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Ⅰ.二氧化氯(ClO2)是一種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其熔點為-59℃,沸點為11.0℃,易溶于水。工業(yè)上用稍潮濕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時反應制得。某學生擬用下圖所示裝置模擬工業(yè)制取并收集ClO2。
(1)A必須添加溫度控制裝置,除酒精燈、溫度計外,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有 ???????? 。
(2)反應后在裝置C中可得NaClO2溶液。已知在溫度低于38℃時NaClO2飽和溶液中析出晶體是NaClO2·3H2O,在溫度高于38℃時析出晶體是NaClO2。根據(jù)上右圖所示的NaClO2的溶解度曲線,請補充從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晶體的操作步驟: ① 蒸發(fā)結(jié)晶;② ??????????? ;③ 洗滌;④ 干燥。
(3)ClO2很不穩(wěn)定,需隨用隨制,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為測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濃度,進行了下列實驗:① 準確量取ClO2溶液V1mL加入到錐形瓶中,加適量蒸餾水稀釋,調(diào)節(jié)試樣的pH≤2.0。② 加入足量的KI晶體,靜置片刻。此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③ 加入淀粉指示劑,用c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終點時消耗Na2S2O3溶液V2 mL。則原ClO2溶液的濃度為????????? mol/L(用含字母的代數(shù)式表示)。(已知2 Na2S2O3+I2= Na2S4O6+2NaI)
Ⅱ.將由Na+、Ba2+、Cu2+、SO42-、Cl- 組合形成的三種強電解質(zhì)溶液,分別裝入下圖裝置
中的甲、乙、丙三個燒杯中進行電解,電極均為石墨電極。
接通電源,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測得乙中c電極質(zhì)量增加。常溫下各燒杯中溶液pH與電解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右上圖(忽略因氣體溶解帶來的影響)。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乙燒杯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電極f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 ;
(3)若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測得乙燒杯中c電極質(zhì)量增加了8g,要使丙燒杯中溶液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應進行的操作是??????????????????????????????????? 。
濃硫酸 | △ |
Fe3+ | Al3+ | Fe2+ | Mg2+ | |
開始沉淀時 | 1.5 | 3.3 | 6.5 | 9.4 |
沉淀完全時 | 3.7 | 5.2 | 9.7 | 12.4 |
在實驗室里可用右圖所示裝置制取氯酸鉀、次氯酸鈉和探究氯水的性質(zhì)。
圖中:①為氯氣發(fā)生裝置;②的試管里盛有15 mL 30% KOH溶液,并置于熱水浴中;③的試管里盛有15 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試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試液;⑤為尾氣吸收裝置。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 />(1)裝置①是氯氣發(fā)生裝置,蒸餾燒瓶中盛放MnO2固體,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如果實驗室中MnO2用完了,則下列物質(zhì)可能可以用來代替MnO2制Cl2的是:
A.NaBiO3 B.FeCl3 C.PbO2
已知氧化性強弱順序為:NaBiO3>PbO2>MnO2>FeCl3
(3)比較制取氯酸鉀和次氯酸鈉的條件,二者的差異是
① ;② 。
(4)反應完畢經(jīng)冷卻后,②的試管中有大量晶體析出。右圖中符合該晶體溶解度曲線的是 (填寫編號字母);從②的試管中分離出該晶體的方法是 (填寫實驗操作名稱)。
(5)根據(jù)④的試管里紫色石蕊試液的顏色變化可否證明氯氣的強氧化性 。為什么? 。
(6)一定量的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所得的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的NaOH溶液(密度為1.2g/mL)恰好完全吸收,測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質(zhì)的量為0.0500mol。所得溶液中Cl-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 。
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已知A原子的p軌道中有3個未成對電子,其氣態(tài)氫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氫化物中最大。B 的基態(tài)原子占據(jù)兩種形狀的原子軌道,且兩種形狀軌道中的電子總數(shù)均相同,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區(qū)。C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層排布式為nsn—1npn—1。 D原子M能層為全充滿狀態(tài),且最外層無成對電子,E為第四周期未成對電子數(shù)最多的元素。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E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 ;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其基態(tài)原子有 種能量不同的電子。
(2)某同學根據(jù)上述信息,推斷B的核外電子排布如右圖所示,
該同學所畫的電子排布圖違背了 。
(3)已知A和C形成的化合物X中每個原子的最外層均為8電子穩(wěn)定結(jié)構(gòu),則X的化學式為 ,X是一種超硬物質(zhì),耐磨損、抗腐蝕能力強,推測X的晶體類型為 。
(4)B的單質(zhì)與A的最高價含氧酸的稀溶液反應,能將A還原至最低價態(tài),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5) 已知D晶體的粒子堆積方式為面心立方最密堆積,若該晶體中一個晶胞的邊長為a cm,則D晶體的密度為 g/cm3(寫出含a的表達式,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若D的原子半徑為r ,則在D晶胞中用r表示出這種堆積模型的空間利用率為 。(列式表示,不需化簡)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