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讓球A多次從同一位置擺下.求B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角取值不要太小,兩球A.B質(zhì)量不要太小,④球A質(zhì)量要盡量比球B質(zhì)量大答出一條建議得1分.共2分(2)①a.b.d.f.g.h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9?孝感模擬)某同學利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測量當?shù)氐闹亓铀俣龋畬嶒灢襟E如下:
A.按裝置圖安裝好實驗裝置;
B.用游標卡尺測量小球的直徑d;
C.用米尺測量懸線的長度l;
D.讓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小角度擺動.當小球經(jīng)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并計數(shù)為0,此后小球每經(jīng)過最低點一次,依次計數(shù)1、2、3….當數(shù)到20時,停止計時,測得時間為t;
E.多次改變懸線長度,對應每個懸線長度,都重復實驗步驟C、D;
F.計算出每個懸線長度對應的t2
G.以t2為縱坐標、l為橫坐標,作出t2-l圖線.結合上述實驗,完成下列任務:
(1)用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標尺上有20個小的等分刻度的游標卡尺測量小球的直徑.某次測量的示數(shù)如圖2所示,讀出小球的直徑是
0.855
0.855
cm.
(2)該同學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t2-l圖線如圖3所示,發(fā)現(xiàn)圖線沒有通過坐標原點.并從理論上分析了圖線沒有通過坐標原點的原因,他提出了四種可能原因,其中分析正確的是
D
D

A.不應在小球經(jīng)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應該在小球運動到最高點開始計時;
B.開始計時后,不應記錄小球經(jīng)過最低點的次數(shù),而應記錄小球做全振動的次數(shù);
C.不應作t2-l圖線,而應作t-l圖線;
D.不應作t2-l圖線,而應作t2-(l+
d2
)
圖線.
(3)該同學并沒有放棄實驗,而是根據(jù)圖線得到圖線的方程t2=404.0l+1.72;并由此求出了當?shù)氐闹亓铀俣龋@樣做的理由是可以利用圖線的
B
B
求重力加速度.
A.某點的坐標;       B.圖線的斜率;
C.圖線橫軸的截距      D.圖線縱軸的截距.
(4)重力加速度g=
9.76
9.76
m/s2.(取π2=9.86,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09年長春市一調(diào))(12分)某同學利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測量當?shù)氐闹亓铀俣。實驗步驟如下:

A.按裝置圖安裝實驗裝置;

B.用游標卡尺測量小球的直徑d;

C.用米尺測量懸線的長度l;

D.讓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小角度擺動。當小球經(jīng)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并計數(shù)為0。此后小球每經(jīng)過最低點一次,依次計數(shù)1、2、3……當數(shù)到20時,停止計時,測得時間t;

E.多次改變懸線長度,對應每個懸線,都重復實驗步驟C、D;

F.計算出每個懸線對應的t2;

G.以t2為縱坐標、l為橫坐標,作出t2l圖線。

(1)用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標尺上有20個小的等分刻度的游標卡尺測量小球的直徑。某次測量的示數(shù)如圖2所示,讀出小球的直徑是______________cm。

(2)該同學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t2l圖線,如圖3所示為圖線的示意圖,發(fā)現(xiàn)圖線沒有通過坐標原點。并從理論上分析了圖線沒有通過坐標原點的原因。他提出了四種可能的原因,其中分析正確的是

A.不應在小球經(jīng)過最低點時開始計時,應該在小球運動到最高點時開始計時;

B.開始計時后,不應記錄小球經(jīng)過最低點的次數(shù),而應記錄小球做全振動的次數(shù);

C.不應作t2l圖線,而應作tl圖線;

D.不應作t2l圖線,t2-(l)圖線。

(3)該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到圖線的方程t2=404.0lb(其中b為截距,未知)。并由此求出了當?shù)氐闹亓铀俣,他計算重力加速度是利用圖線中的哪些數(shù)據(jù)?

A.圖線上某點的坐標    

B.圖線的斜率

C.圖線橫軸的截距     

D.圖線縱軸的截距

(4)由上述圖線方程求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m/s2。(取π2=9.86,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1)用圖1示裝置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時在地面鋪上復寫紙和白紙,使小球(視為質(zhì)點)從斜槽上緊靠擋板處由靜止滑下,小球落地后將在白紙上留下痕跡.通過測量斜糟末端到地面的高度h和小球的水平射程x,即可計算出小球平拋的初速度r4

以下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中合理的是
BD
BD

A.實驗所用的斜糟必須光滑B.實驗所用的斜糟末端初切線必須水平
C.實驗時還能要使用秒表測出小球落地的時間
D.為精確確定落點位置,應讓小球從同一亮度多次下落,用盡可能小的圓將白紙上小球留下的痕跡圓在其內(nèi),其圓心就是小球的平均落點.
(2)某同學在做“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時,透過改變擺長l調(diào)出相應的周期T,得出一組對應的l與T的數(shù),再以l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將所得數(shù)據(jù)連成直線,若求得該直線的斜率為K,則重力加速度g=
4m2
K
4m2
K
.若該同學在測擺長時漏測了小球半徑,則用這種作圖法求出的重力加速度和沒有漏測小球半徑相比
沒有影響
沒有影響
(選填“偏大”、“偏小”或“沒有影響”).
(3)某同學利用圖2示電路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記錄的6組數(shù)據(jù)如表格所示.
 U(V)  I(A)
 1.37  0.12
 1.32  0.20
 1.24  0.31
 1.18  0.32
 1.10  0.50
 1.05  0.57
①為了使實驗結果相對精確,請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布的特點,在給出的U-I坐標軸上標上合現(xiàn)的坐標值,并作出U-I圖象3.
②根據(jù)圖象3求出電池的電動勢E=
1.44~1.48
1.44~1.48
V,電池的內(nèi)電阻r=
0.65~0.75
0.65~0.75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1)用如右圖所示裝置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質(zhì)量為mB的鋼球B放在小支柱N上,球心離地面高度為H;質(zhì)量為mA的鋼球A用細線拴好懸掛于O點,當細線被拉直時O點到球心的距離為L,且細線與豎直線之間夾角α;球A由靜止釋放,擺到最低點時恰與球B發(fā)生正碰,碰撞后,A球把輕質(zhì)指示針C推移到與豎直夾角為β處,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鋪有一張蓋有復寫紙的白紙D,用來記錄球B的落點.
①用圖中所示各個物理量的符號表示碰撞前后兩球A、B的動量(設兩球A、B碰前的動量分別為pA、pB;碰后動量分別為pA、pB),則pA=
mA
2gL(1-cosα)
mA
2gL(1-cosα)
pA=
mA
2gL(1-cosβ)
mA
2gL(1-cosβ)
; pB=
0
0
,pB=
mBs
2H
2gL
mBs
2H
2gL

②請你寫出兩條可確實減小實驗誤差的建議:
a.讓球A多次從同一位置擺下,求B球落點的平均位置;b.α角取值不要太;c.兩球A、B質(zhì)量不要太;d.球A質(zhì)量要盡量比球B質(zhì)量大
a.讓球A多次從同一位置擺下,求B球落點的平均位置;b.α角取值不要太小;c.兩球A、B質(zhì)量不要太;d.球A質(zhì)量要盡量比球B質(zhì)量大

(2)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小明在光滑桌面上放有A、B兩個小球.A球的質(zhì)量為0.3kg,以速度8m/s跟質(zhì)量為0.1kg、靜止在桌面上的B球發(fā)生碰撞,并測得碰撞后B球的速度為9m/s,A球的速度變?yōu)?m/s,方向與原來相同.根據(jù)這些實驗數(shù)據(jù),小明對這次碰撞的規(guī)律做了如下幾種猜想:
猜想1
猜想1
碰撞后B球獲得了速度,A球把速度傳遞給了B球;
猜想2
猜想2
碰撞后B球獲得了動能,A球把減少的動能全部傳遞給了B球.
你認為以上的猜想是否成立
猜想1、2均不成立
猜想1、2均不成立
,請你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通過計算說明,有一個什么物理量,在這次的碰撞中,B球所增加的這個物理量與A球所減少的這個物理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肇慶二模)(1)用如圖所示裝置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質(zhì)量為mB的鋼球B放在小支柱N上,球心離地面高度為H;質(zhì)量為mA的鋼球A用細線拴好懸掛于O點,當細線被拉直時O點到球心的距離為L,且細線與豎直線之間夾角α;球A由靜止釋放,擺到最低點時恰與球B發(fā)生正碰,碰撞后,A球把輕質(zhì)指示針C推移到與豎直夾角為β處,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鋪有一張蓋有復寫紙的白紙D,用來記錄球B的落點.
①用圖中所示各個物理量的符號表示碰撞前后兩球A、B的動量(設兩球A、B碰前的動量分別為pA、pB;碰后動量分別為pA、pB),
則pA=
mA
2gL(1-cosα)
mA
2gL(1-cosα)
pA=
mA
2gL(1-cosβ)
mA
2gL(1-cosβ)
; pB=
0
0
,pB=
mBs
2H
2gL
mBs
2H
2gL

②請你寫出兩條可確實減小實驗誤差的建議:
a.讓球A多次從同一位置擺下,求B球落點的平均位置;b.α角取值不要太;c.兩球A、B質(zhì)量不要太;d.球A質(zhì)量要盡量比球B質(zhì)量大
a.讓球A多次從同一位置擺下,求B球落點的平均位置;b.α角取值不要太;c.兩球A、B質(zhì)量不要太;d.球A質(zhì)量要盡量比球B質(zhì)量大

(2)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小明在光滑桌面上放有A、B兩個小球.A球的質(zhì)量為0.3kg,以速度8m/s跟質(zhì)量為0.1kg、靜止在桌面上的B球發(fā)生碰撞,并測得碰撞后B球的速度為9m/s,A球的速度變?yōu)?m/s,方向與原來相同.根據(jù)這些實驗數(shù)據(jù),小明對這次碰撞的規(guī)律做了如下幾種猜想:
[猜想1]碰撞后B球獲得了速度,A球把速度傳遞給了B球;
[猜想2]碰撞后B球獲得了動能,A球把減少的動能全部傳遞給了B球.
你認為以上的猜想是否成立
猜想1、2均不成立
猜想1、2均不成立
,請你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通過計算說明,有一個什么物理量,在這次的碰撞中,B球所增加的這個物理量與A球所減少的這個物理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