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們的團支部是一個特別能戰(zhàn)斗的集體,他們在學(xué)習(xí)和工作中總是不甘落后,首當(dāng)其沖,多次受到學(xué)校的表揚!
B.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成定局,你還留在這里干什么?快走人吧!
C.我國東南各省人杰地靈,那里不但山川秀麗,氣候溫和,物產(chǎn)豐富,而且還誕生了大量的優(yōu)秀人才。
D.世界杯比賽時,比賽所在城市的人多數(shù)都到比賽現(xiàn)場去看球了,居民區(qū)里常常是十室九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
①秀麗迷人的清明上河園,近年來因旅游業(yè)的興盛而________鵲起!
②現(xiàn)代化城市需要高雅藝術(shù),而高雅藝術(shù)更需要現(xiàn)代化城市的扶持,這已是無可________的事實!
③大王莊的王小三整日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因此家里一直不________。
A.名聲 質(zhì)疑 富余 B.名聲 置疑 富!
C.聲名 置疑 富! D.聲名 質(zhì)疑 富余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春暉 光輝千古 酣暢 含垢忍辱
B.惶恐 審時度事 發(fā)掘 憤世嫉俗
C.珍饈 惱羞成怒 守獵 受寵若驚
D.煥發(fā) 帶時而動 維新 判若鴻溝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宮闕. 撅嘴 鱖魚 蕨類植物 一蹶不振
B.嘮嗑 磕碰 瞌睡 溘然長逝 闔家歡樂
C.海濱 檳榔 儐相 擯而不用 鬢發(fā)蒼蒼
D.覬覦 覲見 靚妝 面面相覷 航空母艦
5.文學(xué)理論,適量點綴
如“有我之境”“無我之境”“以我觀物,萬物皆著我之色彩”“言有盡而意無窮”“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等理性語言要恰當(dāng)?shù)剡\用上,可以使答案顯得厚實,有深度和力度,技高一籌。
[詩歌集萃]
李白(701-762)字太白,涼武昭王九世孫,蜀人。天才奇特,游長安,賀知章見其文曰:“謫仙人也!毖杂谛冢僖,論當(dāng)世事,詔供奉翰林,眷遇甚優(yōu)。因忤楊貴妃,放還。永王迫致之府,起兵,白逃回。坐永王府僚當(dāng)誅。先是嘗救郭子儀,至是子儀請解官以贖。詔長放夜郎,赦還?彤(dāng)涂令李陽冰所。代宗立,以左拾遺召,而白已卒。其詩縱橫變化,凌云百代,所謂天授,非人可及。特天性不羈,故放浪于詩酒間。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注]①天門山:在今安徽當(dāng)涂縣西南,東面博望山,西南梁山,兩山夾峙長江如門,形勢險要。總名天門。②楚江:長江流經(jīng)春秋時楚國疆域的一段。③“兩岸”二句:可以看出詩人是在舟中行進時望天門山,描寫景物極富動態(tài)!叭者叀,指水天相接處。
[鑒賞提示]李白的《天門山》是一首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詩篇,可能是他出蜀漫游時的作品。開頭兩句,詩人以自己奇異的感覺,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壯美的江山勝景圖;末尾兩句則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和悠遠的情趣。全詩意境開闊,層次清晰,形象生動。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wù)哿,春色未曾看?/p>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注]①塞下曲:唐代樂府曲名。②天山: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境內(nèi)。③折柳:即《折楊柳》,古樂府《橫吹曲》的曲調(diào)名。這兩句意思說,只是聽到了笛子吹奏《折楊柳》的曲調(diào),就使人想到楊柳輕揚的春天;但在寒冷的天山腳下,卻看不到春天的景色。④金鼓:以金為飾的戰(zhàn)鼓。⑤直:徑自,一往直前的意思。樓蘭:漢西域部族名,所居故地在今新疆鄯善縣東南一帶。漢武帝時,派遣使者通西域,樓蘭王勾結(jié)匈奴單于,殺漢使者多人。元鳳四年(前77)漢昭帝派平樂監(jiān)傅介子用計殺死樓蘭王,威懾西域。唐代詩歌中,常以“破樓蘭”代指平定邊患。這里指用這個典故,描寫邊防戰(zhàn)士殺敵立功的愿望。
[鑒賞提示]這首詩從描寫艱苦的邊塞生活中,顯示邊防將士不畏艱苦、勇敢共敵的英雄氣概,歌頌他們忠勇為國的高尚品質(zhì),實際也是詩人以身許國政治豪情的反映。前四句極寫邊地的苦寒,以同季節(jié)的內(nèi)地景物相對照。五六句抒寫戰(zhàn)斗生活的緊張,洋溢著樂觀的情緒。最后兩句,才把邊地將士的意志直接表達出來,所向無敵,激昂慷慨。
杜甫(712-770),字子美,出生在洛陽附近的鞏縣,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約從二十歲起,開始了將近十年的漫游生活,飽覽了祖國壯麗的河山,結(jié)識了不少同時代的著名詩人。天寶五年(746),詩人懷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抱負到長安,但進取無門,生活貧困,十年后才獲得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安史之亂叛軍陷長安時,詩人在逃亡途中被俘,脫險后到達肅宗駐地靈武,授官左拾遺,不久即被貶棄官。此后轉(zhuǎn)輾到達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其間一度在四川節(jié)度使嚴武幕府任參謀,階官是檢校工部員外郎。永泰元年(765)詩人離蜀東歸,又因四川兵亂留滯夔州,大歷三年(768)始出峽,漂泊于今湖南、湖北一帶,不幸客死郴州途中。
杜甫一生,經(jīng)歷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轉(zhuǎn)折,他的足跡遍及半個中國,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逐漸接近下層人民群眾。他的作品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寫出了時代的呼聲、人民的要求,以及祖國河山的壯麗,因而為后世稱為“詩史”、“圖經(jīng)”。杜詩以沉郁頓挫著稱,詩人自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明他的創(chuàng)作除了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外,還有深厚的學(xué)習(xí)基礎(chǔ)。詩人絕大部分的作品在藝術(shù)上千錘百煉,精工周密,創(chuàng)作態(tài)度異常嚴謹,堪為后代詩人楷模。杜甫和李白齊名,也稱“李杜”。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在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注]①岳陽樓:在今湖南省岳陽市西門上,下臨洞庭湖,為登覽勝地。②洞庭水:即洞庭湖。③吳楚:指今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等省一帶。坼:裂開。乾坤:天地。這兩句寫洞庭湖浩蕩無際,好像整個天地都在水面上浮動。④無一字:指書信完全斷絕。這兩句說自己長期漂泊,和親朋的書信往來完全斷絕了,年老多病,一路上只有以孤舟為家。⑤戎馬:戰(zhàn)馬,這里借指戰(zhàn)爭。代宗大歷三年(768)八月,吐蕃不斷侵擾靈武、汾州等地,代宗命郭子儀領(lǐng)兵五萬屯奉天防守。
[鑒賞提示]大歷三年(768)春,杜甫從夔州出峽,因兵亂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這年冬,杜甫從公安到了岳陽,這首詩就是登岳陽樓后所作。這時杜甫已五十八歲,既老且病,生活異常窘困,心情很是郁悶。但詩人并沒有停留在個人的不幸遭遇上,而是關(guān)心著國家的命運,并為國家多難而嘆息。詩一開始用極為自然的對偶句抒寫登樓時的歡快心情,接著描寫登樓所見,僅十個字,概括地寫出洞庭湖煙波浩淼的雄偉氣象,意境開朗壯闊。后兩聯(lián)面對茫茫湖水,詩人由抒發(fā)孤凄寂寥的情懷轉(zhuǎn)向憂國傷時,深沉感人。全詩對仗工整,用韻謹嚴,前后映襯,渾然一體。
登 高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 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注]①渚:水中小洲。渚清:指渚邊的江水清澈。飛回:指鳥因風(fēng)急而在天空盤旋。②落木:落葉。蕭蕭:風(fēng)吹樹葉飄落發(fā)出的聲音。③萬里:指遠離故鄉(xiāng)。常作客:指長久客居異鄉(xiāng)。這是引起悲秋的原因。百年:猶言老年。獨登臺:獨自登高眺望。④苦恨:甚恨。繁霜鬢:兩鬢白發(fā)繁多。這兩句說,在艱難的歲月中,日漸衰老,白發(fā)滿頭,令人抱恨不已;窮愁潦倒,本可借酒排遣,但因患病停飲,致使酒杯濁污。當(dāng)時杜甫因患肺病戒酒。⑤客:杜甫自指。萬方多難:指國家內(nèi)憂外患,天災(zāi)人禍,日甚一日。⑥玉壘:在今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其東南新保關(guān),為唐代蜀中通往吐番的要道。這兩句說,錦江一帶盎然的春色,已從天地的邊際來臨,古往今來,風(fēng)云變幻,就像玉壘的浮云一樣。⑦北極:北極星。這里比喻唐王朝。終不改:借北極星在天空固定不變來比喻唐王朝的安全鞏固。廣德元年(761)十月,吐蕃侵入長安,代宗逃往陜州。后來郭子儀等收復(fù)長安。唐王朝轉(zhuǎn)危為安。西山寇盜:指吐蕃統(tǒng)治者。⑧后主:劉禪。劉備死后,劉禪繼位,昏庸無能,寵信宦官,朝政腐敗,終于亡國。這里暗含對代宗的譏刺。祠廟:成都錦官門外有劉備廟,西為武侯祠,東即后主廟。梁甫吟:古樂府篇名!度龂尽な駮ぶT葛亮傳》:“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边@兩句是以登樓所見古跡來抒寫感慨。意思是說,像后主那樣一個亡國之君,還有祠廟,實為可憐,自己在萬方多難之時,只有登樓憑吊感嘆而已。
[鑒賞提示]《登高》是杜甫于大歷二年(767)在夔州時所作。前四句寫登高所見,氣象蒼涼恢廓。后四句抒發(fā)感慨,交織著對國運艱難的關(guān)注,同時對淪落他鄉(xiāng)不勝感傷。這首七律曾被前人譽為“古今七律第一”。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有以下特色:首先是通篇對仗,而首聯(lián)又是當(dāng)句對(“風(fēng)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其次是句法交錯而又相接(前四句是一、三句相接,都是寫所聞;二、四句相接都是寫所見。后四句是五、七句相接,六、八句相接。在意義上是互相緊密聯(lián)系的,因“風(fēng)急”而聞落葉蕭蕭;因“渚清”而放眼滾滾長江;因“悲秋”而勾起“苦恨”;因“多病”而引起“停杯”)。再次是寫景具有巨大的藝術(shù)概括力,且融情于景,渾然一體,有著較強的感人力量。
《登樓》是杜甫在代宗廣德二年(764)春從閬中回到成都時寫的。當(dāng)時吐蕃不斷侵擾,代宗昏聵無能,寵信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人,朝政更加腐敗,因而杜甫以登樓所見,借劉禪任用宦官黃皓導(dǎo)致亡國的歷史教訓(xùn)來抨擊時政,諷諫代宗。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反對宦官專權(quán),希望各民族和睦相處的愿望;也慨嘆自己空懷壯志,流落他鄉(xiāng)。全詩由登高而即景抒情,情景交融,寄慨遙深。
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風(fēng)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注]①去人只數(shù)尺:是說月影靠船很近。②風(fēng)燈:船中檣竿上掛著照夜的燈,有紙罩避風(fēng)。③聯(lián)拳:拳,屈曲。聯(lián)拳指(白鷺)屈曲著身子,三五成群地團聚在沙灘上。④撥剌:魚在水里跳動所發(fā)出的聲音。
[鑒賞提示]這首詩是杜甫流寓巴蜀時期寫的。寫的是夜泊之景。第一句寫一個月夜,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第二句寫舟中檣竿上掛著照夜的燈,在月下燈光顯得沖淡而柔和。第三句寫到江岸上屈身的白鷺。第四句寫船尾魚跳動的聲音。此詩四句分別寫月、燈、鳥、魚,各成一景,確是“一句一絕”。然而,詩人通過遠近推移、動靜相成的手法,使舟內(nèi)舟外、江間陸上、物與物、情與景之間相互關(guān)聯(lián),渾融一體。
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注]①八陣圖:在四川夔州奉節(jié)縣西南七里。八陣圖是在沙灘上聚石成堆,共有八個軍陣圖形,相傳是諸葛亮推演兵陣的遺跡。②功蓋:意思是諸葛亮創(chuàng)立蜀漢,造成魏吳蜀三國鼎立的蓋世功業(yè)。③“遺恨”句:是說劉備急于報吳國殺關(guān)羽之仇,出兵伐吳,破壞了諸葛亮聯(lián)吳伐魏主張;而諸葛亮沒有能夠阻止住,使蜀漢國力受到削弱,所以遺恨!笆А保鞘Р咧。
[鑒賞提示]本詩作于大歷元年(766),杜甫初到夔州憑吊相傳蜀漢諸葛亮所作八陣圖遺跡時作。頭兩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后兩句就“八陣圖”的遺址抒發(fā)感慨。這首詩與其說是在寫諸葛亮的“遺恨”,無寧說是杜甫在為諸葛亮惋惜,并在惋惜中滲透了詩人“傷己垂暮無成”的抑郁情懷。這首詩還具有融議論入詩的特點。而且不是空洞抽象的議論,而是語言生動形象,抒情色彩濃郁的議論。詩人把懷古和述懷融為一體,渾然不分,給人一種此恨綿綿、余意不盡的感覺。
絕句二首(其二)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注]“江碧”二句:江碧鷺白,山青花紅,襯托得奪目耀彩。
[鑒賞提示]本詩作于廣德二年(764),當(dāng)時詩人客寓成都,亟思東歸,因戰(zhàn)亂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的嘆息。全詩寫的是一幅幅濃麗春日的畫面,表面上看似乎是孤立的,但結(jié)以思歸的句子,就把久客思歸,年華虛度的感情突現(xiàn)了出來。此詩的藝術(shù)特點是以樂景寫哀情,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它并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xiāng)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注]①荊門:指荊門山,在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明妃:即王嬙,字昭君,漢元帝時宮女。西晉時避司馬昭諱而改稱明妃。漢元帝竟陵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請示和親,元帝將王嬙嫁給他。漢成帝即位后,王嬙上表求歸,不許,死于匈奴。村:指王嬙生長的鄉(xiāng)村,在今湖北省秭歸縣境內(nèi)。②去:離開。紫臺:紫宮,皇帝怕居的宮殿,這里指漢宮。連:這里是指連姻的意思。朔漠:北方沙漠之地,這里指匈奴所在。青冢:指王昭君墓。向黃昏:指王嬙死后凄涼冷落。③畫圖:漢元帝命畫工畫宮女容貌,按圖之美者召幸。于是宮女多賄賂畫工,獨王嬙不賄,被畫得很丑而沒有召幸。。后匈奴和親,元帝便將王嬙嫁給呼韓邪單于,臨行召見,元帝見她很美,但已悔之無及。省識:察看。春風(fēng)面:指婦女美麗的容貌。環(huán)佩:指婦女環(huán)鐲一類的裝飾物,這里指王嬙。這兩句說,漢元帝只憑圖畫察看宮女的容貌,結(jié)果造成昭君的遺恨,空使她懷念故土,死后魂魄月夜歸來。④胡語:這里指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曲中論:樂曲中所抒發(fā)的感情。相傳王嬙在匈奴作有抒發(fā)怨思的歌曲,以琵琶來表達。
[鑒賞提示]杜甫根據(jù)有關(guān)歷史記載和傳聞,寫了這首詩,揭露了漢元帝的昏庸。首聯(lián)著重描繪昭君故鄉(xiāng)的自然環(huán)境,用一個“赴”字寫出三峽一帶的山嶺勢若奔馳的生動姿態(tài)。隨即感嘆王嬙人逝村存,點出題意。頷聯(lián)竭力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涼。頸聯(lián)一方面揭露漢元帝的昏庸;一方面寫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歸。一個“空”字,以突出昭君遺恨之深,并深寓詩人的同情。末聯(lián)以琵琶樂曲將昭君的怨恨傳之千載,從側(cè)面加強對元帝的批判,以收束全詩。詩寫得含蓄委婉,深沉而耐人尋味。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①岳:高大的山,這里指泰山。在今山東省泰安縣。望岳,近泰山而望,沒有登山,所以題作《望岳》。②岱宗:泰山的別稱。夫:語助詞。齊魯:春秋時的兩個諸侯國,在今山東省境內(nèi)。青未了:泰山青蒼的峰巒,延綿不斷。③造化:天地萬物的主宰者。鐘:聚集。神秀:神奇秀美。陰陽:山之南為陽,山之北為陰。這里指泰山南北明暗不同。割:劃分。④蕩胸:蕩滌心胸。決:裂開。眥:眼眶。決眥,指盡量睜大眼睛去看。⑤會當(dāng):一定要。凌:登、升。覽:看。
[鑒賞提示]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到洛陽應(yīng)進士考試,結(jié)果落第而歸,于是北游齊魯。這首詩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詩人通過近泰山而望的感受,描繪出一幅蒼茫開闊的“泰山圖”。詩中勾畫出泰山磅礴聳峙的氣勢,蒼翠蔥郁的景色,以及“一覽眾山小”的胸襟,表現(xiàn)了詩人熱愛祖國河山和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的情懷。全詩開闊明朗,情調(diào)健康。
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
使君高義驅(qū)今古,寥落三年坐劍州。
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侯?
路經(jīng)滟澦雙蓬鬢,天入滄浪一釣舟。
戎馬相逢更何日?春風(fēng)回首仲宣樓。
[注]①使君:指李劍州,當(dāng)時任劍州刺史,是位有才能而未被朝廷重用的地方官。②文翁:西漢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人。景帝末,為蜀郡守。曾派小吏至長安,就學(xué)于博士。又在成都設(shè)學(xué)校,入學(xué)得免除徭役,并以成績優(yōu)良者為郡縣吏。這些措施對當(dāng)?shù)匚幕陌l(fā)展有所促進。③李廣:西漢名將。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秦安)人。善騎射,在漢文帝、景帝、武帝時為郎、武騎常侍、隴西、北地等郡太守,任右北平太守時,匈奴數(shù)年不敢攻擾,稱之為“飛將軍”。元狩四年(前119)隨大將軍衛(wèi)青攻匈奴,以失道被責(zé),自殺。雖前后與匈奴作戰(zhàn)大小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戰(zhàn)著稱,卻未能封侯。④滟澦:即滟澦灘,在四川奉節(jié)縣東五公里瞿塘峽口,舊時是長江三峽的著名險灘。⑤仲宣樓:是漢末文學(xué)家王粲在荊州避難的地方。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
[鑒賞提示]此詩作于公元763年,前一年,杜甫到過劍州,和李劍州有交往。這年,杜甫曾經(jīng)準(zhǔn)備離蜀東行,寫了這首詩寄給他。詩的前半篇寫李劍州,熱情地歌頌了他“能化俗”的政績,為他的“未封侯”鳴不平。下半篇敘述詩人自己身世之感,離別之情。詩人完全從空際著筆,寫的是意想中的自己“將赴荊南”的情景。
蜀 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注]①蜀相:三國時蜀丞相諸葛亮。②丞相祠堂:武侯祠在成都西南二里。錦官城:古代成都的別稱。柏森森:柏樹長得高大而茂密。③黃鸝:黃鶯。④三顧:三次拜訪。頻煩:多次煩勞。天下計:統(tǒng)一天下的謀略。劉備曾三次往隆中拜訪諸葛亮,商討統(tǒng)一天下的大計。兩朝:指蜀劉備、劉禪父子兩朝。這兩句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事業(yè):早年幫助劉備開創(chuàng)基業(yè),晚年輔佐劉禪,耗盡心血。⑤出師:出兵。諸葛亮為了伐魏,曾六出祁山,公元239年,率兵占五丈原(今陜西省眉縣西南),與司馬懿相峙百余日,八月病死軍中,英雄:這里指追懷諸葛亮的人們。
[鑒賞提示]杜甫在漂泊西南時,寫了不少追懷諸葛亮的詩,這一首是乾元三年(760)寓居成都時所作。當(dāng)時安史之亂尚未平定,杜甫深感朝中無人,希望能有像諸葛亮這樣的政治家來輔佐肅宗,平定叛亂,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局面。詩中明顯地表現(xiàn)了對諸葛亮的贊頌和希望革新朝政的思想。
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的特點是: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環(huán)境的特征,如柏樹森森,碧草萋萋,黃鸝空鳴來渲染寂靜、肅穆的氣氛,把詩人對諸葛亮的懷念表現(xiàn)得十分深沉。二是對諸葛亮的政治活動作概括描寫,勾畫了一個有為的政治家的形象,更激起人們的欽敬。結(jié)尾一聯(lián),更從諸葛亮功業(yè)未遂留給后人懷念之情,表達了對他的贊美。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注]①鄜(fū)州:今陜西省富縣。當(dāng)時杜甫的眷屬寄居在鄜州羌村。閨中:閨中之人,指杜甫妻子。②未解憶長安:這句兼有雙層意思,一是指小兒女無知,還不懂得懷念在長安的父親;二是小兒女不理解母親看月思親的內(nèi)心活動。③香霧:因月夜久立,夜霧降落在帶有香氣的發(fā)鬟上,所以稱“香霧”。云霧:古代婦女梳的環(huán)形發(fā)式。清輝:指月光。玉臂:如玉一般潔白的手臂。這兩句是杜甫設(shè)想妻子長久望月思念自己的情景。④虛幌:掛起的帷幔。虛,空。這句是說,帷幔空懸,親人遠在長安。雙照:指月光照著妻子和自己。這兩句說,什么時候我和你倚著帷?丛,那時你我都不用因分居異地看月相思而流淚不止了。
[鑒賞提示]天寶十五年(756)六月,安祿山攻破潼關(guān),唐玄宗入蜀,肅宗李亨即位于靈武。杜甫把家眷寄居在鄜州,只身前去投奔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擄到長安。由于杜甫當(dāng)時位卑名微,沒有被拘禁,這首詩就是這年八月在長安所作。詩中寫在秋天的月夜里,深切思念家人,但不從正面著筆,而是從側(cè)面寫妻子在月下思念自己,淚流不止的情態(tài)。這樣寫,能很好地表達詩人思家的深厚感情,表現(xiàn)了詩人的匠心。頷聯(lián)以兒女年幼無知,“未解憶長安”來烘托妻子的“獨看”。頸聯(lián)設(shè)想妻子月下久立的情景,進一步映襯妻子思念自己的深情,也是詩人從側(cè)面表達自己的思家之情。末聯(lián)是希望之辭。全詩表達情意曲折有致,構(gòu)思新穎,用詞精工。
天末懷李白
涼風(fēng)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潮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注]①天末:形容邊塞的遙遠,這里指秦州。②君子:指李白。③鴻雁:信使的代稱。上句言盼望來信。秋水與涼風(fēng)呼應(yīng),江湖多風(fēng)波,設(shè)想李白行路艱難。④“文章”二句:我國古代文學(xué)家大都平生坎坷,所以這里說好文章像是跟命運敵對似的。那些山精水怪,喜人經(jīng)過,就可以吞噬飽餐。⑤冤魂:指導(dǎo)屈原的冤魂。汨羅:江名,屈原自沉之處。李白流放夜郎,途經(jīng)洞庭湖等地,所以杜甫設(shè)想他與屈原敘談并作詩投贈。
[鑒賞提示]這首詩是杜甫客居秦州(今甘肅天水)時所作。當(dāng)時李白因永王李璘事而流放夜郎,途中遇赦還至湖南,杜甫因此賦詩懷念他。首聯(lián)以秋風(fēng)起興,急盼摯友音訊。頷聯(lián)表達詩人對友人深沉的懷念。頸聯(lián)表示對友人身世的同情。結(jié)尾遙想李白會向屈原的冤魂傾訴內(nèi)心的憤懣:“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边@首因秋風(fēng)感興而懷念友人的抒情詩,感情十分強烈,但不是奔騰浩蕩、一瀉千里地表達出來,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轉(zhuǎn),縈繞心際。
恨 別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qū)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目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注] ①洛城:指杜甫的故鄉(xiāng)洛陽。四千里:指離家之遠。五六年:指安史之亂之久。②草木變衰:宋玉《九辯》“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边@里指草木的盛衰變易。老:使人老,作動詞用。③“河陽”二句:上元元年三月,唐檢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懷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陽西渚。司徒:指李光弼。幽燕:今河北北部,北京市一帶,是安祿山叛軍的老巢。
[鑒賞提示]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寫的一首七言律詩。詩人于乾元二年(759)春別了故鄉(xiāng)洛陽,返華州司功參軍任所,不久棄官客秦州,寓同谷,至成都,輾轉(zhuǎn)四千里。寫此詩時,距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fā)已五六個年頭。在這幾年中,叛軍鐵蹄蹂躪中原各地,生靈涂炭,血流成河,這是詩人深為憂慮的事。全詩抒發(fā)了流落他鄉(xiāng)的感慨和對故園、骨肉的懷念,表達了詩人希望早日平定叛亂的愛國思想,情真語摯,沉郁頓挫,扣人心弦。
江 漢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fēng)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注] ①乾坤:指天地!八細w客”、“一腐儒”都指詩人自己。②落日:日薄西山的意思,這里比喻暮年。③蘇:復(fù)蘇,有康復(fù)之意。④老馬:詩人自比,用《韓非子·說林上》“老馬識途”的故事。⑤長途:代指驅(qū)馳之力。
[鑒賞提示]大歷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峽,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這時他已五十六歲,北歸無望,生計日蹙。這首詩當(dāng)寫于他飄泊江漢之際。首聯(lián)表現(xiàn)出詩人客滯江漢的窘境。頷聯(lián)通過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明自己雖然遠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卻像孤月一樣的皎潔。頸聯(lián)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詩人積極入世的精神,尾聯(lián)再一次表現(xiàn)了詩人老當(dāng)益壯的情懷。意思是我雖是一個“腐儒”,但心猶壯,病欲蘇,同老馬一樣,并不是沒有一點用處的。全詩抒發(fā)了詩人懷才被棄的不平之氣和報國思用的慷慨情思。
張繼,字懿孫,襄州(今湖北省襄陽縣)人,生卒年不詳。天寶十二年(753)進士,曾參與節(jié)度使幕府,大歷末為檢校祠部員外郎。張繼一生官位不顯,是一個關(guān)心人民生活,敢于正視時代苦難的詩人。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注] ①楓橋: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②江楓:江邊楓樹。漁火:漁人的燈火。對愁眠:指作者懷著羈旅鄉(xiāng)愁睡下。③姑蘇:蘇州的別稱。因蘇州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寺建于南朝梁代,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初詩僧寒山曾在此寺,因而得名。夜半鐘聲:當(dāng)時寺院有半夜打鐘的習(xí)慣,多見于唐代詩人的吟詠。
[鑒賞提示] 這首詩是廣泛傳誦的名篇,在藝術(shù)上很有特色。首句寫霜天夜景,暗指時令屬秋,統(tǒng)攝全詩。接著寫江楓漁火。再由遠及近,寫出了朦朧月光下寒山寺的輪廓,這些是所見。詩人還寫了所聞,月落時的烏啼,寒山寺夜半傳來的鐘聲。于寂靜的景物描繪中,雜以對聲響的描寫,更襯托出秋夜的幽靜。同時這首詩對景物的描繪首尾相應(yīng),以首句的“月落”、“烏啼”,同末句的“夜半”、“鐘聲”相呼應(yīng)。詩中還很講求設(shè)色,把霜、月的明亮和江楓、寺院的暗影交織在一起,又用漁火來烘托霜月冷白,使人感到色彩明麗而不單調(diào)。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官監(jiān)察御史,與柳宗元友善,政治思想亦接近,兩人同因參與王叔文永貞革新運動失敗被貶謫。初貶朗州司馬,后轉(zhuǎn)連、夔、和等州刺史。二十年中有六次來去洞庭。《望洞庭》是他轉(zhuǎn)任和州刺史時寫的,寫出了君山的秀麗。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注]①鏡未磨: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經(jīng)磨拭的銅鏡。“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xiàn)了千里洞庭風(fēng)平浪靜的安寧溫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朦朧美。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注]①酬:酬答,因別人贈詩而作詩應(yīng)答。②巴山楚水:泛指四川、湖廣一帶。劉禹錫被貶到今湖南、安徽、四川等省做地方官。二十三年:劉禹錫于唐順宗永貞元年(805)九月被貶,到唐敬宗寶歷二年(826)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棄置:指被貶謫。③懷舊:懷念老朋友。聞笛賦:指晉向秀所作《思舊賦》。這里指為了懷念被貶被害的朋友。翻似:倒好像。爛柯人:據(jù)《述異記》載,晉代王質(zhì)入山砍柴,遇見兩個童子下棋,便停下來觀看,棋還沒有終局,見斧柄已爛,回到鄉(xiāng)里,已過了百年,同時人都已死去。用這個典故,是表達人世滄桑之感。這兩句說,懷念故友,只能空吟《思舊賦》;回到故鄉(xiāng),就像那傳說中的爛柯人。④側(cè)畔:旁邊。千帆:形容過往船只很多。病樹:指枯朽的樹。萬木春:指萬木欣欣向榮,生機勃發(fā)。這兩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擊,眼看著世人紛紛得意,正奔赴在仕途上。⑤君:指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醉后贈劉二十八使君》。長:振作,增長。
[鑒賞提示]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罷和州刺史北歸洛陽,在揚州遇到白居易。在飲宴中,白居易寫了《醉后贈劉二十八君》,對劉禹錫長期被貶的遭遇表示同情,劉禹錫寫了這首詩來答謝他。這是一首政治抒情詩,是詩人借對白居易的酬答,抒發(fā)長期被貶的激憤,表示了要堅持理想和寄希望于未來的信念。詩一開始就直抒胸臆,表達被貶遠方的憤懣。接著抒寫對同時被貶的舊友的懷念,以及人事滄桑之感。第三聯(lián)表達的思想感情頗為曲折復(fù)雜。針對白居易的同情和嘆惋,詩人吟出了“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嘆息,說自己已如“沉舟”、“病樹”,只好看著別人紛紛在仕途上奔忙,不必為自己的的“寂寞”、“蹉跎”介懷,以此來寬慰白居易。其實詩人是不甘心沉寂的,所以在最后一聯(lián)中,詩人明確表白自己還要振作精神,積極進取。
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注]①竹枝詞:是巴、渝一帶的民歌,唱時,吹短笛,擊鼓應(yīng)節(jié)。歌者邊舞邊唱,音調(diào)宛轉(zhuǎn)動人。②晴:與“情”同音,是雙關(guān)隱語!盁o晴”“有晴”隱喻著“無情”“有情”!暗朗菬o晴卻有晴”,表面上是“東邊日出西邊雨”的說明,實際卻是以“東邊日出西邊雨”來比喻“道是無情卻有情”。道是:說是。
[鑒賞提示]這是用民歌體寫的戀歌。用雙關(guān)隱語來表達愛情,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這首詩由于它運用雙關(guān)隱語的巧妙,常被人們所稱引。從前兩句詩意看,大概女方在楊柳飄拂,波平浪靜的江邊行船,聽到岸上愛戀她的青年男子在對她唱歌言情,后兩句是寫女方對男方歌辭中所獲得的印象,同時關(guān)合著景物描寫。這是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依調(diào)填詞的摹擬民間情歌的作品。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注]①烏衣巷:是當(dāng)時金陵城中的一條街,位于秦淮河之南,與朱雀橋相近。三國時吳國曾在此設(shè)軍營,士兵多穿黑衣,所以稱為烏衣巷。東晉時王導(dǎo)、謝安等豪門世族多聚居在這里。②朱雀橋:六朝時金陵朱雀橋門外橫跨秦淮河的大橋。這兩句說,曾經(jīng)煊赫一時的王、謝兩家居住的地方,如今是雜草叢生,野花點點,夕陽斜照,一片荒涼。③王謝:指東晉時兩家最大的士族。尋常:平常。這兩句說,春天燕子照舊飛來,它們昔日是出入在王、謝兩家華堂里的,如今卻飛入普通百姓家中,王、謝顯赫的家族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
[鑒賞提示]《烏衣巷》是劉禹錫《金陵五題》的第二首,也是詩人憑吊金陵歷史遺跡后抒發(fā)的今昔之感。它借描繪朱雀橋、烏衣巷的變化,暗喻那些炙手可熱的官僚和宦官集團,雖然權(quán)勢盛極一時,但也會像昔日的王導(dǎo)、謝安及其家族一樣衰敗淪亡。全詩意境深邃,寓意深刻。
蜀先主廟
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業(yè)復(fù)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
凄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
[注]①蜀先主:指劉備,劉備創(chuàng)立蜀漢。先主廟在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縣東)。②“勢分”二句:劉備起自微細,在漢末亂世之中,轉(zhuǎn)戰(zhàn)南北,幾經(jīng)顛撲,才形成了與曹操、孫權(quán)三分天下之勢,是很不容易的。“五銖錢”是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鑄行的一種錢幣,后來王莽代漢時將它罷廢。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又恢復(fù)了五銖錢。此詩題下詩人自注:“漢末童謠:‘黃牛白腹,五銖當(dāng)復(fù)’!边@是借錢幣為說,暗喻劉備振興漢室的勃勃雄心。③“得相”二句:劉備三顧茅廬,得諸葛亮輔佐,建立了蜀國。象賢:學(xué)習(xí)先祖的賢才。象,效法。說后主劉禪不能效法先人賢德,狎近小人,愚昧軟弱,致使蜀國基業(yè)被他葬送。
[鑒賞提示]這首詩是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所作。首頷二聯(lián),從先主廟堂寫起,頌揚了劉備的功業(yè)。頸聯(lián)對劉備功業(yè)不能卒成為之嘆惜。末聯(lián)感嘆后主的不肖。滲透著對于劉備身后事業(yè)消亡的無限嗟悼之情。
秋 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去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注]①“自古”句:自宋玉《九辨》“悲哉秋之為氣也”開始,寫悲秋的人不可勝數(shù)。②“晴空”二句:《詩經(jīng)·小雅·鶴鳴》:“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痹娂慈∑湟。秋高氣爽,碧空如洗,一鶴沖霄,氣概昂揚。
[鑒賞提示]《秋詞》是作者被貶朗州后寫的。歷代詩人描寫秋景,大都離不開蕭瑟空虛、冷落荒涼的感傷情調(diào),此詩卻一反常調(diào),熱情贊頌秋天的美好,把它寫得極富詩意。詩一開始就否定古來的悲秋觀念,認為秋日勝過生氣盎然的春天,表現(xiàn)了一種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接著,抓住一鶴凌云這一事物進行描繪,展現(xiàn)了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白云飄浮的開闊景象。在這樣的氛圍中,詩人馳騁想象,自己的“詩情”也隨著凌空的白鶴而飛到“碧霄”。全詩立意新穎,意境開闊,情調(diào)高昂。
始聞秋風(fēng)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①。
五夜颼飗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②。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③。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④。
[注]①黃菊:黃花,這里借指深秋時節(jié)。君:是秋風(fēng)稱作者。玄蟬:黑色的知了。我:秋風(fēng)自稱。卻:返。這兩句說,去年菊花開的時候和你分別,現(xiàn)在聽到秋蟬鳴叫時我返回了。②五夜:五更時分。五更是天將亮的的時候。颼飗:風(fēng)聲。這里指天亮前秋風(fēng)帶來的寒意。顏狀:容貌。這兩句說,五更天的秋風(fēng)把我驚醒一年容貌的變化從鏡子中反映出來。③邊:邊塞。馬思邊草:用戰(zhàn)馬在秋風(fēng)中想食邊塞的野草來比喻自己想馳騁疆場。拳毛:卷曲的馬毛。雕:一種能捕捉小動物的猛禽。青云:指秋天晴朗的天空。睡眼:指雕在棲息時閉眼欲睡的情態(tài)。這里用大雕想奮飛搏擊來比喻自己積極進取的精神。④肅清:指秋高氣爽,萬里無云的晴空。堪:可。這兩句說,在這秋高氣爽的時候,正好登高遠眺,因為思念你,我?guī)Р〉巧细吲_。這一聯(lián)是作者對秋風(fēng)而言。
[鑒賞提示]這首詩是劉禹錫晚年的作品,是一首因秋風(fēng)而寄意的抒情詩。和詩人其他詠秋的詩篇一樣,贊頌了大好秋光,表現(xiàn)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榜R思邊草拳毛動,雕盼青云睡眼開”,集中地抒發(fā)了詩人不服老,還想為國立功的昂揚斗志和進取的豪情。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卦(今陜西渭南縣)人,初為諫官,因強鯁敢言,遭到貶斥。后為蘇、杭等州刺史,所在都有政績建樹,受到當(dāng)?shù)匕傩蘸迷u。官至太子賓客、太子少傅。白居易是繼李白、杜甫后的重要詩人,他的作品的精華主要集中在“唯歌生民病”的《新樂府》里,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等亦為后世傳誦,一些抒情寫景的小詩,也寫得流利、優(yōu)美。但晚年祟尚佛學(xué),思想上轉(zhuǎn)向消極,作品也就失去了光彩。
夜 雪
已訝衾枕冷,復(fù)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p>
夜 雨
早蛩啼復(fù)歇,殘燈滅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
[注]蛩:蟋蟀。
[鑒賞提示]白居易的這兩首小詩,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tài)的描摹,初看簡直毫不起眼,但細細品味,便會發(fā)現(xiàn)它凝重古樸,清新淡雅,詩意含蓄、韻味悠長。它們是在詩人謫居江州時寫的。
《夜雪》中“時聞”既顯示了雪夜的寂靜,又突出了詩人的思緒萬千,難以入寐,徹夜無眠。用“訝”與“冷”,表明氣溫急劇下降,感知不同往常,使人感到驚訝,并暗示夜間下了一場大雪,緊扣題目。
《夜雨》既透露了詩人孤寂的心情和零落之苦,也寫出詩人的夜深難寐。其后兩句,隔著窗戶憑著聽覺得知夜雨降臨。由身聞其聲到如見其形,如臨其境,將夜雨描寫得淋漓盡致。
兩首詩形式一樣,均為五絕,對仗工整,用物比較;著眼點一致,皆是憑著主觀直覺去發(fā)現(xiàn)描寫,從屋內(nèi)寫外景,曲折有致;情調(diào)相同,夜深人靜,萬籟俱寂,詩人孤獨寂寞,夜不成眠。
楊柳枝詞
一樹春風(fēng)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
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楊 花
吳融
不斗秾華不占紅,自飛晴野雪蒙蒙。
百花長恨風(fēng)吹落,惟有楊花獨愛風(fēng)。
柳
李商隱
曾逐東風(fēng)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青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注]①永豐:洛陽附近的一個地方。②秾華:盛開的花朵。③拂舞筵:拂,輕輕掠過。是說春日細長低垂的柳枝隨風(fēng)飄揚,像是舞女在筵席上飄然的舞姿。④樂游苑:又稱樂游原。長安東南名勝,地勢很高,可俯瞰長安全城,是當(dāng)時士女節(jié)日游賞之處。斷腸天:指繁花似錦的春日,“斷腸”即銷魂。指花的色香使人心醉神搖。⑤清秋:說秋色已深,環(huán)境更加凄涼。
[鑒賞提示]白居易于武宗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后寓居洛陽,直至?xí)曜。此詩約作于會昌三年至五年之間。此詩前兩句寫柳的風(fēng)姿可愛,后兩句抒發(fā)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時期,由于朋黨斗爭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擠,詩人抒發(fā)的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實際上就是對當(dāng)時政治腐敗、人才埋沒的感慨。此詩將詠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著一絲痕跡,明白曉暢,有如民歌。
吳融,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唐昭宗時在朝任職,一度受牽累罷官,流寓荊南。晚唐詩人中,吳融作為溫(庭筠)、李(商隱)詩風(fēng)的追隨者,其最大特色在于將溫、李的縟麗溫馨引向了凄冷清疏的一路。他的《楊花》,前兩句描寫楊柳可愛的風(fēng)姿以及不與百花爭春的品格。后兩句托物言志,通過與百花的比較,贊美了楊花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李商隱的《柳》大致寫于大中五年(851)。詩人借詠柳自傷遲暮,傾訴隱衷。先寫春日之柳、春風(fēng)蕩漾,百花爭艷,樂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紅裙飄轉(zhuǎn),綠袖翻飛,碧綠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下面兩句卻陡然一轉(zhuǎn),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陽照著柳枝,秋蟬貼在樹上哀鳴,一派蕭殺、凄涼的環(huán)境。詩中經(jīng)歷今昔榮枯懸殊變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動寫照。
杭州春望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①。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②。
紅袖織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③。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④。
[注]①望海樓:作者原注:“城東樓名望海樓!睎|樓在鳳凰山上,離州衙不遠,是白居易喜愛的去處。護江堤:杭州東南錢塘江岸筑以防備海潮的長堤。②伍員廟:杭州城內(nèi)吳山(又稱胥山、城隍山)上有“伍員廟”。伍員,字子胥,春秋時楚國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殺害,輾轉(zhuǎn)逃到吳國,幫助吳國先后打敗了楚國、越國,后因勸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并停止伐齊而被疏遠,最后被殺害。蘇。耗淆R時錢塘名妓蘇小小。“蘇小家”指歌妓舞女所居住的秦樓楚館。③紅袖:指織綾女子。柿蒂:指綾的花紋。青旗:代指酒店。梨花:語意雙關(guān)。作者原注:“其俗,釀酒趁梨花時熟,號為‘梨花春’!雹芎拢褐腹律剿。西南路:指由斷橋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長堤,即白沙堤(簡稱白堤)。
[鑒賞提示]此詩為長慶三年(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作。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征的景物,熔鑄在一篇之中,就像用五色彩筆,畫出一幅《杭州春望圖》,畫面以春柳、春草、春樹及江水、湖水的翠綠為主色,又以梨花、紅裙、彩綾、酒旗加以點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間,把杭州的春光裝點得美麗無比,散發(fā)著濃郁的春意。詩在寫法上,由城外之東南,寫到城內(nèi),然后又寫到西湖,遠近結(jié)合,錯落有致而又次序井然。同時,又將寫景同詠古,攝自然之景同記風(fēng)物人情結(jié)合起來,使景物更加豐富多彩,富有詩味,洋溢著詩人抑止不住的贊美之情。
常建,長安(今西安市)人。公元727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曾任盱眙尉。一生仕途不得志,常游覽名山勝景以自誤。他的詩以田園、山水為主要題材,風(fēng)格近似王維、
孟浩然一派。他善于運用凝煉簡潔的筆觸,表達出清寂幽深的意境,詩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懷。
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月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注]破山寺:即興福寺,在江蘇常熟縣虞山北麓。禪院:指寺院。 "竹徑"二句:此二句系千古名句,常被后人引用。意思是穿過寺中竹叢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發(fā)現(xiàn)唱經(jīng)禮佛的禪房就在后院花叢樹林深處!吧焦狻倍洌荷焦馐挂傍B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們心中的雜念消除凈盡。萬籟:指一切聲響。鐘磬:寺院中誦經(jīng)、齋供的信號,動用鐘,止用磬。
[鑒賞提示]這首詩記在破山寺后禪院的所見所聞。筆調(diào)古樸,描寫省凈,興象深微,意境渾融,藝術(shù)上相當(dāng)完整,是盛唐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讀后有使人身臨其境之感。
元稹 (779一831),字微之,河南河內(nèi)(今洛陽市)人,十五歲明經(jīng)及第,元和初對策第一,任左拾遺,以遇事敢言著稱,后任監(jiān)察御史,因反對權(quán)臣宦官遭到貶謫。但晚年依附宦官,獲致高官顯爵,為輿論所輕。元稹和白居易是唐代新樂府運動的提倡者,對詩歌理論和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有重大貢獻,并稱 “元白”。
菊 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注]秋叢:叢叢的秋菊。陶家:陶淵明的家。東晉陶淵明最愛菊花,家中遍植菊花!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他的名句。
[鑒賞提示] 菊花,不像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贊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zhì),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他從詠菊這一平常的題材,發(fā)掘出不平常的詩意,給人以新的啟發(fā),顯得新穎自然,不落俗套。第一句寫叢叢秋菊圍著房舍,仿佛是陶淵明的家;第二句表現(xiàn)了詩人賞菊入迷,留連忘返的情景;三、四兩句由描寫轉(zhuǎn)入議論,寫詩人自己偏愛菊花的原因。全詩用語平易,沒有刻意求工,卻含意雋永,極富藝術(shù)感染力。
孟郊 (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 (今浙江德清縣)人,年四十六始中進士,做過溧陽尉等小官,一生窮愁潦倒。孟郊和同時的賈島都以“苦吟”著稱,孟郊說 “夜吟曉不休,苦吟鬼神驚”,賈島說“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可見“苦吟”到了何等程度。又因他們的作品中都用意刻劃窮愁之狀,饑寒之態(tài),所以歷來又有“郊寒島瘦”之說。孟郊語言樸素,感情深摯。
登科后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注]齷齪:指處境之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謹局促,與今北方方言“窩囊”義近。放蕩:意謂自由自在,無所拘束,與“曠蕩”“放達”義近。但不同于現(xiàn)代的“放浪”的意思。
[鑒賞提示]這首詩當(dāng)寫于他四十六歲進士及第那年,他自以為從此可以別開新生面,風(fēng)云際合,龍騰虎躍一番了,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寫成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詩。詩中給后人留下了“春風(fēng)得意”與“走馬看花”兩個成語而更為人們所熟知!褒}齪”,指處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謹局促,“放蕩”,意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里無貶義!拔羧铡本浜汀敖癯本鋵Ρ,突出詩人進士及第時覺得一下子超脫苦海,登上歡樂之巔的狂喜之情。“春風(fēng)”兩句是神來之筆,情與景會,意到筆至,將詩人策馬奔馳在春花爛漫的長安大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繪得極其生動鮮明。全詩狂喜之情迸奔而出,一瀉無余,于直率中顯出明朗暢的風(fēng)格。
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歲暮到家
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
[注]寸草心:比喻兒女的心力像小草那樣微弱。三春暉:比喻慈母對兒女的恩情像春天的太陽光對植物起的偉大作用。這兩句說,誰能說短短的小草能夠報答得了陽光的偉大恩情呢?(意思是說:誰能說我這樣一個無用的兒子能夠報答得了慈母的深恩呢?)及辰:及時。低回:徘徊。
[鑒賞提示]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游子吟》這首詩是作者把母親接到溧陽(現(xiàn)在屬江蘇省)時作的。游子是出門在外的人。詩中親切而真摯地吟頌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shù)讀者的共鳴,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歲暮到家》寫的是蔣士銓與其母親經(jīng)過遠別而團圓時那種驚喜與傷感交加的真實場景。乾隆十一年(即蔣士銓二十二歲那年)春,蔣士銓出游,登匡廬及饒、贛諸山,還鉛山應(yīng)童子試,又過廬陵、撫州、建昌等地,風(fēng)塵仆仆,于歲暮趕回江西居地鄱陽。詩中著意表現(xiàn)的母子之情,并沒有停留在單純、抽象的敘寫上。而是借助衣物、語言、行為和心理活動等使之具體化、形象化。
賈島(779-843)字閬仙,范陽(今北京市附近)人。早年出家做和尚,法名無本,后因詩成名,還俗應(yīng)進士試,曾官長江主簿。賈島以窮愁苦吟著稱,與孟郊齊名,但作品中多抒寫個人感受,缺少社會內(nèi)容。賈島作詩雖刻意推敲,但他擯棄奇崛、濃艷,追求平淡、樸素,很少用典,更不用華麗的詞藻,所以韓愈稱他“往造平淡”。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注]“鳥宿”一聯(lián):這兩句有個傳說,據(jù)《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下九行《劉公嘉話》:島初赴舉京師,一日,于驢上得句云:鼻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始欲作推字,又欲著敲字,練之未定,遂于驢上吟哦,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時韓愈吏部權(quán)京兆,島不覺沖至第三節(jié),左右擁至尹前,島具對新得詩句云云。韓立馬良久,謂島曰:“作‘敲’字佳矣!焙笫浪旆Q斟酌字句、反復(fù)考慮為“推敲”。云根:古人認為云“觸石而出”,故稱石為云根。
[鑒賞提示] 這首詩抒寫了作者走訪友人李凝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表現(xiàn)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題李凝幽居”中“題”字的意思是“寫”,“幽居”的意思是僻靜的居處!伴e居”句中“少鄰并”的意思是說缺少鄰居作伴!吧谩本渲械摹扒谩,傳說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詞即來源于此!坝钠凇本渲械摹坝钠凇敝笟w隱的約定,“不負言”表示不違背諾言。第一聯(lián)用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了李凝居處的環(huán)境,并暗示出他隱者的身份!吧迷孪麻T”句以響襯靜,與名句“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首聯(lián)重在敘事、描寫,尾聯(lián)明確寫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全詩所寫之事雖然不大,感情也無跌宕,但由于注重?zé)捵,故讀來回味無窮。
訪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注]隱者:隱士。唐朝有的隱士,借隱居以博取聲名,希圖朝廷或地方官召用。作者在這里寫的隱士,是不慕榮利的真隱士,點明他在深山采藥,顯得他品格高尚,為作者所仰慕。松下:指隱者居處!把浴毕露际峭拥拇鹪~。
[鑒賞提示]賈島是以“推敲”兩字出名的苦吟詩人。一般認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實他的“推敲”不僅著眼于錘字煉句,在謀篇構(gòu)思方面也是同樣煞費苦心的。此詩就是一個例證。
這首詩的特點是寓問于答,采用以答包含問句的手法,把問句省略了,這樣就顯得極為簡練。其次,這首詩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見深沉。
韓愈 (768一824),字退之,南陽(今河南孟縣)人,歷官兵部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曾因上書極論宮市害民,被貶為陽山令;又以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韓愈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和柳宗元首先舉起古文運動的旗幟,反對當(dāng)時已失去生命力的駢文,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春 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注]芳華:芬芳的鮮花。
[鑒賞提示] 韓愈的詩歌,風(fēng)格多樣,俊偉奇崛,形象鮮明,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流派。這首小詩,構(gòu)思新巧,獨具風(fēng)采。初春時節(jié),雪花飛舞,本來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的原因,可是,詩人偏說白雪是因為嫌春色來得太遲,才 “故穿庭樹”紛飛而來。這種翻因為果的寫法,增加了詩的意趣。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贈劉景文
蘇 軾
荷盡已無攀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注]水部張十八員外:即張籍。“天街”二句:寫長安早春景色,具有“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的筆力!疤旖帧,長安朱雀門外的大道!八帧,酥油。指天街小雨后的滋潤!敖鼌s無”,春草初從枯草根中萌生,遠望已具綠意,逼近反無所睹!白钍恰倍洌涸娙艘詾樵绱壕吧h勝晚春滿城煙柳。“絕勝”,遠遠超過。劉景文:劉季孫,字景文,工詩,時任兩浙兵馬都監(jiān),駐杭州。擎雨蓋:指荷葉。最是:一作“正是”。
[鑒賞提示]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作于長慶三年(823)以其觀察深微,筆觸細密,為后世所傳誦。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把這首詩和蘇軾的初冬詩《贈劉景文》并提,認為“二詩意思頗同而詞殊,皆曲盡其妙”。它詠嘆早春,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詩的風(fēng)格清新自然,看似平淡,實則絕不平淡。
蘇軾的《贈劉景文》,是在元佑五年 (1090)蘇軾在杭州任知州時作的。《苕溪漁隱叢話》說此詩詠初冬景致,“曲盡其妙”。詩雖為贈劉景文而作,所詠卻是初冬景物,了無一字涉及
劉氏本人的道德文章。這似乎不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但實際上,作者的高明之處正在于將對劉氏品格和節(jié)操的稱頌,不著痕跡地糅合在對初冬景物的描寫中。因為在作者看來,一年中最美好的風(fēng)光,莫過于橙黃橘綠的初冬景色。而橘樹和松柏一樣,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堅貞的節(jié)操。因此如果以情韻與理趣來看,蘇詩卻似略勝一籌于韓詩。
答張十一
山凈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
筼筜競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
未報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詩罷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
[注]張十一:名署,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與韓愈同為監(jiān)察御史,一起被貶,張署做彬州臨武令時曾有詩贈韓愈,詩云:“九疑峰畔二江前,戀闕思鄉(xiāng)日抵年。白簡趨朝曾并命,蒼梧左宦一聯(lián)翩。鮫人遠泛漁舟火,鵬鳥閑飛露里天。渙汗幾時流率土,扁舟西下共歸田”。韓愈寫此詩作答。筼筜:是一種粗大的竹子。躑躅即羊躑躅,開紅黃色的花,生在山谷間,二月花開時,耀眼如火,月余不歇。炎瘴:南方山林中的濕熱空氣。古人認為是傳染瘧疾、瘟疫的病源。斗:同“陡",是頓時的意思。霜毛:鬢發(fā)。
[鑒賞提示]韓愈一生中兩次遭貶,《答張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貶到廣東陽山后的第二年春天寫的,詩的前半段寫景抒情。第一、二句勾勒了陽山地區(qū)的全景,春山明凈,春江空闊,人煙稀少,荒僻冷落,這寫的是遠景。第二聯(lián)寫的是近景,嫩筍爭相滋生,羊躑躅隨處開放。詩的下半段敘事抒情。第三聯(lián)說皇帝的深恩我尚未報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熱的瘴氣中虛度余生而已。第四聯(lián)寫得曲折迂回,詩人沒有正面寫自己如何憂愁,卻說讀了張署來詩后鬢發(fā)頓時白了一半,這就把激憤的感情不自覺地在字里行間透露出來,使人感受到那股被壓抑著的感情的潛流,讀來為之感動,令人回味。這首詩的特點是含蓄深沉。
柳宗元 (773-819),字子厚,河?xùn)| (今山西永濟縣)人,貞元末,王叔文等執(zhí)政,倡導(dǎo)政治改革,柳宗元是革新運動的中堅成員,不久改革失敗,王叔文被殺,有關(guān)人員紛紛遭貶,柳宗元亦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后改官柳州刺史,死于柳州。他和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主要倡導(dǎo)者。柳宗元的詩文,大多為他進步的政治觀點服務(wù),揭露黑暗,同情人民,思想價值比較高。
江 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翕,獨釣寒江雪
雪
羅 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注]“千山”二句:寫大雪中宿鳥不飛,行人絕跡!肮轮邸倍洌涸谶@嚴寒的環(huán)境中,寫漁翁的獨釣,透露出作者處境的嚴酷,心情的孤寂。“長安”二句:《錄異傳》:“漢時大雪,地丈余,洛陽令身出案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戶,問何以不出? ”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千人!
[鑒賞提示]《江雪》作于永州。詩中運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選擇千山萬徑、人鳥絕跡這種最能表現(xiàn)山野嚴寒的典型景物,描繪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圖景。接著勾畫獨釣寒江的漁翁形象,借以表達作者在遭受打擊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緒。
羅隱(833-909),字昭諫,自號江東子,新城(今浙江富陽市)人,因不滿時政,詩文多寓諷刺,觸怒統(tǒng)治者,曾十余次投考進士落第,晚年投吳越王錢繆,做過錢塘令等官。羅
隱的詩歌,多方面揭露了唐王朝末世的黑暗,真切感人,不少詩句后來成為諺語!堆,題目是“雪”,詩卻非詠雪,而是發(fā)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議論。詩人感到憎惡和憤慨的是,那些飽暖無憂的達官貴人們,本與貧者沒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語言,卻偏偏要裝出一副對豐年最關(guān)心、對貧者最關(guān)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豐年瑞雪”這個話題,巧妙地作了一點反面文章!盀槿鸩灰硕唷,大雪對城市貧民仍是災(zāi)難。
兩首詩都運用了鋪墊手法:柳詩以雪境作背景鋪墊,突出雪中之人斗寒傲雪的精神;羅詩以“雪中貧者”作鋪墊,使“為瑞不宜多”的議論言之有據(jù)。兩詩語言特色:柳詩精雕細琢,極度夸張、概括;羅詩簡約、通俗、平實。
別舍弟宗一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注]宗一:柳宗一,作者的堂弟。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一從柳州赴江陵,作者寫此詩送別。零落殘魂:此指因長期貶謫生活的折磨,詩人的心靈深受創(chuàng)傷。黯然:形容別時心情暗淡傷感的樣子。雙垂別淚:兩人一同掉下傷別的眼淚。越江:即粵江,珠江的別稱。因廣東、廣西同屬百粵之地,故此用指柳江,點明分別的地點。一身:孤單一人。去國:離開國都長安。六千里:指從長安至柳州有六千多里遠。萬死:指再也沒希望活著回去了。投荒:指被貶到當(dāng)時還沒有開發(fā)的荒涼偏僻的柳州。十二年:作者自貞元“十一年(805)十一月被貶至永州以來,到再貶至柳州寫作此詩時,恰好是十二個年頭。桂嶺: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賀縣東北,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嶺。瘴:瘴氣,南方山林中蒸騰的濕熱空氣,受了瘴氣的侵襲就會得病。水如天:水像天一樣碧藍,一樣無邊無際。荊門:山名,在湖北宣都縣西北長江南岸。郢:戰(zhàn)國時楚國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縣附近。
[鑒賞提示]這首送別詩,寄寓著作者被貶以來的悲憤,字里行間流露出強烈的不滿情緒,首聯(lián)點明送別的時間和地點,抒發(fā)惆悵的情懷,二聯(lián)概括地敘述被貶的時間之久和地域的偏遠及孤苦悲慘的遭遇,激憤之情溢于紙上。三聯(lián)上句寫作者所在地的惡劣環(huán)境,下句設(shè)想宗一赴江陵途中將要見到的開闊景象,點明一留一去,此聯(lián)是景語,也是情語,采用了比興手法把詩人和行人的境遇加以渲染和對照。末聯(lián)是說分別之后,將會經(jīng)常夢到宗一所居江陵一帶的煙樹。這是以委婉的措辭,表達對宗一別后的殷切思念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
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
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xué)荊州利木奴。
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yǎng)老夫。
[注]黃柑:司馬相如《上林賦》郭璞注:“黃甘,橘屬而味精!被蕵洌洪贅。《橘頌》:“后皇嘉樹,橘徠服兮!背停褐盖。不學(xué)荊州利木奴:不學(xué)三國時丹陽太守李衡通過種橘來發(fā)家致富,給子孫留點財產(chǎn)的做法。噴雪:形容柑樹開花。垂珠:形容累累碩果。
[鑒賞提示]這首詩寫于柳宗元被貶柳州時期,詩的內(nèi)容是抒發(fā)種柑樹的感想。開頭二句敘述自己親手種植柑樹,并且已經(jīng)生長繁盛。三、四句通過兩個含意相反的典故,表達了自己復(fù)雜的思想感情。五、六句說詩人從幼小的柑樹,遠想到它的開花結(jié)果。最后兩句說,將來能夠親眼看到柑橘長大成林,能以自己親手種出的柑橘來養(yǎng)老,這何嘗不是一種樂趣!這首詩表面看來詩人都在說種柑樹,實際上是抒發(fā)了詩人被貶的抑郁心情。不過整首詩的整個語調(diào)都是平緩的,而在平緩的語調(diào)后面,卻隱藏著詩人一顆不平靜的心。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剌史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fēng)亂颶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
[注]柳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汀州:福建省長汀縣。封州:今廣東封川縣。連州:廣東連縣。接大荒:指登樓遠眺,視線連接荒僻遙遠的地方。海天愁思:愁思如海深天闊。茫茫:漫無邊際。颶(zh6n):吹動。芙蓉:指荷花。薜荔:一種緣墻牽藤常綠蔓生的香草。重遮:層層遮蔽。江:指柳江。九:形容多數(shù)。回腸:曲結(jié)的愁腸。共來:指與作者一道貶到南方來的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等人。百粵:泛指五嶺以南的少數(shù)民族。文身:在身上刺花紋,古代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一種習(xí)俗。猶自:仍然。滯:停滯,淹留。音書滯一鄉(xiāng):指各阻一方。音信隔絕,懷念之情,難以通達。
[鑒賞提示]柳宗元等人被貶永州司馬十年,于元和十年(815)召回長安,又遭打擊,出任柳州刺史。柳宗元到柳州,韓泰到漳州,韓曄到汀州。陳諫到封州,劉禹錫到連州。柳宗元初到任所,寫了這首政治抒情詩,寄給再次被貶的朋友們。詩從“愁”字著筆,層層下翻。首聯(lián)寫登樓縱目,愁思深曠,寄寓著對友人深切的懷念,點明題意。二聯(lián)寫近看盛夏景物,有感于花草被風(fēng)雨摧殘,牽動愁腸。三聯(lián)寫遠望友人所在之地,嶺樹重遮,江流阻隔,加深了愁懷。末聯(lián)感嘆音信難通,以被貶萬里荒僻之地而愁怨作結(jié)。全詩用比興手法、表達對友人的深切懷念,寄托情懷。
丹陽送韋參軍
嚴 維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注]“丹陽”句:丹陽,江蘇省南部一個縣城。郭,外城。“日晚”二句:由于思念,站在江邊長時間的遙望著,秋日黃昏,江面上寒鴉點點,可是,就連
4.知人論世,評出特點
3.品評技巧,品味語言
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借助各種藝術(shù)手法來表現(xiàn),答題時一定要根據(jù)要求,抓住詩歌本身特點,把握其藝術(shù)技巧。
2.分點答題,點后例證
1.就詩論詩,不枝不蔓
高考是初步鑒賞,強調(diào)對詩歌本身特點進行思考作答,無需引經(jīng)據(jù)典,用它作品比較。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