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原子、分子、離子分類
2.復習溶液這部分內容時應緊扣教材,注意膠體、溶液和濁液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關于溶解度的復習要重視對近幾年高考試題中出現(xiàn)的相關題目進行研究,注意其命題意圖和試題的難易程度。
知識網(wǎng)絡
1.復習中應充分了解概念的內涵、適用條件、應用范圍和不同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對“同類”概念抓“異點”,對“對立”概念抓“同點”。
1、物質的組成與分類
[方法指導]
4、分析學情把握現(xiàn)狀,做好針對性措施
我們要結合一輪復習的學生狀況,在二輪復習采取針對性的強化訓練。最好能做到對學生易錯點和熱點逐一篩選,沒過關的學生,采取針對性的單獨強化訓練,一次過濾一部分,直到有能力掌握的學生全部過關。
3、落實反思總結和嚴格糾錯,提高復習效率
高考要想得高分,學會僅是一方面,還應總結歸納、經(jīng)常聯(lián)想,找出同類題解法的規(guī)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說,化學學習,重在掌握規(guī)律。要對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知識進行歸類、整理和加工,對知識點、考點、熱點進行思考、總結和處理,使自己對重點知識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使模糊的清晰起來,缺漏的填補起來,雜亂的條理起來,孤立的聯(lián)系起來,形成系統(tǒng)化、條理化的知識框架。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整體駕馭知識的能力,更便于重點、熱點的強化和難點的突破,取得更大的復習效益。
2、結合學生情況劃分好小專題
經(jīng)過一輪復習,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比較全面,而且二輪復習時間有限,不能像一輪復習那樣強調到邊到角。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基礎,強調二輪復習“強化主干、突出重點、關注熱點、專攻薄弱”。結合考綱和學生實際情況,我們計劃分三課時六小塊復習:物質的組成和分類、化學用語的規(guī)范使用、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反應熱等。
1、認真研究教材和大綱
高考知識體現(xiàn)課本內容,高考的最終落腳點是課本,而課本、《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是高考復習的指揮棒,是高考命題的依據(jù),特別是《考綱》已明確的傳達出“考試目標”、“考試范圍”、“命題指導思想”,“題型比例”、“題目難易比例”、和“組卷原則”等重要信息。認真研究“兩綱”就會把握高考的“脈”。了解命題趨向和要求,明確復習要點,這必然會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復習的效率,特別是在新教材使用后考試內容有較大變化的情況下,兩綱把握更顯重要。根據(jù)兩綱要求,找到各個考點在課本中的“根”,并落實到位,做到以課本、兩綱為依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課本知識,并通過知識的實際應用上升到兩綱要求必備的能力。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輔輕教材。
盡管經(jīng)過一輪復習,學生的基礎比較扎實,但是學生在基本概念這一塊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徹,或者概念混淆,比如原子結構示意圖和電子式以及電子式表示物質形成過程許多學生就混淆了。
②化學用語不規(guī)范,不按要求答題,比如要求寫結構式寫成分子式,要求寫名稱寫成化學式。
③不會書寫重要的物質的電子式結構式,方程式書寫不完整不注意條件或沒配平。
④原電池電解池概念理解不透,尤其對于新型原電池或電解池,不能判正負極以及電極反應式不會書寫。
⑤對開放性的問題不能很好適應,遇主觀題不能用規(guī)范的化學語言表達出來。
2、創(chuàng)新拓展,注重新的熱點�?v觀近年來的高考,基本概念部分的考點多,重現(xiàn)率高。但是并不是簡單和連續(xù)的重復,而是漸變和創(chuàng)新貫穿其中。要求學生牢牢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時也對學生的拓展性和研究性進行考查。新課標的教學思想旨在創(chuàng)新和拓展,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開拓能力,答案具有開放性。2010年的高考就體現(xiàn)這種模式,作為傳統(tǒng)的高考的最后一年,向新課標模式靠攏,做到考改和課改相結合是必然的。創(chuàng)新和拓展在本屆高考中肯定體現(xiàn)出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