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306  8314  8320  8324  8330  8332  8336  8342  8344  8350  8356  8360  8362  8366  8372  8374  8380  8384  8386  8390  8392  8396  8398  8400  8401  8402  8404  8405  8406  8408  8410  8414  8416  8420  8422  8426  8432  8434  8440  8444  8446  8450  8456  8462  8464  8470  8474  8476  8482  8486  8492  8500  447348 

22.(2009·日照模擬)(9分)已知A、B、C、D兩種短周期元素,分別屬于不同的主族,其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A與D、B與C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均為9,A原子的最外層與次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A、B、C、D中只有兩種金屬元素.試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元素符號為________,C的氫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

(2)為比較C與D的單質(zhì)的氧化性強弱,可設計實驗以證實,則該實驗所依據(jù)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molC的氫化物與足量C的氧化物反應,轉移的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________mol.

(4)已知E、G、F是均含有B元素的化合物,其有關轉化關系如下:

請寫出E與F反應生成G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最外層與次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只有Be,即A為Be,另一種金屬元素,只能是第三周期中的某金屬元素,若為Na,則有一種元素原子最外層有8個電子,不符合題意,也不是Mg,否則與Be同主族,故只能是Al.最后推斷可知:A為Be,B為Al,C為硫,D為氯.

(1)A為Be,S的氫化物為H2S.

(2)比較S與Cl的非金屬性強弱,可利用Cl2通入氫硫酸中將硫置換出來或利用二者與變價金屬鐵作用時所得產(chǎn)物中Fe元素的價態(tài)來比較.

(3)2H2S+SO2===3S↓+2H2O,1 molH2S完全反應轉移2 mol電子.

(4)符合條件的轉化可為

不管是哪個轉化關系,E與F反應的離子反應均為Al3++3AlO+6H2O===4Al(OH)3↓.

答案:(1)Be H2S

(2)Fe+SFeS,2Fe+3Cl22FeCl3

(或H2S+Cl2===S↓+2HCl)

(3)2

(4)Al3++3AlO+6H2O===4Al(OH)3

試題詳情

21.(8分)已知A、B、C、D、E、F、G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A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與它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相同,而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2倍,C的氫化物可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B和D可以形成兩種氣態(tài)化合物,E原子核外電子總數(shù)比B的2倍少1,D與F同主族,G的原子半徑是本周期元素中最小的.則:

(1)運送飛船的火箭燃料有一種液態(tài)化合物是由A、C元素組成的,已知該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2,其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2.5%.若該化合物與A2D2恰好完全反應,能產(chǎn)生兩種無毒又不污染環(huán)境的物質(zhì),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原子間也可形成鏈狀結構,假設C原子間只以單鍵形式連接,并與A形成系列化合物,則該系列化合物的通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和D以質(zhì)量比為3∶8組成的化合物與E的同周期相鄰主族元素的單質(zhì)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單質(zhì)與E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據(jù)題意知:A為H、B為C、C為N、D為O、E為Na、F為S、G為Cl.

(1)N與H形成的化合物中H原子數(shù)為=4,則N原子數(shù)為=2,即分子式N2H4,N2H4與H2O2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N2和H2O,據(jù)得失電子守恒配平得N2H4+2H2O2===N2↑+4H2O.

(2)據(jù)N原子成鍵特點知該系列化合物為NHHNH……NHH,因此得出通式為NnHn+2.

(3)C與O形成質(zhì)量比為3∶8的化合物中,C原子數(shù)與O原子數(shù)之比為=1∶2,即分子式為CO2,與Mg能發(fā)生反應2Mg+CO22MgO+C.

(4)Cl2與NaO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

答案:(1)N2H4+2H2O2===N2↑+4H2O (2)NnHn+2

(3)2Mg+CO22MgO+C

(4)Cl2+2OH===H2O+Cl+ClO

試題詳情

20.(10分)已知元素的某種性質(zhì)“x”和原子半徑、金屬性、非金屬性等一樣,也是元素的一種基本性質(zhì).下面給出13種元素的x的數(shù)值: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x的數(shù)值
1.5
2.0
1.5
2.5
2.8
4.0
1.0
元素
Mg
Na
O
P
S
Si
 
x的數(shù)值
1.2
0.9
3.5
2.1
2.5
1.7
 

試結合元素周期律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經(jīng)驗規(guī)律告訴我們:當形成化學鍵的兩原子相應元素的x差值大于1.7時,所形成的一般為離子鍵;當小于1.7時,一般為共價鍵.試推斷AlBr3中的化學鍵類型是________.

(2)根據(jù)上表給出的數(shù)據(jù),簡述主族元素的x的數(shù)值大小與元素的金屬性或非金屬性強弱之間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述第二周期元素(除稀有氣體外)的x的數(shù)值大小與原子半徑之間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你預測Br與I元素的x數(shù)值的大小關系:Br________I(填“>”、“=”或“<”).

(5)某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含有S-N鍵,你認為該共用電子對偏向于________原子(填元素符號).

解析:“x”的變化規(guī)律:同周期,自左―→右,x逐漸增大,如

Na
Mg
Al
Si
P
S
Cl
0.9
1.2
1.5
1.7
2.1
2.5
2.8

,因此,x增大,原子半徑逐漸減��;同主族,自上―→下,x逐漸減小,如

Li
1.0
Na
0.9

F
4.0
Cl
2.8

,因此,x越小,元素的金屬性越強(或x越大,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

根據(jù)得出的規(guī)律知Br的x值應比Cl元素的x值(2.8)略小,因此AlBr3中兩元素的x差值小于2.8-1.5=1.3<1.7,故AlBr3中化學鍵為共價鍵.據(jù)同主族,自上→下,x值逐漸減小,知x(Br)>x(I),據(jù)同周期,自左→右,x值逐漸增大,知x(S)=2.5=x(C)<x(N)<x(O)=3.5,因此知S元素的非金屬性小于N元素的非金屬性,故在S-N鍵中,共用電子對偏向N原子.

答案:(1)共價鍵

(2)元素x的數(shù)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或元素x的數(shù)值越小,元素的金屬性越強)

(3)原子半徑越小,x的數(shù)值越大

(4)> (5)N

試題詳情

19.(8分)A、B、C、D、E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五種短周期元素.B、E同主族,且滿足最高正化合價+最低負化合價=0;A與C、D與C之間都能形成原子個數(shù)比分別為2∶1和1∶1的兩種化合物.試解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在A2C2分子中含有的化學鍵是________和________.

(2)C與D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可用由B、C、D組成的化合物為反應物之一制取由A、C、D組成的化合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E單質(zhì)與A、C、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據(jù)題意知:B為C,E為Si;A為H,C為O,D為Na,形成的化合物分別為H2O和H2O2,Na2O和Na2O2.

(1)在H2O2分子中含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

(2)Na與O可形成Na2O和Na2O2,電子式分別為:

Na+[····]2Na+,Na+[········]2Na+

(3)由Na2CO3來制取NaOH,可據(jù)反應

Na2CO3+Ca(OH)2===CaCO3↓+2NaOH實現(xiàn).

(4)Si與NaO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Si+2OH+H2O===SiO+2H2

答案:(1)極性鍵 非極性鍵

(2)Na+[····]2Na+ Na+[········]2Na+

(3)Na2CO3+Ca(OH)2===CaCO3↓+2NaOH

(4)Si+2OH+H2O===SiO+2H2

試題詳情

18.(8分)A、B、X、Y和Z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與Y同主族,X與Z同主族,A與B和X均可形成10個電子化合物;B與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比為2∶3,常見化合物Y2X2與水反應生成X的單質(zhì),其溶液可使酚酞試液變紅.請回答下列問題.

(1)Z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化合物BA4的電子式為________.

(2)化合物Y2X2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有________(填序號).

A.離子鍵  B.極性共價鍵

C.非極性共價鍵  D.氫鍵

(3)化合物A2X和A2Z中,沸點較高的是________(填化學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與X和A與Z均能形成18個電子的化合物,此兩種化合物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溫常壓下,由A、B、X可組成液態(tài)物質(zhì)甲.現(xiàn)有2.3 g甲與足量的X的單質(zhì)充分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2.24 L的BX2氣體和2.7 g的A2X液體,同時放出68.35 kJ的熱量,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Y2X2與水生成X單質(zhì),其溶液可使酚酞變紅,則Y為Na,X為O,又X與Z同主族,則Z為S,A、B、X、Y、Z原子序數(shù)遞增,B與Z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比為2∶3,則B為C,又A與B和X可形成10電子化合物,則A為H.

(1)BA4為CH4.

(2)Y2X2為Na2O2,既有離子鍵又有非極性鍵.

(3)H2S和H2O,沸點H2O高.

(4)H2O2與H2S反應生成H2O和S.

(5)甲與O2燃燒生成CO2 0.1 mol,H2O 0.15 mol,故甲為CH3CH2OH.

答案:(1) ??????  HC,\s\up6(····H

(2)AC (3)H2O H2O中存在氫鍵

(4)H2O2+H2S===2H2O+S↓

(5)CH3CH2OH(l)+3O2(g)===2CO2(g)+3H2O(l)

ΔH=-1367 kJ/mol

試題詳情

17.(9分)用A+、B、C2、D、E、F、G和H分別表示含有18個電子的八種粒子(離子或分子),請回答:

(1)A元素是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C元素是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

(2)D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雙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3)E是所有含18個電子的粒子中氧化能力最強的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4)F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電子式是________.

(5)G分子中含有4個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6)H分子中含有8個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解析:(1)因A+、B、C2都含有18個電子,故A為鉀(K),B為氯(Cl),C為硫(S).

(2)D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雙原子分子,則其分子式應為HCl.

(3)因為E是所有含18個電子的粒子中氧化能力最強的分子,根據(jù)元素周期律知識應是氟(F2).

(4)F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應為H2S,電子式為H····H.

(5)G分子中含有4個原子,其分子式為PH3或H2O2.

(6)H分子中含有8個原子,其分子式為C2H6.

答案:(1)K Cl S (2)HCl (3)F2

(4)H2S H····H (5)H2O2(答PH3同樣給分)

(6)C2H6

試題詳情

16.X、Y均為元素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其簡單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由mXa+nYb,得m+anb

B.X2的還原性一定大于Y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徑大于Y,則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解析:A項,X原子失去a個電子得Xa+,Y原子得到b個電子形成Yb,二者的電子層結構相同,所以man+b;B項,X與Y位于同一周期,且X位于Y的左邊,Y的非金屬性大于X,故X2的還原性一定大于Y;D項,HnY的穩(wěn)定性大于HmX.

答案:B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2分)

試題詳情

15.X、Y為短周期元素,X位于ⅠA族,X與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X的原子半徑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徑

B.X與Y的簡單離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

C.兩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個數(shù)比不可能為1∶1

D.X2Y可能是離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價化合物

解析:X可能為H,也可能為堿金屬Li、Na,Y顯-2價,可能為O或S.A項的反例是H2O,B項的反例是Na2O,C項的反例是H2O2、Na2O2.

答案:D

試題詳情

14.A、B、C、D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C、D三種原子的最外層共有11個電子,且這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間兩兩皆能反應,均生成鹽和水.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A、C、D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有兩種是強堿、一種是強酸或兩種是強酸、一種是強堿

B.A、C、D三種元素有兩種是金屬、一種是非金屬

C.D元素在第三周期第ⅥA族

D.A、B、C三種元素的單質(zhì)熔沸點依次降低

解析:據(jù)“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間能兩兩反應”,結合“A、B、C、D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知C為Al,A為Na,再根據(jù)“A、C、D三種原子的最外層共有11個電子”,推知D為Cl,由原子序數(shù)的關系知B為Mg.NaOH為強堿,Al(OH)3為兩性氫氧化物,HClO4為強酸,A錯誤;Na、Mg是金屬,Cl是非金屬,B正確;Cl元素在第三周期第ⅦA族,C錯誤;Na、Mg、Al的原子半徑逐漸減小,熔沸點依次升高.

答案:B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氬┑掳鍊楁慨瀵告崲濮椻偓閻涱喛绠涘☉娆愭闂佽法鍣﹂幏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捐鈹戦悩鍙夋悙缂佺媭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