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物質(zhì)的量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物質(zh閳ワ腹鈧拷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分)AB、CD、E、F、G七種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的原子中沒有成對電子;B的基態(tài)原子中電子占據(jù)三種能量不同的原子軌道,且每種軌道中的電子總數(shù)相同;D及其同主族元素的氫化物沸點變化趨勢如圖;F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GF同主族。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F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              ;

(2)BC、D三種元素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用元素符號表示);

(3)下列有關上述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CA3沸點高于BA4,主要是因為前者相對分子質(zhì)量較大

②Ni(BD)4常溫下為液態(tài),易溶于CCl4、苯等有機溶劑,因此固態(tài)Ni(BD)4屬于離子晶體

C的氫化物的中心原子采取sp2雜化

F單質(zhì)的熔點高于E單質(zhì),是因為F單質(zhì)的金屬鍵較強

⑤比G的原子序數(shù)少1的元素第一電離能高于G

(4)CA3分子的空間構型為            ,1 mol B2A4分子中含有         molσ鍵;

(5)ED是優(yōu)良的耐高溫材料,其晶體結構與NaCl晶體相似。ED的熔點比NaCl高,其原因是                                           。

說明:O攝氏度=273K

【解析】原子中沒有成對電子只有氫元素,即A是H。基態(tài)原子中電子占據(jù)三種能量不同的原子軌道,說明這三種軌道分別是1s、2s和2p,又因為每種軌道中的電子總數(shù)相同,所以B是C。根據(jù)氫化物沸點變化趨勢如圖可判斷,氫化物形成的晶體是分子晶體,但D的最高,沸點是100℃,說明氫化物中含有氫鍵,且D位于第二周期,故D是O。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Al,即F是Al。GF同主族,G的原子序數(shù)最大,則G是Ga。由于A、BC、D、E、FG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所以C是N。

(1)Al的原子序數(shù)是13,所以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1。

(2)電負性是用來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對鍵合電子吸引了的大小,非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大。C、N、O均屬于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逐漸增大,所以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即電負性大小順序為O > N > C

(3)氨氣中含有氫鍵所以其沸點高于甲烷的,①不正確。CCl4、苯等有機溶劑均屬于非極性分子,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可判斷Ni(CO)4應為分子晶體,②不正確。氨氣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有4對電子對,其中有1對孤電子對,所以空間構型是三角錐形,采用sp3雜化,③不正確。鎂合鋁是金屬,形成的是金屬晶體,金屬原子半徑越小,金屬離子的電荷數(shù)越多,金屬鍵越強,所以④正確。比G的原子序數(shù)少1的元素是鋅,由于鋅的核外電子均是全充滿,穩(wěn)定,所以其第一電離能要大于Ga,⑤正確。

(4)在CH2=CH2中含有4個C-H單鍵和1個碳碳雙鍵,而雙鍵又是又1個σ鍵和1個鍵構成的,所以1mol乙烯中含有5molσ鍵。

(5)氧化鎂和氯化鈉均屬于離子晶體,形成離子晶體的離子鍵越強,熔點越高。形成離子鍵的離子半徑越小,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越多,離子鍵越強,鎂離子半徑小于鈉離子半徑氧離子半徑小于氯離子半徑,所以氧化鎂的熔點高于氯化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A、B、C、D、EF、G七種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的原子中沒有成對電子;B的基態(tài)原子中電子占據(jù)三種能量不同的原子軌道,且每種軌道中的電子總數(shù)相同;D及其同主族元素的氫化物沸點變化趨勢如圖;F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GF同主族。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F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               ;

(2)B、CD三種元素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用元素符號表示);

(3)下列有關上述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CA3沸點高于BA4,主要是因為前者相對分子質(zhì)量較大

②Ni(BD)4常溫下為液態(tài),易溶于CCl4、苯等有機溶劑,因此固態(tài)Ni(BD)4屬于離子晶體

C的氫化物的中心原子采取sp2雜化

F單質(zhì)的熔點高于E單質(zhì),是因為F單質(zhì)的金屬鍵較強

⑤比G的原子序數(shù)少1的元素第一電離能高于G

(4)CA3分子的空間構型為            ,1 mol B2A4分子中含有          molσ鍵;

(5)ED是優(yōu)良的耐高溫材料,其晶體結構與NaCl晶體相似。ED的熔點比NaCl高,其原因是                                            

說明:O攝氏度=273K

【解析】原子中沒有成對電子只有氫元素,即A是H�;鶓B(tài)原子中電子占據(jù)三種能量不同的原子軌道,說明這三種軌道分別是1s、2s和2p,又因為每種軌道中的電子總數(shù)相同,所以B是C。根據(jù)氫化物沸點變化趨勢如圖可判斷,氫化物形成的晶體是分子晶體,但D的最高,沸點是100℃,說明氫化物中含有氫鍵,且D位于第二周期,故D是O。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Al,即F是Al。GF同主族,G的原子序數(shù)最大,則G是Ga。由于AB、CD、E、F、G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所以C是N。

(1)Al的原子序數(shù)是13,所以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1。

(2)電負性是用來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對鍵合電子吸引了的大小,非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大。C、N、O均屬于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逐漸增大,所以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即電負性大小順序為O > N > C

(3)氨氣中含有氫鍵所以其沸點高于甲烷的,①不正確。CCl4、苯等有機溶劑均屬于非極性分子,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可判斷Ni(CO)4應為分子晶體,②不正確。氨氣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有4對電子對,其中有1對孤電子對,所以空間構型是三角錐形,采用sp3雜化,③不正確。鎂合鋁是金屬,形成的是金屬晶體,金屬原子半徑越小,金屬離子的電荷數(shù)越多,金屬鍵越強,所以④正確。比G的原子序數(shù)少1的元素是鋅,由于鋅的核外電子均是全充滿,穩(wěn)定,所以其第一電離能要大于Ga,⑤正確。

(4)在CH2=CH2中含有4個C-H單鍵和1個碳碳雙鍵,而雙鍵又是又1個σ鍵和1個鍵構成的,所以1mol乙烯中含有5molσ鍵。

(5)氧化鎂和氯化鈉均屬于離子晶體,形成離子晶體的離子鍵越強,熔點越高。形成離子鍵的離子半徑越小,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越多,離子鍵越強,鎂離子半徑小于鈉離子半徑氧離子半徑小于氯離子半徑,所以氧化鎂的熔點高于氯化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I.下列實驗操作、試劑保存方法和實驗室事故處理,一定正確的是       (填序號)。

    A.實驗室中,濃硝酸保存在帶橡膠塞的棕色細口試劑并中;

    B.制備氫氧化鐵膠體時,應向20mL沸水中逐滴滴加1~2mL飽和的FeCl3溶液,并繼續(xù)加熱到液體呈透明的紅褐色為止;

    C.在石油的分餾實驗中,溫度計需插入液體中;

    D.不慎將濃堿液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E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錳酸鉀酸性溶液;

    F.在進行中和熱測定時,為保證實驗的準確性,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具體措施:使用碎泡沫以起到隔熱保溫的作用、使用銅質(zhì)攪拌棒進行攪拌、取用的堿溶液略過量、進行兩到三次實驗取平均值。

II.汽車尾氣的主要成分為CO2及CO、NOX(NO和NO2)的混合物,其中NO的體積分數(shù)占95%以上)等。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車排氣管上加裝“催化轉換器”,利用催化劑使CO和NOX發(fā)生反應大部分轉化為CO2和N2。某小組在實驗室利用下圖所示裝置模擬處理汽車尾氣中CO和NOX的反應并測量反應后混合氣體的組成。(已知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的連接順序為

(2)E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D中的NOX與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B容器中生成的NOX為NO,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通入的NOX為NO,C裝置增重8.8g,收集到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為4.48L(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8.4)。則收集到的氣體中NO的物質(zhì)的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

(6)選擇高效催化劑,將汽車尾氣轉化為無毒氣體,便徹底解決了汽車尾氣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并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I.下列實驗操作、試劑保存方法和實驗室事故處理,一定正確的是      (填序號)。

    A.實驗室中,濃硝酸保存在帶橡膠塞的棕色細口試劑并中;

    B.制備氫氧化鐵膠體時,應向20mL沸水中逐滴滴加1~2mL飽和的FeCl3溶液,并繼續(xù)加熱到液體呈透明的紅褐色為止;

    C.在石油的分餾實驗中,溫度計需插入液體中;

    D.不慎將濃堿液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E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錳酸鉀酸性溶液;

    F.在進行中和熱測定時,為保證實驗的準確性,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具體措施:使用碎泡沫以起到隔熱保溫的作用、使用銅質(zhì)攪拌棒進行攪拌、取用的堿溶液略過量、進行兩到三次實驗取平均值。

II.汽車尾氣的主要成分為CO2及CO、NOX(NO和NO2)的混合物,其中NO的體積分數(shù)占95%以上)等。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車排氣管上加裝“催化轉換器”,利用催化劑使CO和NOX發(fā)生反應大部分轉化為CO2和N2。某小組在實驗室利用下圖所示裝置模擬處理汽車尾氣中CO和NOX的反應并測量反應后混合氣體的組成。(已知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的連接順序為

(2)E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D中的NOX與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B容器中生成的NOX為NO,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通入的NOX為NO,C裝置增重8.8g,收集到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為4.48L(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8.4)。則收集到的氣體中NO的物質(zhì)的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

(6)選擇高效催化劑,將汽車尾氣轉化為無毒氣體,便徹底解決了汽車尾氣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并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I.下列實驗操作、試劑保存方法和實驗室事故處理,一定正確的是      (填序號)。

A.實驗室中,濃硝酸保存在帶橡膠塞的棕色細口試劑并中;
B.制備氫氧化鐵膠體時,應向20mL沸水中逐滴滴加1~2mL飽和的FeCl3溶液,并繼續(xù)加熱到液體呈透明的紅褐色為止;
C.在石油的分餾實驗中,溫度計需插入液體中;
D.不慎將濃堿液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E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錳酸鉀酸性溶液;
F.在進行中和熱測定時,為保證實驗的準確性,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具體措施:使用碎泡沫以起到隔熱保溫的作用、使用銅質(zhì)攪拌棒進行攪拌、取用的堿溶液略過量、進行兩到三次實驗取平均值。
II.汽車尾氣的主要成分為CO2及CO、NOX(NO和NO2)的混合物,其中NO的體積分數(shù)占95%以上)等。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車排氣管上加裝“催化轉換器”,利用催化劑使CO和NOX發(fā)生反應大部分轉化為CO2和N2。某小組在實驗室利用下圖所示裝置模擬處理汽車尾氣中CO和NOX的反應并測量反應后混合氣體的組成。(已知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的連接順序為
(2)E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D中的NOX與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B容器中生成的NOX為NO,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通入的NOX為NO,C裝置增重8.8g,收集到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為4.48L(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8.4)。則收集到的氣體中NO的物質(zhì)的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
(6)選擇高效催化劑,將汽車尾氣轉化為無毒氣體,便徹底解決了汽車尾氣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并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