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①質(zhì)子數(shù)相同的粒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②同位素的性質(zhì)幾乎完全相同;③質(zhì)子數(shù)相同、電子數(shù)也相同的兩種粒子,不可能是同一種分子和同一種離子;④電子數(shù)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種元素;⑤一種元素只能有一種質(zhì)量數(shù);⑥某種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取整數(shù),就是其質(zhì)量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解析:電子數(shù)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種元素,如F-和Na+電子數(shù)相同,但不是同一種元素,①不正確;同位素的化學性質(zhì)幾乎相同,但物理性質(zhì)不同,②不對;同種元素可能有幾種同位素,它們的質(zhì)量數(shù)各不相同,⑤不對;某種元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指該原子的質(zhì)量與12C原子質(zhì)量的的比值,⑥錯誤.故D項錯誤.
答案:D
1.(2009·深圳高三調(diào)研)最近媒體報道了一些化學物質(zhì),如爆炸力極強的N5、結(jié)構(gòu)類似白磷的N4、比黃金還貴的18O2、太空中的甲醇氣團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18O2和16O2是兩種不同的核素
B.將a g銅絲灼燒成黑色后趁熱插入甲醇中,銅絲變紅,質(zhì)量小于a g
C.N4為正四面體結(jié)構(gòu),每個分子中含有6個共價鍵,鍵角為109°28′
D.2N5===5N2是化學變化
解析:核素是指具有一定質(zhì)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的原子,而18O2和16O2是單質(zhì),A錯;將a g銅絲灼燒成黑色后趁熱插入甲醇中,發(fā)生反應2Cu+O22CuO和CuO+CH3OHCu+HCHO+H2O,在反應前后銅的質(zhì)量不變,B錯;N4和白磷分子一樣,為正四面體結(jié)構(gòu),含有6個共價鍵,鍵角應為60°,C錯;N5和N2互為同素異形體,相互轉(zhuǎn)化為化學反應,D正確.
答案:D
13.下圖是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的銅與稀硝酸反應的兩個實驗裝置圖.其中裝置Ⅰ為甲同學設計.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銅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
(2)乙同學認為裝置Ⅰ中收集的氣體不能確定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的是NO氣體,理由是________.于是他設計裝置Ⅱ,其中裝銅片的是氣球.
(3)如何檢驗裝置Ⅱ的氣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其他同學對上述實驗進行了研究,認為裝置Ⅱ雖然作了改進,但如果按裝置Ⅱ進行實驗,還是會出現(xiàn)三個問題,需要作相應改進措施.請你幫助他們填寫相關(guān)內(nèi)容.
問題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加熱或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二:試管中的氣體是淡棕紅色,而不是無色;
措施:________________(填具體操作,不能增加裝置).
問題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Cu與稀HN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2NO↑+Cu2++4H2O.
(2)若反應生成NO2,因NO2也能與水發(fā)生反應而產(chǎn)生NO:3NO2+H2O===2HNO3+NO,故無法證明生成的NO源于Cu與稀HNO3所生成.
(3)檢查裝置Ⅱ的氣密性,需先關(guān)閉夾子,形成密閉體系,然后用酒精燈稍加熱試管,氣球鼓起,撤掉酒精燈后,氣球恢復原貌,表明裝置不漏氣.
(4)問題一:反應速率較慢.相應改進措施為加熱或?qū)€~片改為Cu粉.問題二:試管中的氣體是淡棕紅色,而不是無色,原因是裝置中含有空氣,空氣中的氧氣與NO作用生成了NO2.相應改進措施為先將少量碳酸鹽倒入試管,然后迅速系上裝有銅片的小氣球.
答案:(1)3Cu+8H++2NO===3Cu2++2NO↑+4H2O
(2)因為NO2與水反應也可產(chǎn)生NO:3NO2+H2O===2HNO3+NO,故不能證明生成的NO氣體是來自于銅與稀硝酸反應
(3)關(guān)緊夾子,用酒精燈稍加熱試管,氣球鼓起,撤掉酒精燈后,氣球恢復原貌,表明裝置不漏氣(或其他合理答案)
(4)反應速率較慢 將銅片改為Cu粉
先將少量碳酸鹽倒入試管,然后迅速系上裝有銅片的小氣球 實驗會造成空氣污染
連接導管,將導管插入裝有NaOH溶液的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持續(xù)通入空氣(其他合理答案只要問題與措施一致即可)
12.氧化銅有多種用途,如用做玻璃著色劑、油類脫硫劑等.為獲得純凈的氧化銅以探究其性質(zhì),某同學用工業(yè)硫酸銅(含硫酸亞鐵等雜質(zhì))進行如下實驗:
(1)制備氧化銅
工業(yè)CuSO4CuSO4溶液CuSO4·5H2O―→……―→CuO
①步驟Ⅰ的目的是除去不溶性雜質(zhì).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驟Ⅱ的目的是除鐵.操作是:滴加H2O2溶液,稍加熱;當Fe2+轉(zhuǎn)化完全后,慢慢加入Cu2(OH)2CO3粉末,攪拌,以控制溶液pH=3.5;加熱煮沸一段時間,過濾,用稀硫酸酸化濾液至pH=1.控制溶液pH=3.5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驟Ⅲ的目的是得到CuSO4·5H2O晶體,操作是____________、過濾、水浴加熱烘干.水浴加熱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氧化銅的性質(zhì)
①取A、B兩支試管,往A中先加入適量CuO粉末,再分別向A和B中加入等體積的3%H2O2溶液,只觀察到A中有大量氣泡.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
②為探究試管A中反應的速率,收集氣體并測定其體積,必需的實驗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步驟Ⅰ的目的是除去不溶性雜質(zhì),需過濾.
②控制溶液pH=3.5,使Fe3+完全水解生成Fe(OH)3沉淀,而Cu2+不會轉(zhuǎn)化為Cu(OH)2沉淀,便于除雜.
③由溶液得到晶體,可對CuSO4溶液蒸發(fā)結(jié)晶,水浴加熱的優(yōu)點是受熱均勻且便于控制溫度.
(2)①根據(jù)CuO能加快H2O2的分解,可得出CuO可作該反應的催化劑.
②可利用單位時間內(nèi)收集到氣體的多少來探究A中的反應速率.
答案:(1)①加適量的水溶解、攪拌、過濾、诳墒笷e3+全部轉(zhuǎn)化為Fe(OH)3沉淀,而Cu2+不會轉(zhuǎn)化為Cu(OH)2沉淀 ③將CuSO4溶液加熱蒸發(fā)至有晶體出現(xiàn)時,停止加熱 受熱均勻,溫度易于控制在100℃以下
(2)①CuO可加快H2O2分解的反應速率,是H2O2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②秒表、橡皮塞、導管、集氣瓶、量筒
11.如圖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體,并吸入少量濃硫酸(以不接觸紙條為準).則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
A.藍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后褪色
B.品紅試紙、沾有KMnO4溶液的濾紙均褪色,證明了SO2具有漂白性
C.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實驗中多余的SO2
D.濕潤淀粉KI試紙未變藍說明SO2的氧化性強于I2
解析:亞硫酸鈉與濃硫酸反應產(chǎn)生SO2,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遇SO2變紅,但SO2不能漂白石蕊試紙,A錯;品紅試紙褪色是SO2的漂白性所致,但沾有KMnO4溶液的試紙褪色是SO2的還原性所致,B錯;NaOH溶液能與SO2反應,C對;濕潤的淀粉KI未變藍說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D錯.
答案:C
10.對下列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結(jié)論正確的是
( )
編號 |
實驗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
A |
甲溶液中加入氯化鋇、稀硝酸的混合液 |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
甲溶液中一定含有SO或SO |
B |
乙溶液進行焰色反應 |
焰色呈黃色 |
乙一定是鈉鹽溶液 |
C |
丙溶液中加入硝酸銀、稀硝酸的混合液 |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
丙溶液中一定有Cl- |
D |
把濕潤的碘化鉀-淀粉試紙放入紅棕色的丁氣體中 |
試紙變藍色 |
丁不一定是溴蒸氣 |
解析:甲中也可能含有銀離子,故A錯;焰色反應呈黃色只能證明存在的鈉元素,不一定就是鹽溶液,如氫氧化鈉溶液,故B錯;若C中含有較多硫酸根離子時,也能出現(xiàn)白色沉淀,故C錯;丁也可能是NO2.
答案:D
9.某無色混合氣體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中的某幾種氣體組成.在恒溫恒壓的條件下,將此混合氣體通過濃H2SO4時,總體積基本不變;通過過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見變渾濁,但混合氣體的總體積減小;把剩余氣體導出后,在O2中能夠點燃,燃燒產(chǎn)物不能使CuSO4粉末變色.則原混合氣體的成分一定含有的是
( )
A.CH4和NH3 B.HCl、H2和CO
C.HCl和CO D.HCl、CO和CO2
解析:“通過濃H2SO4時總體積基本不變”,說明無NH3;“通過過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見渾濁,但混合氣體的總體積減小”,說明無CO2,有HCl;混合氣體中能在氧氣中燃燒的有CH4、H2和CO,前兩者都能生成水,水能使CuSO4粉末變色,但題中卻說“燃燒產(chǎn)物不能使CuSO4粉末變色”,說明無CH4、H2,有CO,可見該混合氣體中一定含有HCl和CO.
答案:C
8.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氣體X和氣體Y在通常條件下同時通入盛有溶液Z的洗氣瓶中(如圖所示),一定沒有沉淀生成的是
( )
|
X |
Y |
Z |
A |
NO2 |
SO2 |
BaCl2 |
B |
NH3 |
O2 |
Al2(SO4)3 |
C |
NH3 |
CO2 |
NaCl(飽和) |
D |
CO |
O2 |
Ca(OH)2 |
解析:NO2與水反應生成HNO3,HNO3將H2SO3氧化為H2SO4,H2SO4與BaCl2反應生成BaSO4沉淀;NH3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與Al2(SO4)3反應生成Al(OH)3沉淀;NH3和CO2(過量)溶于水時可生成NH4HCO3,NH4HCO3與飽和NaCl溶液反應生成溶解度相對較小的NaHCO3晶體;CO和O2在常溫下不反應,所以D實驗中無沉淀產(chǎn)生.
答案:D
7. 某同學想用實驗證明高錳酸鉀溶液的紫紅色是MnO的顏色,而不是K+的顏色,他設計的下列實驗步驟中沒有意義的是
( )
A.將高錳酸鉀晶體加熱分解,所得固體質(zhì)量減少
B.觀察氯化鉀溶液沒有顏色,表明溶液中K+無色
C.在氯化鉀溶液中加入適量鋅粉振蕩,靜置后未見明顯變化,表明鋅與K+無反應
D.在高錳酸鉀溶液中加入適量鋅粉振蕩,靜置后見紫紅色褪去,表明MnO為紫紅色
解析:首先高錳酸鉀溶液中存在兩種離子:K+和MnO,選項B、C表明K+無色且不與鋅反應,再由選項D進一步說明MnO能與鋅反應,靜置后見紫紅色褪去,表明MnO為紫紅色.
答案:A
6.某化學小組在常溫下測定一定質(zhì)量的某銅鋁混合物中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方案Ⅰ:銅鋁混合物足量溶液A充分反應測定生成氣體的體積
方案Ⅱ:銅鋁混合物足量溶液B充分反應測定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
下列有關(guān)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 )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鹽酸或NaOH溶液
B.溶液A和B均可以選用稀硝酸
C.若溶液B選用濃硝酸,則測得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偏小
D.實驗室方案Ⅱ更便于實施
解析:因鋁具有兩性,而銅不能與堿、非氧化性酸反應,所以A和B是鹽酸或氫氧化鈉時,都與鋁反應,故A可行;又因測固體質(zhì)量比測氣體體積易進行,故D正確;若A和B都是稀硝酸時則方案Ⅱ無法實施,故B錯;若B是濃硝酸時則鋁鈍化,導致剩余固體質(zhì)量增加,所以測得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偏小,故C正確.
答案:B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