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P=90°. 由勾股定理.得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解:(1)如圖①AH=AB

(2)數(shù)量關(guān)系成立.如圖②,延長CB至E,使BE=DN

∵ABCD是正方形

∴AB=AD,∠D=∠ABE=90°

∴Rt△AEB≌Rt△AND

∴AE=AN,∠EAB=∠NAD

∴∠EAM=∠NAM=45°

∵AM=AM

∴△AEM≌△ANM

∵AB、AH是△AEM和△ANM對應(yīng)邊上的高,

∴AB=AH

(3)如圖③分別沿AM、AN翻折△AMH和△ANH,

得到△ABM和△AND

∴BM=2,DN=3,∠B=∠D=∠BAD=90°

分別延長BM和DN交于點C,得正方形ABCE.

由(2)可知,AH=AB=BC=CD=AD.                          

  設(shè)AH=x,則MC=,  NC=                             圖②

在Rt⊿MCN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不符合題意,舍去)

∴A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閱讀下列材料:
正方形網(wǎng)格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頂點稱為格點,以格點為頂點的三角形叫格點三角形.
數(shù)學(xué)老師給小明同學(xué)出了一道題目:在圖1正方形網(wǎng)格(每個小正方形邊長為1)中畫出格點△ABC,使AB=AC=
5
,BC=
2
;
小明同學(xué)的做法是:由勾股定理,得AB=AC=
22+12
=
5
,BC=
12+12
=
2
,于是畫出線段AB、AC、BC,從而畫出格點△ABC.
(1)請你參考小明同學(xué)的做法,在圖2正方形網(wǎng)格(每個小正方形邊長為1)中畫出格點△A′B′C′(A′點位置如圖所示),使A′B′=A′C′=5,B′C′=
10
.(直接畫出圖形,不寫過程);
(2)觀察△ABC與△A′B′C′的形狀,猜想∠BAC與∠B′A′C′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證明你的猜想.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①,我們在“格點”直角坐標(biāo)系上可以清楚看到:要找AB或DE的長度,顯然是轉(zhuǎn)化為求Rt△ABC或Rt△DEF的斜邊長.

下面:以求DE為例來說明如何解決:
從坐標(biāo)系中發(fā)現(xiàn):D(-7,5),E(4,-3).所以DF=|5-(-3)|=8,EF=|4-(-7)|=11,所以由勾股定理可得:DE=
82+112
=
185

下面請你參與:
(1)在圖①中:AC=
4
4
,BC=
3
3
,AB=
5
5

(2)在圖②中:設(shè)A(x1,y1),B(x2,y2),試用x1,x2,y1,y2表示AC=
y1-y2
y1-y2
,BC=
x1-x2
x1-x2
,AB=
(x1-x2)2+(y1-y2)2
(x1-x2)2+(y1-y2)2

(3)(2)中得出的結(jié)論被稱為“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兩點間距離公式”,請用此公式解決如下題目:
已知:A(2,1),B(4,3),C為坐標(biāo)軸上的點,且使得△ABC是以AB為底邊的等腰三角形.請求出C點的坐標(biāo).

查看答案和解析>>

22、圓錐的側(cè)面積與表面積
(1)如圖:h為圓錐的
,a為圓錐的
母線長
,r為圓錐的
底面半徑
,由勾股定理可得:a、h、r之間的關(guān)系為:
a2=h2+r2


(2)如圖:圓錐的側(cè)面展開后一個
扇形
:圓錐的母線是扇形的
半徑
而扇形的弧長恰好是圓錐底面的
周長
.故:圓錐的側(cè)面積就是圓錐的側(cè)面展開后的扇形的
面積
.圓錐的表面積=
側(cè)面積
+
底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探究矩形的性質(zhì)時,小明得到了一個有趣的結(jié)論:矩形兩條對角線的平方和等于四條邊的平方和.如圖1,在矩形ABCD中,由勾股定理,得AC2=AB2+BC2,BD2=AB2+AD2,又CD=AB,AD=BC,所以AC2+BD2=AB2+BC2+CD2+AD2=2(AB2+BC2).
小亮對菱形進行了探究,也得到了同樣的結(jié)論,于是小亮猜想:任意平行四邊形兩條對角線的平方和等于四條邊的平方和.請你解決下列問題:
(1)如圖2,已知:四邊形ABCD是菱形,求證:AC2+BD2=2(AB2+BC2);
(2)你認(rèn)為小亮的猜想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請利用圖3給出證明;如果不成立,請舉反例說明;
(3)如圖4,在△ABC中,BC、AC、AB的長分別為a、b、c,AD是BC邊上的中線.試求AD的長.(結(jié)果用a,b,c表示)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