大多為他進步的政治觀點服務(wù),揭露黑暗,同情人民,思想價值比較高。

江    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翕,獨釣寒江雪

羅   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注]“千山”二句:寫大雪中宿鳥不飛,行人絕跡!肮轮邸倍洌涸谶@嚴寒的環(huán)境中,寫漁翁的獨釣,透露出作者處境的嚴酷,心情的孤寂。“長安”二句:《錄異傳》:“漢時大雪,地丈余,洛陽令身出案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戶,問何以不出? ”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千人!

[鑒賞提示]《江雪》作于永州。詩中運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選擇千山萬徑、人鳥絕跡這種最能表現(xiàn)山野嚴寒的典型景物,描繪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圖景。接著勾畫獨釣寒江的漁翁形象,借以表達作者在遭受打擊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緒。

   羅隱(833-909),字昭諫,自號江東子,新城(今浙江富陽市)人,因不滿時政,詩文多寓諷刺,觸怒統(tǒng)治者,曾十余次投考進士落第,晚年投吳越王錢繆,做過錢塘令等官。羅

隱的詩歌,多方面揭露了唐王朝末世的黑暗,真切感人,不少詩句后來成為諺語!堆,題目是“雪”,詩卻非詠雪,而是發(fā)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議論。詩人感到憎惡和憤慨的是,那些飽暖無憂的達官貴人們,本與貧者沒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語言,卻偏偏要裝出一副對豐年最關(guān)心、對貧者最關(guān)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豐年瑞雪”這個話題,巧妙地作了一點反面文章!盀槿鸩灰硕唷,大雪對城市貧民仍是災(zāi)難。

兩首詩都運用了鋪墊手法:柳詩以雪境作背景鋪墊,突出雪中之人斗寒傲雪的精神;羅詩以“雪中貧者”作鋪墊,使“為瑞不宜多”的議論言之有據(jù)。兩詩語言特色:柳詩精雕細琢,極度夸張、概括;羅詩簡約、通俗、平實。

別舍弟宗一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注]宗一:柳宗一,作者的堂弟。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一從柳州赴江陵,作者寫此詩送別。零落殘魂:此指因長期貶謫生活的折磨,詩人的心靈深受創(chuàng)傷。黯然:形容別時心情暗淡傷感的樣子。雙垂別淚:兩人一同掉下傷別的眼淚。越江:即粵江,珠江的別稱。因廣東、廣西同屬百粵之地,故此用指柳江,點明分別的地點。一身:孤單一人。去國:離開國都長安。六千里:指從長安至柳州有六千多里遠。萬死:指再也沒希望活著回去了。投荒:指被貶到當(dāng)時還沒有開發(fā)的荒涼偏僻的柳州。十二年:作者自貞元“十一年(805)十一月被貶至永州以來,到再貶至柳州寫作此詩時,恰好是十二個年頭。桂嶺: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賀縣東北,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嶺。瘴:瘴氣,南方山林中蒸騰的濕熱空氣,受了瘴氣的侵襲就會得病。水如天:水像天一樣碧藍,一樣無邊無際。荊門:山名,在湖北宣都縣西北長江南岸。郢:戰(zhàn)國時楚國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縣附近。

[鑒賞提示]這首送別詩,寄寓著作者被貶以來的悲憤,字里行間流露出強烈的不滿情緒,首聯(lián)點明送別的時間和地點,抒發(fā)惆悵的情懷,二聯(lián)概括地敘述被貶的時間之久和地域的偏遠及孤苦悲慘的遭遇,激憤之情溢于紙上。三聯(lián)上句寫作者所在地的惡劣環(huán)境,下句設(shè)想宗一赴江陵途中將要見到的開闊景象,點明一留一去,此聯(lián)是景語,也是情語,采用了比興手法把詩人和行人的境遇加以渲染和對照。末聯(lián)是說分別之后,將會經(jīng)常夢到宗一所居江陵一帶的煙樹。這是以委婉的措辭,表達對宗一別后的殷切思念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

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

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xué)荊州利木奴。

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yǎng)老夫。

[注]黃柑:司馬相如《上林賦》郭璞注:“黃甘,橘屬而味精!被蕵洌洪贅。《橘頌》:“后皇嘉樹,橘徠服兮!背停褐盖。不學(xué)荊州利木奴:不學(xué)三國時丹陽太守李衡通過種橘來發(fā)家致富,給子孫留點財產(chǎn)的做法。噴雪:形容柑樹開花。垂珠:形容累累碩果。

[鑒賞提示]這首詩寫于柳宗元被貶柳州時期,詩的內(nèi)容是抒發(fā)種柑樹的感想。開頭二句敘述自己親手種植柑樹,并且已經(jīng)生長繁盛。三、四句通過兩個含意相反的典故,表達了自己復(fù)雜的思想感情。五、六句說詩人從幼小的柑樹,遠想到它的開花結(jié)果。最后兩句說,將來能夠親眼看到柑橘長大成林,能以自己親手種出的柑橘來養(yǎng)老,這何嘗不是一種樂趣!這首詩表面看來詩人都在說種柑樹,實際上是抒發(fā)了詩人被貶的抑郁心情。不過整首詩的整個語調(diào)都是平緩的,而在平緩的語調(diào)后面,卻隱藏著詩人一顆不平靜的心。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剌史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fēng)亂颶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

[注]柳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汀州:福建省長汀縣。封州:今廣東封川縣。連州:廣東連縣。接大荒:指登樓遠眺,視線連接荒僻遙遠的地方。海天愁思:愁思如海深天闊。茫茫:漫無邊際。颶(zh6n):吹動。芙蓉:指荷花。薜荔:一種緣墻牽藤常綠蔓生的香草。重遮:層層遮蔽。江:指柳江。九:形容多數(shù)。回腸:曲結(jié)的愁腸。共來:指與作者一道貶到南方來的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等人。百粵:泛指五嶺以南的少數(shù)民族。文身:在身上刺花紋,古代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一種習(xí)俗。猶自:仍然。滯:停滯,淹留。音書滯一鄉(xiāng):指各阻一方。音信隔絕,懷念之情,難以通達。

[鑒賞提示]柳宗元等人被貶永州司馬十年,于元和十年(815)召回長安,又遭打擊,出任柳州刺史。柳宗元到柳州,韓泰到漳州,韓曄到汀州。陳諫到封州,劉禹錫到連州。柳宗元初到任所,寫了這首政治抒情詩,寄給再次被貶的朋友們。詩從“愁”字著筆,層層下翻。首聯(lián)寫登樓縱目,愁思深曠,寄寓著對友人深切的懷念,點明題意。二聯(lián)寫近看盛夏景物,有感于花草被風(fēng)雨摧殘,牽動愁腸。三聯(lián)寫遠望友人所在之地,嶺樹重遮,江流阻隔,加深了愁懷。末聯(lián)感嘆音信難通,以被貶萬里荒僻之地而愁怨作結(jié)。全詩用比興手法、表達對友人的深切懷念,寄托情懷。

丹陽送韋參軍

嚴  維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注]“丹陽”句:丹陽,江蘇省南部一個縣城。郭,外城。“日晚”二句:由于思念,站在江邊長時間的遙望著,秋日黃昏,江面上寒鴉點點,可是,就連

試題詳情

4.知人論世,評出特點

試題詳情

3.品評技巧,品味語言

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借助各種藝術(shù)手法來表現(xiàn),答題時一定要根據(jù)要求,抓住詩歌本身特點,把握其藝術(shù)技巧。

試題詳情

2.分點答題,點后例證

試題詳情

1.就詩論詩,不枝不蔓

高考是初步鑒賞,強調(diào)對詩歌本身特點進行思考作答,無需引經(jīng)據(jù)典,用它作品比較。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