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漢代器物上的顏料“漢紫”至今尚沒有發(fā)現(xiàn)其自然存在的記載。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進行超導材料研究時,偶然發(fā)現(xiàn)其成分為紫色的硅酸銅鋇(化學式:BaCuSi2Ox,Cu為+2價),下列有關“漢紫”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用鹽的形式表示:BaSiO3·CuSiO3
B.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
C.易溶于強酸、強堿
D.性質(zhì)穩(wěn)定,不易褪色
[解析] 2+2+2×4=2x,x=6,故其化學式可表示為BaSiO3·CuSiO3,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年代久遠“漢紫”未消失,說明其性質(zhì)穩(wěn)定故D項正確。其為硅酸鹽,故不易溶于強堿、強酸。
[答案] C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石灰窯、玻璃熔爐出來的氣體主要成分相同
B.用石灰抹墻和用水泥砌墻過程的硬化原理相同
C.玻璃、陶瓷、水泥容器均不能貯存氫氟酸
D.普通玻璃與鋼化玻璃成分不同,所以性能不同,用途不同
[解析] 石灰窯、玻璃熔爐出來的氣體主要成分均為CO2,因而A正確,石灰抹墻發(fā)生的反應為:CO2+Ca(OH)2===CaCO3↓+H2O,其硬化是由于水分的蒸發(fā)。水泥的硬化過程是水泥配上適當?shù)乃笳{(diào)成漿發(fā)生了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經(jīng)過較長時間,凝固成塊,最后變硬,因此B不正確;玻璃、陶瓷、水泥容器均含有SiO2,可與氫氟酸反應,因而不能貯存氫氟酸,所以C正確;把普通玻璃加熱軟化,急速冷卻即得鋼化玻璃,所以普通玻璃與鋼化玻璃成分相同,普通玻璃軟化后,急速冷卻,結(jié)構發(fā)生了變化,所以,性能不同,用途也就不同。
[答案] AC
4.用二氧化硅和金屬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鹽的組成,其中不正確的是
( )
A.鈣沸石Ca(Al2Si3O10)·3H2O表示為
CaO·Al2O3·3SiO2·3H2O
B.鎂橄欖石Mg2SiO4表示為2MgO·3SiO2
C.正長石KAlSi3O8表示為K2O·Al2O3·6SiO2
D.高嶺石Al2(Si2O5)(OH)4表示為Al2O3·2SiO2·2H2O
[解析] 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鹽的關鍵是中心原子的化合價不變和原子守恒。B項應改寫為2MgO·SiO2。
[答案] B
3.想一想陶瓷、玻璃、水泥3個詞為什么歸納在一起,然后從下列所給的4個詞中選出一個與它們同類的
( )
A.光導纖維 B.有機玻璃
C.人造纖維 D.磚瓦
[解析] 陶瓷、玻璃、水泥均為傳統(tǒng)無機非金屬材料,屬于此類的是D項中的磚瓦。
[答案] D
2.過量的泥沙、純堿、生石灰熔化后生成
( )
①水泥�、诓AА、鄞善鳌、芑炷痢、菀环N硅酸鹽產(chǎn)品
A.①④ B.②⑤
C.③ D.②
[解析] 泥沙的主要成分是SiO2,與純堿(Na2CO3)、生石灰(CaO)熔化后發(fā)生如下反應:
SiO2+Na2CO3Na2SiO3+CO2↑
SiO2+CaOCaSiO3
而Na2SiO3、CaSiO3與SiO2的熔合物即為玻璃,且玻璃是一種硅酸鹽產(chǎn)品。
[答案] B
1.氮化鋁(AlN)具有耐高溫、抗沖擊,導熱性好等優(yōu)良性質(zhì),被廣泛應用于電子工業(yè)、陶瓷工業(yè)等領域。在一定條件下,氮化鋁可通過如下反應合成:
Al2O3+N2+3C2AlN+3CO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在氮化鋁的合成反應中,N2是還原劑,Al2O3是氧化劑
B.上述反應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電子
C.氮化鋁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
D.氮化鋁晶體屬于分子晶體
[解析] 所以A、B錯誤,C正確。因為分子晶體熔、沸點低,硬度小,所以AlN不可能為分子晶體。
[答案] C
14.正常情況下,大氣中含有約78%的N2、21%的O2,還含有少量的CO2、水蒸氣以及稀有氣體和雜質(zhì)。如果大氣中CO2的含量明顯增加,就會引起“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
(1)CO2是共價化合物,它的電子式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中檢驗CO2氣體最方便的方法是將CO2氣體通入飽和的澄清石灰水中,產(chǎn)生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相應的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宇宙飛船和太空站上工作的宇航員,在密閉的工作艙內(nèi)需要吸入O2,呼出CO2,飛船內(nèi)可以使用一種物質(zhì),它能吸收CO2并產(chǎn)生O2,該物質(zhì)是________,其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CO2的分子結(jié)構和性質(zhì)。CO2作為化學與生物學相互聯(lián)系的重要物質(zhì),在今后的綜合測試中應引起重視。第(1)題根據(jù)CO2為共價化合物,及C、O的原子結(jié)構可以寫出電子式。第(2)題中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會使其變渾濁。第(3)題中Na2O2和CO2反應會放出O2,可以供給宇航員呼吸。
[答案] (1)···· ····C········ (2)變渾濁
CO2+Ca(OH)2===CaCO3↓+H2O
(3)Na2O2 2CO2+2Na2O2===2Na2CO3+O2
13.(2009年寧夏理綜)下圖表示有關物質(zhì)(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其中A為常見的金屬單質(zhì),B為非金屬單質(zhì)(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見的無色無味液體,D是淡黃色的固體化合物。(反應條件圖中已省略)
(1)A、B、C、D代表的物質(zhì)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2)反應①中的C、D均過量,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②中,若B與F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4∶3,G、H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4)反應③產(chǎn)物中K的化學式為________;
(5)反應④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C是常見無色無味液體,推知為H2O;D是淡黃色固體化合物,推知D為Na2O2,C、D反應后生成NaOH,并且又能和常見金屬單質(zhì)A反應,可知A為Al;由B為黑色非金屬單質(zhì),猜測為碳。
(2)分步書寫,減少錯誤。先寫出Na2O2與H2O的反應,生成的NaOH再與Al發(fā)生反應。
(3)根據(jù)C和O2反應的物質(zhì)的量,兩者比值為4∶4時產(chǎn)物為CO2,比值為4∶2時,產(chǎn)物為CO,現(xiàn)在比值為4∶3,所以產(chǎn)物為CO2和CO的混合物。
(4)反應③Na2O2和CO2反應生成Na2CO3和O2。
(5)反應④溶液甲的成分為NaOH和NaAlO2,通入CO2后,CO2可以和NaAlO2溶液反應生成Al(OH)3沉淀,同時CO2又和NaOH反應生成Na2CO3,兩者相加,即得總方程式,然后再拆為離子方程式。
[答案] (1)Al C H2O Na2O2
(2)2Na2O2+2H2O===4NaOH+O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3)CO2 CO (4)Na2CO3
(5)CO2+AlO+OH-+H2O===CO+Al(OH)3↓
12.(2008年全國Ⅰ理綜)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號部分元素組成的5種化合物,其中V、W、X、Z均為兩種元素組成。上述5種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等于35。它們之間的反應關系如下圖:
(1)5種化合物分別是V________、W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填化學式)
(2)由上述5種化合物中的某2種化合物反應可生成一種新化合物,它包含了5種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該化合物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V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是元素和物質(zhì)推斷相結(jié)合的一道綜合試題。解決問題的關鍵是V(固體)與水反應產(chǎn)生白色固體Y和無色可燃性Z,由此可推出V是CaC2,W、X、Y、Z分別為CaO、CO2、Ca(OH)2、C2H2,方程式和V的電子式也迎刃而解了。V和O2的反應也可大膽寫出:2CaC2+5O22CaO+4CO2。
[答案] (1)CaC2 CaO CO2 Ca(OH)2 C2H2
(2)Ca(OH)2+2CO2===Ca(HCO3)2
(3)Ca2+\o(\s\up7(×·2-
11.某校化學實驗興趣小組為“證明某水煤氣中CO2、CO、H2、H2O(氣)共同存在”。經(jīng)討論從如下圖所示提供的儀器和藥品中設計組合成一套裝置(假設其他雜質(zhì)氣體對本實驗無干擾)。
(1)該小組證明CO2存在應選用________裝置,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證明H2O氣的存在應選用________裝置,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些儀器可重復使用,某些儀器可不使用,B中反應完全進行,連接的玻璃導管、膠管忽略。按氣流從左到右,用上述字母把各裝置連接組合起來,正確的連接次序是:混合氣體-( )-( )-(B)-( )-( )-( )
(3)此實驗的操作步驟中還有一欠缺之處,應如何改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檢驗H2O(g)的存在時用無水CuSO4,但必須放在裝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之前。由此可提示我們,要證明各種成分的存在需排除其他物質(zhì)的干擾,設計實驗把干擾物除去才可。
[答案] (1)C (石灰水)變渾濁 F (無水硫酸銅)由白色變藍色 (2)混合氣體?F-C-?A?F?C
(3)尾氣中可能含CO而沒有處理,將尾氣通過導管引出用酒精燈火焰將CO燃燒掉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